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5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9/656

  “同样恭喜阁下,您也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亨利微笑着如此回答,朱利安也不说什么,随后点了点头就上了马车,见对方的马车先行离开,亨利姿态很是轻松,然后转身上了最后一辆马车走了。
第1245章
江水滔滔
  邓秉在偏殿向朱怡成做着汇报。
  汇报的内容是关于缅甸传来的消息,根据通事处的最新消息显示,高进已经彻底控制住了缅甸,至于东吁王朝已经真正烟消云散,就连那些王朝的王室成员也一个都没跑掉。
  原本,荷兰和法兰西是准备以“人道主义”和贵族的身份要求给予东吁王朝王室政治庇护待遇的,但是这个要求被大明使团给强行否定了,并且大明方面明确提出所谓的政治庇护根本就不可能存在,由于缅甸的巨变属于缅甸内部事宜,再加上大明历来都是缅甸的宗主国,所以不存在什么所谓政治庇护。
  对于东吁王朝王室的结果,大明觉得直接让缅甸内部进行解决就行了,外来者插手这样的事反而会导致缅甸未来的不平稳,从而影响到各国的利益。
  对此,荷兰代表反应很是激烈,甚至还当初说了些很不符合身份和恰当的话。不过大明方面不仅态度极其强硬,同时还得到了英国和葡萄牙的支持,至于法兰西方面,一开始并没有直接站队,还隐隐有些偏向荷兰的姿态。但随着会议的继续,在大明施加压力的情况下,法兰西也从最初偏向荷兰的姿态转而同意大明的观点。
  接下来就是对于孟族的问题,在这点上大明和对待东吁王朝一般提出了全面支持高进的姿态。而这时,荷兰方面显得更为愤怒,同时也是无可奈何,最终当会议或者说宴会结束后,荷兰人是铁青着脸拂袖而去的。
  会议之后第二天,沙廉的西方各国就对东吁王朝和孟族在南部的人员进行了驱离,在驱离过程中还动用了武力,引起了地方极大震动。
  随着西方各国的态度明朗,高进统一缅甸已没了最后阻碍。东吁王朝彻底垮台,就连孟族目前也只能回缩到自己的地盘上,并且派出人员向高进接触,以改变立场。
  几天后,高进在中南部的大获全胜,兵力直接推到了缅甸南部,在距离沙廉不到百里的地方最终停下了脚步。
  而现在,大明在缅甸的使臣已着手准备册封高进为缅甸国王的盛大礼仪,等到这件事结束,高进的国王之位也就真正稳了,从这一刻起他将成为缅甸之主,从而由流寇变成一国之主,完成华丽的转变。
  “还算干的不错。”听完汇报,朱怡成笑着说了这么一句。
  不过他口中所指却耐人寻味,也不知道是在说大明派出去的使团呢,还是高进在缅甸的所为。
  不管怎么说,缅甸一事到现在尘埃落定,控制住了缅甸,大明不仅进一步控制住了南海,同时还通过缅甸这个跳板可以直接影响到印度等地。这对于大明的全球战略是极为重要的一步,也是朱怡成所期待的。
  “皇爷,此次缅甸虽说已经解决,可是……。”邓秉说到这迟疑了下。
  “可是什么?有话直说。”朱怡成微皱眉头。
  邓秉连忙道:“臣这些日子看了海外传来的消息,西方各国对于我大明的态度不一,尤其是几个国家隐隐有针对我大明的意图,尤其是在新明那边。”
  朱怡成神色有些凝重,当即道:“你仔细说说怎么回事。”
  邓秉不敢隐瞒,说道:“欧洲之战后,欧洲各国暂时消停了些时日,而如今随着欧洲各国的政局平稳,对于海外的需求开始增多。新明那边的法兰西、英国、西班牙三国据臣的消息得知似乎在私下进行接触,此外,新明南部,也就是欧洲所称的南新大陆,几个国家也在频繁交往,再加上现在大明对南陆的开发,更是让欧洲诸国颇为不满,前些时候外交部方面接到了几个国家意图染指南陆的请求,虽然这请求被我大明驳回,但臣以为恐怕欧洲诸国如今对我大明有什么意图……。”
  朱怡成放在扶手的手指微微动了动,他的神色虽然平常,眉目中却有些紧锁。
  邓秉所说的这些在之前各部消息中的确有所来源,朱怡成也见过一二。不过当时朱怡成并没有在意,但现在邓秉把这些情况捏在一起汇报,顿时让朱怡成心中察觉到了问题。
  邓秉说的没错,欧洲诸国对于大明的态度在这一两年中的确有所改变,虽然表面上依旧和当初没什么不同,不过随着大明的越发强大,欧洲各国对大明的不满和防备也开始增加。
  尤其是现在大明不仅控制住了整个南海,还把触手经缅甸向印度洋方向伸了出去。
  再加上大明在新明的立足已稳,给予欧洲在新大陆的压力极大。此外南陆也就是后世澳洲的开发更让整个欧洲眼红不已,这也就有了外交部接到欧洲各国意图一起染指南陆的请求,但这些请求自然都被打了回去。
  对于南陆,朱怡成怎么可能让其他国家插手?南陆的矿产资源可是足以保证整个大明帝国未来几百年的需求,再说大明和欧洲各国不同,欧洲各国对于世界各地疯狂的掠夺是以殖民地的性质,而大明却是稳扎稳打直接以本土方式来经营的。
  在朱怡成看来,只要潜心经营百年左右,那么这些海外领地就和大明本土没什么区别了,这可是奠基大明未来疆域的基础,而不是像后世那样,自二战之后全球各地殖民地纷纷独立,从而使得欧洲各国在失去这些地盘的同时元气大伤。
  欧洲诸国,说白了都是强盗一样的存在,对于他们来说实力才是决定一切的,至于那所谓的贵族礼仪和姿态仅仅是他们用来遮掩表面的东西而已。
  朱怡成从来没有奢望过和欧洲诸国什么“友谊”作为一个皇帝,或者说政治家,所谓的友谊只是一种工具罢了,是用来糊弄人的玩意。
  这东西和尿壶没什么两样,用得着时候可以拿出来用用,不需要的时候就丢在一旁。
  想到这,朱怡成笑了,邓秉顿时感到疑惑,刚才皇帝的神色还很凝重,怎么一转眼就高兴起来了呢?难道皇帝早就知道这一切,又或者这一切都在皇帝的谋算之中?
  越是如此想,邓秉就越感觉到朱怡成高深莫测,这真不亏是历朝都无法相比的名君啊!有如此名君……不!如此圣君,这大明必将流传千古,炳辉万世,邓秉此时此刻心中的敬仰就如同滔滔江水一般连绵不绝。
第1246章
望川远赴
  “老爷,真的不带夫人和少爷就走么?”
  登船之前,简望川的老仆还忍不住问,简望川摇了摇头却没说话,可踏上跳板的一刻,简望川却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心中长叹了一声。
  前些时候,回到京师的简望川先在刑部大牢里呆了几天,虽然他曾今是河道总督,从品级来讲也算是朝中大员。但是黄河决堤之后,在风口浪尖的简望川不仅被迫辞去了总督之位,而且在朝中上下弹劾的情况下,朝廷对于简望川直接进入了司法程序。
  原本简望川以为自己这一次不死也要蜕层皮,毕竟黄河决堤的事实在是太大了,作为主要负责人的他责任是无论如何都逃不过的。况且简望川自己就是文人出身,深知文人之间那种落井下石的勾当。
  那时候的简望川虽然问心无愧,却依旧免不了忐忑。他只能期望如入京之前那么想的,作为明君的朱怡成不会过分待于自己,看在自己一向的功劳上夺取所有职务甚至爵位,贬为庶民。
  在简望川看来,这也许是最好的结果了。可他怎么都没想到,在大牢里呆了几日后简望川就给放了出来,之后朱怡成还和他见了一面,见面后的朱怡成非得没有责怪于他,相反还对于他在河道总督一职上的战战业业有所表扬,同时还说到了简望川举荐贤能一事,对于他所举荐的陈仪和嵇曾筠极为赞赏。
  现在,这两人已经召入京师,朱怡成也分别见过了他们,并对他们极为满意。
  其中嵇曾筠被朱怡成直接授于四品官衔,暂代河道总督一职。至于陈仪也官升三品,如今从七品到了从五品,暂为河道总督佐官,至于之前的佐官唐浩元依旧留任,协助嵇曾筠全力治河。
  可以说朱怡成等于基本全盘接受了简望川之前的建议,并且得以实施。这不仅让简望川大为惊讶,同时也对朱怡成的英明无比钦佩。
  对于简望川个人问题,朱怡成也坦率地和他进行了沟通。黄河决堤无论是因为什么原因,这毕竟是一件大事,何况还死了那么多百姓,淹没了那么多农田城镇。
  简望川有功,同时也有过,这是无可厚非的。按照朝廷的规矩和司法,简望川去职一点都不为过,至于其他罪责也是要承担的。不过朱怡成看在简望川事出有因,而且他这么做也是无奈之举,虽说现在大明王子犯法于庶民同罪,可对于简望川这个人,朱怡成还是要保一保的。
  所以朱怡成决定以发配的名义把简望川送到新明去,让他在新明避几年风头,等风头过了再回本土另作任用。再说了,简望川是一个能吏干臣,现在的新明的确需要他这样的官员,这样安排也是最恰当的。
  按照朱怡成打算,简望川可以带着家人一起前往新明,毕竟他这么一走恐怕就是好几年,家人不在身边也不方便。但简望川最终还是拒绝了朱怡成的好意,决定自身一个人前往新明,至于家人依旧留在本土,托付好友照顾。
  就这样,简望川仅仅带着一个跟随多年的老仆上了前往新明的船。
  上船后不久,船就启航了,眺望着渐渐远去的码头,简望川虽然神色平静,但是他微微紧握拳头的双手却露出了心中对家人的依恋。
  “这位老爷,船马上入海了,还请回舱吧。”船员见简望川站在甲板上眺望着港口,好心的提醒了一句。
  简望川道了声谢,随后就转回舱中。他乘坐的不是海军的战舰,因为他现在的身份已不是正式朝廷官员了,自然是没资格再搭乘战舰的。不过虽然不是正式战舰,这艘新式的商行快船却是来往大明本土和新明最大也最舒适的船了。
  而且它的速度不慢,同时也装载着大炮等武装。简望川虽然没有出过海,可要知道他可曾今是河道总督,在起初几日的不习惯后,简望川就慢慢适应了过来,适合后的简望川也没闲着,平日里和普通人一般穿着短打经常上甲板,通过和船员、水手之间的交流来了解如何驾驶这种海船,还通过和他们的交谈了解了许多关于海洋和新明的信息。
  简望川抵达新明的时候已经是近年末了,商船直接到太阳城靠港,下船时的简望川看起来虽比上船时黑瘦了不少,可精神却很是不错。
  到了太阳城,简望川稍作停留,随后再搭乘马车前往总督府所在地的平夷城。
  一路上,新明这边和大明本土完全不一样的景色和风貌深深吸引了简望川,坐在马车上,他眺望着外面的景色,又同同车的商人聊着新明的风俗人情等等。
  几日后,平夷城到了。
  到了地方后,简望川询了问了下总督府所在位置,随后就带着老仆以步当车慢慢找了过去,当他快到总督府的时候,只见有十数骑拍马从他身边快速掠过,而去的方向正是他要前往的总督府。
  见到这一幕,简望川也不在意。新明和大明本土不同,在新明马匹不是什么稀罕物,地广人稀的新明拥有许多适合牧马的地方,再加上新明没有什么马的天敌,在西方国家先来到这片土地后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马儿。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不小心跑掉的马儿在这片大陆飞快繁衍起来,形成了许多野马群,而这些野马群也导致新明的马匹最重要的来源。
  所以,在新明许多普通人都能拥有马儿,更不用说大明官方了。从太阳城到平夷城的一路上,简望川可见过不少军方或者官方的人员骑着快马赶路的场景。
  一刻钟后,简望川抵达了总督府。同大明本土稍有不同,新明的总督府占地面积不小,而且建筑的风貌中西结合,倒是有些类似于上海那边的建筑。
  正当简望川饶有兴趣地看着总督府的时候,守卫在外面的卫兵有些警惕地让简望川不要在门口停留,这时候简望川主动告知自己是来见新明总督王东王大人的。
第1247章
王东的安排
  “你要见王大帅?”守卫警惕地回问道,同时上下打量着穿着普通的简望川。
  虽说大明的官府没有之前满清的那么森严,更在朱怡成的要求下大明官府相对而言还是比较亲民的。不过官府就是官府,有些规矩依旧要遵守,尤其是闲杂人等不得在官府附近过多停留,更何况这里是堂堂新明的总督衙门?
  身后的老仆正要开口说话,简望川却拦住了他,随后从怀中取出一副名帖来递上。
  “还请这位兄弟通报一下,王帅见后自然明白我是谁。”简望川极是低调地说道。
  守卫接过名帖看了一眼,似乎觉得简望川虽穿着普通,但是颇有气度。想了想后让简望川暂时在外等着,而且不允许站在正门这,让他去对街等候,随后转身就进里面禀报去了。
  “老爷,这丘八简直狗眼看人低!”简望川带着老仆去了对街那边等候,简望川没说什么,但跟随他多年的老仆有些忍不住了,要知道简望川曾今可是堂堂朝中大员,河道总督。
  虽然相比王东,简望川无论地位和级别都有所差距,可就算这样对于简望川这样的人物,对方至少也得先请到门房稍坐才是,哪里有打发他们去对接等待的道理?
  “新明不同本土,自有新明的规矩,再说了,你仔细瞧瞧,总督衙门哪里来的门房?不在此等难道站在大门口等么?”
  简望川平和地说了一句,老仆却依旧有些不平,似乎要为简望川分辨几句,但是张了张嘴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
  等了不一会儿,就见之前进去的守卫和一个军官打扮的人一起出来了,远远看见那守卫和同行的军官说了什么,并且伸手朝着站在对街的简望川他们指了指。
  那军官连连点头,随后快步就朝着简望川走了过来。
  “可是简督简大人当面?”那军官来到简望川身前开口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9/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