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6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2/656

  由于清廷的巨变,虽然雍正向鄂尔泰承诺既往不咎,并要求鄂尔泰率部回归清廷中枢,同时派军支援辽东清军,可那时候鄂尔泰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后台没了,朝中的盟友也死了,雍正的话根本就不可信,一旦自己听信了雍正自投罗网的话,那么等待他的下场可想而知。
  为此,鄂尔泰拒绝了雍正的命令,他这么做等于和雍正撕破了脸。
  在这种情况下,鄂尔泰只能和清廷分道扬镳,但以他的身份和地位要在蒙古自立并不容易,为了保全自己和自己的那些部下,鄂尔泰索性向大明伸出了橄榄枝,从而归顺大明。
  可就算这样,鄂尔泰因为不是蒙古人却拥有着蒙古顺义王的名头,这在许多蒙古部落的王爷和台吉眼里未免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鄂尔泰想坐稳蒙古顺义王的位置除了自己的军事实力外必须依靠大明的支持,只有大明强大的后盾在,那些和他面和心不和的蒙古人才能压得住。
  为了自己的地位和权力,鄂尔泰只能向大明进行倾斜,依靠大明维持在蒙古的统治。
  可这个结果恰恰也是大明愿意看见的,大明之所以把顺义王的爵位给了鄂尔泰同样也出于这个考虑,如果鄂尔泰是真正的蒙古人对于大明来说反而不是一件好事,正因为鄂尔泰不是蒙古人,这样一来反而更有利于大明对蒙古的渗透。
  这些年里,随着大明对鄂尔泰支持的力度逐渐增强,大明渗透入蒙古草原的也越来越甚。更因为科尔沁的缘故,大明非但把鄂尔泰和其他蒙古部落强行绑上了战车,同时还以打击科尔沁残部的正当理由从商业、文化甚至军事各方面在蒙古草原不断深入。
  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包克图这个地方更是明显。
  大明的影响和渗透,其实对于普通蒙古人来说却是一件好事,因为大明的商人能够给他们带来所需要的货物,同时也能通过商人销售他们的牛羊马匹甚至以前根本没什么大用处的皮毛、奶制品等等,使得普通蒙古人在商品流通中获利。
  大明的军队和蒙古骑兵一起守护着这片草原,防范并击退那该死的科尔沁残部,阻止他们在蒙古草原上的烧杀抢掠,这些都给普通蒙古人带来了看得见的好处,也使得普通蒙古人逐渐对于大明越发开始亲近。
第1442章
北击
  大明给蒙古带来了改变,可同样也令鄂尔泰对蒙古的影响力进一步削弱,这点鄂尔泰在投靠大明之初有想过,可他怎么也没想到会来的这么快,又这么猛。
  鄂尔泰已经感觉到自己对于蒙古各部的掌控越来越弱,那些蒙古王爷、台吉对自己的态度也开始有了微妙的改变。为此,他心中愤怒之极,如果是在以前的话,鄂尔泰肯定会给这些蒙古人一个狠狠教训,就像当年扫荡漠北一样,直接杀鸡骇猴,看这些蒙古人老实不老实。
  可是现在,大明的势力已经深入蒙古,当鄂尔泰投靠大明一刻起,其实大明就成了蒙古的主子,那些蒙古王爷、台吉和鄂尔泰是一样的,既然鄂尔泰能找一个靠山,为啥他们就不能找呢?投靠一个更强力的主子总比投靠主子下的奴才当主子更好些吧?
  当鄂尔泰明白过来这点时已经晚了,蒙古的局势已经不是他再能控制的了。如果想继续在蒙古一家独大,鄂尔泰唯一能做的就是反明自立,可他如果这样做的话不仅之前所做的一切前功尽弃,而且现在的蒙古也不是以前的蒙古了,换句话来说就是人心散了,这队伍不好带了。
  “罢了罢了……。”鄂尔泰长叹一声,他无法承受叛离大明的结果,因为他根本就没半点胜算。
  “来人!”鄂尔泰高喊一声,立即就有侍者走了进来。
  “去!把巴拉他们请来,本王要议事!”
  侍者连忙应了声急急离开,小半个时辰后,巴拉等人陆续来到,等人到齐了鄂尔泰咳嗽一声开始说起了事。
  朝廷前几日给鄂尔泰去了命令,要求鄂尔泰同蒙古各部做好战争准备,其战争目标是当年的漠北蒙古,也就是现在被俄罗斯占据的所谓远东总督府所在。
  这个命令下达后,鄂尔泰纠结万分,他是满人中最早和俄罗斯人打交道的,对于俄罗斯的情况远比其他人更为了解。
  俄罗斯在远东的人数虽然不多,可俄罗斯的火器强大和军队强悍鄂尔泰是亲眼所见。虽然现在蒙古已经投靠了大明,大明对蒙古的商路已经打开,随着大明开始渗透和统治蒙古,对于蒙古原本的限制也逐渐减少。
  可就算这样,火器这种军事重器大明还是没有直接向蒙古开放,现在蒙古各部中拥有火器的除鄂尔泰手下的几支部队外,也就是那些蒙古王爷和台吉的亲卫了。
  在这种情况下,蒙古人的作战依旧是之前的骑射为主,这点在之前的科尔沁之战中就能看得出来,科尔沁之战中主力火器部队是以明军为主,而蒙古骑兵是作为偏师和协助作战。
  现在,朝廷要鄂尔泰领兵去打漠北蒙古,这可不是一块好啃的骨头,鄂尔泰虽说兵强马壮,可要和俄罗斯开仗心里却没什么底,这一仗无论胜负,鄂尔泰的实力必有损失。
  鄂尔泰心里清楚,朝廷之所以这么做一是因为俄罗斯和科尔沁的缘故,科尔沁就不去说了,自科尔沁战败后,诺扪额尔赫图逃窜漠北,这一年多来在漠北和漠南地区四处出没,针对各蒙古部落烧杀抢掠无恶不做。
  诺扪额尔赫图的所作所为令蒙古各部大为头痛,尤其是鄂尔泰更为恼火,因为损失的蒙古各部其中有不少是鄂尔泰直领的部落,这些部落的人口物资损失等于在鄂尔泰身上割肉。
  为了解决诺扪额尔赫图的问题,鄂尔泰联合蒙古各部对诺扪额尔赫图进行多次围剿,就连部分明军也参与其中。可诺扪额尔赫图神出鬼没来去如风,一直无法抓到他的尾巴,仅有的几次也因为诺扪额尔赫图窜入漠北后俄罗斯人的阻拦而功亏一篑。
  至于俄罗斯,从最初开始就和大明作对,私下和满清勾搭合作,如果不是俄罗斯的缘故,恐怕满清早在几年前就被大明直接给灭了,正是因为俄罗斯在远东搅局使得满清几次逃脱,从而一直到现在依存。
  尤其是这两年中,俄罗斯更直接插手了大明对西域的战争,使得大明攻击西域的战略计划因为俄罗斯的介入用了大半年的时间才拿下河西走廊。
  虽说战略目标最终还是达成了,可正是因为俄罗斯的缘故使得满清又一次有了喘息的机会,从而导致大明原本的计划打了折扣不算,在河西战争中的伤亡和物资消耗也急剧上升。
  面对这么一个邻居,大明天子朱怡成如何不恼?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大明早就想教训一下俄罗斯了,而现在俄罗斯的沙皇彼得一世刚去世不久,俄罗斯国内政权重新洗牌,而大明又占了哈密,控制住了西域东部的咽喉之地,这个时候已到了给俄罗斯颜色看看的最好时机。
  “主子,领兵漠北,还请主子让奴才为前锋!”
  等鄂尔泰说完后,巴拉第一个表态,他不仅要为前锋,同时神色中更是露出无比的期盼。
  巴拉的心思鄂尔泰很清楚,漠北蒙古灭后,巴拉的仇也报了,可后来俄罗斯占据了漠北蒙古大半,这虽然是因为当初的协议,可是故土的丢失让巴拉心里一直有一根刺,虽然巴拉不说,心中却始终放不下。
  尤其是之前科尔沁残部在漠北得到俄罗斯的暗中支持针对蒙古各部,作为蒙古人巴拉心中对于俄罗斯的感官尤其差,眼下大明要北击漠北,巴拉举双手赞同。
  “王爷,此战由我部为主?”另一人要沉稳多,开口询问。
  鄂尔泰点点头,说道:“朝廷的意思是此战由我部联合北部蒙古各部出兵,自然以我部为主。”
  “那么王爷,明军是否出动?如明军出动大约能出动多少人?朝廷有无火器支援?此外如拿下漠北,这漠北又归属于谁?”一连串的问题从那人口中问出,其余几人也露出了询问的表情。
  这些问题都是关键,鄂尔泰知道自己这几个部下都是忠心可靠的,出兵漠北不是小事,大家都是打了老仗的人。
  鄂尔泰对此早就有所准备,当即解释了下。等鄂尔泰逐一解释完后,在场人都面面相觑,一时间没人说话。
第1443章
决意
  这次北击漠北由鄂尔泰为主力,朝廷那边倒不是不出兵,也不是没有支持,但这些和鄂尔泰的那些部下所想象的有些区别。
  鄂尔泰由蒙古而出向北攻击,大明出兵的方向却在辽东和科尔沁一带。
  大明出兵的兵力有多少,如何作战,这些鄂尔泰一概不知,除此之外大明在蒙古的一个团会随鄂尔泰大军行动,这个团主要负责炮火支援,说白了这就是一个炮兵为主的部队,用来弥补鄂尔泰骑兵力量的火力不足。
  至于其他的支持无非就是粮草这些了,大明对于这些倒是不小气,可相比作为主力的鄂尔泰部,这些支持仅仅只是后勤方面,硬仗什么的还是要靠鄂尔泰自己去打。
  如拿下漠北,大明对于漠北的归属并没有任何提前承诺,在大明看来漠北是蒙古的一部分,打下漠北无非就是恢复蒙古故地而已。至于鄂尔泰的部下所想的漠北拿下后归属于鄂尔泰管辖,那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他们想多了。
  一时间,屋里的气氛凝固了起来,众人对于这个答案都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过了片刻,终于有人忍不住了,开口道:“王爷,朝廷这是要拿我等作刀啊!”
  “没错王爷!”另一人愤愤不平道:“这仗可不好打,弄不好损失不小。我等花了大力气到时候拿下漠北非但没有一点好处反而还要损失颇多,这笔买卖王爷您觉得能做?”
  “不做又如何?”一人再旁插口道:“朝廷的用意很是明显,分明就是要借俄罗斯之手削弱我部军力,王爷!此战凶多吉少啊!”
  一时间,众人七嘴八舌,基本都不看好此战,甚至有人认为朝廷如此做实在是太过了,倒不如直接回绝朝廷。
  可也有人认为一旦回绝朝廷,大明那边弄不好就会以不尊朝廷之令的理由直接把锅扣上来,到时候大明转而针对他们采取行动如何是好?
  众人争吵不休,鄂尔泰也不阻止,坐在上首静静听着,直到过了好一会儿争吵的声音逐渐停息,鄂尔泰这才把目光投向一人。
  “李韬,对此有何看法?”
  李韬是汉人,不过也不算纯粹的汉人。他原本是八旗汉军旗的,鄂尔泰在满清领兵的时候,李韬是鄂尔泰军中的参军。
  清军的参军和大明的参军是两回事,如今大明的参军这个职务早就被参谋给替代了,随着朱怡成建立总参谋部,在军中设置了参谋一职后,参军这个官职就被参谋所顶替,其军中职权也和之前大有不同。
  清军中的参军虽有参赞之职,却又同真正的参谋不一样。在清军中参军也有直接领兵之权,比如李韬的参军职务实领游击。
  李韬起身先向鄂尔泰行了一礼,随后才开口道:“王爷,卑职以为此战必须要打,非但要打还需打好,打得漂亮才是!”
  “李韬,你脑子被驴踢了吧?这朝廷分明要借刀杀人,你居然还让王爷……。”
  李韬话音刚落,就有人按捺不住,还没等他话说完,鄂尔泰凌厉的目光就扫了过去,那人连忙把后面的话给咽了回去。
  “李韬,仔细说说。”
  “是!”李韬并没有因为刚才那人说的话而有丝毫神情变动,反而很是平静。
  他对鄂尔泰问道:“王爷,您可有意反出大明否?”
  不等鄂尔泰回答,李韬又问:“如王爷反明,可有把握号令整个蒙古否?如能号令蒙古,王爷可有把握同大明抗衡否?”
  一连三个问题,让鄂尔泰一时间说不出话来,其实鄂尔泰早就考虑过这些问题,正是因为他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这才如此无奈。
  李韬似乎明白了鄂尔泰的想法,当即拱手道:“王爷,朝廷此举在卑职看来并非是什么借刀杀人,如朝廷对王爷有所不满根本就不需如此做。”
  “那你觉得朝廷此举为何?”鄂尔泰反问。
  李韬胸有成竹道:“卑职以为朝廷此举无非就三点而已。”
  李韬竖起一根手指:“其一,俄罗斯占据漠北,朝廷对此一直有收复的意图。”
  第二根手指:“其二,俄罗斯同西边私下联手,已触怒了朝廷,大明天子早就意图报复。”
  最后,李韬竖起了第三根手指:“其三,大明控制蒙古的意图明显,虽王爷为顺义王,但在大明朝廷看来蒙古一地当归于朝廷掌控而非王爷之手。”
  “凭什么!”一人忍不住就站起身来:“蒙古一地诸部历来都是如此,前明是这样,大清时候也是这样,偏偏到了大明就要直接由朝廷来直接掌控?难道大明拥有中原和海外还不满足么?居然要把手伸向草原?”
  “凭什么?凭的就是大明的强盛!凭的是大明手里的火器和战无不胜的军队!”李韬转身对那人反驳道。
  李韬可不是纯粹的武人,他是读过书的,当然明白这中原王朝强盛的时候对于游牧民族的态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2/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