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开超市(校对)第9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54/1034

  他们不想杜如晦、房玄龄那样,已经推断出、甚至是已经了解事情的全相,他们只能做出一个隐隐约约的揣测。
  李治的这一番话,听起来倒不像是暂时尽不了皇帝的职责,反倒是要将所有的权力都托付给了朝廷一样......
  林深说完话,继续倚着柱子睡觉。
  李世民则是按部就班,就像林深还没出现前那样,举办了最后一场朝会,直到中午,百官才散去。
  林深也睡饱了回家。
  李治在下了课之后,就到了楚王府,他已经等了一个多小时。
  饭桌上,也只有他们两个人。
  如意银行的事多,郑丽琬不得不留在银行里,如意娱乐最近的事也有些多,长乐和兰陵都要留在邸报社里,城阳也不好一个人回来。
  武珝和逻云阁都没有午时回来的习惯。
  今天的家里,显得有些空荡荡。
  “要做皇帝了,感觉怎么样?”等饭菜上来的时候,林深笑着问了一句。
  李治摇了摇头:“师父,您莫要取笑我了,我现在可是苦恼得很,以后该怎么办才好。”
  林深敲了敲桌子:“以前怎样,现在还怎样就好,他们会习惯的。”
  李治点点头,有些无奈。
  林深又说道:“你既然是要继位皇帝,你父亲和我,都给你准备了一份礼物。”
  李治打起了精神,看向林深。
  林深抿了口茶水,接着说道:“你父亲留给你的,是其他还没有向大唐臣服的国家,等你正式继位之后,这些国家都会向大唐臣服。”
  说着,林深顿了一下。
  “到时候,诗经里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不再是一句空谈。”
  李治心里一沉,叹了口气,他感受到了来自父亲沉甸甸的爱。
  以大唐的地位,无论哪个国家向大唐臣服,都已经算不得是什么大功绩,但要是能达成“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这一目标,依旧是万载难有的功绩。
  或者说.......千百年来,也只有一人能够达成这个成就。
  李世民若是要将这份功劳握在自己的手里,那“千古第一帝王”的名号,就是稳稳拍板,再无其他争议。
  哪怕李世民曾经有过一些污点,和这种达成整个民族的宏伟志愿的功德相比,就算不得什么。
  但李世民依旧还是留给了他。
  林深让李治缓了一会后,才继续说了下去:“这是你父亲给你的礼物,然后这是我给你的礼物。”
  说着,林深把自己手旁的有一份文件给递交了过去。
  李治打开来一看。
  这份文件里面说的是一套户籍管理的方式。
  户籍之事,自周就有,到唐代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方法,像是如今大唐的户籍,便是官府登记,包涵户口、土地、赋役这三项内容,三年做一次整理,每年都要做一次计账和手实,也就是资产登记的文书。
  不过作伪之事,还是不能避免。
  但是这份文件里,却是做了一份新的户籍管理的方法。
  分为户口和身份证两个东西。
  户口用来登记每户的情况,比如说这一家一户有多少人口,出生年岁,性别区分,地址哪里?但是田产、赋役不再登记。
  现在的大唐也不用登记这些东西了。
  让李治眼前一亮的,无非就是这个身份证。
  这是一种证明身份证持有人身份的一种证件,这也不是什么新鲜玩意了,像是官员腰间挂着的玉符,普通人腰间挂着的玉佩,都是一种身份证明。
  不过这些,也仅仅只是针对于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至于普通百姓,那自然是没有的。
  现在这份文件里,就是提出来,给所有人都做一个身份证。
  上面登记姓名、性别、出生、住址,以及身份证号码,这能保证每一份身份证都是独一无二的。
  户籍管理起来,也会更加的容易。
  李治看完之后,又不由得感慨叹了口气。
  这同样也是一份沉重的礼物。
  自己父亲给自己的那份礼物是功绩,证明了他作为一名皇帝有没有足够的威严、功德,那自己师父给自己的这份礼物,就是政绩,证明了自己作为一名皇帝有没有足够的能力。
  可以预见的。
  当他正式继位之后,用了父亲和师父的这两份礼物,最后再把皇权给让出去。那么他在史书上的地位,就直追汉武、汉宣,赶超秦始皇,甚至超过自己的父亲都大有可能。
  毕竟自己父亲还有一些黑点......
  可是他是清清白白、干干净净的。
  “多谢师父。”李治站起来,郑重其事地向林深行弟子礼。
  林深摆了摆手:“把该你做的那些事做好就行了,师父也该是要为弟子做一些什么的。”
  李治轻声道:“弟子明白。”
  民报的消息隔天刊登出来。
  明德太学,学生们翻看着邸报。
  一个人忽然愣住:“为善要当皇帝了。”为善就是李治的字。
  其他人也愣住:“不是吧,为善要是当了皇帝,学业怎么办,难不成要退学去当皇帝?”
  有人瞥了他一眼,眼里很是奇怪。
  这话听起来怎么那么古怪,在他心里,皇权还比不上在明德太学的学业?
  最先开口说话那人道:“邸报里说了,他要继续在太学学习,朝政之事,暂且放下,交由朝廷来处理。”
第939章
这就是新一任的皇帝?
  听到这句话,周边的学生们松了口气。
  虽然说,在学业和皇位之间,选择皇位,是“人之常情”,是理所当然的一件事,可真要李治这么选了,他们总觉得心里会有什么东西破碎掉。
  “为善还是一个明智的人。”一个人笑着说道。
  有人忿忿不平:“是国事重要还是学业重要,晋王殿下就应该去继位,而不是在这里继续学习。”
  不少人抬头看过去。
  他们顿时就恍然大悟,说出这话的,是一名萧家人,他的姐姐正是李治未过门的妻子,婚约、定亲都已经结成,只差一个隆重的婚礼。
  先前李治一直在岳阳,不好完婚。
  回到长安之后,又马不停蹄地考了太学,成了学生,也不好完婚。
  不过这并不妨碍萧家把李治视为自己的女婿,尤其是在朝堂上,日后李治也只能有萧家姑娘一名妻子后,兰陵萧家就嚣张得不得了。
  他们是太希望看到李治登基称帝的这一幕了。
  “国事自然是有朝廷处理。”一个人摇了摇头,发表出不同的意见,“陛下不也放手了这么些时日,朝廷不是处理的很好?”
  萧家儿郎有些没忍住:“那是陛下年纪大了,晋王殿下正值年轻......”
  他话说一半,猛地合上了自己的嘴巴。
  这话不合时宜,也很失礼。
  妄议皇帝,搁在几年前,他都是要被砍脑袋的。
  这时候,忽然有人抬手,往门前指去:“你们看说为善,为善就到了。”
  李治正和李恪走在一起,结伴到了食堂门口。
  唰得一声,所有人都把目光落在了李治的身上。
  李治叹了口气,他就知道会有这样的事发生,虽然说太学里的都是大唐最顶尖的人才了,可自己毕竟是皇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54/10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