抗战之还我河山(校对)第2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5/903

  与日本人差点儿被气吐血相反。
  刘浪的明令通电却是让有资格收到这封电报的国军将帅们差点儿没笑裂开嘴。
  “说得好,刘浪这小子话糙理不糙啊!第八师团被撵得像兔子,我看剩下的这三万多小日本还怎么跟老子得瑟。”何上将在北平北方军事委员会的官署里哈哈大笑,略显憔悴的脸也生动了许多。
  做为替代张少帅成为北方军事最高指挥,一场又一场的失败让何上将可承受了不小的压力,刘浪独立团协同第29军两个团苦守罗文裕击退日寇第八师团主力本来是整个长城战役最大亮点。
  可刘浪这个军事才能极高的家伙情商却出乎意料的低,没经过任何请示就擅自出兵追击退而并不乱的第八师团,这两天可没少让何上将操心担忧。
  当然,何上将不至于为一个未谋面的小上校如此上火,哪怕刘浪再天资纵横,他也只是个小上校,无法左右大局。何上将操心的是整个北方战局,如果刘浪这个已经被在他的默许下塑造成国民英雄的家伙因为他自己的冲动成为日寇枪下的亡魂,成为日寇再次炫耀的工具,那士气低迷之下,本就危机四伏的北方战局,可就糜烂不堪了。
  这对于志在走上更高位置的何上将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日后随时可以被政敌拿来做为攻击的把柄,哪怕他现在背后站的有光头大佬都不成。光头大佬自个儿,都还把整个政坛一统天下呢!
  但是现在,刘浪却用彪悍无比的战绩,再次证明了他的横空出世不是侥幸,北方战局终于有了转机。
  哪怕,南京方面希望和日本人和谈的使者团已经在来北平的路上。
  至少,他何应钦,不用再背上那个战败签订城下之盟的锅,那自然有南京的汪某人承担。
  不得不说,何应钦,军事上可能不是第一流的战将,但政治眼光,却绝对不低。
  但和刘浪相熟的几个中国将军可就不像他考虑的那么多了,纷纷回电刘浪。
  刘浪手里,就拿着一摞电报。
  “小子,打的好,我宋哲元谁都不服,这次就服你了。好好教训第八师团,这边两个混成旅团老子帮你顶了,他们要是能走脱一兵一卒,回来你扇老子宋哲元大耳刮子。还有,老子那两个团,归你全权指挥,但是,不论死的活的,你得给老子都带回来。”第29军宋哲元上将的电报算是最长的,有些婆妈,但其中的豪气却是最让刘浪感动的。
  仗打到现在,如果不是有了刘浪这个变数,无论你承认不承认,其实,中国,已经输了。
  十几万大军依长城天险据险而守,却依旧让日寇数万人叩关而入,长城各关口死伤惨重,中央军三个师四万余人溃退,第29军五万余人溃退。
  就如同现在第八师团的憋屈一样,明明人数远超敌人,却毫无抵抗之力。
  为什么?装备。
  整个第29军,总共才有重机枪十几挺,老式山炮不超过6门,就是装备最多的迫击炮,也不过区区二十余部。反观他们对面的两个混成旅团不过万人,却拥有山炮十八门,步兵炮二十门,重机枪超过八十挺,轻机枪更是达到每个小队一至两挺。每个小队两个掷弹筒小组,更是依靠数量远远压制中国军队威力大但数量少的迫击炮。
  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的装备,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的训练,拿四五万人和日军一万人对峙的第29军,其实战斗力远逊。但宋哲元依旧喊出了帮刘浪拖死两个混成旅团的承诺,那可不仅仅只是一句话。
  这句话代表的是第29军会付出令人难以承受的伤亡,而将军,要的只是刘浪能扬我国威的同时还能将他麾下两个团的将士带回来,无论生或是死。
  其实,在宋哲元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刘浪依稀可以透过电报看到宋哲元的泪光,他已经做好了两团皆默的准备。
  “刘团长,勇气可嘉,但应相机行事,不可逞一时之勇,应以国家人民为重。期盼弟再创大捷,兄翘首以待。”刘浪直属上司黄杰的回电,可就简洁的多了。
  刘浪微微一笑,黄中将,可也是个妙人,不愧是日后打了败仗依旧能东山再起的人物。
  电报很简单,但其中既有肯定,又含着些许的批评。
  这也很正常,自从刘浪守罗文裕,就几乎和师部断了联系,从击退第八师团到追击师团,可以说都是自作主张没有电令师部。
  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遥控指挥必然致前线指挥官大受掣肘,而且第二师那会儿也在日军的狂攻之下焦头烂额那里管得上独立团,可黄杰毕竟是刘浪的直属上司,刘浪连个礼貌的请示都没有,也难怪黄中将有些不满了。
  不过,在刘浪的滔天之功面前,黄杰终究还是有做为一军之将的大气,只是很隐晦的提了提自己的不满之意。
  当然,在这个时候,无论是刘浪还是黄杰,都明白一个道理,此战过后,无论刘浪是升是贬,都绝对不会在第二师了。
  聪明人,都不用说得太透,反正刘浪从最后祝贺词的称呼中已尽窥其意,真不愧是光头校长的得意门生啊!揣摩上意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但刘浪却毫不在意,只要他把第八师团揍得满地找牙,民众的眼光都聚焦在长城团身上,光头校长再怎么不满,也只能忍着。做为一名优秀的政治家,光头校长可不是不喜欢谁就搂头一棒子,秋后算账才是他的最爱,校长的城府,可是一汪深潭。
  更何况,刘浪从来到这个世上,就没想让光头校长喜欢,他的那种喜欢,刘浪可真的承受不起。刘浪更愿意,他多爱这个国家和民族多一点儿,而不仅仅只做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和一个民国美人的丈夫的存在。
  “中华民族,以你和数千将士而荣。”蔡廷锴将军的电文更短,但却尽显褒奖之意。
  “待弟凯旋之日,兄必当盛宴以待,张治中。”
  “刘门幸甚,出此虎子,四川千万男儿恨不能随之抗寇,深以为憾。刘湘。”
  ……
  刘浪读完一封封自己熟悉的仰或是不熟悉的将军们的来电,胸中豪气更生。
  无论国家和民族如何孱弱,但,总有那么一群人,愿意抛头颅洒热血去守护。他们,曾经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他们,却又如此真实的活在这里,活在这个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刻。
  不光是他们,还有麾下的两千将士,只为了他的一个命令,他们就甘愿顶着日寇的枪口刀锋直上。
  这是荣耀,也是责任,这是刘浪自来到在这个时空后,再一次对自己存在的认知。
  是的,责任,做为一个中国人,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
  无关什么政治,这是属于中国人的责任,哪怕强敌如林,也誓要还我华族之大好河山。
第408章
男人不坏女人不爱
  如果中日双方因为刘浪的“洗干净屁屁”给我等着的言论炸开了锅,已经期待“断更”两天“柳雪原战地日记”的老百姓们终于等到了“更新”。
  “对不起,因为部队作战保密的原因,这两天我不能向各位民众播报最新战报。但现在我终于可以喊出我在心中勾画了无数遍的那两个字,大捷。前所未有之大捷,4月1日中午十二时,我军在距罗文裕关口八十里处独石沟,经过一日夜苦战,在刘浪团长指挥下我英勇长城团将士再次击退第八师团,敌第八师团第16旅团田中大队被全歼,敌承德守备辎重大队被全歼,敌留于阵地阻击我军追击残敌的两个步兵中队331人被全歼,缴获无算。
  我知道,很多人想和我一样,在看到这一消息的时刻,想纵情欢呼,哪怕日寇现已陈兵我平津大地,但我中华民国军人之抵抗仍未停止,不仅如此,我们还有一支铁血将士,正在继续创造辉煌。
  可是,现在依旧还不是最后欢呼胜利的时候,敌第八师团和伪奉天独立旅残部一万三千余人还在向北逃窜,他们正逃往承德,企图据城池而守。可刘浪团长对日寇这一软弱逃窜行为根本不屑一顾,他说,一支已经没了胆气的军队,哪怕就是给他一座最坚固的城池,那也不过是方便我们关门打狗,无论第八师团逃向哪儿,长城团就将追着第八师团杀向哪儿,我长城团2000将士誓将第八师团西义一、谷部照倍、松田国三、长川原侃等一众官佐的狗头垒成京观,呈于中国北方的土地之上。
  到那时,我们再为长城团的将士们欢呼吧!那时,我们将迎来我们最伟大的胜利!长城团万岁!胜利万岁!中华民族万岁!
  最后,再附上刘浪团长发往日寇的明令通电全文如下……”
  刘浪并没有看到,当他审查完美女记者的稿件,无比低趣味的强烈要求美女记者将他那封如同地痞流氓骂街一般的电文稿原文附在人家华美文章之后,美女记者瞬间羞红的桃腮是多么的动人。
  对于一个民国时期的书香门第出身的美女大学毕业生来说,刘浪这封电文是有多么的大尺度。“洗干净屁屁”这样无赖俚语倒也罢了,毕竟屁屁一词好歹是每人都有,听听也无伤大雅,可您那句“等着我来戳一戳”是个什么意思?
  这句话给人想象的空间就太大了,有动词有量词的,尤其是头脑中不由自主的泛起那个污秽的场面,差点儿没把人家美女大记者给羞死。
  刘浪的本意,只是想用这种略显粗俗的语言给大家伙儿提提气,毕竟,读过书的人少,粗俗一点儿更接地气不是?再顺便刺激一下小鬼子,最好头脑发热主动蹦过来寻死,那是最好不过,一支被2000中国人全歼的日本师团,那才是世界军史上抹之不去的大笑话。
  只可惜,刺激的力度显然还不够大,谷部照倍那个小鬼子竟然就真的像被是戳了菊花一般,狗日的跑的更欢实了。
  可刘浪根本没想到他这个强行在人家花团锦簇的文章里加上他的粗俗俚语是个什么含意,若是搁在后世,有个名词叫“姓骚扰”,言语骚扰。当然,那说得有些太过正式了,按照刘浪如今在人家美女大记者的眼中满满的主角光环,那个名词可以改成叫“撩妹”。
  都说“男人不坏女人不爱”,这句话不光适用于现代,其实适用于所有时代。原因很简单,女人,从未把自己当女神,只是有些男人把她们当成了女神。而当成女神的后果就是女神成了别人的女人,尤其是那帮喜欢“撩妹”的流氓们,他们的几率往往要大的多。
  至少,美女记者被某浪这么一“撩拨”,虽然还没往男女之情方面想,但已经在想某团座是不是兴趣比较独特,对屁屁比较感兴趣,要不然他对那如此熟悉?一封电文就这样信手拈来?
  这口味儿,真是太独特了。
  好吧,就连在现代社会都会被很多女子认为邪恶的某些想法,在一个书香门第出身的民国女子脑海里都只是用独特来定义。
  你觉得,某浪身上的主角光环是不是太耀眼了?可不能那么说,“自古美女爱英雄”这句话,可是有大量事实根据的。
  别说刘浪在美女记者眼中是个英雄,就是在天天等着看报纸的普通民众心中,刘浪也是个不折不扣的英雄,包括他麾下的数千将士,连带着第29军,打了败仗的其他所有国军,都是英雄。
  说实话,前面美女记者花团锦簇的写了那么多,固然让普通民众们欢呼震天,但真正让全民达到高朝(对不起,不是错别字,是因为有些词是河蟹词,以后会时不时出现,就不解释了)的,却是附于文章之后的某浪团座的电文。
  以至于很多北平市民日后早上一见面,第一句不是“吃了嘛”,而是“您戳了吗?”虽然每个人问完话之余纷纷大笑,明显是想起了刘浪于电文之中痛骂日寇之语,但其神色之猥琐,实在是开了北平之先河。
  哪怕日后数年,日寇兵锋满布中国北地,不惧死之北国壮汉痛骂日寇除了“狗日的小鬼子”、“我日娘亲的小鬼子”、“日你祖宗八代”这种无时无刻不想和日本民族各类女性亲族发生关系的国骂,还多了一种新式骂法:“我戳你小鬼子全家”。
  大家都说,浪团座这个带着动词的骂人方法,想象的空间,真的很大。
  淳朴的北方人民,都被刘浪给带坏了。
  日本人纷纷表示,刘浪此人,真是巴嘎雅路的良心大大的坏了。
  北平华清大学。
  一群戴着眼镜梳着民国时期典型分头的年轻人,此时也拿着报纸,对某团座的惊世电文在发表评论。
  虽然这批人,就算见了,刘浪也不会认识,不管是他们现在年轻的模样还是未来数十年后。
  但冲着这批人全部恭恭敬敬称呼叶企孙为先生的称呼,刘浪就得对这帮还梳着油光水滑可笑小分头的“年轻人”们顶礼膜拜。
  华罗庚、钱三强、钱学森……共和国科学史上最出类拔萃的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23人,足足有一半是他在华清园的学生。这里面还不包括未来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李政道,虽然这位现在还穿着开裆裤,到十三年后十九岁之龄才被叶企孙发掘送去美国继续深造。
  无可否认,叶企孙之所以被称之为物理大家,不是因为他在物理研究上巨大成就,而是他培养出来的学生,太强。
  叶企孙始终强调“重质不重量”。从1929年至1938年十年间,华清物理系毕业生只有74人,整个理学院也只有361人。纵观整个华清园的学生升学情况,每年淘汰率基本都在19%以上,而理学院的淘汰率则一直位列榜首。
  叶企孙选拔、培养人才的标准极为严苛,但也正是源于这一理念,但凡从理学院顺利毕业的学生,未来的成功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
  一群成功率几乎是百分之百的未来科学的天之骄子们,这会儿,正在微笑着的叶师身边,对某“粗鲁”军汉进行评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5/9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