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6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0/656

  叶卡捷琳娜一世虽是前沙皇的皇后,如今的俄罗斯沙皇,但她虽然即位却没有掌握实权。随着彼得一世的去世,俄罗斯的国政大权分别由大臣和最高枢密院瓜分,叶卡捷琳娜一世仅是一个名义上的“虚君”。
  俄罗斯沙皇的变更和权力的转移,导致俄罗斯国政的变化。虽然俄罗斯这艘大船因为沙皇彼得的去世依旧在惯性下继续向前,但谁都能看得出来随着掌握船舵的人的改变,它的前进已经开始乏力了。
  彼得一世的去世,在西方各国,尤其是之前被压得气都透不过来的瑞典等国为之欢呼雀跃,其中奥斯曼帝国也是如此,因为俄罗斯沙皇人选的变更和国内政治权利的转移,奥斯曼帝国开始蠢蠢欲动,意图收复之前因为战败丢失的国土。
  除了东欧和北欧外,欧洲其他传统国家也有所影响,一时间欧洲因为彼得一世的去世产生了连锁反应,各方都在判断接下来俄罗斯的举动和欧洲局势的变化,从而暂时忽略了远东方面。
  这样一来,大明这边的国际压力顿时锐减,俄罗斯国内的巨变影响下,俄罗斯在远东的政策很快就会发生改变,没有了彼得这个雄才大略的君王,继任的叶卡捷琳娜一世根本不可能继续把宝贵的军力财力继续投放到远东。
  至于掌握实权的大臣和最高枢密院就更不用说了,这些人出于自己的利益相互争斗还来不及呢,哪里会有长远的计划和考虑?
  俄罗斯的变动使得英国原本驱虎吞狼之策产生了漏洞,再加上新明的西班牙殖民政府在战争中的惨败,法兰西帝国因为路易的缘故也未能让英国如愿,由此英国限制大明的政策从这点方面来看已经无法继续奏效了。
  先不说英国人后续会有什么动作,但对于大明而言彼得的去世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
  在接到彼得去世的消息后,朱怡成当日大为高兴,就连用膳时候也多吃了一碗饭。
  “皇爷,这是军机处对西域建设兵团的第三次方案,请皇爷御览。”午后,首席军机大臣蒋瑾求见,到了偏殿蒋瑾取出一份厚厚的方案呈上。
  朱怡成让蒋瑾先坐,小江子在一旁上了茶垂手走到门口守着,朱怡成翻开这份已经修改了三次的方案仔细看了起来。
  对于西域建设兵团,朱怡成给出了一个大体思路,具体的方案由军机处连同各部进行归化。
  从表面上来看所谓的西域建设兵团和前明的军户屯田制有些类似,可实际上却又有着本质的不同。所以一连两次军机处拿出来的方案都不能让朱怡成满意,朱怡成在再三强调西域建设兵团的用途和结构后,蒋瑾花了不少力气这才拿出了这第三稿。
  在朱怡成认真看着这份东西的时候,坐在下首的蒋瑾心中有些忐忑,皇帝搞出来的这个建设兵团让他这些日子几乎是绞尽脑汁,这种新兴事物谁都没弄过,只能按照曾今有的屯田制进行删改完善,再加上朱怡成的一系列要求,可把他给忙坏了。
  如果这一次再不能让朱怡成满意的话,蒋瑾也不知道怎么办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随着朱怡成翻完了最后一页,他终于把这个方案给全部看完了。
  “这次方案不错,不过有些细节还需进一步完善,但这只是旁支而已。”朱怡成略微满意地点了点头,军机拿出来的这次方案基本体现了自己的要求和设想,他看了眼稍稍放松的蒋瑾笑道:“这一次军机处辛苦了。”
  “为大明,为皇爷,臣自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蒋瑾拱手回道。
  点点头,朱怡成问道:“建设兵团关乎西域地方,其重要性朕就不再重复了,不过谁来主导建设兵团,蒋卿可有合适人选?”
  蒋瑾想都不想就回道:“回皇爷,此人选非朝廷重臣不能为,臣以为由皇爷指派的为好。”
  “你这老伙!”朱怡成顿时笑骂了一句,蒋瑾分明就是不想惹事上身。
  蒋瑾作为首席军机大臣其权之重有目共睹,而且建设兵团一职关于西域,建设兵团是军非军,是民非民,是大明摆在西域地方的一支极重的准军事力量,蒋瑾怕自己的举荐会被人非议,说他作为首席军机大臣意图插手地方大吏的任命,从而让朱怡成产生防备。
  随着在首席军机这个位置上越旧,蒋瑾也越明白当年的廖涣之为何如此谨慎了,算算时间,他没多久也将从这个位置退下去了,在这种情况下蒋瑾比早些年更慎言慎行几分。
第1438章
西或北
  建设兵团的人选朱怡成有过考虑,也仔细琢磨过。
  建设兵团和普通军队不一样,这是一个半军事化的机构,其主官不仅要懂如何带兵打仗,更要懂得如何治理地方。
  再加上西域那边的特殊情况,这个主官其权利极大,相比之前的总督一职也不遑多让。
  如果说大明,包括前明在内有那个地方职务能够同这个建设兵团主官相比的,那么或许“督师”一职相差不多。由此可见,这个职务人选的重要性,而放眼现在的大明,能够担任这个职务的重臣并不算多。
  董大山、王东这两人是极好的人选,他们都是军人出身,又担任过军机大臣,对于地方政务也较为熟悉。可惜的是现在董大山在吕宋,而王东又在新明,自然是不可能去西域掌管建设兵团。
  除了他们二人外,其余几个出名的将领各有军中要职,朱怡成也不可能让他们从现役转为预备役去负责建设兵团。军机处的重臣倒是足够有资历也有能力坐镇西域,负责建设兵团事务,可把一个军机大臣放到这个职位实在是不合适,虽然西域建设兵团极其重要,但朱怡成必须要考虑臣子的想法,让军机大臣去西域等同于发配,何况从朝政大局来说这么做也是极大的浪费。
  最终,朱怡成把目光投向了一个人,这人姓唐单名一个全字,唐全此人在朝中并不出名,平日里极为低调,但他却是朱怡成在桐庐时的老人,当年朱怡成桐庐遇险,唐全就是朱怡成的护卫之一,田文勇为守护朱怡成战死,唐全此战身负十一创侥幸得生,之后伤虽好却落下了残疾,再也无法上阵厮杀了。
  朱怡成念其忠勇,对于唐全多有照顾,之后给他安排了一个后勤方面的差事。后来随着朱怡成占据宁波后逐渐坐大,唐全虽无法继续在战场立功,但在后勤工作上却是战战业业,做的一丝不苟。
  一转眼就十多年过去了,唐全如今已是右军都督府的都督同知,换句话来说唐全现在的职位相当于后世的总后勤部副部长。
  军衔虽然不高,仅仅只是一个少将,可当年授爵唐全却是得了一个二等伯的爵位,这对于他这个级别的将领来说是极为罕见的。
  西域建设兵团主官人选重要,不仅要懂军更要懂民,而且还需有极强的统筹谋划能力,更重要的是这个人选朱怡成必须用的放心。
  思来想去,朱怡成就想起了唐全,从各方面来看唐全除了身有残疾之外其余都很合适,况且西域建设兵团虽然有一定的军事需求,可更多的却是在民政和统筹方面,在这点上搞了十几年后勤工作的唐全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卿觉得唐全如何?”朱怡成询问道。
  “唐全?”蒋瑾略微诧异,他当然认识唐全,却没想到朱怡成居然看上了此人。不过仔细一想唐全的出身和经历还有他的工作能力,蒋瑾不得不承认朱怡成挑人的眼光让人无话可说。
  “皇爷高瞻远目,识人之明,臣望尘莫及!”蒋瑾先拍了一记马匹,随后道:“唐都督倒是合适人选,不过皇爷,唐都督的身子……。”
  朱怡成微微点头,唐全的身体不好他是知道的,不过唐全的确是一个最合适不过的人选。
  “朕招唐全问问,如他自己觉得没问题,这个人选就是他了。”朱怡成如此说道。
  蒋瑾连忙称是,接着又提起了关于同满清谈判的事来。
  自去年到现在,大明和满清的谈判已经拖了不少日子了,可谈到现在都没一个结果,现在满清那边,也就是淳亲王有些按捺不住,恐怕继续再拖延下去有些适得其反。
  对于这件事,说句实话朱怡成现在也有些纠结如何处置。在他心里是想把满清彻底以武力解决掉的,可实际情况却又不是大明能够短时间能做到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朱怡成才故意指示军机处拖着此事,另外他想看看准葛尔的策妄阿拉布坦那边的动静,如果策妄阿拉布坦在同满清战争中获胜的话,那么大明就算有再大的折损,这一锅夹生饭硬着头皮也要吃下去。可现在根据传回来的消息显示,志大才疏的策妄阿拉布坦来势汹汹,却在清军面前碰了个灰头土脸。
  满清以隆科多为主将,苏肯等人为副将,两路用兵迎战策妄阿拉布坦。
  隆科多不愧是满清名将,他居然以身为饵,变主力为偏师,用自己来吸引住策妄阿拉布坦的注意力,反而让副将苏肯等人带着真正的主力由西向南快速穿插,趁策妄阿拉布坦猛攻自己的时候果断切断其后路,在大战打得最激烈的当口突然而出,一举就击溃了策妄阿拉布坦的后军。
  后军大败,策妄阿拉布坦中军瞬间动摇,隆科多趁势全线反攻。
  这一战,如果不是部下拼命,策妄阿拉布坦说不定直接就在战场上交代了。
  战后,策妄阿拉布坦部损兵折将,狼狈后撤百里,隆科多趁势追击,意图直接彻底击溃其部攻入藏地,如果不是大明得知消息后由四川方面暗中接济了下策妄阿拉布坦,恐怕策妄阿拉布坦非但兵败如山倒,甚至可能连自己的老巢也保不住了。
  策妄阿拉布坦的战败让大明这边大失所望,朱怡成无奈之下只能暂时让军机处继续和满清谈判。不过朱怡成也做好了支持策妄阿拉布坦继续和满清作战的准备,此战失败策妄阿拉布坦同满清的仇恨已无法化解,两者直接之后的战争肯定还会继续爆发,大明现在还没有一口气彻底吞并西域的能力,用这种方式也是权宜之计。
  对此,朱怡成对蒋瑾交代了下对满清的谈判需求,这些蒋瑾心知肚明,两人再偏殿商议了许久,直到一个多时辰后蒋瑾这才离去。
  蒋瑾走后,朱怡成并未继续处理公务,他背手走到一旁,那边有一个略大的沙盘。
  这个沙盘早在南京的时候就有了,到了京师时直接搬了过来。相比最初的沙盘而言,现在这个沙盘无论是规模大小还是其地形准确度都是当年不能相比的,朱怡成的目光在沙盘上渐渐掠过,停留在了西域方向,皱着眉头看了许久后,又把目光渐渐东移,最终停留在了蒙古这边……。
第1439章
哈密
  唐全。
  三月的春风在北方依旧有些冷,唐全穿着厚厚的大衣从京师南部的丰台马家铺登上了西行的专列。
  在几日前,唐全正式卸任了他在右军都督府都督同知的职务,如今他新的职务是大明西域建设兵团的提督,同时他的军衔也由少将晋升为中将,不过相比之前他陆军少将的制服而言,新的制服左胸上多了一块银色的盘龙标记,而这个盘龙就代表着建设兵团。
  自当年桐庐之战,唐全身负重伤,从而落下了残疾。现在的他左腿有瘸,右眼几乎无法视人,就连右手的无名指和小指也少了一截。
  这些残疾如在平常人身上恐怕早就自哀自怨了,但对于唐全来说这些正是他为大明立下的功勋,也正是因为这些伤唐全才为自己挣到了二等伯爵的荣耀。
  虽然因为伤残唐全无法和以前那样上战场,不过唐全却身残志坚,这些年在总后勤部干的极为不错。
  假如说对于一个在战场上的将军来说,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而对于唐全这个名义上的将军而言同样也是如此,他在朝中虽然声名不显,可能够十几年如一日,把大明军方的总后勤部管理得井井有条,从这点来说足以看出唐全的本事。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唐全或许会继续在这个位置上坐下去,或者过个几年再晋升右都督或者左都督,从而彻底成为总后勤部的一把手。
  随后,等任期满后,唐全也差不多可以告老退休了,回家享受几年安逸的生活,或许在夏天的时候坐在院子里的躺椅上,喝着茶摇着蒲扇给孙儿们吹嘘爷爷当年的经历,感受着那短暂却又如此难忘的战场岁月。
  这是唐全给自己设想的未来,也是他早就已经接受了的事实。但他怎么都没想到,他这么一个残疾军人居然有朝一日能够再一次入了皇帝的眼,使得唐全从总后勤部的工作中脱身,再一次有了领兵的机会。
  当不久前朱怡成召见唐全,询问他是否愿意去西域建设兵团当提督的时候,唐全先是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紧接着就毫不迟疑地一口答应。
  虽说他这十多年来一直在搞后勤,可在唐全的心中重上战场的的念头一直挥之不去。朝廷要组建西域建设兵团这件事唐全很清楚,毕竟建设兵团的组建许多工作都需要总后勤部进行协助,而唐全作为都督同知就是直接负责人,他当然明白西域建设兵团是怎么回事。
  在唐全看来,虽然西域建设兵团不是正规兵团,其成员组成大多都是后备役和普通百姓,而且建设兵团在西域的主要任务除了部分协助军方之外更多的是对地方的建设和开拓。
  可就算是这样,这对于渴求再上战场的唐全也是一个天大的机会,唐全如何会拒绝呢?
  在征求唐全的个人意见后,朱怡成就决定把这个职位交给唐全。唐全领命后回到家高兴地喝了三大杯酒,整个人兴奋的一晚上都没睡着。
  接下来的日子里,唐全用最快速度交接了总后勤部的工作,然后安排启程前往西域,当他踏上专列的踏遍时,唐全下意识地回头看了一眼已早就看不到的京师方向,带着笑上了专列。
  两天后,唐全的专列抵达大同,大同官员闻讯前来为唐全接风。
  不过唐全并没有赴宴,他让人转告地方官员,他这一次过大同只是途径,而且身为军人同地方官员接触不便,从而拒绝了对方的好意。
  在大同稍休息一日,唐全就带人启程继续向西北而行,等到达镇远城的时候,已经是五月下旬的时候了。
  镇远城……不!现在的镇远城已经换了新的名字,这个名字是哈密。
  哈密是前明的称呼,在南宋末年,此地是西域哈密国的所在,后来大明驱逐蒙古人恢复中原,成祖时一路西进,一口气打到了西域,诏封当地哈密国王安克帖木儿为忠顺王,两年后正式在此设立哈密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0/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