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3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6/656

  正是因为如此,郭永才看得明白,当命令到达后他丝毫不敢反抗,乖乖地就交出了兵权只身返回桂林。他这么做无非只是想保证自己的性命和富贵罢了,如果有可能的话,回到桂林后的郭永换一个新主子也是很正常的,这也算是郭永的处身之道吧。
  至于王婉儿所提到的桂林那一位,众人自然也明白指的是谁。这人当然不会是现在的宋王,而是实际掌握大权的彭荣。
  对于彭荣,诸人并不陌生,其中高进和张淼还同彭荣直接打过交道,深知此人的不凡。
  如今的白莲教虽和之前不同,但白莲教毕竟还是白莲教,手中掌握的信息和渠道依旧存在,虽然远不如大明的锦衣卫无孔不入,而且在大明控制区域内也早就失去了以往的大部分手段,可在西南三省,林娘子的手下依旧可以打探到一些外人所不知的消息,并秘密传至高层。
  赵弘灿之死蹊跷万分,虽说从桂林那边传来的消息来看,赵弘灿是饮酒过度导致的心疾突发而死,可白莲教通过渠道依旧还是探到了些蛛丝马迹,知道这件事不是那么简单。
  虽然没有任何证据,可从目前受益最大的人来看,赵弘灿之死很可能同彭荣有关。更重要的是赵弘灿前脚一死,彭荣马上就扶持年幼的宋王继位,并且进行了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操作。
  上书大明称臣、调回前线大将、控制各部的军权、调动地方官员以巩固政权、甚至让大明方面协助约束……等等,这些操作如果是没有预谋的鬼都不会信,更重要的是还传来消息,桂林方面已经做好了全盘投靠大明的决定。
  这绝不是空穴来风,在贵州的高进部能够非常清晰地感受到如今的气氛变化,其他的不讲,仅仅只从之前的盟友各部来看,这些日子对方已显出了极强的防备之心,对于双方控制区域的衔接处已调兵驻扎,同时还把部队针对的方向又原来的清军转向了高进部。
  不仅如此,就连岳钟琪部也开始向赵部靠拢,隐隐已有两部合并之势,一旦贵州的赵部和大明各部合军,那么整个贵州就直接被大明控制在手里,而这种结果恰恰是高进部所不愿意看见的。
  这也是今日众人关起门来议事的原因,在场诸人都感觉到了危机来临,这种时候一旦决策错误,那么等待他们的结果就是灭顶之灾。
  一直都没说话的高进眉头紧皱着,虽然最终的结果还没出来,但高进已经可以断定彭荣已经彻底倒向了大明,而现在赵部所做的一切也正是在彭荣的谋划之下一步步把所有移交给大明罢了。
  对于彭荣,高进虽然只见了一回,可是他对这人却是印象深刻,这是一个极为聪明的人,更可怕的又是一个非常头脑清醒的人,用后世的话来说,彭荣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者,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有着强烈的目的,而且其结果也必然对他自己有利,至于其他根本不在考虑之中,如果有什么障碍挡在他面前,他会用无数手段解决掉障碍,别说高进这个所谓的盟友了,赵弘灿不就是最好的例子么?
第942章
如芒刺背
  高进心中泛起一股无力之感,他的目光扫过诸人,在场的四人可以说是他最为亲近的四人。
  一直以来,高进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走到今日这一步,当年跟随袁奇起义,在其手下东征西讨,那是因为袁奇是他的兄长,他是袁奇的好兄弟,对于袁奇,高进除了兄弟之情外,更有一分忠义在。
  高进自认为他不是袁奇这样的伟丈夫,更没有袁奇那种雄心壮志和野心,而在袁奇死后,高进其实有更好的出路,因为那时候袁奇已经同他说的明白,以高进的能力和忠义投靠朱怡成必然能受到重用,而且那时大明已显出了气吞山河的气势,高进过去后不仅可保富贵,更能在大明大展身手。
  除此之外,朱怡成当时也明确表出了招徕之意,如果走上这条路的话,前程对于高进来说根本不成问题。
  可是,为了给袁奇报仇,并且不想看着袁奇辛辛苦苦拉起来的队伍就此烟消云散,高进最终还是没有选择这条路,而是替袁奇扛起了残余的部属,继续以独立义军的身份存在,想用这种方式来帮袁奇完成未了的心愿。
  从之后的一系列发展来看,高进继承袁部后干的非常不错,他不仅稳住了阵脚,而且还通过和王致清的合作壮大了其部,逐渐恢复了实力。之后在联合明军之下,终于为袁奇报了大仇,可后来由于王致清的优柔寡断,导致王致清部在占据大好局面的情况下崩坏,从而失去了争夺天下的机会。
  王致清部的崩坏同时也影响到了高进部,使得高进不仅失去了强力后盾的支持,同时因为救援王致清残部使得高进放弃了之前的战略计划,从而重新进行了调整。
  这一步,也代表着高进部开始从拥有一定战略主动权的彻底丢失,虽然之后高进接管了王致清残部,并由此从表面上实力大增,其实上对于高进而言反而失去了不少。
  当成为白莲教继承人后,高进心里非常清楚,当他迈出这一步的时候也代表着他自己和大明已经没有了继续合作的可能。之前无论是袁奇或是高进,表面上和白莲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实际上他们真正的性质还是义军。
  可当接管了王致清残部后,高进就由义军将领成了当今白莲教的首领,而对于大明来讲,义军和白莲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白莲教同大明之间的恩怨,或者说白莲教的性质注定了同大明之间不会有着同存的可能性。
  之后发生的一切果然如此,大明很快调整了对高进部的策略,从之前的合作变成了驱逐和逼迫。如果大明没有把握一举彻底消灭高进部,并且再加上西南局势复杂,大明恐怕早就直接向高进动手了。
  这也是高进后来决定避开大明锋芒,让出原来的地盘转进贵州,同赵弘灿合作的原因。按照高进的想法,既然两者都不是大明的对手,那么联合起来至少可以和大明抗衡,同时借用赵弘灿的力量打通南下道路,从而为白莲教在神州之外找寻一片乐土。
  一切正如高进所预料的那样进行了,当清军势力在贵州溃败,高进联合赵弘灿长驱直入,直接把清军赶到云贵边境之后,可以说高进的谋划已经完成了大半。接下来只要继续进行下去,找一个合适的时机直接南下,然后把神州所掌握的地盘同赵弘灿进行交换,那么大事就成也。
  可偏偏就在这时候,联军前脚刚刚占了贵州,后脚赵弘灿就出了事。现在赵弘灿一死,彭荣直接投靠了大明,眼看着贵州大部都要成了大明的天下,而尚未南下的高进部一下子就面临极度危险的境地,如果等大明彻底消化了赵部,再加上大明原本的军力,高进部极有可能直接在贵州覆灭。
  “各部现在的情况现在如何?”高进沉咛片刻,开口问道。
  “清军退出贵州后,各部士气大振,再加上攻占城池后所缴获的大批钱粮,足供我大军一年可用。这些日子,各部暂时如常,只是接到消息后臣已令各部暂缓前进,在几处同时收缩并集结兵力,以防不备。下面的兄弟们并不知晓真实情况,只是以为是要做攻击清军的准备,不过王爷,那些将领却是瞒不过的,虽然消息还未真正披露,但如此大事恐怕也就是近日就能得知,一旦赵部真的翻脸,我军各部就算有所准备估计也会损失惨重……。”
  张淼神色异常凝重,这也是他所担心的事。由于事发突然,高进部现在各支部队是分散开来的,除去中军外,其余几支部队都在远处,再加上占据的城池和地盘也需分出人手来,一下子集结根本就做不到。
  尤其是之前同赵部联合作战的几万大军,这些部队更是危险。虽然张淼已经下达了同赵部拉开距离收缩集结的命令,但这也不是说办就能办到的。
  更要命的是,虽然贵州已经被联军拿下,可实际上通往南方的要道并没有掌握在高进部的手里,而是在赵部手中。如果这时候高进打算直接不管不顾南下脱离的话也很难做到,除非高进有一举打垮赵部的能力,然后杀出一条血路向南冲,要不是根本不可能的。
  之所以造成这个情况,这其中一方面是因为当初高进和赵弘灿所占势力位置的不同,要知道高进进入贵州是由贵州北方向南进攻,而赵弘灿直接由东向西进攻。
  两军联合,分头作战,赵弘灿在击垮贵州清军后趁势直接向南深入,直接就把贵州南部地区直接占了。而高进所占区域是贵阳的北部,也就是贵州的核心区域,从地理位置来看,直接被赵弘灿的部队隔开。
  另一方面,按照之前同赵弘灿的盟约,两军主要的目标是清军,也就是说赵弘灿并不希望在未彻底解决西南清军的情况下直接放高进部南下,卡住对方南下的通道也是避免高进部在未帮赵弘灿拿下云南之前开溜。
  原本这些问题并不是问题,赵弘灿的力量强大,可高进的军力也不弱,赵弘灿根本就吃不下高进部,双方又只是合作关系,充其量是各取所需而已。只要按照计划打垮云南的清军,那么到时候高进完全可以选择一个恰当的机会领军南下,从而和赵弘灿分道扬镳。
  可谁又能想到,这世间就偏偏出了这么一个变化,导致现在高进部是进退两难,想走都一时间走不了。
第943章
生路?
  众人商议了半天最终还是没想出什么办法来,高进只能让张淼和林娘子分头行动,对于所属各部做好防范,以保证其部安全。
  此外,物资的收集和准备工作也需马上进行,一旦有机会南下高进部需用最短的时间脱离。在这种时候,丝毫的马虎大意都会带来严重后果,高进不敢丝毫掉以轻心。
  “王爷,船到桥头自然直,此事您也不必多虑,或许情况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王婉儿见高进愁眉不展,在一旁安慰道。
  王玲儿点着头说道:“是呀,大明当时如果想打我们的话早就出兵了,这些年大明并未直接向我们出手,想来还是存着一些香火之谊的,何况王爷您再怎么说也依旧算是大明的侯爷,眼下云南未定,或许大明还有用得着我们的想法,应该不会直接翻脸动手。”
  姐妹俩的安慰让高进脸色缓和了些许,不过他心里也清楚,这只不过安慰而已。至于所谓的香火之情,也就是随口说说罢了,要知道高进部虽然和大明同是出身义军,可实际上却有着本质的不同。
  如今的大明是天下正统,而高进部却是独立的地方势力,再者当初朱怡成可是被袁奇掌控着的傀儡,如果不是杭州之败的话,恐怕朱怡成还逃脱不了袁奇的控制。
  所以说,香火之情并未有几分,反而倒是有仇。只是袁奇死后,朱怡成并没有再追究此事,但谁又能保证朱怡成心里不记得这事呢?
  至于什么侯爷,说起来也不作数。当年义军起兵之时,所谓的侯爷、伯爷、将军、总兵、指挥使不知道封了多少,朱怡成作为名义上的监国表面上是由他所封,可实际上根本就是袁奇为了拉拢众人搞出来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爵位官职早就不作数了,何况朱怡成在南京复国之后对于大明的官爵控制的极严,就算跟随朱怡成打天下的那些功臣们,至今封爵也未完全封到位。
  至于对之前的这些官爵,大明出于某些考虑,或者就像是后世的“统战”出发,表面上依旧承认了一些义军的官爵,其中就有高进的侯爵之位和后来的赵弘灿所谓的宋王。
  可高进却心里很明白,他这个侯爷也是作不得数的,大明假如真要对自己下手,别说自己这个侯爷了,就算是王爷也没半点用处。
  高进是忠义之人,可同样也是一个合格的统帅,他很清楚之前大明未对他下手,主要是因为大明要借自己手来解决西南战局。而现在赵弘灿已死,广西已彻底落入大明之手,接下来就是贵州,等大明吞并了赵弘灿的势力后,那么就要轮到在云南的满清残余和包括他高进了。
  心中虽然忧虑非常,可面对两个夫人,高进却仿佛消除了忧虑一般同她们笑谈了起来,言语中似乎对于目前的处境不再担心,相反还饶有兴趣地和她们讲起了平常话。
  而当夜深之时,高进让她们先去歇息,自己却坐在书房中愣愣地看着桌上跳动的灯光。高进冷静的表面之下,却是无比的焦虑和不安,因为他很清楚这也许是他自己一身中最艰难的选择和决定。
  一旦做错了,那么等待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高进自己不怕死,如果能以他的一死来换来自己妻儿和那些跟随自己的兄弟姐妹的平安,高进可以毫不迟疑地去赴死。
  可是高进又知道这样做是没用的,自当他从王致清手里接管了白莲教大权之后,高进就明白自己已经不可能再和大明继续和平共处了,除非高进能够亲手毁掉整个白莲教,让大明彻底消除顾虑。更何况大明已占了天下大部,又如何会继续容忍高进这样的地方势力存在呢?
  这也是高进之前决议南下贵州,打算远走海外的主要原因。只可惜高进没有料到赵弘灿会突然出事,赵弘灿现在一死完全打乱了他的计划,并使自己一方陷入困境。
  眉头紧锁着,高进的脑海中情不自禁想起了袁奇,想起了当年袁奇死前曾同自己说的那番话。假如那时候他能听袁奇的话投靠大明的话,那么他现在也不会面临如此困境。可是高进不后悔,他从来没有后悔自己做出了现在的选择,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亲手帮袁奇报仇,并且保住袁奇当年的心血。
  同时,他又想到了王致清,如今的王致清早就不知去向,这位曾经拥兵百万,意图逐鹿天下的老人在中原大败后彻底失去了雄心,把手中的权利交给了高进,从而隐居山林以了此身。
  王致清如此一走,白莲教的一切就压在了高进身上,就如一副枷锁再也挣脱不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高进依旧静静坐着,可是他还是未能想出破局的办法来。最终他长叹一声,似乎下了什么决心,也许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走了,但是这条路是否能走得通?高进心里也没有太大把握,可无论如何他必须试上一试。
  岳钟琪的大军驻扎在临近云贵交接之处,这位赫赫有名的岳大将军以他的军事能力和人格魅力征服了他的部下,要知道当初岳钟琪投明之后,虽然大明军中有不少人承认岳钟琪是清军中难得的名将,可是对于朱怡成如此看重岳钟琪,并且如此委以重任,许多人心中却是不服的。
  尤其是那些跟随朱怡成身经百战的高级将领,更是心中对岳钟琪不以为然,在他们看来岳钟琪固然能打,可不一样在大明面前最终兵败,从而主动退出了江北?
  何况这些年大明的军力之盛是有目共睹,横扫天下几无对手,尤其是新军更是强悍无比。在大多数人看来,大明厚待岳钟琪只是朱怡成的策略罢了,实际上根本无需把岳钟琪这个降将拔得如此之高,眼下岳钟琪在军中的地位超过了绝大多数将领,仅次于几位老帅,这使得许多人心中有所不满。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岳钟琪所展露出来的能力和才华逐渐让人惊叹,等岳钟琪率奇兵入川,以极小的代价直接拿下整个四川后,当初有所微词的人都不得不承认岳钟琪的军事能力。
  而现在,岳钟琪果断出川,趁清军撤退的机会一举占据了贵州西北地盘,并且直逼云南。出兵的时机、路线和果断决定了明军这场胜利的轻而易举,这更让其部下心服口服。
第944章
相邀
  岳钟琪如今可以说是形势大好,可同样在外来看来春风得意的他也有着极多的烦恼。
  广西之变眼花缭乱,赵弘灿死后其幼子即位,在彭荣的把持之下突然就倒向了大明,按理说这是一件好事,可是赵弘灿部的归顺同样给岳钟琪带来很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时间岳钟琪已经暂时停止了对云南清军的攻击,以变腾出手来处理贵州之事。
  现在可不是后世,要知道后世可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一件发生在地球某一个角落的事件可以通过网络在很短的时间内传遍全球。至于在军事方面就更厉害了,天上的卫星和强大的计算机能够在瞬间处理无数条信息,并且分门别类传递到决策者和前线指挥者的手中。
  而现在,别说网络、卫星、计算机这些东西了,就连电报都没有发明,传递消息依旧是处在初级状态,完全靠着人力、马力或者信鸽这样的工具。虽然彭荣在广西发动,大明这边早就有所准备,可为了避免消息泄露导致意外,这些信息仅仅只是限于锦衣卫和一些秘密部门,直到广西大局已定后,锦衣卫这才把情报第一时间传到了各处。
  岳钟琪作为大明在西南的统帅,之前虽然从锦衣卫这提前接到了提示,也做了一些准备,可当消息传来后,依旧要面临各方面考虑,并急忙着手解决赵部在贵州的军力和整合。
  贵州之地不比中原,向来就是交通不便,再加上赵部摆在贵州的兵力可是不少,如果从总数来讲,在清军退出后各方力量中可以是最多的。何况清军撤离贵州后,各地也刚刚被控制占领,但由于当地土司和头人等原因,许多地方并未完全平息,一旦这时候大明无法彻底掌控局势,并用最短时间消化赵部在贵州的各部军力话,那么麻烦会是很大的。
  从整体来讲,由于郭永调离贵州,再加上彭荣的提前安排,贵州赵军各部对于归顺大明表面上并没什么阻碍,但是谁又能确保万无一失呢?一旦有些部队发生问题,就是一个大麻烦。况且贵州现在也不仅仅只是大明和赵军各部两方面的力量,还有当地土司头人的势力和依旧拥有重兵的高进部在。
  正是如此,岳钟琪肩上的担子可不轻,不仅要彻底接收贵州稳定地方,还要继续解决在云南的清军,再加上地方力量和高进部又在一旁虎视眈眈,这让岳钟琪有种如履薄冰的感觉。
  可在部将面前,岳钟琪却是显得胸有成竹,在他的一道道命令和安排之下,大明各部已经开始对部分赵军进行军力整合和收编了。但这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要知道无论从数量还是所占区域来看,要做完这一切没有两三个月根本不可能,而且这前提是不能有任何意外,如果地方发生大乱,导致贵州不稳的话,那些未能收编的赵部各军谁又能完全保证不会有所异动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6/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