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4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6/656

  赵伙洛迟疑下点头道:“回大帅的话,小的听说了,据说是明军派兵灭了乌拉特旗下的三个小部落,还毁了他们近万头牛羊?”
  鄂尔泰点点头,叹道:“的确如此,看来大明那边是等不急了,故意用这种方式逼迫本帅呢。”
  听到这句话,赵伙洛彻底放下了心,看来自己的身份没有暴露,鄂尔泰自己给自己找了一个更合适的理由。
第1188章
答应
  “大帅您的意思是……?”赵伙洛小心地问道。
  鄂尔泰皱起眉头,轻叹一声道:“大明如此逼迫,再想拖延恐怕是难了,而且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正是最合适开战的季节。原本本帅以为这事可以拖到年末,等来年开春后再商议也不迟,可现在看来是不行了。”
  “那么大帅您是打算答应大明的条件了?”赵伙洛心中一动,连忙问道。
  在赵伙洛心里他是非常希望鄂尔泰能够当这个顺义王的,一旦接受了大明条件,那么鄂尔泰就是明臣了,而且大明还同意让鄂尔泰继续统领蒙古,这个条件在赵伙洛看来其实是很不错的。
  何况赵伙洛虽然已经是锦衣卫的成员,但他毕竟和鄂尔泰沾亲带故,并不希望鄂尔泰落得凄凉的下场。只是他位卑职低,鄂尔泰这人做事又强势,平日里赵伙洛也劝不了他,所以心中暗暗着急。
  现在鄂尔泰能够同意大明的条件这是最好不过的,这样一来他赵伙洛也不必担忧了。
  鄂尔泰苦笑了一声:“不答应又如何?难道大明会继续视而不见么?”
  听到这,赵伙洛心里涌起一阵兴奋,神色也放松了下来。
  “你再替我去一趟大明。”鄂尔泰突然说道:“你告诉大明,本帅可以接受顺义王的封号,归顺大明。不过本帅也有条件,稍后本帅写份东西你带过去,如果大明答应的话,这件事就算是成了。”
  赵伙洛刚想问鄂尔泰是什么条件,可话到嘴边却生生止住了,他知道问这话不合适,而且一旦问了会让鄂尔泰起疑心。所以赵伙洛只是简单的点头称是,他这个态度让鄂尔泰很是满意,当即让他先去准备,等两日后启程去大明。
  两日后,赵伙洛带着鄂尔泰的书信离开蒙古,向南边的大明而去。而在赵伙洛离开的同时,鄂尔泰再一次同别列科夫见面,这一次见面商谈了足足两个时辰,等到天黑时别列科夫这才离开。
  京师。
  赵伙洛再一次到达京师,不过相比上一次过来,这次赵伙洛可不是没头苍蝇一般乱转,他直接就找到了锦衣卫衙门求见张冉。
  在锦衣卫衙门呆了些时间,赵伙洛就离开了,不过鄂尔泰那份信他直接交给了张冉,同时向张冉汇报了蒙古那边的一些情况。
  等赵伙洛离开,张冉拆开信细看。虽然这份信是写给大明的,按理说应该交由军机处,然后再由军机处上交给皇帝朱怡成。但由于蒙古的事比较复杂,朱怡成已经给了张冉处置蒙古情报的权利,所以张冉自然有权利看这份信。
  当他看完信里的内容后,张冉的眉头紧锁起来,人也再也坐不住了,当即起身把信揣在怀里,急冲冲地就出了锦衣卫衙门,朝着皇宫方向而去。
  半个时辰后,张冉来到宫内朱怡成办公的偏殿,这时候天色已经将晚,按理说朱怡成也要用晚膳的时候了,但由于事情要紧,张冉的求见还是得到了朱怡成的同意。
  “臣张冉见过皇爷……。”一进偏殿,张冉就快步朝着朱怡成走去,到了近前大礼参拜。
  “蒙古那边什么事这么急?”朱怡成直截了当地问道。
  “蒙古那边送来了鄂尔泰的书信,臣见后不敢擅专,还请皇爷定夺。”张冉说道,从怀中取出信来承上。
  朱怡成接过信打开看,鄂尔泰的信中字可不少,足足写了三张纸,而且他的文笔不说,虽然鄂尔泰是一等侍卫出身,可他同样是当过上书房大臣的人,可以说是在满清里文物全才的人物。
  看了几眼,朱怡成表情有些古怪,不过他没说什么继续看了下去,过了片刻他把这封信全部看完,随后放在了桌上。
  “看来东美的动作还是有点效果的。”朱怡成冷笑着说道。
  张冉在下面应道:“岳将军的确做的不错,要不鄂尔泰也不会做此态度,不过这信里……。”
  “那是他异想天开而已。”朱怡成极不客气道,目光中闪过一道凌厉。
  在信中,鄂尔泰虽然答应了归顺大明,并且接受顺义王的称号,但他也不是没有条件,而且他给大明提了一系列的条件。
  这些条件最重要的是三点,一是蒙古维持现状,蒙古官员不受大明委派,而是由他这个顺义王决定,并报于大明。二是蒙古军事继续掌握在鄂尔泰的手里,只是名义上属于明军,但实际和之前没有什么区别。三是蒙古放牧为生,希望能够继续保持传统,同时大明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蒙古一些粮草和器械的支援。
  这三个条件看起来似乎普通,可一旦答应了等于大明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名义而已不是实际了。就算鄂尔泰表面成了明臣,可蒙古却依旧不是大明的蒙古,而是他鄂尔泰的蒙古。
  非但如此,鄂尔泰还打算利用这机会从大明这捞取好处,以安抚蒙古各部。此外鄂尔泰在信里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理由,无非是蒙古各部情况复杂,他也不想这么做,只是权宜之计而已,希望大明能够理解他的苦衷什么。
  这些话在朱怡成看来简直就是屁话,鄂尔泰分明就没太多的诚意,他是打算用这方式继续试探大明的底线,同时利用这种办法来缓解和大明的关系。
  这种伎俩,朱怡成哪里看不出来?别说是他了,就连张冉也一眼看明白了,要不然他也不会这么急地入宫求见。
  “皇爷,鄂尔泰这人依旧有着幻想,依臣看倒不如让岳将军直接攻入蒙古,给他点厉害瞧瞧,要不然他绝对不会真心诚意归顺。”张冉接过朱怡成的话建议道。
  朱怡成思索了下,问:“送信的人是何人?”
  “回皇爷,就是上次的赵伙洛。”
  “哦,是他呀,那他可说蒙古现在的情况否?”朱怡成开口问道。
  张冉当即把他和赵伙洛交谈的内容仔细向朱怡成转述,朱怡成静静听着,等听完后他沉思了许久,目光又一次向那封信看去。
  “鄂尔泰打的好算盘,不过朕可不能让他如意了。”朱怡成冷笑着说道,正当张冉以为朱怡成会勃然大怒,拒绝鄂尔泰信中要求时,朱怡成却又道:“既然如此,朕就答应了他,小江子!”
  “奴裨在……。”
  “传朕旨意,让军机处各大臣马上进宫,朕今日要议一议蒙古顺义王册封一事。”
第1189章
变化
  “汪爷,听说了么?”
  “怎么?李爷您也听说了?”
  “这是当然,天子脚下,什么事能瞒得过咱们,何况这么大的事。”
  京师最热闹的茶馆,这里向来都是聚集人群的地方,平日里无论是勋贵子弟、普通商人又或者三教九流,都经常出入其中。一来是品茶听戏,二来也是打听消息的极好地方,而今天茶馆一开门,几个常来的老客就聚在一起眉飞色舞地聊着一件大事。
  “原本我以为朝廷先拿下辽东,然后再腾出手来对付蒙古,没想到这一转眼蒙古就成我大明的地盘了,这天下变化实在是让人惊叹。”前面最早说话的李姓商人感慨道。
  “是啊是啊,当今圣上真是神人也,这鄂尔泰再怎么说也是清臣,不仅位居上书房大臣,还是大将军,手下精兵不少,更统领蒙古各部,没想到这一转眼就投了我大明。”汪姓男子连连点头,神色中带着兴奋。
  “这就是所谓的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天下之主早就定了,满清眼下已是苟延残息,鄂尔泰占着蒙古又如何?还不是乖乖地投靠我大明?再说了,我大明待他不薄,圣上不仅封了他为顺义王,还让他继续领蒙古一地,这么优厚的条件,如果是我也早就弃暗投明了。”一个稍年轻的男子在一旁说道,这句话引起了所有人的赞同。
  “对了,既然现在蒙古已定,那么也就是说蒙古的商路马上就要开了?”另一个商人顿时想到了一点,连忙问道。
  众人全是眼睛一亮,这话没错,蒙古成了大明地盘,之前封锁的商路自然就开了。相比利润丰厚的海贸,眼下陆地贸易虽然差些,可依旧是一条不容忽视的商路。
  再说了,蒙古虽然穷,可也是有好东西的。金银什么先不说,仅仅是蒙古的牛羊,这些东西在蒙古不值钱,可一旦运回大明依旧可以卖个好价格。
  在座的人中没有什么豪商,大多都是普通商人,顿时想到可以借此机会去蒙古经营,假如能抓住机会狠狠赚上一票,发财是一定的。
  想到这,众人忍不住就商议起了蒙古贸易的事,越聊越是兴奋,甚至开始商定大家一起组织一个商队去探探路。虽然鄂尔泰投明的消息刚刚出来,可商机却必须马上牢牢抓住,京师的消息灵通,一旦等这消息传了出去,等到那些南方的大商贾反应过来的时候,他们这些普通商人恐怕只能喝点汤了。
  这一日,诸如在这间茶馆中发生的事在其他地方也多有发生,有时候小道消息的流传远比正常渠道的流传来得快。
  几日后,这些消息就以京师为中心飞速地扩展出去。再加上一些急着要去蒙古赚钱的商人,为了利益居然已私下组织了商队去探路,这一探路他们就发现大明和蒙古之间的边关的确放松了许多,原本的商路封锁也打开了,这使得这些商人更确信无疑,呼朋唤友迫不及待地就进了蒙古,找寻蒙古各部交易,同时把消息在蒙古四处散播开来。
  “混蛋!混蛋!气死我了!”
  鄂尔泰气的不行,一连砸了几件东西,破口大骂。
  他怎么都没想到好端端的一件事怎么突然就变成这样了,当所谓的蒙古投靠大明,鄂尔泰受封顺义王的消息传到他的耳朵里时,这个消息同时如同瘟疫一般在草原各地散布开来了。
  带来这消息的自然是第一批进入蒙古的大明商人,而随着这消息的传开,草原上的蒙古各部在惊讶之余同时也松了口气。
  由于满清和大明的恩怨,蒙古之前介入了双方的战争,虽说蒙古人在中原大战中损失不多,而且撤离的时候也从中捞取了不少好处。
  可是由于双方敌对的原因,导致后来大明直接封锁了通往蒙古的商路,再加上这两年大明摆出一副针对蒙古的架势,尤其是前不久乌拉特部落发生的事,让不少蒙古部落在愤怒之余同时也胆战心惊。
  蒙古人也不傻,无论是蒙古的王爷还是普通的牧民,他们当然知道这天下已经变了,如日中天的大明是蒙古无法抗衡的对手,一旦大明真的打过来,蒙古方面不仅要损失牧民和牛羊,甚至还会损失自己祖辈生存的草原。
  而现在,这一切阴影烟消云散,蒙古又一次对中原王朝称臣,这样一来战争的威胁就不再存在了,蒙古人不用担心战争的爆发,同时也能再一次从中原王朝获得他们需要的物资,尤其是商路的打开,使得蒙古各部期盼已久的贸易再一次恢复,这是所有蒙古人都愿意看见的好事。
  就连吃了大亏的巴图同样是这样,虽说他在明军的打击下损失惨重,可要让巴图自己去和大明较量他铁定是不肯的。相反,当乌拉特部落迎来大明商人的时候,巴图甚至欣喜若狂,他下令所有人都不得对大明商人出手,而且要把对方当成贵宾款待,因为他们不仅能给自己带来梦寐以求的货物,还能给自己带来无穷的财富。
  接连摔了几件东西,鄂尔泰心中烦躁无比。
  他原本的意思是继续拖延大明那边,为自己争取时间。可谁想到大明居然转眼间就一口同意了自己的那些无礼条件,而且还把这件事传得沸沸扬扬,弄的人尽皆知。
  这一下,全盘打破了鄂尔泰原来的准备,这等于是把他架在火上在烤了。
  可是现在,他又没有什么好办法,直接和大明翻脸?说自己从来没有答应过归顺大明,至于什么顺义王也都是扯蛋?对此鄂尔泰是不会做的,因为他一旦这么做了,那么等于自断了自己的后路,把自己逼上了不能回头的绝境。
  而且,随着消息的蔓延,蒙古各部似乎已经都认为他鄂尔泰的确归顺了大明,甚至还兴高采烈地和大明商人做起了贸易。如果否认,先不说自己的境地,恐怕那些蒙古部落也不答应,这是人心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武力能够压制的,这也是鄂尔泰愤怒的原因。
  鄂尔泰知道自己失算了,或者说他没想到大明会出这么一招。原本他以为自己的那些条件大明是绝对不会同意的,这样一来就能给自己再争取一些时间。而当赵伙洛去京师的时候,鄂尔泰已经和俄罗斯人私下谈妥了,只要再给他一年甚至大半年的时间,他的实力就能更强一步,等到那时候他面对大明就更有筹码。
  谁想到自己的盘算全部落空,朱怡成居然做出了这么一手,现在大明除了名义上封自己为顺义王,蒙古归顺大明之外,对于其余条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几乎全部答应了鄂尔泰。
  这样一来让鄂尔泰如何是好?鄂尔泰是极聪明的人,当消息传来后他先是愕然,很快就又明白了朱怡成的真正用意,大明分明就用这一招确定君臣,把自己从满清这边直接推向大明这边,同时利用这法子使得蒙古在名义上成为大明的领土。
  这一手虽然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吞并蒙古,可至少在名义上蒙古已是大明的了,而且他鄂尔泰也从之前的清臣摇身一变就成了明臣,不得不说朱怡成这么做有着极大的魄力,同时也让鄂尔泰彻底失去了周旋的余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6/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