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656

  “应对大致还算得体。”
  “那是父亲教诲有方。”隆科多连忙回道。
  佟国维摆摆手,叹道:“这些年你受为父牵连蹉跎至今,以后的路就得靠你自己走了。今日皇上复你原职,估计不日就有大用,为父这从明日起你就不要来了……。”
  “父亲!”听到这话,隆科多神情一变,可还没等他开口,佟国维就道:“皇上的意思你难道还没看出来么?如今大清反贼四起,皇上也开始心急了,要不你也不会如此之快复出,原本以为我这把老骨头走了后你们兄弟才有机会,看来皇上已有些迫不及待了,这是好事,可同样也是坏事。”
  “可是父亲,您为何要插手皇嗣之事?以父亲的威望和身份,如不碰那些事想来皇上也不会打压于您。”这是隆科多一直不解的一点,作为国丈兼康熙的舅舅,佟国维可以说是位及人臣,而且在朝中威望也是极高,更有军功在手,当年甚至有佟半朝之称,两个女儿一为皇后,二为皇贵妃,孝懿仁皇后虽早已去世,可身为皇贵妃的佟佳氏依旧还在,而且康熙后来一直未有立后,佟佳氏如今可是实质上的后宫之主。
  在隆科多看来,佟国维如果不插手皇子之争根本就不会被康熙打压,可如今佟国维虽然还在朝中,但已基本处于闲置养老的状态,这也是隆科多一直不解的地方。
  摆摆手,制止了隆科多继续往下说,佟国维交代了一番后就让隆科多离开了。看着出门去的隆科多,佟国维不由得暗叹了一声,其实他何尝不想如此做?可作为康熙朝的老臣,又是康熙的舅舅和岳父,他对于这位康熙皇帝的了解实在是太深了。
  当年佟国维虽有佟半朝之称,可他的权势也未达到之前索额图和明珠的地步,但这两人又如何?无论是索额图还是明珠,前者其父索尼是顺治留下的顾命大臣,更是康熙的正牌子岳父和太子外公。明珠当年是康熙铲除鳌拜的得力助手,也是康熙的小舅子,他们无论是身份和地位都不亚于佟国维,而且在朝中势力最强大的时候也不是佟国维可以相比的。
  可到头来,这两人的结局又是如何?显赫一时的索相、明相都早已成了过去,康熙这个皇帝向来就不是好相于的,只要有人威胁到他的皇权,他下起手来绝对不会手软。
  何况,佟国维的两个女儿虽然一为皇后二为皇贵妃,可惜的是都未有阿哥,他佟家要想延续富贵,必须在众多阿哥中选择一位以作投资。太子是绝对不可能的,一来太子的品行佟国维根本就看不上,二来太子是索额图的外孙,如太子上位他佟家最多也就是锦上添花而已。至于大阿哥也是如此,大阿哥的舅舅是明珠,而且大阿哥又一向不为康熙所喜。
  看来看去,也只有出身底微,却有贤王之名的八阿哥才是最合适的人选,所以佟国维就把宝押在了八阿哥身上,一直暗中为八阿哥谋划,以图未来。同时也能让康熙顺势抓自己一个把柄,用这种方式从风口浪尖上平安退下去,如果以后八阿哥真的上位,定能念其佟家之好,惠即后人。
  佟国维猜的一点都没错,隆科多官复原职没多久,康熙就又把他的副都统直接提为都统,而且还把五千精锐满蒙八旗骑兵调于他掌握,同时还让他掌丰台大营其精锐六千余人。
  随后,康熙命隆科多先至山西协助地方平定八卦教之乱,然后再拿下对黄河以北的各教民进行清剿。
  隆科多也不负康熙所托,到达山西后只花了半个月不到的时间就平定了山西八卦教之乱,紧接着对黄河以北地区进行清剿,一月之后,黄河以北八卦教势力被隆科多基本扫平,地方上为之一清。
  除此之外,康熙的另外几支部队也已南下,分别在河南同祝建才部展开激烈争夺,双方虽互有胜负,可祝建才部因为战斗力不如却受损更多,为此祝建才只能暂时收缩防线,依托人多优势进行防守,同清军在河南形成对峙状态。
  在江苏,康熙调动兖州、曹州两镇兵力对江苏进行支援,试图从董大山部手中夺回崇明、松江之地。
  至于江西那边,康熙也下旨令四川总督、湖广总督调集兵力支援两江,打通长江航道,彻底解决盘踞武昌、九江一地的袁奇部。而两广总督也接令带军北上,协助年羹尧剿灭在福建腹地的陈五显部,随后再北击朱怡成所部。
  如此一来,整个大清王朝几乎调用了十省兵力,再加南下的满蒙八旗精锐和丰台精锐一部分,意图一举以雷霆万钧之势彻底解决自康熙四十七年以来的乱局。
  这是自三藩之乱后康熙在中原大地第二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其声势浩大,调动兵力之多,牵连之广是前所未有。
  宁波城,监国府。
  “康麻子发急了。”
  朱怡成看完奏报,不由得冷冷笑道,而坐在他下首的两人一是廖焕之,而另一人是邬思道。
  重登监国之位后,廖焕之受封武英殿大学士,并掌吏部尚书一职,而邬思道为东阁大学士又挂了个右都御史的头衔,但对于内阁朱怡成并未组建,毕竟现在可不是太平年代,朱怡成以监国身份摄大都督之职,乾纲独断,并不需要什么内阁。
  “康熙此人的确不简单,如今苏松方面的压力可不小,再加上两广兵力北上,陈五显恐怕抵挡不住,一旦陈五显部被清军所灭,那么南边的年羹尧就没了后顾之忧。再加上袁奇、祝建才等部的日子也不好过,如果他们两部也被打败的话,清廷就能完全腾出手来对付我们了……。”
  廖焕之毕竟是做过清廷知县的人,对于康熙的称呼并没像朱怡成那样直称康麻子,不过对目前局势来看,清廷反应如此之快,又如此动员之大,不由得有些心忧。
  微微点点头,朱怡成虽然口中对康熙不屑一顾,可实际上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康熙的能耐。其实在正式登位宣告天下之前,朱怡成已经考虑到这个因素,一旦自己宣布身份,重登监国之位后,清廷必然有所反应。可是,康熙现在的反应有些出乎意料,而且其反扑的凶狠姿态更是让人心惊。
  廖焕之所说的不错,现在形式的确不太好,尤其是中原的祝建才和在武昌的袁奇部,中原腹地本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其两部虽然现在看起来兵强马壮,所占地盘也不小,可毕竟战斗力比不上清军精锐。现在清廷不仅调动几省兵力围攻,还把看家底的八旗骑兵和丰台大营一部精锐都拿了出来,一旦袁、祝两人抵挡不住的话,那么麻烦就大了。
  另外,陈五显在福建腹地的对清军的牵制对于宁波方面来讲更是重要,正是因为陈五显的牵制才使得宁波拿下温州后形成了对福建压制的状态。同时也是宁波方面有余力在苏松面对两江总督的反击,牢牢掌握崇明、松江地盘的基础。
  “邬先生,您怎么看?”廖焕之愁眉苦脸,相反邬思道却依旧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清廷无非是想以势压人罢了。”邬思道笑笑道:“如今天下大局基本已成,清廷如此反应是再正常不过,毕竟江南乱成一团,湖广也不好过,如此下去清廷根本就无法承受。如不能尽快平地地方,恢复生产,那么来年后北方必然大乱。监国和廖先生可别忘了,现在漕运已被我军切断,长江中游也为袁奇部所控制,一旦南北连成一线,不就划江而治了么?”
  “邬先生的意思是说……?”廖焕之先是一愣,紧接着眼前顿时一亮。
  邬思道点头道:“自去年以来,江南粮荒,各地欠收,清廷国库空虚,如今漕运断绝,再加上各地烽火四起,清廷上下很清楚,如果不能尽快平定地方,那么时间一长是肯定吃不消的,这也是清廷如此反应的原因。”
  廖焕之点点头:“这话没错,如果能顶住清廷攻势,那么对方内部必然会有大变,而我们需要等的就是这个变!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以袁、祝和陈五显部现在的情况恐怕顶不了多久,这局又如何破?”
  “简单!”邬思道笑了笑,起身拿起竹仗朝着墙上挂着地图一处用力戳了戳道:“以守为攻,以乱打乱!”
第158章
失地
  目光向邬思道竹仗所指的地方望去,他所指的不是别的,而正是当年袁奇耗费心计都未拿下的杭州城。
  “打杭州?”廖焕之一愣,站起身看着地图许久,然后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邬先生可否仔细说说?”朱怡成有些猜出了邬思道的想法,但还不能确定,当即问道。
  “殿下,廖先生,你们来看!”邬思道手中的竹仗指着杭州道:“杭州为浙江首府,其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一旦拿下杭州,向东可同苏松连成一片,向西可至徽州,进而直达鄱阳湖和九江,而杭州向北又可直至金陵,至于向南就更不用说了,可以说拿下杭州整个浙江就几乎全入我手。”
  说到这,邬思道的腿脚久站有些不便,他坐下继续道:“当年袁奇起义,出兵杭州恐怕打的也是如此盘算,只可惜袁奇过于求胜心切,未知进退,从而导致最终杭州战败。不过如今可不一样,我大明精锐在浙江就拥有雄兵五万,再加上苏松、温州、台州甚至台湾各处,总兵力已超十万之数,还有宁波水师、崇明水师和现在正在组建的台湾水师,可谓兵强马壮。”
  “清廷如今试图以力压人,采取各个击破战术,随后调集全部力量攻我大明,我军虽无法直接驰援袁奇、祝建才、陈五显各部,可绝不能避战休养,一旦义军各部被击破,等清廷腾出手来,我大明压力可想而知。”
  “这点孤知道,何况先生刚才也说了,现在漕运断绝,各地锋火四起,清廷上下也清楚拖不得。”朱怡成点点头道,但他又问:“以先生来看,这拿下杭州后清军会如何应对?”
  “呵呵,这得先问殿下拿下杭州后如何决定。”邬思道当即笑道:“是向东,还是向西,或者索性向北?此需殿下决断才是。”
  听到这话,朱怡成顿时也笑了:“孤明白了,那就有劳两位先生同参谋本部协商,尽快拿出可行方案。”
  “臣尊旨!”
  廖焕之、邬思道连忙应道,攻击杭州的战略方向就此确定。
  经过台湾一战,朱怡成组建的参谋本部可谓初露锋芒,虽说此战胜利比之前预料轻松许多,可在战前参谋本部拿出来的各方案使得攻击台湾无论从行军、接战、登陆、清剿包括最终收复台湾和稳定地方都带来极大帮助。
  根据朱怡成的要求,参谋本部派出不少低级参谋军官至一线协助作战,以随时掌握前线动静和为一线指挥官进行军事参谋,同时也累积其参谋经验,以为未来参谋本部的扩大做好准备。
  这次攻击杭州,参谋本部上下更是不敢怠慢,庄岩作为参谋长召集所有人员进行信息整理,并对此战前各方面细致调查,一连多日未合眼,好不容易才拿出了初步方案,经廖焕之、邬思道初步看过后再交朱怡成。
  当朱怡成确定出兵杭州,在着手开始布置的同时,福建腹地的陈五显处境越发危急,随着两广兵力的北上,陈五显部的地盘不断被压缩,闽浙总督年羹尧更是带兵从东、北两面夹击,虽陈五显部奋勇当先,可双拳难敌四手,寡不敌众,接连丢掉了两县地盘。
  “大哥,再不突围就晚了!”德化城,陈五显的老兄弟陈华在一旁苦苦劝道,接连丢了两县地盘,义军如今只有德化和其余几镇之地了,而且义军同清军交战伤亡巨大,现在全军虽依旧号称有三万大军,可实际上真正能战的仅四千余人,其余不是老弱病残就是凑数的,一旦清军合围德化,那以义军的实力是根本守不住的。
  这次带两广兵力北上的可不是常人,是当年福建陆路提督蓝理。这可是一位猛将,在民间更有蓝老虎之称。不过蓝理前些年因为军费不足在泉州对富商士绅敲诈勒索,被康熙得知后撤职查办,但如今正是用人之时,不久前他又被康熙起复任广西提督一职。
  蓝理到任后就从广西出兵,联合两广军力一路北上,直取陈五显的老巢。蓝理同义军一连几次交手均获大胜,而现在陈五显明显感到德化的危急,一个蓝理他都对付不了,一旦北边的年羹尧再扑过来这义军就全完了。
  “撤!”陈五显也是个果断的人,他当即就做出了决定,主动撤出德化成,准备向西以避清军,同时把手中部队全部化整为零,分散躲避。要知福建多山,山路虽不好走却能藏人,但这么多人聚在一起是极大的问题,行踪过于暴露,而且也会容易被清军发现。
  陈五显主动撤离德化,前脚刚走后脚蓝理就扑了过来,由于义军主动放弃了德化,所以蓝理几乎是一兵未损就直接收复德化,从表面上看,打下德化等于在福建腹地的陈五显部已被打散,暂时组织不起对清军的威胁了,可曾经担任过福建提督的蓝理却是一个看似乎莽撞却心思慎密的人,他非常清楚打蛇不死的后果,何况福建多山,陈五显现在带人往山中一钻,一旦不彻底解决他那么必后患无穷。
  拿下德化城,蓝理立即下令对城内所有百姓进行删选,只要凡是和陈五显部有瓜葛的一律先抓起来严刑烤打,不仅逼问陈五显部的去向,更利用当地乡党的亲属关系为威胁,要求百姓去引诱逃亡山中的义军主动下山。
  不得不说,蓝理这套虽然粗暴,可效果却不错,仅仅没几日,逃入山中的陈五显部就出现了不少逃兵,再加上蓝理派手下参将率队在山中不断搜索,陈五显等残部的日子越发难过。
  见情况越来越危急,而且因为家人逼迫和乡党的劝说,陈五显的部下出山投降的也越来越多。这样下去用不了多少时间陈五显就无处躲藏了,如果不是他提前化整为零的话,恐怕早就被蓝理知道他现在藏身之处。
  见藏在山中不可为,陈五显只能带人直接翻山而逃,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陈五显才好不容易跑出包围圈,而此时此刻他身边只剩下了不足三十人。
第159章
再攻杭州
  “陈五显兵败不知所踪?此事确切?”
  温州城,马功成刚接到陈五显兵败的消息,立即让人把杨勖请来,杨勖听后顿时皱起眉头。
  “十有八九。”马功成道:“福建天地会的兄弟刚刚送来的消息,蓝理已打破德化城,陈五显部遁入山中,清军正在派兵搜山围剿……。”
  “蓝理……。”当听到蓝理的名字,杨勖的眼皮不由得跳了下,作为曾经的清军一镇总兵,杨勖对蓝理当然不陌生,而且熟悉的很。
  想当年,蓝理投军在康亲王部下就崭露头角,因作战凶猛,悍不畏死,很快就被提为游击,后又升任参将。康熙二十一年时蓝理就出任水师提督,并被施琅看中调入其下,参与了攻台之战。
  在攻台灭郑之战中,蓝理不仅几次救主将施琅于危难之中,更立下赫赫之功。可以说,施琅能攻下台湾其首功就在蓝理。随后因其父去世在家丁忧,过不几年又被康熙起复为宣化总兵和定海总兵,挂镇朔将军印。随后调任福建提督,在任上因部下敲诈勒索获罪……。
  可以说,蓝理是康熙朝中期有名的猛将,本想此人获罪后再无出头之日,何况蓝理如今已过六旬,谁想康熙居然又启用了此人,而且还让他带兵入福建,以雷霆之势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击败了陈五显。
  “这人不好对付,何况陈五显在福建腹地前后受敌,败给蓝理也不意外,只是败的实在太快了……。”杨勖凝重说道。
  马功成默默点了点头,作为朱怡成的手下大将,他们当然清楚宁波方面正在调兵遣将准备攻击杭州,如果不出意外这几日宁波大军就将对杭州展开军事行动。而马功成和杨勖已接到了命令,要求他们在温州一带严防福建的年羹尧,同时保护大军左翼安全,以确保明军拿下杭州。
  可谁想,这时候福建的陈五显居然如此之快就败了,更让人不安的是康熙居然启用了蓝理,此人如今带着两广之兵已如福建,等清剿完陈五显的残存力量后必然会和年羹尧合兵一处来攻温州。
  以杨勖对蓝理的了解,可能等宁波出兵杭州的消息传出后,蓝理甚至会加快北上的速度。这样一来,马功成和杨勖两部的压力顿时大增,以蓝理作战之凶狠,温州一线是否可以守住并未有十足把握。
  另外,还有一事,那就是南澳总兵蓝延珍,蓝理为蓝延珍族叔,一旦蓝理北上,蓝延珍绝不可能袖手旁观。南澳兵力不少,还有一支不弱的水师,蓝延珍沿海而上的话,虽然以其实力无法对台湾造成太大威胁,蓝延珍的水师虽无攻台之力,但依托大陆进行骚扰和防守不会有问题,可这样一来台湾驻扎的水师要想出兵协助温州就变得困难了。
  “杨兄,是否要行文监国,建议宁波方面暂缓出征杭州?”显然,马功成也想到了这点,忍不住询问杨勖的意见。
  杨勖仔细想了想后摇头道:“监国殿下出兵杭州是为天下大局,一旦杭州落入我大明之手,那么整盘棋就全活了。假如能就势北上金陵,苏松一带的清军就成了瓮中之鳖,这样一来长江以南全归我大明之手,而袁奇、祝建才等部也会压力大减。”
  “这些我也知道,可万一……。”马功成先是点点头,接着又迟疑道。
  “没什么万一!”杨勖大手一挥,当即冷笑道:“蓝理虽猛,可你我兄弟也不是好相于的,也许我等攻击力量不足,但守住防线还是不会有太大问题,况且福建的年羹尧做了这么久的缩头乌龟,这回蓝理北上他不可能不动,正好让兄弟好好和这小子会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