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5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0/656

  诺扪额尔赫图咬牙切齿道,他绝对不会向西,难道去了西边就有生存的可能?就算能穿越整个蒙古到达西边,他这个科尔沁郡王也是寄人篱下,而且还得面对怡亲王可能的报复。
  没错,怡亲王依旧还记得之前漠北蒙古和自己曾今派人追捕他的仇恨,要不然怎么会如此出卖自己?从而让科尔沁落到现在的地步?
  去了西边,自己就是死路一条,至于哪位雍正皇帝,诺扪额尔赫图同样不信任,因为谁不知道怡亲王和雍正皇帝直接的密切关系,况且科尔沁之前一直都是建兴皇帝的拥护者,而建兴皇帝的死不明不白,据说就是雍正下的毒手。
  所以无论如何,诺扪额尔赫图是绝对不会向西的。但是不向西他又何去何从呢?
  眺望着茫茫草原,如此大的草原却没有自己的容身之地,这位科尔沁的王心中顿时涌起无限的悲哀。
  向大明或许鄂尔泰投降?这也不是诺扪额尔赫图的选择,科尔沁郡王的骄傲是不允许他这么做的。他可以战死,也可以自杀,但绝对不会跪在这两个敌人面前乞讨对方给自己留下活路。
  失去了部落,失去了草原,诺扪额尔赫图现在等于失去了曾今拥有的一切。茫然四顾,诺扪额尔赫图心中一片空荡荡的,当风吹过脸颊的时候,他感觉到眼中落下湿润。
  抹了一把脸,诺扪额尔赫图很快就下了决定,无论如何他还是必须选择一条路,一条生路。同样,诺扪额尔赫图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就算强大的科尔沁现在仅仅只有这么些人,可只要自己在,只要自己身边的这些人在,那么有朝一日科尔沁还有重兴的希望啊!
  这时候,他想到了蒙古人伟大的祖先成吉思汗,当年的成吉思汗不就是如此么?最终早就了人类历史上最为强大的帝国——蒙古帝国。
  自己作为成吉思汗的子孙,一定也能做到祖先曾今做到的一切。为此,诺扪额尔赫图选择了一条路,这条路就是北上,他决心带着身边仅剩的这些人去投靠俄罗斯,放眼现在,也只有北方强大的俄罗斯才能庇护他,同时给予他重新夺回失去一切的希望。
第1292章
蒙古之战(5)
  草原深处,怡亲王率领他的部队拼命地向西北跑。
  让科尔沁部当替罪羊,这是怡亲王早就做好的打算,其实从一开始怡亲王就没想过仅凭他和科尔沁的联军能够对抗明军和鄂尔泰的联军力量。
  从这点来讲,怡亲王的头脑是非常清醒的,早在辽东决定入蒙古和科尔沁合兵的时候,怡亲王就已经做好了让科尔沁成为自己手中的棋子的打算。
  而事实也恰如朝着怡亲王所想的方向发展,果然不出所料,当怡亲王和科尔沁合兵后,明军开始进攻蒙古,还有西边的鄂尔泰联合蒙古各部组成联军的消息就传了过来。
  借此局势变化,怡亲王貌似为科尔沁着想提出了西迁的计划。所谓的西迁自然不是怡亲王和诺扪额尔赫图说的那么简单,其真正的用意实际上是怡亲王借此从辽东和蒙古脱身,从而让自己有机会逃往西北回归清廷。
  虽然其中出了点状况,也就是科尔沁左翼前旗的变化,但这件事对于怡亲王的计划非但没有阻碍,反而因为这个变化导致原本迟疑不决的诺扪额尔赫图最终同意了怡亲王的建议,从而确定了西迁的计划。
  这让怡亲王大喜过望,只要把科尔沁绑上自己的战车,让科尔沁替自己打开通道,怡亲王是再乐意不过的了。
  如果科尔沁真的能强大到直接冲破鄂尔泰的联军,打开通往西部的道路,那么怡亲王也愿意带着科尔沁一起西行,不管怎么说科尔沁在蒙古各部中同清廷的关系是最为密切,其部的力量也不弱,能够到了西北能为清廷所用也是一件好事。
  如果不行的话,那么怡亲王就会直接抛弃掉科尔沁,让诺扪额尔赫图当他的替罪羊,从而利用科尔沁完成他的战略大迂回。
  所以在确定科尔沁无法正面攻破鄂尔泰的蒙古联军,而在东方明军的攻势已经展开,怡亲王这时候判断再不走就来不及了,故此怡亲王部在战争激烈的时候直接抛弃了他们的盟友,毫不迟疑地把科尔沁丢在了战场,并且利用科尔沁和鄂尔泰蒙古联军交战无法脱身的机会果断撤离,从而踏上的西行的道路。
  不得不承认怡亲王这人够狠够毒,他这么一手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等反应过来后,怡亲王部已经进入了草原深处踪迹全无了。
  要穿越整个草原抵达西部不是那么容易的,就算早就做好准备的怡亲王部现在都拥有战马,而且也抛弃了辎重前进,按照路程起码得走上半个月左右。
  而在这半个月中,补给是极为困难的,士兵们携带的仅仅只是提前准备好的干粮和饮水而已,这些东西用上四五天是没问题,如果节约些的话多挺两天也行,但要依靠它们熬到抵达目的地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不过怡亲王并不担心这些,草原虽然不同中原,补给不是很容易,但由于鄂尔泰联合蒙古各部精锐和科尔沁大战,眼下蒙古内部各部并没有多少驻兵,再加上怡亲王对于蒙古各部的情况很是了解,出发前早就设计好了路线,对于补给问题他做好了安排,那就是直接掠夺草原上的蒙古小部落,用这些部落的牛羊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这种取敌供己的作战方式其实是游牧民族常用的,满清曾今也是游牧民族自然也懂得这一套。所以在进入草原深处后的第三天,怡亲王部就搜索到了一个百多人的小部落,对付这种部落根本就不在话下,仅仅用了很短的时间整个部落的人几乎被怡亲王的部队全部杀光,而他们的牛羊也成了怡亲王的补给。
  当天晚上,怡亲王在享用了两个年轻的掐出水来,同时又带着无比惊恐目光的草原女孩之后,安稳地在蒙古人的蒙古包中好好睡了一觉。
  等第二天天亮,怡亲王部带着胜利品继续向西前进,当他们的部队渐渐远去后,遗留下来的是毫无生气的部落残骸,还有那一具具直接丢弃的尸体,其中还包括那两个女孩在内,她们瞪着老大的眼睛中已经没有了惊恐,取而代之的是失去生命的色彩,像牛奶一样白嫩的肌肤上泛起了灰白和紫青,赤裸的身躯以一种奇怪的姿势静静躺在这片草原之上。
  日出,日落。
  傍晚时分,当太阳即将落下,晚霞的余光快要消失的时候,这片死寂的营地不远处一阵阵马蹄声响起。
  很快,数十骑蒙古人到了部落营地,当他们看见面前的惨状时,一个个脸色铁青,紧握双拳。
  “快!去回禀大人!”领头的百户骑马在营地外仔细看了眼,随后果断对下属道:“这个部落就是给他们灭的,遗留的痕迹证明了一切,他们大概走了一天时间,离我们不是太远。”
  下属连忙拨转马头快马离去,过了半个时辰后,一大片尘土飞扬中,主力部队到了。
  “大人!”等待的百户见将军前来,急忙上前行礼。
  “你肯定是他们干的?不会认错?”那将军直接问道。
  “回大人的话,我肯定,而且我搜索了下营地发现了这个。”百户回答道,同时把握在手里的一件东西递了过去。
  那将军接过细看,这是一个小小的骨笛,这种骨笛一看就知道只有辽东的满人才有,属于以前女真部落的用品。这玩意是百户在搜索营地时在一个帐篷内发现的,或许是怡亲王他们离开的急走的时候无意中落下的。
  “死了多少人?有活口么?”将军握着骨笛问。
  百户神色黯然摇头道:“这个部落的人全死光了,清点后一共有一百二十五人,没有一个活口,而且都死的极惨。”
  叹了口气,百户又道:“部落的牛羊全给杀了,除了丢弃了部分外,其余的全部给带走了,卑职认为这是他们用来当军粮的,至于马儿也没留下一匹。”
  “禽兽!”将军眼中冒出怒火,当询问了怡亲王部离去的方向后,他果断命令部队留下十几人在此留守,清理死者尸体并且等待后续的部队赶到和引路,至于主力不作停留,沿着怡亲王撤离的方向直接就继续追了过去。
第1293章
蒙古之战(6)
  “咬住了?好!好!”
  第二日,在另一路搜索怡亲王的鄂尔泰当得知已经找到了对方的踪迹,并且自己的蒙古骑兵先锋已经咬住了怡亲王所部后,风尘仆仆的鄂尔泰终于露出了笑容。
  当即,鄂尔泰就果断下达了快速追击的命令,并且根据怡亲王现在所在的位置他把自己的部队果断分兵,其中自己率领的一路主力用最快速度追上先锋骑兵,而另一路由南部抄近道赶到怡亲王进军路线之前,阻拦对方的去路。
  “王爷,追的太紧恐怕……。”命令下达后,鄂尔泰的副将有些担忧的提醒道。
  “一条丧家之犬而已,怕什么!”鄂尔泰不以为然道:“现在要担心的是他而不是本王,老十三这人本王清楚的很,除非堵住他的去路,要不然他绝对不会回兵用全力同本王交战。”
  鄂尔泰很清楚现在的怡亲王最迫切的就是逃离蒙古草原回归清廷,所以鄂尔泰断定怡亲王绝对不敢在草原和他多做纠缠,因为一旦这样的话那么怡亲王就会失去逃离草原的可能。
  尤其是现在,鄂尔泰的部队已经追上了怡亲王的脚步,对方的踪影已被鄂尔泰掌握。这时候怡亲王逃离草原的愿望更是迫切,因为他很清楚一旦在草原上被鄂尔泰截去退路,那么等待他的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现在,可再也没有科尔沁部给怡亲王当替死鬼了,而且怡亲王的部队虽是精锐,但一路逃亡已是疲惫不堪,面对小部落倒没什么问题,可一旦被蒙古各部围住这结果可想而知。
  此外,追击怡亲王的不仅仅只是鄂尔泰的蒙古联军,大明的军队同样在追击的行列中。虽说大明派出的仅仅只是一个骑兵师,从数量来说远不如蒙古联军,就连怡亲王那边也有不如。
  但不要忘记,大明的骑兵可不是普通骑兵,虽然这些骑兵从骑术等方面来看不如蒙古骑兵,对于八旗也是稍逊一些,但挡不住大明的骑兵装备好啊!
  大明骑兵装备的三眼火铳可不是之前前明的那种又笨又重的玩意,新式的三眼火铳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远远超过之前,再加上造型轻巧携带防备,每个骑兵都配备了两把,上好弹药后直接激发就可使用,可以说是大明骑兵的杀手锏。
  一举歼灭科尔沁部主力后,董大山只留下了一个师的兵力进行战场打扫和收拢,主力部队联合鄂尔泰的蒙古联军直接追击逃亡的怡亲王部和不知踪影的诺扪额尔赫图。
  相比后者,无论是董大山还是鄂尔泰更为重视的是怡亲王部,科尔沁覆灭后,诺扪额尔赫图逃离战场身边已剩不了多少人,没了部落和科尔沁的铁骑,诺扪额尔赫图现在是落毛凤凰不如鸡。
  就算他能逃出生天,也再也没有回天之力了,一个失去所有的科尔沁郡王还有什么作用呢?何况茫茫草原中,诺扪额尔赫图带这些人是否能活下来都是个问题。
  相反,怡亲王就不同了,一旦让他逃回清廷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再加上怡亲王此人不仅骁勇善战,更阴险狡诈,轻而易举就坑死了诺扪额尔赫图和整个科尔沁,这样的大敌哪里能让他轻易离开蒙古?
  董大山必须要把怡亲王和他的部队全部留在蒙古,鄂尔泰同样是这样想的。之前一战中,鄂尔泰损失不小,虽未到彻底伤筋动骨的地步,但也是颇为肉痛的。
  亏得董大山及时出兵,这才没有让自己和科尔沁和怡亲王的联军打的两败俱伤,这点鄂尔泰是有些庆幸的。
  不过话说回来,董大山之所以那时候出兵倒不是想拉鄂尔泰一把,原本他就计划趁这场战争消耗蒙古各部包括鄂尔泰的力量,从而使得大明增强在蒙古的影响力。
  不过董大山心里也清楚,自己这么做需要一个度,这个度必须把握好。
  在现在这情况,董大山不可能用这么一战来彻底解决蒙古问题,除非他能保证鄂尔泰的蒙古联军和科尔沁和怡亲王的联军能打到双方损失惨重的程度。但是这样的结果是根本不可能的,无论是谁都不会面临这种情况,一旦损失超过承受能力的话,战争必然就停滞了下来。
  而且如果到这种程度时,交战双方的心态和立场也会开始改变。鄂尔泰不是傻瓜,除非大明有一战而彻底消灭蒙古各部联军包括科尔沁和怡亲王部的能力,要不然是绝对不会这么干的。
  所以董大山在战局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适可而止,及时出兵支援鄂尔泰的蒙古联军。这样一来,大明既能借此战消耗蒙古各部的力量,解决掉科尔沁的问题,然后再围剿怡亲王部。
  只不过就连董大山都没想到,前两者是做到了,但最后一个确暂时还没做到。怡亲王居然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脱离战场跑了,狠狠坑了科尔沁一把。
  当战争结束后,怡亲王带着他的精锐部队早就跑远了,董大山和鄂尔泰只能商议后先派出部分骑兵去追击,搜索对方的行踪,而主力部队要等重新集合后才能追杀怡亲王。
  对于围剿怡亲王,鄂尔泰同样极为热切,既然他已经投靠了大明,和之前的满清彻底割裂,那么怡亲王部是必须要消灭的。
  清廷现在就在西北,和蒙古草原相连,鄂尔泰可不想做放虎归山的举动从而在未来给自己留下一个可怕的对手。
  现在,是最好的机会,一旦能在草原围剿怡亲王部,那么不仅消灭了一个对手,同样也能让自己的蒙古的威名更甚一些,从而弥补了之前一战兵力上的损失。
  何况,大明也是必须要把怡亲王留下的,董大山谋划了这么久,难道就会眼睁睁地看着怡亲王跑掉么?答案自然是不可能的。
  当抓住怡亲王的尾巴后,鄂尔泰下达了追击的命令,同时派出斥候去联络在自己北部正在搜索敌踪的明军骑兵,把这个消息告诉对方。
第1294章
蒙古之战(7)
  怡亲王逃入蒙古深处,一开始还是比较顺利的,毕竟他跑路的时机把握的极好,在没有彻底解决科尔沁的情况下,无论是鄂尔泰还是明军都不可能抽身出来追击他。
  也正是这个原因,怡亲王前三天没有遇到任何阻碍,而且还在逃亡的路上顺手灭掉了一个小部落,不仅杀光了部落中的所有人,还把部落里的牛羊全部缴获为己用,弥补了部队粮草的不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0/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