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开超市(校对)第5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3/1034

  车子是会发展的。
  最新科技的车子会卖的贵一些,但老旧款式的车子也不会被淘汰,价格往下调整一些,不就能卖给那些本来买不起车子的人了?
  所以关于车马律方面的制定,他们十分的慎重。
  至今,还没有正式的确定下来。
  所以“驾照”这个东西,只要简单掌握了驾驶技巧,就会颁发——以现在能够买车的人的社会地位,也不会做出“酒驾”、“超速”这些危险的举动出来。
  林深只带了一班人。
  后面驾校的工作,就交给了从寿春那边派来的,学会驾驶技巧的三个人。
  三个人足够。
  甚至每个人手里的学生,加在一起,都不会超过三十个人。
  这一天朝会上。
  林深睡饱,去兵部点卯之后,就回到自己府上,准备趁着现在岁月静好,摸一摸鱼。
  然而,他刚回去。
  林大就捎带给他一封信。
  “殿下,这是宋先生来的信。”林大小心翼翼的把信放在桌子上,轻声说道,出于谨慎,他甚至连“红巾贼”的名号都没有提,只是说了声模棱两可的“宋先生”。
  虽然......
  不会存在,有能避开人工智能窃听这里的手段。
  宋先生?
  林深愣了一会,才想起来,应该是离开大唐已经快一年时间的红巾贼。
  他伸手拿过信,拆开来看了起来。
  真是宋河寄来的信。
  信中的内容不多,大体上就是说,他已经到了殿下所言的那片土地上,在这里的国家,是一个叫做“墨洛温王朝”的国度。
  并且还向林深说明,这个国家的国内形势并不明朗,有大乱的迹象,他准备在这里扶持一位傀儡皇帝,以及一位傀儡商人。
  现在正在筹备攻打这个叫做“瓦纳”的小城。
  希望楚王能够支援一些武器装备,当然,如果有什么新式的武器就更好了。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那份......
  附在信笺最后面的资源表。
  法兰西是一个矿藏资源丰厚的国家,铝土和铀是欧洲大陆上,最丰富的一个地方。铝自然不用多说......
  无论是交通工具上的用处。
  亦或是说输电线的制造,都离不开“铝”这种东西。
  大唐这片土地上,自然不会缺铝,但......既然能不用自家的资源,那就尽量不用自家的资源。
  至于......铀。
  对这个东西,林深的心情很复杂。
  一方面,这个东西十分的重要,等物理进展到一定的程度,离不开这个东西。
  另一方面,核武这种庞然大物,可能要在他的手上诞生出来......
  心里总有些不是滋味。
  当然,这种心情也只是一闪而过,大唐向往和平,这和手里掌握强大的力量,并不是一件相矛盾的事。
  看到这一份汇报,林深很惊喜。
  宋河的工作做的十分优秀,甚至那个不需要传播思想,而只进行“文化殖民”的想法,更是深得林深之心。
  看完信笺之后。
  林深抬头看向林大,开口问道:“研究所那边,在武器方面的研究,进行的怎么样了?”
  这方面的事,他很少关注。
  除非是那种标注了,有“重大突破”的信笺,比如说发电机制造出来之类的事,否则一般情况下,林深并不会去看那些例行的报告。
  而这些东西......
  都会交给拥有庞大数据库的林大去进行处理。
  听到林深的问话,林大调动了一下自己脑子里的数据库,思考了一会后,轻声回道:“研究所那边,关于武器的研究,还处在一个初步阶段。”
  “目前已有的成果,是对火炮进行了改良,已经研究出来一门更容易携带,但是威力也打了折扣的火炮。”
  “其次,就是火枪的研发。”
  “研究所那边的进展很缓慢,他们目前的进度,只是到了火绳枪的程度,虽然说填装弹丸后具有不俗的威力,但局限太大......”
  不用林大说。
  林深都知道,火绳枪这种东西,有多巨大的局限性。
  火绳枪的威力其实并不算小。
  但它的启用实在太过麻烦,甚至连弹夹这种东西都没有,填装弹药,还得从枪口小心翼翼的填装进去。
  最关键的是,它的启动,就如它的名字那样,是需要烧一小截火绳。
  如果不妥善保管,很容易受潮,继而无法使用。
  而且在阴雨天气,火绳枪也很容易无法启动。
  还有,炸膛也是很难避免的一个问题。
  放在除大唐之外的任何一个国家,研制出这种程度的武器,恐怕都要急不可耐的用在战场上,即便它有再多的不稳定性。
  即便它的射程只有一百米不到。
  即便它的威力,很难贯穿铁甲。
  但不可否认的,在现在这个时代,在冷兵器的战争模式里,这种武器就是“霸主”,它会彻彻底底的革新一个国家的战斗模式。
  可这里是大唐。
  他们研究出来的火绳枪,和林深心目中的最低要求燧发枪,都还有一大截距离,自然这种东西,只能当成一个阶段性的成果。
  而不能当成“重大突破”展示给林深看。
  那些研究员们,可都是读书人出身,他们丢不起这个人。
  “火绳枪啊。”林深感慨了一声。
第529章
不好了,皇帝驾崩了
  “如果让研究所那边,稍微侧重一下发展重心,着重枪械的话,燧发枪需要多久?”林深摆摆手,问了一句。
  林大眼中闪过一道幽幽绿色的光。
  他在计算。
  “如果按照现有的研究进度,大概还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林大开口,回了一句。
  当然,他口中的半年。
  并非是说,弄出一杆燧发枪出来。
  而是包含了,能够将燧发枪进行工业生产的程度。
  如果只是弄一杆燧发枪,现在的研究所当然能做到这一点。
  但大规模的生产,却不可能。
  研究所的科研成果,除了理论知识外,一切应用方面的东西,都以能够进行大规模生产为标准。
  半年。
  这不是一个很漫长的时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3/10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