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2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2/656


第570章
天意
  黄殿带兵向北,但他行军飘突,避开州县只走小道,同时放出几路斥侯四处搜索,以免撞上清军主力。
  虽说岳钟琪的主力还在南边,可在扬州附近清军还有不少部队,其中摆在杨寿和下庄的清军参将周兴安手里就有近八千人马,再加上扬州西北的几处清军,总兵力远超过黄殿所带之兵。
  黄殿之所以向北,其目的是要趁着明清两军主力僵持的机会找寻战机,由此来支援朱一贵的行动。这也是朱一贵给黄殿便宜行事之权的主要原因,而且这种战法对黄殿来讲熟门熟路,在确保后路无忧的情况下,黄殿一路见便宜就占,看见硬骨头就绕,一时间如鱼得水,好不快活。
  这一日,黄殿其部刚到马庄,马庄位于杨寿的西部,两者距离并不远。如行军顺利的话,一日不到就能抵达。
  拿下根本没什么清军驻守的马庄对于黄殿部来讲是轻而易举的事,黄殿准备在马庄歇息一晚,等明日后向杨寿方向转转,看看有什么便宜可占。谁想刚歇下脚来,还没等黄殿喘口气,就有人来报说在附近抓到一个清军的探子。
  “探子?”黄殿一愣,顿时没好气骂道:“如此小事还来报本将军?按老规矩审一下,随后处置了就是。”
  挥挥手,让人下去,黄殿走进为他腾空的一间农家院,亲兵已收拾好了房间,黄殿换了身轻便的衣服,端起沏好的茶喝了起来。
  没喝几口,刚前来报的千总又来了,说是前面抓到的探子要见黄殿,黄殿一听顿时又好气又好笑,自己是何等身份,一个区区清军探子居然还要见自己?正当他挥手准备让那千总滚蛋,该干嘛干嘛去的时候,那千总又说那清军探子自称是锦衣卫。
  “锦衣卫?”黄殿顿时一愣,如果对方只是普通的清军探子的话那就罢了,一般来说审一审,如没什么价值的话这种小角色就直接处理了,毕竟他领兵深入,部队中没条件带上这种俘虏,可假如对方是自己人自然就是两说。
  “他说自己是锦衣卫,可有表明身份的证据?”黄殿顿时问道。
  “回将军,此人说要见到将军才能表明身份。”千总神情尴尬道。
  黄殿想了想,说道:“把人带来给本将军瞧瞧。”
  千总应了一声,下去不久后就带了一人过来,大刀金马坐在椅中的黄殿打量着这个人,只见此人身材不高,样貌普通,脸上带伤,穿着清军的服饰,脑袋后面还留着金钱鼠尾,一副普通清军斥侯的打扮。
  “这是黄将军。”千总在一旁道。
  那人在黄殿打量自己的同时也在打量着黄殿,似乎在分辨黄殿的容貌。正当黄殿准备开口询问的时候,那人先向黄殿行了一礼,随后说道:“江北锦衣卫千户所小旗胡长培见过黄参将。”
  “你认识我?”这下论到黄殿好奇了,千总只说自己是黄将军,却没讲自己的名字和具体职务,而且现在他已换了便装,身上并没有表示自己官职的东西,而这人一开口就称自己为黄参将,表示已认出了自己的身份。
  “黄参将乃朱帅部下大将,威名赫赫,卑职如何不认得,只不过卑职没想到会在这遇见将军您。”对方不亢不卑地回道。
  黄殿顿时笑了起来,看来对方的确认识自己,这一下他基本可以证实这自称锦衣卫小旗的胡长培的确是自己人了,不过该有的程序还是得走,当即黄殿询问他如何表明身份,胡长培说了声稍侯,随后先脱下外褂,然后解开里面的腰带,再向边上的千总借了把小刀,小心翼翼地把腰带一处挑开,然后用手指轻轻捻着,一会功夫一条藏在腰带夹层处的绸布被他抽了出来。
  “黄将军,请看。”胡长培把那绸布递给了身边的千总,随后说道:“身处敌境,寻常腰牌携带不便,但此物可足以证明卑职的身份。”
  千总接过先检查了下,确定没问题后这才拿给黄殿,黄殿接过打开细看,这是一份身份证明,上面详细写着对方在锦衣卫的职务和身份,同时还盖有锦衣卫的印章。
  这东西是无法伪造的,因为除了文字和印章外,还有用于防伪的数字和复杂花纹,作为明军中级将领的黄殿当然认出这东西真假,而且就如同对方所说的那样,一般像胡长培这种深入敌后的锦衣卫不会使用普通的腰牌,而是用这种便于携带而且不易发现的东西来作为证明。
  验过后,黄殿的神情顿时放松了下来,主动起身笑道:“呵呵,大水冲了龙王庙,兄弟,前头委屈你了,来来来,坐下说话,来人啊!给这位胡兄弟上壶好茶!”
  “谢黄将军。”胡长培同样笑道:“将军治军有方,实在是名不虚传,卑职可是在将军的部下面前没讨得什么好处,实是心服口服。”
  黄殿一听顿时哈哈大笑,其实胡长培脸上的伤痕他早就注意到了,这应该是被自己的斥侯抓住反抗时所至。不过那时候,换成谁都会这么做,既然搞清了是自己人,自当一笑而过。
  招呼着胡长培坐下,黄殿好奇地询问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是不是有什么要紧事,如需要自己帮忙的尽管开口。
  “不瞒黄将军,我这副装扮的确是事,而且不是小事。”胡长培笑着说道,不等黄殿再问,就主动道:“卑职受千户大人之令,特意南下找朱帅报信的,没想到半路上居然遇上了黄将军您。正好,黄将军为朱帅手下大将,此信给您也是一样。”
  “报信,什么信?”
  “淮安那边的军情。”胡长培当即说道:“我家千户大人已说动了漕运总督赫寿和淮安知府文栋,近日里就将在淮安起义反正,昨日千户大人令卑职紧急南下向朱帅报信,以提前做好准备,等时日一到,南北同时发动,定能令江北大局就此而定!”
  “此言当真?”黄殿一听顿时站起身来,神情急切道。
  “当真!”胡长培道:“如此大事,卑职怎敢胡言乱语,千户大人已安排妥当,这才派卑职乔装南下。”
  “好!好啊!”黄殿顿时乐得嘴都合不拢了,他原本只是想领兵向北占点便宜,可谁想居然碰上了这么一件事,自己还真是洪福齐天,刚要磕睡就来了枕头,这是老天爷让自己立功啊!
第571章
过府
  黄殿哪里不知道淮安的重要性,整个江北除了扬州外,淮安府当属第二,甚至从战略位置来讲,淮安更甚于扬州几分。
  一旦拿下淮安,可以说江北大局就此已定,淮安府地处江北腹地,交通便利,更遏制着大运河的中枢,向北可击山东,向西直入中原,向南就是扬州城,足以看出它的重要性。
  如此消息,令黄殿惊喜莫名,这时候他哪里还有呆在马庄的想法?至于杨寿更是被他抛到了脑后。当仔细问过淮安情况后,黄殿立即下令连夜开拔,同时派人快速给朱一贵报信。
  至于那位锦衣卫小旗胡长培,黄殿自然把他留在了军中,毕竟领兵前往淮安,胡长培这人异常重要,他是联系淮安的关键人物。
  对此,胡长培没半分异议,就此随军同行。当夜稍休整后,黄殿部就在胡长培的指引下朝着淮安进军。
  而在此时,淮安起义的准备已到了最后关头,这时候无论是赫寿还是文栋都已没了退路,起义时间就在二日之后,但从心里讲,他们两人依旧有些不安。
  虽然赫寿贵为漕运总督,而文栋又是淮安府的知府,从这点来讲他们是淮安的地头蛇,可实际上眼下淮安他们的力量并不大,真正掌握淮安的是岳钟琪留在这里的一支部队。
  这支部队从规模来讲不算多,仅只有四千多人,但领兵的却是一员参将。部队分驻在淮安各处。而赫寿和文栋手里能调动的人马加起来也不过千余人,而且这些人除了部分亲兵、漕丁外大多只是衙役和壮丁,甚至包括两人府中的家丁等。无论从装备还是战斗力来讲,根本不是清军正规军的对手。
  所以,想起义成功,必先解决这位参将,要不然他们在城中一发动,对方就能带兵平了自己。所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赫寿和文栋商议之下决定以之前岳钟琪所交于他们的事为由,把对方骗至自己地盘,随后突然发动控制对方。
  就这样,翌日傍晚,赫寿派人去请留守淮安府的参将杜原过府议事,其缘由当然是之前岳钟琪所要求的粮饷之事。
  杜原驻扎淮安府,一是驻兵,二来也是担负着催粮催饷的任务,所以赫寿以此名义请他过府也是正常不过。
  “大人,这天都快黑了,依卑职看不如明日再去吧。”杜原的部下,守备杜平忍不住劝道。
  听到这话,杜原忍不住皱皱眉头,如果不是杜平是他的族弟,此话就足以令杜原将他严惩。
  粮饷一事,事关重大,尤其是如今江北占据又陷入焦灼的情况下。整个江北清军,甚至山东方面的清军压力异常之大,随着整个中原战局的变化,满清在各地的统治已摇摇欲坠。
  虽然有之前岳钟琪的汤庄之胜,算是打了一剂强心剂,但依旧无法扭转对明军的劣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粮饷问题,兵法有言,兵马未动量粮草先行,又有言,将军不差饿兵,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早在之前,也就是北京丢失后,两地的粮饷来源就成了大问题,如果不是岳钟琪想尽办法勉强支持的话,也许清军早就不溃自溃了。而现在,作为清军的参将,驻守淮安的主将,杜原比任何人都明白这件事的重要性,这也是他一接到赫寿派人来请后第一时间就准备过府的主要原因。
  “大人,赫大帅这些日子同文大人来往频繁,而且近来还有风传其二人恐有异心,今日突然请大人过府议事,卑职有些担心……。”杜平硬着头皮劝道。
  “笑话!”杜原当即打断他继续说下去,冷笑道:“这无非是明贼危言耸听,散播谣言以动我军心的小伎俩。文栋此人也就罢了,这赫寿是何等人?他可是满人,又是在旗的地方大员,世受国恩,如何能做出这等事来?休得胡言乱语!”
  “可是大人……。”杜平张嘴急道。
  “我且问你,可有证据?”杜原反问。
  “这……。”见杜平哑口无言,杜原道:“既无证据,你可知诬陷一方大员可是什么罪过?”
  “可我……。”
  杜原摇摇头,稍稍放缓语气道:“此话不用再提了,记住!眼下粮饷为重,如误了岳大帅的大事,别说你了,就连我的脑袋都不够砍的。”
  见杜平哑然无语的样子,杜原拍了拍他的肩膀,但在出发前,杜平还是给杜原增派了些护卫,理由是确保杜原万无一失,对此杜原也不好拒绝,毕竟这是杜平的好意,而且等议事完后回来天色也晚了,多带些护卫也不算为过。
  就这样,杜原出了府,急急朝着总督衙门方向而去,留守的杜平等杜原走后不知怎的心里总是发虚,坐立不安地在厅中走来走去。
  从自己驻地到总督衙门有些路程,杜原出发后一路并未有异常,很是顺利地抵达。
  到了地方,早就有人等着杜原了,见到杜原来到,来人连忙上前请安。
  “杜将军,大帅等候您多时了。”
  杜原点点头,不置可否地跳下马来,随后大步向府中走去,可还没等他走几步,后面就一片喧哗。
  回过头,只见跟在他身后的护卫被拦了下来,正同总督府的督标亲兵争执着,杜原顿时皱了皱眉头,刚前上来请安的人见此连忙出来训斥了督标亲兵几句,随后陪着笑对杜原说:“杜将军,过府议事带如此多人恐怕不合适吧,这可是漕运总督府,可不是将军的兵营呀。”
  “怎么?赫大帅难道是担心我杜某对他不利?”杜原冷笑问道,其实之前杜平所说的他他并非没有想法,作为一员参将,尤其是能让岳钟琪看重的将军自然不是庸人,如今见总督衙门的人拦住自己的亲兵不让进,他顿时起了疑心。
  “这怎么会。”那人陪着笑脸连忙道:“杜将军乃朝廷良将,又是岳大帅的得力干将,身负淮安安危,就连我们大帅都是敬重有加,大家都是为了我大清,为了朝廷办差,哪里有利不利的说法。不过……杜将军请看,这毕竟是我漕运总督的衙门,今日将军如这么多人一起进去难免不太好看,朝廷的体面还是要走的,卑职以为杜将军不放心的话,带十人入府即可,至于其余兄弟暂时在外等候歇息一下。”
  杜原听后倒也觉得有理,自己带了近百人如果全部进入总督衙门的确是不好看,而且未免会给赫寿带来什么想法。把大部留在衙外,带十人入府倒也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再说无论是赫寿还是文栋都是文官出身,自己身经百战,再有十个亲兵在侧,就算有意外也能支持到救援,而且今天来的主要目的是议事又不是闹事,真弄僵了的确不合适。
  “你这人倒是机灵,之前怎么没见过你?”杜原打量着对方笑问。
  那人连忙笑道:“杜将军贵人多忘事,卑职姓刘,不过职卑位底,之前可是随同我大帅见了将军好几面了。”
  “哈哈哈!”杜原大笑起来,随后点头道:“既然如此,那就这样吧。”
第572章
谢千户
  天色已经暗下来了,总督衙门里挂着几盏气死风,有气无力的烛光在昏暗中闪烁着,这里杜原来过好几回并不陌生,径直走了进去,很快就到了前堂。
  “大帅和文大人在后堂等将军您。”之前那人引着杜原向后继续走去,杜原也没多想,直接跟着对方继续走,过了前堂是一条回廊,穿过这条回廊就是后堂,后堂那边点着烛光,相比四周的昏暗显得异常明亮。
  “杜将军,请!”到了地方,那人陪着笑道,并没有让陪同杜原的亲兵止步的样子,不过杜原还是先停下了脚步,回头对跟随后面的亲兵道:“你等在外侯着。”
  “嗻!”亲兵连忙应了一声,各自散开守在厅外,杜原整整衣冠,大步迈了进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2/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