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2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0/656

  门头沟一战,清军在直隶的精锐被一扫而空,就连十三阿哥也都生死不明。从而导致原本固若金汤的直隶防线瞬间崩溃,使得明军轻而易举的就占了直隶大片土地,其前锋甚至已避进黄河一线。
  如果不是明军兵力不足,再加上隆科多火速北上,稳住河南阵线的话,恐怕现在明军早就打通南北了。眼下的局势令八阿哥心急如焚,但一时间却没有太好的办法,他只能下旨让隆科多无论如何不能让明军打通南北,同时让十三阿哥和江北岳钟琪在稳固山东和江北一线的情况下同隆科多联合作战,以抗明军。
  与此同时,清廷继续抓紧训练部队,在西北各省和四川等地,清廷一口气补充了七个镇的新兵,这七个镇的番号继续沿用直隶、湖北、湖南甚至江西几省已被消灭的清军,但同之前的绿营相比,这些新练的兵马战斗力远远不如原来的部队。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练兵不是那么容易,何况招兵买马需要钱粮。如今的清廷已是内忧外患,财政已快到了破产的边缘,如果不是依靠各种手段支持着,八阿哥根本就拿不出这些钱来。
  更重要的是,相比明军,清军的装备已经落伍了,明军这些年部队中所拥有的火器比例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天津卫和北京城一战成名的新军,更让天下人看到了火器在战场上的决定因素。
  为此,八阿哥在初到西安之时就加大对火器研制的投入,而且把这项任务交给了大阿哥。而现在,清军虽然有几部所装备的火器比原来多,战斗力也随之上升,可惜的是清军的火器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比上明军。
  对于这情况,八阿哥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毕竟在技术上大明已远远超过了清廷,而清廷一向鼓吹所谓的骑射,使得火器的运用无法得到推广,从而也导致了清廷在不重视火器发展的情况下吃到了一颗苦果。
  原本,八阿哥还打着从大明那边搞来技术和火器实物的算盘,只可惜最终没能成功。面对现在的情况,八阿哥愁得头发一把一把地掉,再加上战局的不利,更让八阿哥心中焦虑不安。
  “八哥!八哥!”这一日,八阿哥正批阅着奏章,堆得满一桌子的奏章看得他越瞧火越大,里面好事没几件,坏事一大堆,八阿哥恨不能把这些破东西全部一把火给烧了,落个眼不见为净。可惜,作为监国太子,大清实际的主人,他又不能这么做。
  一阵呼声由远而进,听声音这是九阿哥。八阿哥不由得抬起头来,正纳闷这平日九阿哥稳重的很,而今天怎么风风火火?如果是十阿哥倒不奇怪,可偏偏是他。
  一转眼,只见九阿哥如一阵风似的进了屋,一见到八阿哥就上前打着马蹄袖请安,满脸都是喜色。
  “八哥,大喜!大喜啊!”
  “大喜?”八阿哥一愣,难道是山东和江北打了胜仗?还是在河南的隆科多把明军给打回去了?
  “是山东还是江北?或是河南来了消息?”八阿哥顿时急问道。
  可谁想九阿哥当即一愣,紧接着听道:“八哥,不是山东也不是江北,更不是河南那边,是山西传来好消息了。”
  “山西?山西那边有什么好消息?”八阿哥疑惑不解,这山西如今牢牢守着门户,虽然进攻不足但自保没有问题,而且八阿哥在山西的兵力都是清军的精锐,要知道一旦山西丢了,对于西狩的清廷意味着什么可想而知。
  所以,这些日子山西并没有和明军有任何交战,而且明军也暂时顾不上山西那边,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来的好消息?
  “是山西范家!”九阿哥见八阿哥没反应过来,当即提醒道。
  “范家?范毓馪?”八阿哥脑海一闪,马上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了,当即追问道:“怎么?范毓馪已同罗刹人联系上了?快快快!你快说究竟是什么好消息。”
  九阿哥顿时笑了起来,点头道:“八哥您猜的一点都没错,范毓馪的确和罗刹人联系上了,罗刹人不仅同意售卖火器给我大清,而且还主动提出可派三千火枪兵帮我大清助战!”
  “什么!”八阿哥顿时一惊,同时又是狂喜。
  罗刹国的火器精锐无比,如果能售卖给大清那是最好不过的了,如果能从罗刹国得到大量火器,把清军给武装起来,那对于现在的战局来说几乎是雪中送炭。一直以来,清军并不是不能打,而是军械不如人。
  在最初的时候,清军对于这些反贼是稳稳占了上风的,只不过当初康熙判断错误,并没有把在宁波的朱怡成当成心腹之患,而是集中力量对付袁奇等部。但康熙万万没有想到,这是在清廷把朱怡成暂时放到一边,认为这只不过是一股小小的流寇的时候,却同时种下了让所有人悔恨不已的种子。
  就算在之后,朱怡成刚在南京监国的那会儿,清军依旧和明军打得旗鼓相当,要说真正明军占上风的还是明军开始由福建南下广东那时,到这时候,明军已经成了气候,无论是部队训练有素还是火器的配置,甚至包括水师的力量,从而使得明军战斗力开始超过了清军。
  广东一战后,明军更是势大,相比之下清军反而开始走了下坡路。这些,虽然有着康熙的战略判断失误,同样也有着他用人不当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明军从战争手段上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其实这么说也不是完全正确,其实在元末的时候,朱元璋起义,之所以能推翻大元建立大明,其实依靠的就是火器部队。那些横扫天下,锐不可当的蒙古骑兵在明军的花样百出的火器打击下最终丢掉了天下,从而使得天下成了大明的天下。
  不过,后来太平日子过久了,明军虽然依旧装备大量火器,可惜的是那时候的明军从骨子里到外面全都烂掉了。好的武器是需要合适的人去使用的,如果使用的人不当,这火器恐怕连烧火棍都不如。
  这也是后来清廷能够入关,从而夺取天下的原因。可就算如此,当初的后金在明军火器中同样吃了许多大亏,就连努尔哈赤也因为被火炮导致的受伤而过早离世,如不是皇太极英明,哪里会有后来的大清存在?
  八阿哥早早看到了这点,只可惜他不是康熙,那时候的他连太子都不是,所谓人言轻微,根本就做不了数。
  后来,他当了太子后,在康熙的同意下让管理工部的四阿哥想办法尽快发展火器,可最后也是不了了事,四阿哥除了勉强铸造出几门大炮来,其他的根本就没什么成果,等到现在,虽说大阿哥也明白火器的重要性,清廷耗费了无数钱财和人力在火器研制上,不过这哪里是短时间能追得上的?
  现在好了,罗刹国肯卖火器给大清,这可是天大的好事。有了罗刹国的火器,这几乎让清军的战斗力上升一大截,也许暂时比不上明军新军的强悍,但只要有对方一半的战力也就足够了。
  此外,九阿哥还说罗刹国肯派兵援助大清,愿意出三千火枪兵,这一下子更让八阿哥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三千火枪兵,从数量来看并不多,但要知道这可不是普通三千神机营,更不是三千八旗和绿营。
  罗刹国的火枪兵厉害,八阿哥是再清楚不过的了,想当年雅克萨一战,罗刹国仅不到九百人就同几万精锐清军抗衡,这一仗前前后后打了足足四年时间,最终签订协议虽然说是大清得胜,可实际上被割走的土地是明明白白的,从来不肯吃亏的康熙最终认下了这件事,如何不能证明当初究竟是怎么回事?
第512章
心累
  如果能得到这三千罗刹火枪手,那不等于一下子多了几万精兵的力量么?这对于大清意味着什么,八阿哥是再清楚不过,可八阿哥狂喜之后同样又冷静了下来,所谓欲先取之,必先与之。八阿哥从来没有想过那些贪婪的罗刹人会如此好心,他们既然提出了这些,那么肯定有所索取。
  果然不出所料,当九阿哥说出罗刹国的要求时,八阿哥顿时沉默了。
  罗刹人对于火器的报价极高,普通的火枪一杆是清军自造的二倍还多,至于大炮就更高了,几乎是三倍之数。而且铅子、炮弹等等都需另购,价格也超过普通的倍余之数。
  更要命的是,罗刹国所出的三千火枪手表面是帮助大清平叛,但实际上却狮子大张口,提出了对于领土的要求。银子也就算了,可这领土要求让八阿哥顿时气不打一出来,虽说他之前曾经和十阿哥说过,同罗刹国很可能是于虎谋皮,不过八阿哥却觉得在现在这情况下冒些风险付出些代价还是值得的。
  只要能够打败明军,重新让大清统治天下,八阿哥认为就算付出一些代价也不算什么,况且他觉得只要能够达到目的,到时候再把失去的东西从罗刹国那边捞回来也不是不可能的。
  也正是这个原因,当初他派九阿哥去了一次山西,不仅安抚范家,更同其余几家取得了联系。可他怎么都没想到,罗刹国的胃口居然如此之大,一开口就是要了东北大片土地,这不是一城或者一小块地方,如果放在关内几乎等于近一个省的国土了。
  这样的要求,八阿哥怎么能够答应?这是他根本无法接受的。作为监国太子,八阿哥一旦这么做了,他在天下人眼中会是如何模样?更重要的是,辽东是龙兴之地,大片国土被罗刹国就此占去,等到了地下,他又如何去见列祖列宗呢?
  “不行,这条件太过了。”八阿哥顿时摇头道。
  “八哥,可如果不是这样的话,罗刹国就不肯出兵啊!”九阿哥在一旁说道。
  “不出兵就不出兵吧,只要买到火器就行。”
  “可……可是……。”
  “可是什么?”八阿哥见九阿哥表情有些不对,想了想后顿时追问道:“老九,你不会告诉我罗刹国那边如果不接受他们出兵的条件就不卖我大清火器?”
  九阿哥顿时苦涩地点点头:“八哥,您猜的一点都没错,就是这个意思……。”
  “浑帐!趁火打劫的野蛮人!无耻!”八阿哥火冒三丈,气得眼都发红了,一伸手,桌案上的奏折全部被他扫到了地上。
  “如此胡言乱语,你居然还报我?”骂了几句,八阿哥直接把火撒到了九阿哥头上。
  九阿哥心里委屈,他只是个传话的而已,如何成了自己的事了?
  “范毓馪!范毓馪究竟干什么吃的?他是如何谈的?”
  “八哥,此事怪我,范毓馪并无什么过错,而且为了此事他已下了不少工夫了,实在是罗刹国那边……。”九阿哥忍不住说道。
  不等他说完,八阿哥一抬手就制止了他,脸上带着怒色道:“他范毓馪商人出身,一向都是唯利是图,他的性子我如何不知?老九,别看你平日书虽读得不少,但这人心却看的不明白。如果他范毓馪在其中没有半点私心的话,我这太子也就不用当了,你替我马上去山西跑一趟,就同范毓馪说,罗刹国这条件太过,我大清承受不起。”
  “这……这一旦谈砸了,如何是好?”九阿哥一听就觉得头大,这事他去谈?
  八阿哥冷笑道:“谈不砸。”
  “八哥您意思是说……?”九阿哥不明白地问。
  八阿哥伸指点了点他道:“这罗刹国既然开出如此条件,分明就是动了心的。再加上范毓馪在其中,才会开出如此价码来。所谓做生意嘛,有开价就能还价,我就不信这罗刹国就如此强硬,你到了山西就和范毓馪这样说,千万不能软,上赶着的买卖不是好买卖,多谈几次,总有松口的时候。”
  九阿哥愣了会儿,过了许久这才勉强点头道:“既然八哥如此交代,那小弟就再去一次。不过八哥,您得给我交个底,究竟什么条件可接受。毕竟要罗刹国帮忙,万一谈得太久,对于战事也是不利啊!”
  “这……,我想想……。”八阿哥在屋里转了几圈,最终说道:“火器的价格可以接受,甚至再高一成也行,但割让如此多的国土是断然不行。别说我现在只是太子,就算是皇阿玛也绝对不会签这个字的,此事太大,一旦做出了如此事,我大清内部必起波澜,而且弄不好会动摇国本。”
  “那寸土不让?”九阿哥为难道。
  八阿哥迟疑了下,这才道:“如果最终对方咬着不放,可是适当地让步,但要记住!无论如何让步,底线不能动!”
  “底线?”
  八阿哥点点头,随后说了个地名,九阿哥顿时明白了八阿哥的意思,心里算是有了些底。
  另外,八阿哥还交代九阿哥,就算到最后一步,这东西也不能先给对方,可以先两国签订协议,等罗刹国完成承诺后方才能交付。这点必须切记再切记,绝对不能疏忽,见八阿哥如此叮嘱,九阿哥当然牢记在心。
  等九阿哥走后,八阿哥这才坐了下来,低头看着一地散乱的奏折,八阿哥心中极不是滋味。
  堂堂大清,几年前还是万国来朝,堪称盛世,可转眼间就成了这番模样。如今,他日日辛苦,苦苦支持着飘零的江山,为的是什么?还不是这祖宗的基业和大清的天下?
  为人难,为臣子难,为皇子难,为君更难!八阿哥终于明白了什么叫称孤道寡,如果不是自己强大的心脏支持着的话,八阿哥真不想坐现在这个位置。
  他不由得抬起头来,望着不远处的一处地方,那边正是康熙被软禁的场所。虽然康熙现在失去了权利,但他依旧还是皇帝,更重要的是,他终于不需要面对这一切了,想到这,八阿哥甚至有些羡慕起这位被他亲手圈起来的皇阿玛了。
第513章
绝望
  康熙的身体大不如以前,本就不胖的他如今已瘦的很麻杆似的,倒是和他康麻子的外号有一字相同。
  其实,康熙并没有什么大病,从一个老人来讲,他远比常人健康的多。但从高高在上的云端跌落到如今这地步,心高气傲的康熙胸中一口闷憋着,也就是所谓的积忧成疾。
  不仅如此,康熙如今的脾气是越来越大,那些伺候他的太监宫女平日里更是非打即骂,弄得这些人对康熙避之不及。但又没办法,毕竟康熙还是大清的皇帝,这些人又是太子八阿哥安排的,有些关系和家底的只能想办法求人从康熙身边调走,而没能耐的也只能硬忍着。
  就像今日,之前的老太监调走后,顶替他的一个小太监就因为茶水上的稍晚了,被康熙一脚踢翻在地上,然后拿着鞭子就拼命的抽。
  可怜这小太监年仅才十四岁,还是个孩子,一开始还咬牙挺着,可之后实在受不住了被抽得在地上翻滚哭求,但康熙却丝毫没有怜惜,反而下手更重的。而且小太监哭喊的越厉害,康熙就越兴奋,一张瘦瘦的老脸上甚至浮现出一抹病态的胭红。
  足足抽了小半个时辰,喘着粗气的康熙这才停下了手,随后康熙挥了挥手,两个一旁吓得已经脸色铁青的宫女这才胆战心惊地走了出来,把伤痕累累的小太监给弄了出去。
  “都是贼子!都是贼子!”康熙把鞭子一丢,咬牙切齿地咒骂道。一开始,被软禁的康熙还没这样,虽然愤怒之极,但那时候的康熙还是保持着作为一国之君的仪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0/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