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4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0/656


第1008章
清君侧
  此时,彩云之南。
  相比江南的湿冷,云南的冬天气候要宜人的多,尤其是昆明,春城的别名更代表着它四季如春的特色。
  而在今日,这座美丽的春城却是乌云密布,似乎转瞬间就要电闪雷鸣,一场倾盆大雨即将到来。
  “王爷!”在昆明南郊的一处,几个身着重甲的将领快步入内,朝着同样披挂在身的一人施礼。
  诚亲王的目光朝着这些人望去,神色坚毅无比。在腰间,挂着一把宝刀,这把宝刀是赫赫有名的鄂必隆刀。此刀为当年辅政大臣鄂必隆所有,刀由人名,鄂必隆死后此刀归入宫中,因其原主战功显赫,此刀上还刻以“神锋握胜”四字。
  这柄刀在清廷极为有名,许多时候甚至以此刀授以重臣如持尚方宝剑,建兴继位后,为拉拢诚亲王,特意把此刀赐给了他,所以现在它的主人就是这位当年的十四阿哥,如今的诚亲王。
  微微点点头,诚亲王心中略有满意。这些人都是跟随自己多年征战的部下,其中还有自己的旗下奴,他们的忠心自然是不容质疑的,而且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也是今日诚亲王的底气所在。
  “来人!”诚亲王一声令下,两个戈什哈从左右闪出,其中一人手中握着一卷绸缎,在诚亲王点头中,两人展开绸缎,六个斗大字顿时显露了出来。
  “清君侧,诛国贼。”
  “皇上蒙难,朝中国贼当道!今日本王以此刀立誓,清君侧,诛国贼!还我大清正统,诛其奸佞,以重振大清!尔等皆为我大清之臣,更是我满人子弟,以其祖宗之名,立今日之血誓,随我杀敌破贼!”
  “奴才尊王爷之命,清君侧,诛国贼!还我大清正统,诛其奸佞,以重振大清!皇上万岁!王爷千岁!大清万岁!万万岁!”
  众人一同跪下,齐声称道,声音响彻云霄。
  诚亲王也不多话,拔出腰中宝刀,一刀就砍掉了呈上来的公鸡脑袋,用其血灌入酒中,随后分于众人。诚亲王领头一口干掉了碗中血酒,待众人喝下血酒后,他大手一挥:“出发!”
  随着命令下达,诚亲王各部将起身而去,而在外面已有数千精锐甲士全副武装,由各人带领,声势浩大,直向五华山方向而去。
  此次,诚亲王调动了他最为精锐的一部,这一部几乎是他在昆明所有的军力了。自从贵州退回云南后,诚亲王损兵折将,其部仅剩二万多人,而这二万多人除去驻扎地方之外,他带到昆明的也只有三千五百多人。
  虽然这三千五百多人相比整个昆明的驻军要少,但是其战斗力却是极强。这些人中,许多人都是跟随诚亲王经历过山东、江北、中原、云南、贵州各个战场的,而且这些人中有很大部分都是旗人,可以说是诚亲王所部的精华。
  进入云南后,诚亲王部原本驻扎在云南东北方向,直到前些时候才开始移防。而这一次,他来昆明之前并未同云贵总督贝和诺通报,就连阿灵阿也未告知,直接带这三千五百人轻装急行。
  抵达昆明后,诚亲王仅休息了半日,就迫不及待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号,直接领兵朝着五华山方向杀去。之所以诚亲王会这么做,那是因为他已经得到了建兴被囚,雍亲王掌握朝中大权,甚至还派出使者前往北京城以去帝位称臣的名义以降大明。
  当知道这一切后,诚亲王气得连牙都要咬碎了,虽说诚亲王同雍亲王乃一母同胞,是真正的亲兄弟,可是这对亲兄弟关系并不好,而且一直以来诚亲王可以说是建兴的铁杆,同雍亲王之间可以讲是水火不相容。
  但现在,雍亲王突然发难,窃取了朝中权利,囚禁皇帝,甚至还要卑躬屈膝投降大明,这更是诚亲王所无法允许的。在他看来,一旦雍亲王成功,那么大清就再也不复存在了,祖先所创下的基业就要毁于一旦,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自己的亲哥雍亲王。
  在这种时候,作为建兴的重臣,当朝领军亲王,诚亲王又怎么能无动于衷?原本他倒是想劝贝和诺等人一同反对雍亲王,但是诚亲王知道自己和贝和诺的关系并不好,再加上之前贵州撤退一事,贝和诺和阿灵阿等人甚至不顾自己的安危,直接弃自己西走云南,分明就是想借明军之手除去自己。
  这种做法是诚亲王无法允许的,更因为这些日子,贝和诺等人对于朝中的变动没有丝毫反应,这也足以表现出对方的态度了。思来想去,诚亲王决定自己动手,先一举拿下昆明,解决掉贝和诺和阿灵阿,然后再把其部直接收归己有,等做完这一切后,再挥兵南挡明军,北进藏地,然后迂回直入西域,只要到时候再和在西域的老十合兵,那么他就有十足的把握东击甘肃,以诛国贼。
  担任先锋的是诚亲王副将苏肯,苏肯骁勇善战,亲自领一千人为先锋,直扑五华山。
  五华山位于昆明北部,是昆明最高峰所在,更是当年平西王吴三桂坐镇西南的中枢。
  三藩之后,五华山的平西王府自然不复存在,但是此地之后却依旧是云贵总督的衙门所在,而现在无论是贝和诺又或者阿灵阿,他们就在五华山。只要拿下五华山,那么一切就大局在握。
  整个昆明根本就没料到诚亲王会突然发难,诚亲王的大军出兵后几乎是势如破竹,一路上根本就没遭遇多少抵抗。仅仅一个时辰不到,昆明各处要地接连拿下,如此进展让诚亲王心中舒畅无比,在他看来不出半日,昆明就能尽入自己手中,等到五华山一下,那么整个云南就他诚亲王说了算了。
  “报!苏将军已领军抵达五华山,其部已同总督的督标军交上手了。”
  诚亲王一听,脸上顿时露出了喜色:“让苏将军尽快击溃其部,攻上五华山,定不能让贝和诺、阿灵阿等人逃脱,生死无论,速速解决,本王今日就要在五华山上设宴,为诸位庆功!”
第1009章
坐以待毙
  “他怎么敢!他如何敢……。”
  贝和诺的牙都要咬碎了,眼中几乎喷出怒火,双拳更是紧握。
  “他怎么不敢?要知道诚亲王当阿哥的时候连康熙爷都敢顶撞,如今的举动一点都不意外。”在一旁,阿灵阿倒是淡定的很,丝毫没有慌乱。
  “如今大清危如累卵,明军更是虎视眈眈,此时此刻不携手御敌,反倒朝着自己人下手,这难道是我大清亲王所为?难道他想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贝和诺猛然扭头,对着阿灵阿怒喝道。
  阿灵阿摇摇头,叹道:“贝大人,几日前我就相劝过你同诚亲王开诚布公地谈上一谈,如可以的话索性把军权交于诚亲王以消除隔阂。可是,贝大人却拒绝了我的提议,更信心十足地告诉我无论诚亲王心中有何不满,但毕竟是我大清亲王,危难关头自会以大局为重,而如今……。”
  说到这,阿灵阿叹息着摇了摇头。听着阿灵阿的这番话,贝和诺心中更恼怒,阿灵阿现在分明就是指责于他不肯交权,这才有了今日兵变。
  对于清廷的变动,作为云贵总督的贝和诺自然也是闻之一二,更何况大明那边还在四处宣扬此事。但倒不是贝和诺不信这些“谣言”,其实在他看来眼下的大清已经承受不起太多动荡了,一旦由此内部分裂的话,不需明军打来,那么大清自己就陷入困境。
  贝和诺是大清的忠臣,他的所作所为一直是为了大清基业,这也是他苦苦支持到如今的信念。对于他来讲,谣言的真假并不重要,只需要大清的皇帝依旧是建兴,至于真正执政的是谁又有什么区别呢。
  再者,就算建兴真的退位,雍亲王上位,那么也不过是换了个皇帝罢了。都是康熙爷的儿子,谁当皇上又如何,只要能够带领大清走出困境就行。
  正是因为这个想法,贝和诺一直没有明确自己的态度,从心里更是对此事避而不谈。再者,鉴于雍亲王和诚亲王亲兄弟的关系,他觉得就算雍亲王真的独揽大权,诚亲王那边也不会有太多过激反应,而作为大清的亲王,诚亲王也应该明白大局为重的道理。
  可偏偏事情和他想象的不同,再加上贝和诺对于诚亲王一直以来的态度,在他看来诚亲王有些名不副实,所谓的知兵亲王仅仅只是纸上谈兵罢了,先不提诚亲王在山东、中原等地的表现,就以当日清军主动撤出贵州的经过,如果不是贝和诺坚决后撤,以逼迫诚亲王无奈撤至云南的话,恐怕清军在西南仅存的精锐就要亡于明军之手。
  这也是贝和诺对于诚亲王有些看不上的原因,对于贝和诺来讲,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从大局出发,更没半分私心,但他却怎么都没想到,自己这么做早就狠狠得罪了诚亲王,再加上他对于清廷变动的态度暧昧,从而导致了诚亲王突然打出清君侧的旗号,直接向五华山攻来。
  诚亲王的发难令贝和诺措手不及,如果说在云南谁的实力最强大自然是贝和诺。相比诚亲王的部队,贝和诺能够调动的军力足足是诚亲王的两倍有余,但要知道眼下贝和诺的主力都在和贵州的明军对峙,而他留在昆明的军力只有四千多人而已。
  以四千对三千五百,看上去似乎旗鼓相当,但打仗并非是简单的看数字和做加减法。先不说贝和诺在昆明的部队只是二流地方部队,而诚亲王所带来的三千五百人却是野战精锐,无论其训练还是装备都相差甚远。
  再者,贝和诺的人分散在昆明各地,城亲王却是集中力量,突然发难之下更是集中兵力以多打少,一路势如破竹。何况从地位而言,贝和诺就算是云贵总督也远及不上诚亲王尊贵,面对一个亲王,那些部队如何敢真正出力相抗?从这几点来看,诚亲王在短时间内就占据上风一点都不意外。
  如今在五华山上,贝和诺的手里仅只有一营六百多督标兵,这些督标亲兵虽然骁勇,但面对上千的野战精锐依旧不是对手。初一接触,双方就在山下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贝和诺的督标依地利之便好不容易才挡住了对方脚步,但却是苦苦支持,而诚亲王那边却是气势如虹,攻势一浪接着一浪。
  “报……!制台大人,罗游击战死,我部已失山脚防线,周将军正带人退至山腰……。”
  正当贝和诺对突然其来的变故恼怒之极,甚至破口大骂的时候,一个亲兵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喘着粗气道。
  贝和诺脸色顿时一变,仅不到小半时辰,山脚防线就被诚亲王部突破,就连罗游击也战死,这让贝和诺心中惊恐无比。
  “传周将军,让其一定要坚守,以待援军。对了,派人求援的信送出去没有?”贝和诺颤抖着双手,极力压制着心中的惶恐。
  “回制台大人,奴才也不知,不过想来应该冲出去了吧……。”亲兵模棱两可地回到,这回答让贝和诺心中怒火顿起,可是他张了张嘴却未骂出口,最终摆了摆手道:“先下去吧……。”
  等亲兵走后,贝和诺深呼吸了几口气,把目光望向阿灵阿。
  “阿兄,如今之局,你有可破局之策否?”
  阿灵阿沉思着,缓缓摇了摇头:“以督标军力,五华山十有八九挡不住诚亲王,一旦山腰防线被破,你我皆是阶下之囚。再者,就算有人来救,以贝大人看,能有多少军力?又是否可以击败诚亲王的?如今昆明满打满算只不过四千余人,远水更是救不了近渴,就算大军得到消息赶回来,昆明城也都在诚亲王之手了……。”
  “这些我自然知道!”贝和诺心里的怒气压得他实在难受,站起身团团转了几圈,回头问道:“阿兄,阿大人!我是问你可有什么解决问题的良策,如今你我总不能坐困孤城,什么事都不干在此坐以待毙吧!”
第1010章
下山
  眼下的局势,贝和诺都没办法,难道他阿灵阿就有办法了?
  如果以官位来论,阿灵阿高于贝和诺,可惜的是自从被康熙从中央打发到地方后,他阿灵阿早就是落毛的凤凰不如鸡了。名义上虽然还顶着个大学士和尚书头衔,可实际上阿灵阿根本就不受朝廷待见,再加上清廷丢失中原后对于地方的控制力大减,他这位曾经的中枢重臣现在最多只能算是个吉祥物,根本就没丝毫发言权。
  就和当初在广西时那样,赵弘灿对于阿灵阿捧的很高,平日里待遇什么也一应俱全,礼数丝毫不缺。可实际上阿灵阿对赵弘灿却没丝毫影响力,甚至连在广西自由行动的可能也没有,日常外出都有着赵弘灿的人陪同着,这种日子过的极是艰难。
  之前,阿灵阿之所以会从广西跑到云南找贝和诺,一方面是建兴的圣旨,另一方面也是赵弘灿打算借着阿灵阿去云南的机会麻痹贝和诺,以做好入贵州的准备。其实还有一层原因,那就是阿灵阿自知自己在广西呆得憋屈,倒不如去贝和诺的地盘转转,或者会有翻身的机会。
  可接下来的情况证明阿灵阿这是想多了,虽然贝和诺和赵弘灿不是一路人,并没有反清自立的念头,从这点来讲贝和诺可以称得上是大清忠臣。可是,作为地方总督,贝和诺并不愿意把手中的权利同阿灵阿分享,对于阿灵阿的安置基本和赵弘灿差不多,都是捧着供着,却丝毫不给半分权利。
  这样的日子几年下来,阿灵阿心中早就绝望了,可同时也只能承认事实。对于他来说,这日子几乎是过一日算一日,当天和尚敲天钟,过到哪里算哪里,丝毫不报任何希望。
  之前,阿灵阿就提醒过贝和诺,相比在地方的贝和诺,曾经为上书房大臣的阿灵阿对于康熙诸阿哥之间的恩怨关系远比任何人都清楚,自然对于诚亲王这人的脾气性格了如指掌。
  在退回云南后不久,就传来了关于建兴和雍亲王的传闻,得知这消息后的阿灵阿就开始担忧诚亲王会借此有所动作,所以这才提醒贝和诺主动和诚亲王开诚布公地谈上一谈,最好确定云南清军的最高指挥权,如有可能的话假如无法夺了诚亲王的兵权,那么索性就同诚亲王合流,让诚亲王统帅诸军。
  假如说一切如阿灵阿所想,那么今日之事绝对不会发生,至少清军内部也不会刀兵相见。可惜,贝和诺心高气傲,诚亲王更是刚愎自用,两人谁都不肯低头,又都把对方视为障碍,这才会有如今的局面。
  想到这,阿灵阿心中不由得感慨,但真要坐以待毙,他阿灵阿同样也不甘心。
  “如贝大人放心的话,由我去见一见诚亲王吧。”阿灵阿起身对贝和诺说道。
  贝和诺一愣,没想到阿灵阿提出了这个建议,心中顿时迟疑了起来。可是仔细一想,阿灵阿这建议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除非他能想到更好解决问题的办法,要不然找诚亲王谈上一谈,或许还有转机。
  “好吧,那就拜托阿兄了。”贝和诺无奈点了头答应。
  “贝大人,如诚亲王一意需统掌兵权,你可否答应?”阿灵阿虽然已打算出面谈上一谈,从中传话,可有些话必须得问清楚,要不他也无法说服诚亲王。
  贝和诺一听,脸上的肌肉情不自禁抽动起来,他差一点儿就想说不行,可是形势如此,自己就算不肯,难道诚亲王就会放弃进攻么?一旦攻破防线,那么一切都晚了。
  “由他统掌兵权倒不是不可以,但是诚亲王需答应我一件事。”
  “何事?”
  “不得再提所谓的清君侧,如今我大清如此局面,自己内部再也经受不起折腾,当上下一心,以御强敌,保祖宗基业,只要诚亲王允了这个,我贝和诺当马首是瞻!”
  “好!”阿灵阿一听这话,心里顿时放下了心,有了贝和诺这句话他说服诚亲王的把握就大了几分,想到这他点点头,随后朝着贝和诺行了一礼,然后转身就朝着外面走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0/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