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未央(校对)第3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5/394

  “回陛下,臣愿意以性命担保。”尹齐斩钉截铁。
  “好吧,你既然这么说了,肯定是有根据,看来此事确实是仇杀。”汉武帝说不清到底是该高兴,还是该感到沮丧。
  “不过,此案还是有些疑点。”
  “什么疑点?”
  “回陛下,臣经过走访调查发现,这位名叫钱阳的门客并不受夏侯颇的重用,夏侯颇甚至还很讨厌他。
  更关键的是,钱阳生前曾欠下赌债,被人追得走投无路。钱阳死后,他的家人也不知所踪。”
  汉武帝神色一动:“看来,这件事果真有些不同寻常。”随即陷入沉思之中。
  “敢问陛下,还要继续追查钱阳家人的下落吗?”汉武帝有些走神,尹齐主动问道。
  “哦,朕想想。”汉武帝仿佛被惊醒:“既然线索断了,到此为止吧。”
  “是,陛下。”尹齐有些沮丧。
  “等等。”汉武帝喊住了他:“从平阳共侯的案子来看,长安还是不太太平。这样吧,你专门组织一次打击王侯门客横行不法、为虎作伥的行动,务必让那些人老实点。”
  “是,陛下。”尹齐瞬间来劲了,这是他的拿手好戏。
  九月十六,汉武帝专程前往平阳侯府看望平阳公主。平阳公主喜不自胜,摆下盛大的宴席热情招待。
  宴席之上,汉武帝表现得十分热情,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平阳公主感动不已,连连向汉武帝敬酒。
  酒过三巡,汉武帝带着酒劲道:“姐姐,朕看你一个人有些孤单,为你再寻一位夫君如何?”
  平阳公主愣了一下,有些不好意思道:“陛下说笑了,我已年近五十,还有谁肯要呢?”
  汉武帝哈哈大笑:“你是朕的姐姐,是长公主,谁敢嫌弃你?听说大将军一直对你念念不忘啊。”
  平阳公主吓了一大跳,颤声道:“陛下,您是听谁说的?”
  “姐姐不用紧张,这可是大将军亲口告诉朕的。”
  平阳公主脸色一红,怯怯的问道:“大将军果真向陛下说过这事?”
  汉武帝笑而不语,只是盯着平阳公主,盯得她都有些不好意思。
  “姐姐,你脸红了。”汉武帝再度哈哈大笑。
  “陛下,您怎么连姐姐的玩笑都开?”平阳公主大囧。
  汉武帝收起笑容,正色道:“姐姐,你可要想好了,天底下再也找不到比大将军更好的夫君了。”
  平阳公主叹了口气:“唉,我比大将军整整大了九岁,哪里配得上他呢?”
  “姐姐,你知道大将军怎么说的吗?”
  “他怎么说的?”
  “大将军说,姐姐对他有再生之恩,他愿意用后半生守护姐姐。”
  “他,他真是这么说的?”平阳公主的声音有些颤抖。
  “没错,这是大将军的原话。”
  平阳公主忽然泪流满面,哽咽道:“能有大将军这句话,我就是死也值了。”
  “姐姐,你是同意了?”汉武帝凑过来,一脸笑意道。
  “一切全凭陛下做主。”平阳公主再度露出儿女态。
  “好,朕先告诉皇后去,再让皇后转告卫青。”
  回宫之后,汉武帝第一时间将这件事告诉了卫子夫。卫子夫先是一脸震惊,然后叹了口气:“既然陛下开口了,臣妾遵命就是。”
  汉武帝打趣道:“怎么?卫青和咱们亲上加亲,你还不高兴吗?”
  “臣妾不敢,臣妾只是感慨。”卫子夫道:“卫青当年只是长公主府上的一个骑奴,哪里料到,数十年后,竟能将长公主娶回家呢?”
  汉武帝哈哈大笑:“朕娶了他的姐姐,他也娶了朕的姐姐,古往今来,这样的君臣恐怕是绝无仅有吧。”
  “一切都是陛下的皇恩浩荡,臣妾感激不尽。”
  “不,这不是朕的皇恩浩荡,而是你们自己挣来的。”汉武帝目光炯炯道。
  “陛下,您此话何意?”卫子夫心中一惊。
  “卫青为国家出生入死,屡立战功,能有如今的地位,难道不是他自己挣来的吗?”汉武帝笑道。
  "即便如此,那也是陛下栽培的结果。“
  “好了,不说这些了。你告诉卫青,让他好好准备,尽快将长公主娶进门吧。”说完,汉武帝起身而去。
  既然汉武帝亲口和平阳公主定下了此事,卫青没有再反对,欣然同意了这桩婚事。经过商议,成亲的日子定在了明年二月春暖花开时。
  十月初一,汉武帝在大朝上宣布,他将于第二天启程前往雍地祭祀天帝。
  在他离开长安的日子,由太子刘据监国,丞相赵周和大将军卫青共同辅政。
  交代完毕后,汉武帝道:“敬奉天帝,朕都是亲自祭祀,却从未祭祀过后土,于礼不合,诸位议一议,该在何处祭祀后土。”
  群臣面面相觑,都说不出个所以然,一片鸦雀无声。汉武帝略有不悦,冷冷道:“满朝文武,竟要被如此小事难住吗?周仲居,你是太常,你来说说吧。”
  周仲居战战兢兢站出来道:“回陛下,臣不知周礼,不敢妄言。”
  “连周礼都不知,你是如何当太常的?”汉武帝说话毫不留情,周仲居脸上红一阵白一阵。
  议论纷纷之中,睢陵侯张广国被推举了出来。他是汉朝开国功臣鲁王张耳的玄孙,自幼研习儒家经典,对周礼非常熟悉。
  “张广国,你来说说,应在何处祭祀后土?”汉武帝问道。
  “回陛下,天帝为阳,后土为阴。阳在高处,阴在低处,阳从火,阴从水。若要祭祀后土,需选在阴地水洼处。”张广国侃侃而谈。
  “不要说这些废话,你就告诉朕,到底何处祭祀。”汉武帝不耐烦道。
  “回陛下,臣以为可以选在汾阴。那里既是低洼之处,名字又带有一个阴。刚好和雍地一个在长安之西,一个在长安之东,祭祀后土较为合适。”
  “好,那就选在汾阴吧。”汉武帝略顿了顿,当朝宣布道:“以张广国为太常,取周仲居而代之。”说完,他转身退朝,不给任何人说话的机会。
  因为一句话,骤然罢免九卿中的太常,朝野无不哗然。然而,仔细想想,群臣也都释然了,这样的事情发生得还少吗?
  最近几年来,汉武帝更换九卿越来越随意,常常是一言不合就罢免,从不与丞相赵周和御史大夫石庆商量。
第479章
巡行郡国
  第二天,汉武帝从长安启程赴雍地祠五畤,然后一路向东北而行,从夏阳渡过黄河抵达汾阴。
  河东太守没想到汉武帝突然出现在河东境内,什么都没有准备好,慌乱之下,悬梁自尽。
  河东太守的自杀,在当地引发了一场热议。有人说是他做下了亏心事,担心被朝廷清算,畏罪自杀;
  也有人说他是害怕被汉武帝责罚,以死谢罪。总之,莫衷一是,众说纷纭。
  汉武帝知道后,微微一笑,自嘲道:“朕有这么可怕吗?”随后下令由随行的吾丘寿王代行河东太守职,主持修建后土祠。
  早就有意出镇地方的吾丘寿王非常兴奋,以最短的时间在汾阴筑起了一座祭坛。
  十一月初八,汉武帝亲自祭祀了后土祠,礼仪和祭祀天帝一样。自此以后,汉武帝常来汾阴祭祀后土。
  祭祀结束后,短暂休整几日,汉武帝没有返回长安,继续向东而行。
  刚走出安邑不过数十里,汉武帝蓦然发现吾丘寿王竟不在随行之列,不由得问道:“吾丘寿王呢?”
  “回陛下,吾丘侍中留在了安邑。”驾车的霍光回答道。
  “他留在安邑干什么?”汉武帝有点懵。
  霍光一愣,回答道:“陛下不是将他任命为河东太守吗?”
  “胡闹!朕只是让他暂时代理,没有正式任命。”汉武帝啼笑皆非,吩咐随行的李陵道:“你去跑一趟,告诉吾丘寿王,河东太守另有安排,让他回到朕身边。”李陵应声而出。
  一天之后,吾丘寿王和李陵赶上了汉武帝的车驾。汉武帝笑骂道:“吾丘寿王,你就这么不喜欢呆在朕身边吗?”
  “臣不敢,臣一时没听明白陛下的意思,请陛下责罚。”吾丘寿王惶恐道。
  “你呀,朕用习惯了,还是留在朕身边吧。”汉武帝身边侍中虽多,但大多是武人,吾丘寿王这样经验丰富的文士必不可少。
  “多谢陛下信任。”吾丘寿王嘴里这样说着,其实心里一百二十个不情愿。
  离开河东郡,汉武帝先进入河内郡,在怀县短暂停留后,于十二月初渡过黄河,进入河南郡的荥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5/3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