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6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0/656

  他吃的是蒙古人传统的水煮羊肉,就是用大块的羊肉、羊骨棒直接放锅里,然后加白水来煮。等煮熟后捞起来放在盘子里,然后用小刀子割下羊肉沾着盐巴直接吃。
  这种吃法和后世的水煮羊肉完全不同,更为原始、粗犷,当然了,这种羊肉腥味十足,明人肯定是吃不惯的,估计远远闻着这味就要吐了,而诺扪额尔赫图却吃得津津有味,一口羊肉再一口马奶酒,吃得满头大汗不亦乐乎。
  “王爷!别列科夫派人送来的信。”
  一个千户急冲冲地闯了进来,这人是诺扪额尔赫图的外甥乌格其,也是现在科尔沁汗王的护卫千户。
  诺扪额尔赫图一挑眉头,示意乌格其把信拿来,同时一指边上的羊肉:“饿了吧?吃吧。”
  “谢王爷!”乌格其也不客气,直接就地坐了下来,从腰间取出小刀和诺扪额尔赫图刚才一样用刀割着羊肉大口吃了起来。
  诺扪额尔赫图直接在身上擦了擦油腻的双手,然后打开信看了起来。看了几眼后,他突然冷笑一声,不置可否地把信丢到了一边。
  别列科夫的信中写道,圣彼得堡已经有消息了,远东爆发的战争令女皇陛下震怒,俄罗斯已经派大军前来救援,预计最多两个月十万大军就能抵达远东。
  此外,由于远东总督切尔卡斯基公爵的健康原因,远东总督由刚升任上将的别列科夫兼任,并且圣彼得堡方面对同俄罗斯联合作战的科尔沁部给予嘉奖,女皇陛下同意别列科夫的建议,在援军到达,击退明军和蒙古人的进攻后,俄罗斯将正式出兵为科尔沁讨回公道。
  圣彼得堡方面承诺,到时候俄罗斯会承认科尔沁部才是蒙古真正的统治者,同时协助科尔沁部在蒙古建立科尔沁汗国,从而让诺扪额尔赫图登上汗王的宝座。
  除了这些,别列科夫还告诉诺扪额尔赫图,眼前的困难是暂时的,只要坚持下去胜利必然是站在他们这边。无论是蒙古人或者是大明人,都不是俄罗斯和科尔沁联盟的对手。
  为了更好的应对这场战争,迎接未来的胜利,别列科夫要求科尔沁部加强对西边和南边蒙古部落的军事行动,拖住鄂尔泰的军队,骚扰他们的后勤,截断他们的支援,以配合俄罗斯方面打好这一仗。
  从信中的内容来看,别列科夫对于科尔沁不仅是拉拢,还下了很大的本钱,尤其是让科尔沁成为蒙古草原真正的主人,这可以说是诺扪额尔赫图所梦寐以求的东西。
  可是诺扪额尔赫图不是傻瓜,如果是在去年的时候俄罗斯人这样支持他的话诺扪额尔赫图一定会高兴地跳起来,但现在时过境迁,局势已经不同了,随着大明和蒙古人的联军北上攻击,俄罗斯在漠北包括西伯利亚的统治岌岌可危,而这时候别列科夫来这么一封信给他其用意是显而易见的。
  诺扪额尔赫图心里很清楚,其实俄罗斯人现在的日子不好过,大明和蒙古联军的攻势迅猛,就连强大的俄罗斯都只能压缩阵线进行抵抗,而不是直接把部队拉出来和对方进行决战。
  其他的不说,仅从这点来看就能看明白优势在谁一边。但作为科尔沁的汗,诺扪额尔赫图却不得不和俄罗斯人在同一条船上,无论是大明还是鄂尔泰的蒙古大军,都同科尔沁有着深仇大恨,当年正是因为大明和鄂尔泰的联手这才使得科尔沁在草原惨败,导致强大的科尔沁部落在蒙古彻底消失。
  侥幸逃脱后,这两年来诺扪额尔赫图无不想着报仇雪恨,他好不容易通过收拢和掠夺还有包括吞并漠北的一些蒙古小部落,这才勉强在漠北重建了科尔沁部落。
  现在的科尔沁部落大不如从前,要知道在科尔沁最强盛的时候可是拥有十多万骁勇善战的骑兵的,而现在整个科尔沁能够拿出来的骑兵充其量不足万人,实力大减。
  当初投靠俄罗斯,诺扪额尔赫图是做了一番考虑,科尔沁惨败让诺扪额尔赫图对满清彻底失去了希望,尤其是怡亲王在战争最关键的时候利用科尔沁当炮灰临阵而逃,这更让诺扪额尔赫图在仇恨大明和鄂尔泰的同时连同满清也怨恨上了。
  投靠俄罗斯,诺扪额尔赫图是为了找寻一块临时息身之地,并且希望从俄罗斯方面得到一些支持,从而重振科尔沁。
  而事实也是如此,为了牵制大明,防备南边的蒙古人,俄罗斯理所当然地收留了科尔沁部,并且给了诺扪额尔赫图极大帮助。
  从这点来讲,诺扪额尔赫图能够恢复些元气,并重整残部俄罗斯是出了不少力气的,在之后诺扪额尔赫图带兵入侵蒙古草原,烧杀抢掠的时候,俄罗斯也给可他必要的庇护,正是因为如此科尔沁才能逍遥自在到现在,而现在随着战争的爆发,科尔沁的靠山俄罗斯却显得有些不可靠了。
  摸着下巴,诺扪额尔赫图捻着稀疏的胡子沉思着,他在琢磨接下来科尔沁应该何去何从,又如何用兵。
  在他看来,别列科夫的话不可全信,却也不能不信。俄罗斯的强大是有目共睹的,这场战争现在虽然俄罗斯目前处在下风,可万一俄罗斯真的有援兵到达呢?如果是这样的话,恐怕这仗还有的打。
  但无论怎样,科尔沁在这场角逐中并非主角,相比俄罗斯、大明和蒙古这三大实力,科尔沁现在的力量太过渺小了。
  凭着科尔沁能够全部动用的军事力量就连鄂尔泰也是打不过的,手上就这么一点点本钱,诺扪额尔赫图怎么会替俄罗斯去卖命?
  但是唇亡齿寒的道理诺扪额尔赫图还是明白的,如果俄罗斯真的战败,被大明和蒙古人联手赶出这片土地的话,那么科尔沁又何去何从?
  要知道现在科尔沁已经和其他蒙古部落包括大明结下了死仇,他之前在蒙古草原的所作所为已成了其他蒙古部落的公敌,假如失去了俄罗斯的庇护,等待自己的命运会是非常悲惨。
  “乌格其!”想到这,诺扪额尔赫图下定了决心,开口道。
  努力咽下了口中的羊肉,乌格其连忙站了起来。
  “传令!本王要升帐!”
  “我马上去喊人,王爷您稍后。”乌格其眼睛一亮,咧嘴笑道,紧接着就急急忙忙地跑了出去,不一会儿功夫,科尔沁部的几员大将就先后赶到诺扪额尔赫图的大帐,诺扪额尔赫图坐在正中看了诸位人一眼,咳嗽了一声就说起了自己的用兵安排。
第1460章
问题
  诺扪额尔赫图在现在的科尔沁一言九鼎,所以虽是升帐议事,实际上是交代安排。
  中国人向来有大事开小会,小事开大会的习惯,蒙古人也是如此。在之前的科尔沁,诺扪额尔赫图虽是郡王,却还有部落长老的牵制,但现在随着科尔沁本部部落的覆灭,诺扪额尔赫图反而独揽了科尔沁残部的大权。
  参加会议的人都是诺扪额尔赫图的铁杆部下,向来惟诺扪额尔赫图之命是从,诺扪额尔赫图先大致讲了讲现在的情况,包括别列科夫的来信。
  诺扪额尔赫图是个明白了,他知道别列科夫的来信有安抚科尔沁部的用意,而且对于别列科夫信中所写的那些东西诺扪额尔赫图是肯定不会全信的。可不管他自己究竟信还是不信,但在部下面前却表现出一副信誓旦旦的模样,因为他清楚在这种时候科尔沁和俄罗斯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士气可鼓不可泄,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让众人明白优势依旧在我的姿态。
  为此,诺扪额尔赫图大肆宣扬俄罗斯的强大,包括圣彼得堡那边来的援军等等,告诉部下鄂尔泰只是土鸡瓦狗而已,至于在强大的俄罗斯面前,大明也是无能为力。
  只要齐心协力,击败大明和蒙古联军只不过是时间上的问题,等到挨过这段日子,援军一到就能实施反攻,到那时候不仅能赢得这场战争,甚至还能趁势打回蒙古草原,从而让整个蒙古草原匍匐在科尔沁的马蹄之下。
  诺扪额尔赫图这席话说的在场诸人个个热血沸腾,兴奋得嗷嗷直叫。
  见士气鼓舞起来后,诺扪额尔赫图开始正式下令。虽然嘴上把鄂尔泰说的一文不值,可实际上真正作战诺扪额尔赫图还是很谨慎的,他当然不会把手中的兵力直接去和鄂尔泰的大军直接交战,科尔沁在失去原来的本部后,眼下大不如从前,诺扪额尔赫图现在手中仅剩的不到一万军队是他最后的本钱,如果这些本钱也在这场战争中被消耗掉的话,那么诺扪额尔赫图将来又拿什么翻身呢?
  作为蒙古人,诺扪额尔赫图充分发挥了蒙古人灵活多变的战法,他的作战策略很简单,那就是继续带着部队和鄂尔泰进行周旋。总而言之就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
  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欺软怕硬,藏在广阔的地区深处,暗搓搓地趁对手不注意就来个狠的,等人家反应过来后就早就跑得远远的了。反正整个漠北包括西伯利亚地方大的很,鄂尔泰的兵力再多在这么大的地盘上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杨勖微皱着眉头静听着下属参谋的汇报。
  辽东的明军在出兵之初进展顺利,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直接突破俄罗斯在北方的防御阵线,长驱直入俄罗斯境内。
  可随着战线的拉长,明军的后勤压力也越来越大,尤其是明军作为一支火器占大比例的军队,对于后勤的要求远比普通军队要多得多。
  这种情况在岳钟琪攻击河西走廊的时候就体现出来了,朱怡成打造了明军新军,用大量新式火器替代了原本军中的冷兵器,从而使得明军的战斗力开始飞跃。
  这些年来明军的改变是有目共睹的,如果在大明之初明军就拥有现在强大的军队话,哪里还会让满清轻易从中原跑走?恐怕朱怡成挥兵北上,三路进军,转瞬间就能把清廷死死围困在北京城,从而一举歼灭了。
  新军的力量虽然强大,可对于后勤的要求和压力实在不是一般军队能够比的。这个问题在中原作战还未能暴露,可在广阔的西北和北方草原作战时就显得比较突出了。
  为了保证新军的后勤,杨勖是想了不少办法,同时调动了大量民力进行保障。
  此外,在明军长驱直入后,俄罗斯的抵抗力量随着战线的收缩也越来越强,俄罗斯不亏是欧洲强国,虽说彼得死后,现在的俄罗斯已显出颓废之态,但在远东总督府,俄罗斯依旧保持着强大的军力,再加上俄罗斯方面很清楚自己的弱点,依托各处要塞进行抵抗,同时派出部队不断骚扰和攻击明军的后勤,使得杨勖无奈只能分出一部分兵力以保证后勤要道,同时逐步拔除俄罗斯的各处据点,放缓脚步稳步前进。
  “鄂尔泰的骑兵现在到哪里了?”杨勖听完部下的汇报开口询问。
  “大概在这位置,具体的还要再次确认,不过应该相差不多。”参谋指着地图的一处说道。
  “大概?”杨勖的脸色顿时沉了下去,这个年轻参谋怎么从总参谋部出来的?带兵打仗还有什么大概?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情报的错误是兵家大忌,一旦统帅因为这种错误做出决断,带来的后果是极为严重的。
  “我来解释吧。”边上的参谋长见杨勖的脸色不对,知道这个年轻参谋说错了话,当即就把话接了过去。
  参谋长讲述了下前日接到的鄂尔泰部队的消息,包括他们的进军方向和速度,再结合目前的情况分析后,参谋长确定了一个区域范围,这个范围虽然不能百分百的准确,但不会有什么偏差,由于双方距离不短,要想联络不是那么方便的,只能等今天或者明天看是否有消息传来。
  “行动太慢了!”杨勖冷冷说道:“继续传令鄂尔泰,让他的骑兵加快速度尽快同我部汇合,告诉他,这是我的命令!如果五天内我看不见他的骑兵,让他自己瞧着办!”
  “明白了,我这就去安排。”参谋长点头回道,杨勖冲他挥了挥手,参谋长带着几个参谋退出了营帐,等他们走后,杨勖觉得头痛发涨,不由得抬手捏了捏眉心。
  北方的这场仗不好打,俄罗斯不是满清,更不是普通的蒙古人,对这点在出兵之前杨勖心里就清楚。但当这仗真正打起来后,杨勖更感觉到了这仗的难处。
  明军吃亏在后勤和机动力,虽然明军拥有强大的攻击力,可是在如此广阔的战场上,空间的因素不是能够靠着攻击力强大所能弥补的。
  杨勖的部队不是没有骑兵,为了这场仗他特意把辽东的骑兵部队给拉出来了大半,但要知道漠北和西伯利亚太大了,这些骑兵所真正能够起到的作用并不尽人意,再加上随着战线拉长,后勤的压力也不断增大,这都是杨勖所面对的问题。
第1461章
集中打击
  “这仗不好打啊……。”
  杨勖长叹了口气,这句话已经不是他第一次说了,可再不好打的仗也要打,大明为什么会打这一仗,作为此次统帅的杨勖心里很清楚。
  俄罗斯在北方一直蚕食土地,早在满清时期就因为雅克萨和康熙狠狠打了一仗。虽然这一仗满清惨胜,但接下来的结果却让人跌碎了一地眼镜。
  按理说,胜利者通吃,失败者认罚。可满清就是满清,这操作实在是让人看不懂,一个山沟沟里跑出来的野蛮民族到了中原居然就成“文明人”了,满口之乎者也不提,还和俄罗斯说起了什么“仁义道德”。
  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使得满清割让了许多领土给俄罗斯,从而导致俄罗斯在远东的局势打开,更造成了后来俄罗斯远东总督府的设立。
  这种事居然在后世被誉为“和平条约”,简直令人笑掉大牙。尤其是在大明看来满清这种出卖祖宗土地的行为简直不能容忍,要知道大明复兴之后无论是在本土还是海外都表现出极强的进攻性,对于领土更是丝毫不让。
  按照朱怡成所说,除非让大明的血流干,只要大明人有一口气在,那么大明占住的地方就是大明的领土,谁都无法拿走。
  恢复京师以来,朱怡成一直给大明各方灌输俄罗斯不值得信任,大明和俄罗斯必有一战的观点。而这个观点起初有不少人怀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明朝廷上下已经认可了朱怡成的观点是对的。
  如果不是俄罗斯的存在,漠北草原如何会丢失?不是俄罗斯的话,科尔沁残部为何直到现在还未剿灭?如果没有俄罗斯的话,岳钟琪在西北又如何拖延了一年时间才拿下河西走廊?
  这些林林种种,背后都有着俄罗斯的影子,在大明眼里,俄罗斯就是一头贪婪的饿狼,对付饿狼要怎么做?当然是拿起棍子狠狠打死。
  这才是大明同俄罗斯开战的理由,朱怡成要通过这场战争直接打断俄罗斯在远东的梦想,彻底拿回丢失的领地,恢复盛唐时的北方格局。这点,在朱怡成封二皇子朱伯沝为安北王就能看出。
  这一次开战,朱怡成用杨勖为统帅是难得的重要,同样也是杨勖梦寐以求的。
  自中原之战后,杨勖再也没有直接指挥过真正的大战,从中原至西南,然后又坐镇关中,杨勖指挥的一直都是偏师。
  要说杨勖,在大明也是一员名将,他原本是清廷军官投降后成的明将,这在大明的诸多将领中并不少见,就如现在的军机大臣,总参谋长庄岩,还有西北的岳钟琪都曾今当过满清的将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0/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