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从抓到观音婢开始(校对)第442部分在线阅读
“放心吧,高爱卿,东北铁路修好后,南下的铁路就以幽州为头,经德州南下。”王博道。
“什么,这是真的?”
高季辅激动得站起来!!
这个惊喜来得实在是太让人意外,高季辅原本以为南下铁路的起点,应该是长安。
还一种可能是洛阳。
但真没想到,圣上居然将幽州作为南下的起点。
边上魏征有些担忧,莫非圣上迁都的念头,依旧存在?
魏征与唐俭担忧的神色,让王博有些无语,没好气道:
“放心吧,幽州只会是个陪都。难道你们认为,大唐南下的铁路,日后只修一条吗?”
李泰发现个奇怪现象,每当出现大的弯路时,王博脸上总会闪过不悦之色。
越往北走,丘陵越多,所修的道路也就没那么的笔直。
“怎么,姐夫不喜欢弯路?”
王博喝了口酒,对李泰的敏锐直觉,有些刮目相看。
“这些山丘,的确让人烦啊!!”
王博说完后,都在心里盘算着,这辈子不知能不能弄些大机械出来。
王博之所以来水泥厂视察一番,实属水泥厂的产量太低。
大唐以及所占领的地方,都修满铁路,水泥也是必须的原材料之一。
虽然可以用枕木代替,但有些东西木材还真代替不了。
不说其他,光一些桥梁的底座,没有水泥的话,根本就是望桥兴叹。
基地负责人,是工部的小官吏,被带到王博面前,整个人有些战战栗栗。
“不用紧张,朕这次来是看看水泥厂,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详细给朕说说吧。”王博摇晃着酒杯道。
基地内的环境着实有些糟,王博根本就没下马车。
此刻小官吏根本无暇打量,车厢内奢华的装饰,脑海里思索该如何回答圣上的问题。
车厢内几位大臣同样冥思苦想,琢磨后发现,这里的情况与武安,其实差不多。
说起来,还得利用机械的力量。果然同大臣们所想差不多,不过这里面也有些不同。
王博对整个基地内,口罩使用情况很不满。长此下去,不仅奴隶们容易挂,就连看守的士卒,同样也吃不消。
同时对饮食方面,王博让基地内提供些清肺的食物。
对中医来讲,白色对应的器官是肺脏。因此吃些藕、豆腐、百合、薏米、莲子、甘蔗、香梨都能很好调理肺部。
当然这些清肺食材,只会提供给大唐的工人、士卒们。至于干活的奴隶,王博才不会管他们的死活。
“圣上,为何您对水泥,如此看重?”高季辅问。
高季辅心里明白,圣上如此,这其中定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自己明年开春到东北,恐怕得待这里好几年,还是了解清楚圣上的意图为好。
这些大臣不是不明白水泥的作用,只是不明白为何王博会如此看重。
不提其它,光水泥在军事上的作用,称之为神器,也不过分。
王博也并没有藏着掖着,将水泥在铁路修建中的作用,告诉众臣。
李泰有些汗颜,他一向自诩为铁路专家,现在看来在自己特长方面,姐夫也是甩自己几条街啊。
正当李泰在感慨之时,一道红翎急报,引起众人的关注。
王博看完后,将李泰叫到另一辆马车,将信递给了他。
第469章
勾人的观音婢
对李秀宁来讲,离经叛道本来就刻在她骨子里。
不仅她李秀宁如此,所有皇室公主,都有这种毛病。
似乎皇室公主的优点,全部被长乐吸走一般,自此以后李唐公主个个自信非凡。
只不过这些年的修道生涯,让李秀宁生生将这个念头压制下来。
长孙皇后的相邀,将李秀宁骨子里的离经叛道给释放出来。
那些年纪比自己还大的女健卒,对李秀宁北上,倒是十分支持。
不过想将宝宝带走,那不可能。甚至几个女健卒还提议,这次小姐不怀孕,不准回小道观。
看着还在取笑的长孙皇后,李秀宁眼眸一转,不好意思问:
“妹妹是怎么做到,丽质、高阳、兰儿以及你,每胎都是双胞胎?”
李秀宁对怀孕这件事,还真得上点心,否则回长安时,那些女健卒,只怕真不让自己进门。
长孙皇后脸色有些红,毕竟她们母女、姑侄女、姐妹为了取经,真是刻意逢迎,各种作贱之事抢着做。
李秀宁有些奇怪,这种问题很难回答吗?怎么会如此扭捏,不好意思。
李秀宁不仅有这种疑惑,她心里其实有更大的疑惑:
长孙妹妹只比自己小两岁,怎么感觉比李秀宁年轻上十岁般。
长孙无垢咬咬牙,凑到李秀宁耳边,最终还是将原因告诉了她。
“什么,你说的是真的?真要那样做,小男人才肯给两个宝宝?”
李秀宁脸上布满震惊之色,天底下怎么可能,还有人能控制生孩子的数量。
不过想想王博被传财神,或许小男人真是神仙子弟吧。
李秀宁显然低估了,怎会只是喊爸爸那么简单。
果不其然,长孙无垢又凑到她耳边,再次说了些什么。
这次,彻底让李秀宁脸色粉红。她怎么也想不到,按长孙妹妹的法子,只怕比勾栏里的女子还要荡。
虽然在华亭,与长孙妹妹胡来过,但那毕竟是醉酒之下,人有些迷糊。
长孙皇后没管发呆的李秀宁,让绿萝将车厢的窗帘拉开点,她想看看外头的风景。
一直被宝宝们缠住的长孙皇后,好久没这么清闲过。对于这次孤身前往幽州,她从没如此轻松过。
车窗外北面是广袤的农田,放眼望去,都被厚厚的白雪覆盖着。
古代没有农药,农作物丰收与否,一切都看老天爷。
长孙皇后有些羡慕王小狗,记得自己还是李二皇后时,那时候没有那年不受灾。
王博登基后,似乎上天都厚爱他,风调雨顺,朝廷的粮食都没地方堆。
即便是大冬天,火车露过广通仓、常平仓、含嘉仓时,依旧看见官府组织大量百姓,对朝廷设置的粮仓进行扩建。
朝廷之所以没有用奴隶,还不是怕寒冬,一些贫穷的百姓活不下去,特意进行大量的招工。
不仅如此,火车经过的水渠、江河都利用枯水期,进行加高加固。
受王博影响,此时朝廷实在是太豪横,一次性投入五百万贯的大动作,让大唐百姓,受益良多。
受此影响,驰道上的客商,络绎不绝。这里面有,不少年轻学子们的身影。
谁让王博说了句: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好一幅盛世的画卷!!
一路看过来,长孙皇后没有看见过,一个百姓的脸上有悲苦之色。
相反,长孙皇后所见到的百姓,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从他们脸上,只会看出对未来生活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