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开超市(校对)第5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3/1034

  悄咪咪的,自家楚王殿下,就已经降服了一只吃人的白......啊,不是,猛虎。
  末了,还不等张子安开口应下来。
  郑丽琬就再开口说道:“除此之外,长乐妹妹......长乐她们三位公主,也要在邸报进行实习。”
  张子安微微眯起眼,打量了一下长乐,又看了看逻云阁,点头说道:“既然是郑姑娘开口,自然是没有的。”
  “但有些丑话,老夫得说在先头。”
  郑丽琬抿嘴笑,退到一旁。
  张子安清了清嗓子,轻声说道:“不管日后你们要在报社中领什么职,但此时你们进来,只是实习。”
  “要各方位的学习,知道这家报社是如何运转......所以收起你们娇惯的心思,这里并非是让你们享福的地方。”
  说着,他深吸了一口气。
  像是在往自己身体里倒灌着勇气。
  “我告诉你们,你们就是把楚王殿下给叫过来,那也,嗯,那也不好用,知道吗,就是楚王殿下来,我,我也敢当着他们的面这么说!”
  张子安的声音很大。
  面容也很凶狠。
  但话里话外都透露着一股子没底气的味道。
  噗嗤一声——
  长乐公主没忍住笑了出来。
  张子安瞪了过去。
  长乐公主依旧在笑,甚至动作越来越夸张。
  兰陵公主一把扯住自家姐姐的衣袖,把她往后一拽,然后走向前,微微一笑,轻声说道:“先生说的是,我们自会听先生的安排。”
  张子安依旧看着长乐,无奈的叹了口气:“那就好。”
  说着,他把手里的文件递了过来:“这是明日新刊,你们且拿着,送到楼下,让他们印刷一份样版出来。”
  “再拿到楼上,让我看看。”
  兰陵接过来,乖巧点头:“是。”
  逻云阁面色古怪,愣愣的看着张子安、兰陵。
  郑丽琬笑了一声,又对着长乐她们说道:“你们去忙吧,若是有事,到最里屋子找我便是。”
  长乐憋着笑,慢慢的点着头。
  郑丽琬离开。
  她们四个也结伴一起,往楼下走去。
  逻云阁走在最后面,吞吞吐吐好一会,开口说道:“你们就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兰陵转过头,看着逻云阁。
  逻云阁结结巴巴的说道:“我是说,你们可是公主,他不过一介平民,最多是这家报社里管事的......”
  兰陵点点头:“是呀。”
  “但你就愿意让他这么使唤你?”逻云阁终于还是把她内心里的那个想法给吐了出来。
  兰陵抬起头疑惑的看了逻云阁一眼:“你懂怎么去维护一家报社吗?”
  逻云阁摇了摇头。
  兰陵又问道:“那不就得了,既然不懂,好好学习便是。”
  逻云阁一愣,看着又抬脚往前走去的兰陵,不由讪笑一声。
  是呀.....
  不懂的向懂行的学习,不是天经地义的道理,怎么自己忘了这是在大唐,而不是在她曾经待着的那个“南诏”了啊。
第555章
南诏终于入唐了
  马斯通这几日一直都停留在长安城中。
  其一是,作为商人,他匆匆来又匆匆去,并不符合常理。
  最主要的还是,他迫切的想要多见识一下这座城市。
  这个国家。
  这里的人......
  每天对马斯通而言,都是极为新鲜的一天。
  当然,他也去了孙老神医的医馆瞧了瞧。
  不过可惜,孙老神医虽然瞧出来马斯通的问题所在——是在于腋下有一处地方,散发着浓厚的臭味。
  但他现在并没有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
  没办法。
  马斯通只能学墨洛温的贵族那样,往自己的身上抹着胭脂,用香味来遮掩住自己身上的臭味。
  虽然说......香味太过浓厚也容易招人厌烦,但总比臭味来的要好上一些。
  在他来到大唐的一周后。
  他正在一家小饭肆里吃饭。
  就听到旁边的人又在议论起来,说的是南诏入唐的事。
  这一周的时间里。
  这件事,已经成为了大唐百姓口中,议论最为热切的一件事。
  “南诏还是入唐了啊。”
  “没想到朝堂竟然会这么做,还真是没想到......”
  “这不是挺好的?”
  马斯通听后,不由得会心一笑。
  实事求是。
  这是那天他在见过楚王殿下之后,得到的一个回答。
  大唐也的确是这么做的。
  说实话,如果不是在大唐亲眼所见,他简直都不敢相信这件事会是真的。
  先是南诏国的女王被曝出不准备再参与到任何政事之中,而且已经到楚王殿下旗下的“如意报社”当了一名普普通通的员工。
  其次......
  就是大唐对南诏的处理。
  在经过“短暂的讨论”之后。
  大唐决定派出一支队伍,去南诏进行调查,有能力的官员都会留下来,让他们担任要职,没有能力的官员,会以大唐的律法治罪。
  若是南诏残留的官员足够,那便让这一套原班人马负责原名南诏,现名“滇州”的一府之地。
  若是能用的官员不够,自有大唐的官员过去协同负责。
  但几乎不用思考。
  滇州那边的官员绝对不够用。
  原南诏的那些贵族们,就显得有些可怜了,他们的“贵族名号”全部被剥夺,按照他们贵族的等级,给予最高一千两银子,最低一百两银子的补偿。
  这让大唐百姓,以及无数读书人拍手称快。
  他们担心大唐在这件事的处理上会有所让步,担心那些贵族,会成为之前那些“世家大族”一般的存在。
  但这样的结果,就很得民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3/10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