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5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4/656

  得知这个消息,雍正是愤怒异常,自拿下迪化后到现在已经过去大半年了,雍正几次催促隆科多进军,以彻底消灭郭亲王部,可隆科多却行动迟缓,一直回报郭亲王部虽败退却实力未减,而且迪化周边朝廷并未完全控制,所以隆科多必须先清扫迪化周边以稳住脚跟随后再找准时机一举歼灭郭亲王部。
  这些日子,迪化那边送来的战报倒是不少,双方几乎是三五天就打上一仗,双方你来我往。雍正最初还觉得隆科多办事尽心,特意去旨嘉勉,可后来渐渐感觉有些不对劲,随后就派出粘杆处的人去查了查,没想到居然查出了这么个结果。
  粘杆处,这是雍正在当阿哥时在自己府里设置的一个小机构,顾名思义所谓粘杆处最初的作用就是用来粘知了的。
  雍正这人喜欢清静,尤其是他信佛,在府中还设有佛堂。所以雍正在佛堂中静修的时候最讨厌人家打搅,就连家中妻妾子女路过佛堂也得小心翼翼。
  但是一到夏天,外面的知了就会叫个不停,这让雍正心中极为不爽。为此,他就让府里的几个小太监和身材伺候的奴才每到夏天就拿着长竹竿去粘知了,以给他弄一个清静修佛的环境。
  所以,粘杆处最初就是这样成立的,粘杆处的人员并不多,却都是雍正身边的人,而且这些人都是跟着雍正在潜邸时的老人,其忠心可靠自然不用说。
  等雍正囚禁建兴,自立为摄政王的时候,粘杆处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了。这时候雍正开始对粘杆处这个机构进行调整,在皇子的时候,雍正就注意到了大明那边锦衣卫的厉害,在他看来大明之所以能死灰复燃,从大清手中重夺天下,除了当时大清的应对失策外,还有军事方面的问题。
  在军事上,大清一直死抱着老祖宗的骑射不放,并且地方军队训练不足,装备又差,除一些八旗精锐外,普通绿营士气普遍不高,再加上明军的新军以火器为主,战法新颖,面对这样的对手,大清极难取胜。
  所以后来大清这边也开始研制火器,以期望以火器对火器扭转局面。可惜的是大清的醒悟有些晚了,直到被赶出中原的时候,大清仿明军新军编练的部队并没起到太多作用。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大明的情报远比大清完善,许多战役中大明之所以能未卜先知轻取清军,除了军队的实力外情报同样也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大明的情报机构最重要的就是锦衣卫,锦衣卫负责大明本土的情报来源,同时还负责大部分的军方情报。朱怡成重建锦衣卫后,以张冉为首的锦衣卫机构在大明复兴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而且这些年来锦衣卫的势力越发庞大,人员繁多,几乎深入了整个大明的各个角落,天下一旦风吹草动,消息就能用最短的时间摆在朱怡成案头上,这都是锦衣卫之功。
  雍正是个聪明人,他当然能看见锦衣卫对大明的作用,所以当他大权在握的时候就开始效仿锦衣卫开始对粘杆处进行改革,从而使得粘杆处这个当初仅仅只是粘知了的小机构转而成了类似锦衣卫的特务机构。
  尤其是在雍正干掉建兴,自己登上皇位后的这些日子,粘杆处的规模也越发庞大,现在,雍正利用粘杆处监视和控制文武百官,以确保他的统治安稳。
  对于隆科多这样的重臣,尤其是领兵在外的重臣,雍正当然不会彻底放心。
  早在之前,雍正就派了心腹为隆科多的副将和部将,其目的就是要监控隆科多以防备于他。不过这是明面上的,毕竟隆科多的主帅之位是雍正任命的,再加上雍正再怎么说也得称隆科多一声舅舅,这种掺沙子的手段只不过为了避免隆科多权利过大,同时起到监视作用罢了。
  但当派出粘杆处后就性质完全不同了,粘杆处的人身份都是机密的,除了雍正外只有极少数雍正绝对信得过的奴才才能掌握。而且这些人对于雍正忠心不二,他们的作用就是潜伏在目标身边,通过一系列的蛛丝马迹和信息来完成任务。
  正是因为如此,雍正对于粘杆处送来的情报深信不疑,当他得知隆科多居然阴奉阳违,甚至还和郭亲王私下勾结的时候,雍正心头的怒火哪里还能忍得住?
  “这个狗奴才!狗奴才!”雍正咬牙切齿地咒骂道,他现在恨不能马上派人去把隆科多给抓回来,然后抽筋扒皮,出自己这口恶气。
  亏得他如此重用隆科多,但隆科多又是如此对待自己的?同时,雍正又想到了现在在蒙古却已经投靠大明的鄂尔泰,眼中更是喷出了怒火。
第1257章
更替
  “来人!”
  雍正压抑着怒火,冲着外面喊道。
  守候在外面的小太监连忙进来,向雍正叩头问安。
  “去!给朕把傅尔丹找来。”雍正直接说道,小太监应了声从地上爬起来,随后快步就飞奔了出去。
  大约一个多时辰后,傅尔丹急冲冲的赶来了,见了雍正就跪下请安。
  “起来吧。”雍正抬了抬手,这时候的雍正已经没了之前的怒色,神色中很是平静,甚至还有些和蔼。
  “谢皇上……。”傅尔丹毕恭毕敬地再磕了个头,这才从地上爬起。
  雍正打量了一下傅尔丹,见到傅尔丹一身戎装的样子,问:“你之前在何处?为何如此打扮?”
  “回皇上的话,奴才前头在军营练兵,得知皇上召见奴才不敢怠慢,故来不及更衣,还请皇上恕罪。”傅尔丹连忙回道。
  雍正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点点头道:“你忠于王事何罪之有?这些日子练兵练的如何了?”
  “谢皇上。”傅尔丹说道:“自皇上让奴才统领新军以来,奴才不敢有丝毫怠慢,这些日子奴才都在军营之中,带着新兵排练阵列,打熬气力,为的就是有朝一日为皇上和我大清出力。”
  “哦,听起来不错,具体如何练的,你说说。”雍正脸上略有喜色,当即问。
  傅尔丹也不迟疑,直接向雍正汇报了起来,并且说了些他的练兵心得等等,不过雍正听完后却微微皱起了眉头,这傅尔丹的练兵无非就是他所说的排兵布阵和打熬气力,还有一些骑射等等,这些虽然都是大清练兵的常用手段,可雍正却并不满意。
  “火器演练呢?怎么没有?”
  “回皇上,火器演练自然也是有的,不过军中火药缺乏,新军中不少军士对于如何运用火器还是有些生疏,所以奴才打算循序渐进,一步步来做。”傅尔丹微低下头回答道。
  雍正想了想,觉得傅尔丹这话倒也不假,虽然清军如今也有类似大明的新军,可火器的比例依旧达不到大明的程度。而且火器的质量也不如大明,再加上火药铅子等等物资缺乏,要想每日都用火器来演练根本就不可能。
  要知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使用火器直接演练的开销实在是太大了,而且这火器一旦打出去除了炮子外其余的根本就不可能回收再用,自然是比不上弓箭这些东西了。
  傅尔丹出身高贵,是大清开国五大臣费英东的曾孙,世袭公爵之位。同时傅尔丹曾是康熙的侍卫,康熙一次巡游途中因为惊马冲撞圣驾,多亏了傅尔丹挺身而出,这才没闹出什么事来。
  之后,傅尔丹升一等侍卫,后来又升正白旗蒙古都统,其荣耀一时无二,甚至还盖过了当年的鄂尔泰。
  如果不是后来建兴上位,恐怕傅尔丹早就取代鄂尔泰为领侍卫内大臣了。建兴上位之后,虽然没把傅尔丹怎么样,却也未重用于他,所以在建兴主政的几年里傅尔丹从一个当红炸子鸡变成了默默无闻的人物。
  傅尔丹此人相貌堂堂,从小就好武,武艺颇为高强。因为傅尔丹私下和雍正关系不错,在坐冷板凳的这些年中双方来往不少。前几年雍正突然发难,囚禁了建兴自立为摄政王,其中傅尔丹为雍正亲自上阵出了不少力。
  当了摄政王后,雍正自然要照顾傅尔丹,就直接给了他领侍卫内大臣的职务。后来考虑到大清新军之前训练是老大管着,而现在老大已被圈禁,雍正把新军先交给了锡保统领,锡保同样是雍正夹带中人,爵位是郡王,把新军交给他雍正也放心。
  不过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傅尔丹似乎觉得当领侍卫内大臣有些没意思,还是带兵更合他的胃口。
  就这样傅尔丹主动找到雍正,要求自己去新军历练。虽然说是历练,可凭他的地位当然是不可能当普通将领的,考虑再三后雍正就把傅尔丹摆到了新军统领的位置上,至于锡保就另作安排。
  说了几句话,雍正让傅尔丹先坐,随后询问对方对目前的局势看法。
  傅尔丹能当领侍卫内大臣自然也不是什么纨绔子弟,而且他对于军事原本就有所研究,当即就在雍正面前侃侃而谈。
  雍正听着他的想法,同时又询问了一些西域方面的问题,傅尔丹对于西域那边也是研究过的,自然对答如流。
  听完后,雍正心中颇为满意,直截了当就问:“傅尔丹,你可愿意带兵去西域么?”
  一听这话,傅尔丹连忙起身在雍正面前跪倒,用着斩钉截铁的语气道:“皇上担有差遣,奴才万死不辞!皇上让奴才去哪里,奴才就去哪里!”
  “好!”雍正心中很是高兴,起身走过去伸出双手亲自搀扶起傅尔丹,打量着对方赞赏道:“先祖费英东是英雄,你傅尔丹同样也不差!既然如此,那朕就成全你!”
  “谢皇上!此去西域,奴才定为皇上安定西域,扫除叛贼!”
  “好好好!”雍正连连点头,带着笑容道:“朕先给你一个振武将军之名,你从新军中挑选三千人前往西域,暂为隆科多副将。”
  “谢皇上。”傅尔丹心中大喜,领军征战可是他一直梦想的,没想到今天成了现实。
  虽然仅仅只是一个振武将军的名号,可是这对于傅尔丹来讲却是莫大的机会。而且为隆科多副将,这个职位也不低了,此时此刻傅尔丹心中开始琢磨着道了西域那边后如何剿灭郭亲王部,以报君恩了。
  可还没等他心中乐完,耳边就听到雍正的声音又响了起来。
  “这次朕派你去西域,你知道要做些什么么?”
  “回皇上,奴才……。”傅尔丹刚要开口说自己知道,去了西域主要任务不就是搞定郭亲王么?可话倒嘴边傅尔丹却又生生咽了下去,聪明如他马上就想到如果是这么简单的话雍正何必特意询问?当即他垂头回道:“奴才愚钝,还请皇上示下。”
  见着傅尔丹似乎有些想到了自己让他去西域不是普通的安排,雍正脸上的笑容更甚了,他极为满意傅尔丹的机灵和知趣,在雍正看来以傅尔丹取代隆科多驻扎迪化是一步好棋,等傅尔丹到了西域后,他就会找机会动手直接让人解除隆科多的兵权,然后把他押送回兰州,从而完成西域主帅的更替。
第1258章
帅才?蠢才?
  傅尔丹屁颠颠地离开了“皇宫”。
  他的怀里揣着两份圣旨,一份是雍正任命他为振武将军、迪化总兵的,有了这份东西从一个“后备役”将领摇身一变就成了大清在迪化的主要将领之一,并成为隆科多的副将。
  至于令一份圣旨是一道密旨,这是雍正特意给他的,这道密旨在必要时候拿出来就能直接解除隆科多的军权,同时由傅尔丹接替隆科多的统兵之权,从而完成西域主帅的更替。
  有了这两道圣旨,傅尔丹的心里就如同吃了蜂蜜屎一般美,统帅千军万马征战沙场,这可是傅尔丹一直以来的梦想,而现在这个梦想终究成了现实。
  作为开国功勋费英东的子孙,傅尔丹一直以先祖英武为荣,而现在他终于要和先祖一样统兵征战,这是莫大的荣耀。
  而且在傅尔丹看来,隆科多这家伙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他只不过是运气比自己好些罢了,以自己的能力等到了战场上足以胜过隆科多,等到时候拿到全部军权,傅尔丹下一个目标就是郭亲王,一想到郭亲王部被自己彻底消灭,从而建功立业的时候,傅尔丹情不自禁笑得嘴都歪了。
  揣着圣旨,傅尔丹连家都没回,直接就去了城外的军营,然后按照雍正的要求点了三千精兵,随后又马不停蹄地安排出兵事宜。
  “什么?皇上居然让傅尔丹去西域领兵?这……这不是开玩笑么?”傅尔丹为振武将军和迪化总兵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当锡保得知这个消息后眼珠子都登得如同灯泡似的,不可思议地对马齐问道。
  “怎么?你不知道?”马齐略有意外,当即就把半天前发生的事仔细说了说,并告诉他现在傅尔丹已在城外整顿兵马了,看起来很快就会出发。
  “糊涂!皇上糊涂啊!”锡保呆了呆,紧接着就跺脚埋怨。
  “慎言!”马齐吓了一条,锡保好大的胆子,居然敢说雍正糊涂?就算他是郡王也不能口无遮拦,雍正的脾气性格这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如果这话传到雍正耳朵里,锡保不倒霉才怪了。
  “都这时候了,还慎言个鸟!”锡保脸色难看之极,狠狠道:“傅尔丹是什么东西?我锡保难道还不知道?他就是个当当侍卫的猛夫而已,哪里有统帅三军的本领?皇上用谁不行居然让他去西域?这简直就是昏招!”
  “不会吧……。”马齐诧异地看着锡保,马齐是上书房大臣,同样也是领侍卫内大臣,所以马齐和傅尔丹并不陌生。
  在马齐看来,傅尔丹虽然年轻,可毕竟是费英东的子孙,从小就是弓马娴熟,个人武力值超群。在康熙身边当侍卫的时候傅尔丹就以只身拦住惊马而闻名,从而深受康熙喜爱。
  之后,傅尔丹虽因建兴皇帝不待见而坐了几年冷板凳,可平日里据说傅尔丹在府中依旧日日练武,颇有武人之风。等到雍正当了摄政王后,傅尔丹又一次得到重用,这两年来傅尔丹无论是在宫中当差还是训练新军,都干的颇为不错。
  从这点来看,傅尔丹的确是个人才,尤其是现在大清将帅青黄不接的当口,像傅尔丹这种人才更是显得突出。
  所以在马齐看来雍正用傅尔丹领兵并没有什么问题,放眼目前清廷的情况,傅尔丹的确是一个极好的人选。可是锡保对此却如此大的反应,这让马齐感到诧异,此时马齐不由得想起了一件事,那就是因为傅尔丹通过雍正夺了当初锡保编练新军之权,所以他们两人的关系很差,难道是因为这个原因锡保才会如此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4/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