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未央(校对)第3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5/394

  汉武帝想了想:“既如此,先出发吧,到了边塞再说。如果确定了伊稚斜的行踪,一定要让霍去病去迎战,你的主要任务是扫荡其它匈奴部落。”
  “是,陛下,臣已经安排好了,敢于深入之士全都给了骠骑将军。”
  “好,委屈你了。”汉武帝走过来,拍了拍卫青的肩膀。
  四月初一,一切准备妥当后,卫青和霍去病各自率领五万骑兵出发前往北境,骑兵后面是二十万步兵,为他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粮草支援,确保能够深入匈奴腹地。
  卫青的麾下,李广被任命为前将军,领一万骑兵;
  公孙贺为左将军,赵食其为右将军,各领五千骑兵;曹襄为后将军,领一万骑兵。
  出击河西时,公孙敖因失期被贬为庶人。卫青感念他的救命之恩,将其任命为中将军,领两万骑兵随自己一起行动。
  和卫青麾下的宿将云集不同,霍去病麾下都是他曾经的校尉,连一个拥有将军名号的都没有,以赵破奴、高不识和仆多等人为骨干。
  四月初十,卫青抵达代郡郡治代县,霍去病抵达定襄郡治成乐,等待边郡太守进一步的情报。
  两天之后,右北平太守路博德和麾下校尉李敢带着数百人出现在代县,向卫青汇报重要军情。
  路博德是李广镇守右北平时的头号大将,为人以足智多谋著称。
  李广上调为郎中令后,路博德被举荐为右北平太守。李敢则是李广的第三子,一直在右北平担任校尉。
  汉武帝下令让边郡太守探查匈奴人的行踪时,路博德不甘寂寞,亲自和李敢率领五百人深入匈奴腹地探查匈奴人的行踪。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天前他们在匈奴东部距离汉境一千多里处发现了伊稚斜的行踪。
  大喜之下,他们没有打草惊蛇,而是一路南下向卫青汇报。
  听完汇报后,卫青沉吟道:“你们确定那是伊稚斜吗?”
  路博德笃定道:“回大将军,我们确实看到了伊稚斜。”
  “是他本人吗?”
  路博德犹豫了一下:“他们人数太多,末将不敢离得太近,没有看到伊稚斜,但大单于专用的仪仗,末将还是认识的,不会有错。”
  “能看出有多少人吗?”
  “回大将军,约有三万人左右。”
  卫青想了想,问道:“你们想与伊稚斜一战吗?”
  路博德和李敢大喜:“末将正有此意,还请大将军成全。”
  “好。你们去定襄,将伊稚斜的行踪告诉骠骑将军,然后让他火速从代郡出击,如果他不反对的话,就留在他麾下效力吧。”
  路博德不解:“骠骑将军不是在定襄吗?为何要让他前来代郡?大将军您呢?”
  “本将要从定襄出击。”
  “这。”路博德更加糊涂了。卫青明明在代郡,为何要跑去定襄?
  卫青瞪了他一眼,正色道:“这是命令,不要多问。”
  路博德和李敢立马噤声,齐声道:“是,大将军。”
第422章
大敌当前
  四月十三,路博德和李敢出现在了霍去病面前。听完他们的汇报后,霍去病兴奋道:“事不宜迟,本将立即出发。”
  “启禀骠骑将军,大将军让我们加入您的麾下,请您允准。”路博德赶紧请示道。
  “这是大将军的命令吗?”霍去病问道。
  路博德犹豫了一下,实话实说道:“回骠骑将军,这不算命令。大将军说,只要您不反对,我们可以随同您作战。”
  “你们很想参战吗?”
  “想!”路博德和李敢齐声道。
  “好,那就留下吧。路博德,李敢,本将授予你们一万兵力,随同本将一起出击匈奴,活捉伊稚斜。”霍去病略加思索,正色道。
  “谢骠骑将军。”路博德和李敢大喜。
  霍去病麾下共有五万骑兵,赵破奴率领一万,高不识和仆多共领一万,交给路博德和李敢一万后,他亲自指挥两万。
  深入大草原,他决心和伊稚斜展开殊死决战,并未将兵力过于分散。
  第二天,稍作休整,霍去病率领五万骑兵向代郡进发,然后从代郡向匈奴腹地北上,寻找伊稚斜。
  与此同时,卫青折而向西,向定襄进发,然后从定襄往西北出击。
  四月十五,卫青抵达定襄塞口,休整之时,他下达了作战计划。
  按照他的安排,前将军李广和右将军赵食其合兵一处,先向东出击,然后折向北,最后向西与卫青汇合,以扫荡匈奴中部的敌人。这条路不仅远,而且还是沙漠戈壁,水草稀少。
  对于这个安排,李广大为不满,质疑道:“大将军,末将身为前将军,理应直接向北杀向匈奴腹地,为何要迂回进军?”
  卫青看了他一眼,淡淡道:“诸将之中,李将军最为熟悉匈奴的情况,本将相信你一定能完成任务,起到迷惑敌人的作用。”
  对于这个解释,李广并不接受,昂然道:“末将乃皇上亲自任命的前将军,不能作为偏师,还请大将军收回成命。”
  卫青脸色一沉,怒道:“大胆李广!你是想违抗本将的将令吗?”
  卫青平日里为人和善,对部将都是好言相劝,很少疾言厉色,今日突然对李广发火,众将都不知所措,李广更是脸色煞白,深感受辱。
  过了一会儿,李广强压怒火道:“大将军,您一定要以势压人吗?”
  卫青不为所动,面无表情道:“这是将令,还请李将军坚决执行。”
  李广哼了一声,转身大步而出。按照军中习惯,主将下令,副将必须当面领命,像李广这样不发一言径直离开,是明显的不敬。
  看着李广的背影,卫青亲手写下一道竹简,唤过长史,吩咐道:“这是本将的将令。你去跑一趟,亲自交到李广手里,还要让他部下都看到。”
  长史犹豫了一下,轻声道:“大将军,不必如此吧?”
  卫青冷冷道:“让你去,立马去,哪里那么多废话?”
  长史不敢再多言,亲自追上李广,当着他麾下的面将卫青的将令交到他手里,又郑重吩咐道:“大将军特别交代,请李将军务必照此执行。”
  李广一言不发的展开将令,看完后,冷冷道:“大将军执意如此安排吗?”
  长史小心翼翼道:“这是大将军的命令,本官不敢置喙,还请李将军照此执行。”
  李广一言不发,按照卫青的安排,默默的和赵食其带领一万五千人向东而行。
  队伍刚启动,就有人发现了异常,一位校尉问道:“李将军,东面都是戈壁沙漠,没什么匈奴人,为何要走这里?”
  李广瞪了他一眼,怒道:“遵命就行,哪里那么多废话?”那位校尉吓了一大跳,再也不敢多问。
  李广出发后,卫青随即带领公孙贺、公孙敖和曹襄一起出发,向西北方向而去。
  西北方向水草丰盛,前方还有一片连绵不断的山脉,是匈奴人重要的牧场。
  五天之后,卫青麾下的三万五千人推进到了匈奴腹地一千余里。
  而就在此时,终于发现了匈奴人的踪迹。经过探查,居然是伊稚斜的部队,约有五万人。
  伊稚斜为什么出现在这里?卫青心念电转之间,已然猜到了一种可能。
  也许,出现在匈奴东部的并非伊稚斜本人,而是有人伪装的,目的是诱使汉军主力前往攻击,而伊稚斜则趁机吃掉汉军的一部,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
  想到这里,卫青立即下令曹襄布下武刚车,将汉军主力围成一个圆形。
  所谓武刚车,是卫青根据草原战场独创的一种战车,专门对付匈奴人。
  这种战车长约两丈,宽约一丈四,车身蒙上牛皮犀甲,车前则有巨大的盾牌,阻挡敌人的箭矢。
  同时,巨盾上分布有箭眼,弓箭手可以从巨盾背后发起射击。
  伊稚斜骑着马施施然走出阵营,大喊道:“卫青,本单于等你好久了。”
  卫青带着公孙贺和公孙敖出现在阵营前,淡定从容道:“大单于,本将也等你好久了。”
  伊稚斜哈哈大笑:“卫青,你太狂妄自大了,深入我匈奴腹地,难道还想全身而退吗?”
  卫青微微一笑:“大单于如果想留下本将,不妨放马过来。”
  伊稚斜冷哼一声:“不要以为你的强弩是天下无敌的,本单于早有准备。”
  伊稚斜一声令下,从匈奴阵中走出一万名步兵,全都手持盾牌,出现在匈奴骑兵面前。
  伊稚斜之前吃了强弩大亏,这一次有备而来,特意准备了步兵和盾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5/3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