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2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0/656

  一时间,许多人沉浸在这场胜利所带来的气氛之中,仿佛大清中兴有望,明军败亡已在眼前。就连远在山东的诚亲王胤禵都特意派人前来为岳钟琪道贺,至于远在西安的朝廷还未得到消息,不过从目前情况来看,建兴皇帝一旦得知必然重赏岳钟琪,到时候封侯也是极有可能的。
  满清历来以军功第一,岳钟琪此战立下如此大功,说不定将来还能再升一级。虽说汉藩自削藩之后早就不存在了,可此时不同往日,谁又知道以岳钟琪的年龄和功劳未来又怎样呢?
  到时候,说不定岳钟琪会同当年满清入关一般封王就藩,成为天下重臣。在高兴之余,拍岳钟琪马屁者也不在少数,现场是一片喜气洋洋。
  岳钟琪面带微笑,不亢不卑,更没有半分骄傲,反而显得很是谦虚。这更让众人对岳大将军刮目相看,这才是真正的名将风度,放眼望去,也只有这位岳大将军才能力挽狂澜,挽救大清水火之中啊。
  这场庆功宴闹到半夜在结束,送走了各路官员后,一身酒气的岳钟琪这才回到后院,但他并没有马上休息,而是让人打来热水稍稍洗了洗,随后就来到了后堂之中,抬头向挂在墙上的地图望去。
  打了胜仗,说不高兴那肯定是不可能的,毕竟这是一场难得的胜仗,而且是一场几乎决定江北命运的胜仗。
  但是,要说岳钟琪如同旁人一般兴高采烈,甚至觉得可以就势一举歼灭江北明军,然后渡江打南京的话,岳钟琪却从来没有想过。
  作为名将,岳钟琪具备名将的所有素质,可以说他是这个时代最为杰出的将领而不是之一。无论从战略和战术眼光,或者说用兵能力各方面比较,都是出类拔萃的。
  相比明军那边,岳钟琪所缺乏的只是强大的政府和训练有素的士兵和先进装备,假如他是明军这一方的,必然能够成为朱怡成最为重视的将领而获得重用。但恰恰他站在满清这一边,所以他的一身才华和能力限于这些却无法获得淋漓尽致的发挥。
  除了这些,一个名将还要有极其清醒的头脑,岳钟琪当然不会因为一场胜利而头脑发热,甚至以为自己战无不胜,能够就此平定天下了。满清和大明的差距所在,岳钟琪实际上看得明明白白,而且这个差距不是一场或者几场局部的胜利可以扭转的,就算他打赢了这一仗,但对于江北战局只不过是缓解而已,要说扭转局面,根本就是自欺欺人。
  岳钟琪知道,汤庄这一仗赢得侥幸,虽然这场战斗事先谋划了许久,可在实施过程中只要稍有意外就会前功尽弃。亏得岳钟琪的运气不错,最终拿下了一仗,可是这一仗后,以他对朱一贵的了解,接下来防御江北就更难打了。
  说实话,原本岳钟琪的战果在计划之中要比现在更大,可实际上却没有达到预想。这一来是因为汤庄大营乱后,明军虽说在那种情况下失去了大部分战斗力,被岳钟琪所破,但精锐的明军依旧在小股组织下进行了一些抵抗,使得岳钟琪所率之部没能达到全歼对方的结果。
  此外,还有朱一贵的反应之迅速,援兵到来速度之快,这更是出乎意料之外。岳钟琪根本就没想到当天晚上,也就是他对汤庄发起攻击后不久,朱一贵的先锋援军就赶到了,为了避免陷入过深,而被朱一贵的主力截住,岳钟琪只能在获得一定战果的情况无奈撤离,这也是汤庄明军最终未被全歼的主要原因。从这点来讲,不能不说是非常遗憾的。
第565章
雪耻
  汤庄一战,岳钟琪明白只是给了自己喘息时间,以大明的实力,恢复江北优势只不过时间上的问题。要知道大明长江水师完全控制了长江各处,虽然损失了些船舰,但这些船舰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讲根本算不了什么。
  所以,无论是人员还是物资,大明都能从南方进行调运,如果岳钟琪猜测的不错的话,最多一个月的时间,江北明军就能彻底恢复过来,而他接下来就要面临明军的报复。
  从这点来讲,岳钟琪只是争取了一个月的时间,并没有彻底扭转局面。这点,他看得非常清楚,这也是他虽在庆功宴上谈笑风生,作出一番运筹帷幄姿态的同时,心中却依旧不安的原因。
  接下来应该怎么做,是否可以借这一个月的机会再一次发起攻击?还是索性调兵支援河南或者山东战场?岳钟琪眉头紧锁着,抬头看着地图,对此他虽心中有所谋划,可因为一些缘故却始终无法确定采取那种战术,但他知道时间不等人,必须尽快决断下来。
  汤庄一战,当消息传到南京时,朱怡成勃然大怒,朱怡成没想到在这种情况下清军依旧能打赢明军,而且明军败的如此之惨。
  就此,朱怡成当即召集军机处、兵部、总参谋部等各人员开会,同时下旨调南方的马功成尽快入京。
  作为江北主将,朱一贵其责难逃,但鉴于现在正是用人之时,故朱一贵降级留用,让他立功赎罪。至于在汤庄战死的副总兵高治国,虽然说人死为大,不过由于高治国指挥失误,大意导致汤庄失陷,使得明军损失惨重,对于高治国的死后封赏全部取消,只以普通阵亡安置。
  “皇爷,臣担心的并非江北,而是河南。”马功成在会上开口道:“汤庄之败,江北我军如今只能退而防御,兵员、补给一应物资调动都需时间,臣算了算,至少近月才能恢复,而在此时我江北兵力已无法对清军进行压制。而如今,河南大战迫在眉睫,一旦岳钟琪调兵河南,或者其主力北上山东,同他部清军合军,必然会影响打通南北战略,皇爷不可不防啊!”
  朱怡成点点头,这也是他所担心的。假如是普通的清军将领也就罢了,可是江北的对手是岳钟琪就两说了。俗话说的好,人的名树的影,岳钟琪之所以能够在历史上留下如此大名,的确不简单。
  自他在四川一战崭露头角后,岳钟琪就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令天下所瞩目。而现在,在如此情况下,居然还能在江北取得如此大胜,着实是不简单。
  “消息都送去了?”朱怡成开口问道。
  “回皇爷,兵部和总参谋部已派人把消息递送各处。”由于董大山不在南京,总参谋长庄岩如今还在北京,所以回话的人是杨勖。
  在不久之前,广东提督杨勖受命入京,朱怡成原本是打算调杨勖的部队进一步压迫广西方面,以为打通南北后的西南战略做准备。谁想杨勖刚到京后不久,江北就出了这样的大事,鉴于董大山和庄岩都在北方,朱怡成就此让杨勖暂管兵部和总参谋部,以应对目前的局面。
  “杨将军有什么建议?”朱怡成先是微微点头,接着开口问。
  杨勖是明军中的名将,从用兵能力和战略眼光看,都是排在前三位的。而且杨勖之前又在清廷任职,对于清廷内部和河南等地相对更为熟悉,这也是朱怡成让他暂代的主要原因。
  “河南之战,已箭在弦上,此时再调整已来不及了。”对此杨勖早就仔细想过,当即回道:“依臣看,眼下只能让我军各部提高警惕,以防不测,同时做好相应准备。”
  这话让朱怡成有些失望,似乎看到了朱怡成面容露出的表情,杨勖继续道:“其实臣以为,江北之局还未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再者岳钟琪虽赢了一仗,但他现在想调兵进入其他战场恐也是难事。”
  “此话怎说?”
  杨勖笑笑道:“汤庄之战,我军虽看上去损失惨重,但实际上兵员主力未损,主要还是补给不济,如今朱将军的主力依旧完好,再加上收拢的败兵算下来依旧有三万多大军,这些部队眼下正在汤庄休整。”
  说到这,杨勖把目光投向了在坐的两人,一人是潘老大,而另一人是王樊。
  潘老大是长江水师提督,而王樊是军机大臣兼户部尚书。
  “王中堂,补给江北的后续物资可有问题?”中堂一词出自唐末,自北宋起就成了宰相的代称,而在前明因为朱元璋废除了宰相,之后设置内阁协助皇帝处理公务,所以中堂之称就变成了阁老,而内阁大臣也有阁臣的称呼。
  但到了朱怡成复明后,为考虑内阁的弊端,再加上皇权对政务的控制,所以废内阁而设军机处,这样一来之前阁老的称呼就不合适了,而直接称相更不合适,所以渐渐地又把中堂这个代称拿了出来,以用来称呼军机大臣。
  如今大明富有四海,再加上海贸大开,物资充裕,对此王樊当然不会有问题。其实在江北之败传来之后,王樊就从户部调集了一部分资金开始准备了,只是汤庄囤积的物资损失太大,后续物资补给要全部准备完毕需要些时间罢了。
  “潘将军,你的长江水师还能战否?”
  听到这句问话,潘老大的脸一下子就红了。汤庄一战,他的长江水师损失了好几艘船舰,这让潘老大怒火冲天。相比大明海军,长江水师其实就是一支二流部队,可是在潘老大眼里,这支水师在眼下打通南北战略目标之下是极有用武之地的。
  甚至潘大老还希望能在这次战略中长江水师独占鳌头,好好露一把脸,没想到在汤庄脸没露出来反而露了屁股,这让他见到王东时连脑袋都抬不起来,心中更是愤慨异常。
  “长江水师当然能战!”潘老大一下就站起身,满面赤红道:“在海上,我水师或比不上海军,但在长江要说水战我水师当仁不让,还请皇爷下旨,臣定亲率水师就敌,以雪前耻!”
第566章
鹤唳
  “好!有潘将军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杨勖抚掌大笑,朱怡成听到这若有所思,似乎有些明白了杨勖的想法。
  “臣请皇爷一道旨,此旨给江北朱将军,令他便宜行事,至于其他不必多说。”杨勖起身道,对于朱一贵此人他是非常清楚的,朱一贵的用兵特点是什么?就是天马行空不拘一格。
  当年在福建起义,朱一贵凭着手上一群乌合之众就能耍得清军头头转,而现在虽有汤庄之败,但朱一贵的主力依旧完好无损,如今知耻而后勇,何不拼命?
  此外,由长江水师和户部抓紧向江北运输物资,同时调南京周边部队支援江北。而最好的部队就是在崇明训练的新军,虽然这支新军还未完全成型,数量也不多,仅有三千多人,但运至过江用来防御后路还是没有丝毫问题。
  至于长江水师方面,杨勖建议自南通州至滁州一带在保证同江北明军的后勤运输外,潘老大可自行出击,用以牵制江北清军。更重要的是黄朝云部,如今黄朝云部的九万人在湖北,但还有一部人在安庆,这两部可同时向隆科多部发起进攻,以策应河南战事,确保整体战略。
  经过整整一日的会议,最终朱怡成同意了杨勖的战术调整,同时下旨给江北朱一贵。
  接到圣旨后,朱一贵又惊又羞,同时心里松了口大气。汤庄之败,令他羞愧难当,大意之下被岳钟琪抄了老巢,就连副总兵高治国也葬身大营之中。
  要知道朱一贵自领军后,无论是在福建还是在安庆或是江西、湖北等地,他可是从来没有吃过这样的亏。就算对阵隆科多如此名将,他也是游刃有余,占了不少便宜。
  但现在,自己在江北被一棍子打得头破血流,心中的郁闷不要提有多少了。更令朱一贵担忧的是,如果中枢直接把他撤职查办,调回南京的话,那么别说报仇血恨了,就连今后带兵的可能性都不大。
  这对于朱一贵来讲是无论如何接受不了的,幸亏朱怡成还是给了他戴罪立功的机会,仅是降级留用。更重要的是这份圣旨,圣旨中虽然训斥严厉,把他骂了个狗血淋头,可最后却给了他在江北战场便宜行事的权利。
  当听到这句话时,朱一贵黯然的目光顿时就来了精神,皇爷还是相信他的,没有因为汤庄之败而对他有所限制。随后,在同宣旨之人的交谈中得知中枢对长江水师和崇明新军的调派,还有各部明军的安排后,朱一贵转瞬就变得精神抖擞起来。
  正当岳钟琪重新调整兵力部署,决定增援徽州,以策应河南战场的时候,突然间接到了朱一贵部有异动的报告。
  原本在汤庄驻扎的朱一贵部居然出动出来了,其分兵二路,一路由汤庄向东,直奔泰州方向,而另一路却朝西向滁州而去,两路兵马每路一万多人,至于汤庄还有万余人留守,这让岳钟琪大为惊愕。
  “这朱一贵想干什么?”岳钟琪快速看着地图,脑袋里飞快转动着,试图搞清楚朱一贵的目标。
  打泰州?在扬州一时间无法拿下的情况下,明军要改打泰州?这从战术上来似乎没有什么问题。可要知道现在明军的补给全毁,强攻泰州城并不是那么容易。更重要的是一万人打泰州,这个可能性也不大呀,如果朱一贵集中所有兵力攻击泰州或许还有几分可能。
  至于滁州那边同样也是如此,而且从距离来看滁州离得比泰州远得多了,朱一贵打滁州试图切断江北和徽州的道路?但从兵力和其他情况来看,要想拿下滁州极难。
  岳钟琪一时间无法判断出朱一贵要做什么,他连忙向泰州和滁州的清军发去警告,令其部严防,尤其是避免明军偷袭。
  要知道朱一贵的用兵和岳钟琪类似,同样是以灵活多变为著称,谁能保证朱一贵不会学着岳钟琪来个突然袭击,以报之前汤庄之仇?
  至于岳钟琪在江都的主力,其目标依旧还在汤庄,要知道汤庄可是明军在江北的大本营,无论朱一贵耍什么花招,在岳钟琪看来只要死死盯住汤庄,伺机而出,朱一贵也拿他没有办法。
  但谁想到,朱一贵打泰州和打滁州都是虚晃一枪,他分兵两路其主要目的并非这些大城,反而是扬州周边的各镇和小县。岳钟琪判断的没错,在缺少物资的情况下,朱一贵现在并没有大举进攻大城的能力,所以他是大张旗鼓先用这种方式吸引住清军,随后两路兵马以扫荡周边为主,给江北清军造成压力。
  几日间,各处军报如雪片似地朝江都而来,每日里明军东一锤子西一榔头,在扬州周边闹得不可开交。而且朱一贵的部队飘突不定,上午在一地交战,到了傍晚又去了其他之处,出战也是一副随心所欲的样子,能打就打,不能打直接绕道而行,等清军追出来后又来个回马枪,每次战斗规模极小,可这种战术使得各处清军苦不堪言。
  一时间,各处风声鹤唳,人心惶惶。这些年来,随着大明的崛起,江北本就失去了往日的繁华,民间百姓的日子过的极为艰难。眼下又是大战,这些老百姓更是不好过,就连官府的日子也难过。
  之前两军交战还稍好些,可现在朱一贵来这么一出,使得四周逃难的百姓一下子多了许多,这些百姓从四面八方朝着扬州、江都、泰州、滁州、淮安等各处而去,给予江北的清军带来极大麻烦。
  “这个鸭王,真是好算计!”岳钟琪冷笑道,朱一贵的招术看似无赖,可却极有效,他是用这种方式变被动为主动,以来争取时间。只要清军被他牵着鼻子走,那么岳钟琪就无法安然调兵支援其他战场,而在之前因为汤庄之战所获得的局部优势也会因为时间的推移渐渐失去。
  等到明军对汤庄的军力和资源补给完成,这势态就又回到了以前的模样,到那时候岳钟琪煞费苦心营造的局面就荡然无存了。
第567章
浑水摸鱼
  岳钟琪要破对方的局从理论上来说并不难,但以他现在手中的兵力再加整个战局姿态能拿打出来的牌却不多。最为简单的就是集中兵力再攻汤庄,趁朱一贵分兵而出的机会反客为主,汤庄明军从兵力来讲并不多,只要拿下汤庄,直接斩断朱一贵的后路,原本就补给不足的明军根本支持不了多久,等到那时候朱一贵走投无路,唯一的选择就是回军汤庄同清军决战,到那时候岳钟琪不需同对方决战,而只要派兵死守汤庄,耐心等朱一贵的部队弹尽粮决即可。
  但这战术看起来似乎不错,可是汤庄是那么好打的么?别看岳钟琪之前偷袭汤庄大获全胜,可那种战法是无法复制的,可其一不可其二。
  朱一贵可不是高治国,他既然能如此大胆领兵而出,自然早就在汤庄做好了准备,而且情报显示这些日子明军也没闲着,长江水师不仅向汤庄调集了不少物资,另外还有数千增援的明军也陆续在汤庄登陆。
  再加上明军的装备和水师的战舰,岳钟琪想再袭汤庄成功的可能性极小。到时候别说打下汤庄了,弄不好掉进朱一贵的圈套,以岳钟琪对朱一贵的了解,别看他现在攻掠四方,但朱一贵肯定是一只眼睛死死盯着江都的自己,而另一只眼密切注视着汤庄那边。
  一旦自己带兵前往汤庄,说不定朱一贵就快迅速回军,随后以汤庄作为诱饵给自己一记狠的,以报前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0/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