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未央(校对)第1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4/394

  田蚡一愣,随即有些尴尬道:“不满陛下,舅舅平生,也就喜欢女人这点爱好。”其实,他还贪财。
  汉武帝哼了一声:“朕倒觉得没什么意思。”
  田蚡嘿嘿一笑:“陛下如果觉得皇后看腻了,可以试试别的女人。”
  汉武帝并不是没有试过别的女人,可在他眼里,都是一样的无趣,还不如和韩嫣在一起刺激。
  “朕当然试过,有什么区别吗?”
  一句话说得田蚡哑口无言,犹豫了许久,他压低声音道:“也许,陛下还没找到窍门吧。”
  “什么窍门?要不你给朕讲讲?”汉武帝戏谑道。
  “这个,不太合适吧。身为舅舅,怎好意思和外甥说这些呢?”田蚡有些扭捏。
  “这里没有别人,你直说无妨。”
  田蚡鼓起勇气:“其实啊,这女人是要哄的,是要调教的,不能一味的蛮干。哄好了,调教好了,自然趣味无穷。”
  “如何哄?如何调教?”汉武帝追问道。
  田蚡的脸上都快急出汗来。忽然,他想起了一个人,兴奋道:“陛下,臣给您推荐一个个中高手吧。”
  “你难道不是高手?”汉武帝笑道。
  “哎呀,臣是舅舅,有些话实在不好说。陛下知道韩安国吗?”
  “曾在梁王手下担任内史的韩安国吗?朕听说,此人文韬武略,是个大才。”
  “正是此人。陛下有所不知,韩安国不仅文韬武略,还是个房里术高人,深谙女人之道。想当年,臣就是受了他的指点,才打开了一扇神奇的大门。”
  “哦,竟有此事?眼下他在哪里?”
  “陛下真是贵人多忘事。半年前,臣担任太尉时,不是将其举荐为北地都尉吗?”
  “哦,朕想起来了。既然如此,让他入朝吧,朕要和他聊聊。”
  “臣代韩安国谢过陛下。”田蚡高兴道。
  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的正月,韩安国接到朝廷的诏书,将工作交接完成后,立即返回了长安。
  面见汉武帝之前,韩安国先去见了田蚡,得知田蚡举荐自己的理由,他有些哭笑不得:“武安侯,你可真会见缝插针,我一介老朽,早就不研究那些了。”
  田蚡大笑:“韩兄过谦了,姜是老的辣,你纵横花丛数十年,想必有不少干货。皇上是个新手,你知道该怎么做。”
  韩安国苦笑道:“事已至此,愚兄只好硬着头皮上了。”
  几天后,汉武帝在宣室召见了韩安国。看着这个年过半百的老人,汉武帝不由得在心里犯起了嘀咕,一把年纪了,他能行吗?
  来都来了,聊就聊会儿,汉武帝率先开口道:“母后和田蚡曾在朕面前多次提起过你,说你文韬武略,今日一见,果然不凡。”满是客套。
  韩安国受宠若惊:“能得到太后和国舅的认可,臣诚惶诚恐。”
  “朕也不绕弯弯子了,国舅说,你对房里术深有研究,可否指点一二?”
  韩安国没想到汉武帝如此直接,清了清喉咙,缓缓道:“所谓房里术,说到底,就是节奏二字。”
  “节奏?此话怎讲?”
  “所谓节奏,就是快慢。太快或太慢,双方都不能尽兴。”
  汉武帝若有所思:“那你说,应该如何保持合适的节奏呢?”
  接着,韩安国详细的讲了如何保持节奏,比如呼吸调整、意念控制、观察女人的反应等,听得汉武帝茅塞顿开。
  “韩大人果然是奇才,没想到此事竟有如此多的讲究。”
  韩安国从怀中掏出一幅卷轴,双手递给汉武帝:“陛下如果想要深入研究,这幅图或许有些帮助。”
  汉武帝接过卷轴,不由得大开眼界,上面画了数十种姿势,无一不曲尽其妙,一看就懂。
  正当汉武帝看得聚精会神时,韩安国忽然话题一转:“其实,治国也是如此。”
  “哦,韩大人可否细说?”汉武帝大感意外,收起了卷轴。
  “治国讲究循序渐进、总揽全局,不能太剧,一旦用力过猛,臣民就会心生不满;
  也不能太缓,太缓则臣民易生懈怠。适当的时候要给于适当的刺激,让国家始终保持活力,和自己的节奏保持一致,如此才能让国家和自己融为一体。”
  汉武帝惊讶不已,站起身道:“韩大人真乃奇才,竟能从女人之道悟出治国之道,朕受教了。”
  韩安国也站起身:“陛下过誉了。天下之间,道是唯一的,也是触类旁通的,懂得了一,也就懂得了二和三,直至万。”
  “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韩大人惊才绝艳,就留在朝廷做事吧。”
  “谢陛下。”韩安国躬身道。
  第二天,汉武帝颁下诏书,正式任命韩安国为大司农,韩安国也由此迈入了权力中枢。
第184章
一见钟情
  接受韩安国的指点后,汉武帝当天晚上就来到了椒房殿。已被冷落多时的阿娇陡然间见到汉武帝,差点哭了出来。
  更让她感到意外的是,汉武帝一改往日粗暴的作风,如春雨抚慰大地般温柔的滋润了她久已干涸的身体。
  当两人都达到了难得一见的同步时,阿娇留下了幸福的眼泪,躺在汉武帝的怀中,轻声道:“陛下,臣妾今日才体会到了做女人的快乐。”
  接下来的一段时日,汉武帝似乎和阿娇回到了新婚时代。不过,他也不是天天如此,而是每隔两三天才有一次。渐渐的,他们找到了彼此最为舒适的方式和节奏。
  三月初一,汉武帝按照惯例前往长信宫给窦太皇太后问安。
  赵绾和王臧事件后,汉武帝在表面上对窦太皇太后的态度大有改观,甚至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
  窦太皇太后内心既高兴,又哪些不安,很担心他就此消沉下去。
  闲聊之后,窦太皇太后说到了正题:“皇上,丞相和御史大夫空缺已有两个多月,你心中可有合适的人选?”
  汉武帝躬身道:“还请太皇太后给孙儿举荐两位堪当大任的。”
  “你是皇帝,主意还是要由你自己拿,难道你就没想过这件事?”
  “孙儿还年轻,做事有些欠妥当,真心希望太皇太后能给孙儿安排两位合适的人选。”
  “既如此,老身就越俎代庖了。丞相一职,老身建议柏至侯许昌,御史大夫呢,就让武强侯庄青翟接手吧。皇上,你觉得如何?”
  “许昌和庄青翟为人稳重,行事方正,孙儿没有意见。”
  “好,过几天,你就下诏吧。”窦太皇太后和颜悦色道。
  “启禀太皇太后,朕上巳节想到霸上祓禊,为我大汉禳灾祈福。”
  “好,你去吧。老身身体不好,不能陪你了。”
  祓禊结束后,汉武帝顺便去了趟平阳侯府,看望平阳公主。
  刚踏进平阳侯府,汉武帝就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气氛,处处焕然一新,似乎准备了很久。
  “姐夫呢,怎么没看到他?”只看到平阳公主站在府门外迎接,汉武帝问道。
  平阳公主脸上闪过一丝忧郁:“他呀,成天抱着个药罐子,不想让他出来扫兴。”
  “改天让太医来看看吧。”汉武帝道。
  “别提他了。陛下,今晚在这里过夜如何?”
  “过夜就免了,吃个晚饭吧。”汉武帝想了想道。
  “是,陛下,姐姐这就去准备。”其实,平阳公主早就准备了,一声令下,一顿丰盛的晚宴片刻之间摆上大厅。
  酒过三巡,平阳公主笑道:“陛下整日里操劳国务,想必很累吧。姐姐专门训练了一批歌女,想给陛下解解乏,您看可以吗?”
  “姐姐既有此意,何不唤上来呢?”汉武帝微有醉意,笑道。
  平阳公主轻轻拍了一下手掌,一队舞女应声而出,跳起了时下流行的水袖舞。汉武帝看了半晌,似乎不感兴趣。
  平阳公主暗自一笑,叫到:“子夫,出来吧。”
  不一会儿,卫子夫怀抱琵琶出现在殿中,坐定之后,她一面弹着琵琶,一面唱道: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4/3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