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1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3/656

  费尔南多话音刚落,王东就哭笑不得的,闹了半天这家伙是打着这种算盘。不过让他顺路搭船并没什么,反正他们的目的地都是南京,而且王东也知道朱怡成对费尔南多的重视,再加上这次费尔南多给大明招揽了这些人才,帮他一把并没问题,无非就是顺手的事而已。
  “行了,你就在我这好好呆着吧,至于那位什么伯爵,呵呵,我自然会安排人照顾他。”
  “那就谢谢元帅阁下了。”听到王东一口答应,费尔南多笑容满面,再一次举杯向王东道谢。
  第二日,舰队就抵达宁波,在王东的安排下,费尔南多三艘船上的人员全部由当地驻军安排,同时王东还通过渠道告知了通事处,通事处掌管外事情报,葡萄牙王国的使者通事处当然是高级监控对象,所以通事处立即派人以鸿胪寺官员的身份对来宾进行接待,同时初步删别那些从欧洲招徕来的工匠等等。
  至少在明面上,大明做的还是不错的,不仅给这些人安置了住处,并且进行身份登记造册等等。至于瓦斯康塞洛伯爵这位尊贵的客人,通事处还特意安排了一座幽雅的住处,还派了些仆人(探子)过去,门口还有当地驻军加设的警卫,以保证瓦斯康塞洛伯爵在大明的安全。
  做好这些安排后,王东和费尔南多在宁波稍稍停留,随后就换船直接前往南京。
  当他们抵达南京时,朱怡成已从兵部和通事处各自接到了消息,第一时间就先召王东入宫,至于费尔南多暂时让他等等,相比他的事来,朱怡成更重视这一次试航和日本之行的结果。
  费尔南多在南京是有住处的,这个住处当初还是朱怡成特意赏给他的,只不过费尔南多长在澳门并不在南京,但他人虽然不在,这地方依旧有下人打理的干干净净。
  先去了住处,稍作休息,费尔南多暂时无所事事。在院子里转了几圈后就打算出去走走,南京距离他上次来已经过去一年了,这一年来南京城又发生了些变化,相比之前,现在的南京已更热闹,反正离朱怡成召见他的时日还早,点了两个仆人跟随,换了身衣服的费尔南多就如一个普通大明人般上街闲逛去了。
第392章
伯爵的信
  在费尔南多悠闲地在南京城中闲逛的时候,那位被留在宁波的瓦斯康塞洛伯爵大人同样在通事处的人员陪同下游览了宁波城。
  虽然瓦斯康塞洛伯爵被王东直接安排在宁波,甚至连见都没见他一面直接把这位大人丢给了通事处,但不管怎么样瓦斯康塞洛伯爵毕竟不是犯人,他是葡萄牙国王的使者,一位伯爵,对于这样的人物,通事处还是给予一定的便利和尊重的。
  所以,瓦斯康塞洛伯爵在宁波除了无法去一些机密地方,比如说工坊、海军基地、驻军所在地这些外,对于日常普通的去处基本为他开放,通事处还会派出陪同人员进行引导,当然在未接到南京命令之前,瓦斯康塞洛伯爵是无法离开宁波。
  一开始,这位骄傲的伯爵阁下很是愤怒,他没想到费尔南多在即将抵达宁波时突然间以同明军交涉的理由从自己眼皮子底下失踪了,自费尔南多去了那条明军旗舰后,瓦斯康塞洛伯爵就再也没见费尔南多。
  到了宁波,迎接他的只是当地驻军和自称鸿胪寺的官员,对于大明的官职瓦斯康塞洛伯爵不怎么了解,但经过沟通后才搞明白,所谓的鸿胪寺就是专门负责外交和接待的,随后伯爵阁下就被安排在城中一处居住,虽然瓦斯康塞洛伯爵不断提出自己的身份和来意,要求尽快和大明的高级官员直接沟通,同时前去大明国都南京城面见大明皇帝,而不是留在宁波这样的港口城市。
  可惜的是,似乎负责接待自己的那些人有些听不懂自己的话,无论瓦斯康塞洛伯爵如何要求,甚至发怒,对方却总是以一种彬彬有礼的态度用结结巴巴的葡萄牙语单词告诉他请耐心等待之类的话。
  一来二去,瓦斯康塞洛伯爵也拿对方没有办法,只能埋怨大明精通葡萄牙语的人实在是太少。假如那个该死的费尔南多在自己身边,应该就不会有这些麻烦,可是这费尔南多哪里去了?这个问题瓦斯康塞洛伯爵也询问过,可根本就得不到答案,那些大明官员一脸疑惑,全头摇头表示不知。
  心中咒骂了一顿费尔南多,瓦斯康塞洛伯爵也无可奈何,何况在船上呆的久了,来到宁波,在耐心等待大明回复的同时,瓦斯康塞洛伯爵也只能既来之则安之,同时对于大明这个国家,瓦斯康塞洛伯爵有着浓厚兴趣,准备趁这机会好好看看这个国家。
  作为葡萄牙的贵族,瓦斯康塞洛伯爵对于远东还是有所了解的,他的祖先,也就是他的曾祖父和祖父都曾经来过远东,甚至还是当年大明灭亡的亲历者。这也是国王陛下选择瓦斯康塞洛伯爵作为使者的原因,一来他是国王的亲信,二来其家族曾经在远东呆过很长的时间。
  在祖父的描述中,远东是个充满机遇的地方,可同样也是危险之地。前明的覆灭,席卷神州的战乱,这些描述都曾经给过瓦斯康塞洛伯爵深刻印象,在前来远东的时候,瓦斯康塞洛伯爵对于远东的印象还是其祖父所讲的那些,可当他踏上宁波的土地时,却发现自己想象的和现实有着极大区别。
  其他不说,仅仅就说葡萄牙远东舰队的覆灭吧,当消息传到葡萄牙国内时,无论国王和贵族们都对此难以置信,要知道远东舰队的强大是众所周知的,一个刚刚复国,甚至还在战乱中的国家怎么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击败葡萄牙远东舰队呢?
  可当瓦斯康塞洛伯爵到了澳门,并从澳门前往宁波的路上,他才直观地看到了大明的强大。
  先不说这一路上随处可见的大明商船,如今的大明海贸和海运异常发达,一路北上,到处可见大明商船的存在,如不是身在远东,瓦斯康塞洛伯爵甚至怀疑他是在繁忙的地中海航行。
  这些商船规模都不小,甚至有些大型商会的船队就连普通欧洲小国都比不上,当抵近宁波,遇见王东的舰队时,瓦斯康塞洛伯爵更清楚的知道了大明海军的强大,而当人告诉自己,这只不过是大明海军的一小部分时候,瓦斯康塞洛伯爵这才相信远东舰队是如何覆灭的了。
  至于宁波这个城市,当他处身于城中,直接感受到它的繁华和活力时,瓦斯康塞洛伯爵完全颠覆了他原来对大明的印象。他不得不承认,大明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因为也只有强大的国家才有如此的景象,面对这一切,瓦斯康塞洛伯爵心中隐隐约约有些担心起来,他担心自己的使命是否能够完成。
  正如费尔南多所说的,瓦斯康塞洛伯爵是一个善于幻想的人,这除了他作为贵族的骄傲外,也同葡萄牙的国力无法分开。
  虽说现在瓦斯康塞洛伯爵承认了大明的强大,可他心中依旧有着作为葡萄贵族和国王使者的骄傲,在他看来,大明强大的表面下还有着许多问题,其他的不去说,仅仅是北方的清廷就是其一,统一国家的战争还在继续,在这种情况下再竖强敌从政治上来讲不是个好选择,也许可以从这方面入手,说服大明的皇帝,从而完成自己的任务?
  在街上走马观花转了一圈,瓦斯康塞洛伯爵就回到了他的临时住处,随后提起笔开始写着他的日记。
  瓦斯康塞洛伯爵有写日记的习惯,或者说他的家族都有这种习惯,在前往远东的一路上,就算在茫茫大海中他也未能抛弃这个习惯。
  把今日所见,和所想的事记录下来,等需要的时候再翻阅和思考。瓦斯康塞洛伯爵写完日记后,想了想拿了张纸出来,写了一份给若昂五世的信,在信中瓦斯康塞洛伯爵先是问候了国王的健康,随后就提及自己已到达远东,并且已在宁波登陆。
  简单地把他对于大明的直观告诉了国王,随后就写起了他对于任务的看法。
  瓦斯康塞洛伯爵写道:“尊敬的国王陛下,虽然明帝国是一个新兴的强大国家,但它还未强大到能够统一远东的地步。明帝国的首要敌人,清帝国依旧存在,所以我打算从这方面入手,以完成陛下交于我的任务。请陛下放心,葡萄牙帝国的荣耀不容玷污,远东我们必须拥有自己的港口,澳门也必然属于陛下的……。”
  最后,瓦斯康塞洛伯爵郑重其事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完成了这份信件,但他却没有马上寄出去,而是把这封信暂时收了起来,同他的日记一起收进了箱子中。
第393章
或可用兵
  大明皇宫,朱怡成正听着王东的汇报,由于王东这次试航不仅只是简单的航行,还牵涉到琉球、日本两国事务,所以军机处其他四位军机大臣和总参谋长庄岩一并列席,另外还有提督四夷通事邓秉和锦衣卫指挥使张冉一同在场。
  王东先说琉球之事,相比日本,琉球的差事办的异常顺利。琉球小国本就左右逢源,对于大明丝毫不敢抗拒,至于大明给予的王师何显祖已经顺利进入角色,不仅取得了琉球国太后的信任,更通过太后把小国王牢牢掌控在手中。
  此外,大明帮助琉球拿回北方各岛,这更加强了琉球全国对于大明的感激。虽然琉球朝中有些人对于大明如此所为表示担忧,但在大势所趋之下,根本就翻不起什么浪花来。
  “何显祖做这事倒是有一套,据说他常常出入琉球后宫,可有此事?”朱怡成笑问道。
  “这个……。”听到如此询问,王东神色有些尴尬,而其余人却露出了古怪的笑容。
  “回皇爷,何显祖虽然出入后宫,但他是个明白人,这些轻重还是知道的,其实他同王后之间并未有什么瓜葛,只不过王后因为其国主年幼而臣强,意图拉拢何显祖,借我大明之势罢了。”
  笑着摆摆手,朱怡成道:“其实这也没什么,只要达到目的,弄些手段也是正常,朕并非要追求此事,但话又说回来,琉球国虽小,可地理位置极其重要,琉球稳定事关大局,千万可马虎不得。”
  说到这,朱怡成脸上的笑容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脸凝重。
  他可不管何显祖在琉球如何,哪怕就算他真的上了王后的床,但只有一点,琉球不能乱,琉球必须牢牢掌握在大明的手中,一旦做不到的话,不要说何显祖了,就连王东朱怡成也饶不了他。
  王东顿时一惊连忙称是,而在一旁的廖焕之也站起身对朱怡成保证,他会立即去信敲打何显祖一番,以免他在海外时间长了忘记了身上重任,从而坏了朱怡成的大事。
  微微点头,这事就暂时过去了,接下来王东就开始说起了日本之行,对于同日本幕府的交涉讲述的异常详细,其中关于牵涉到贸易和其他方面更是说的清清楚楚,同时还递上日本幕府和日本国王给予大明的书信。
  对于这两份书信,至于后者朱怡成直接先放到一旁暂且不看,如今的日本国王,或者说天皇就是一个傀儡,他的书信看不看都是一样的。至于幕府的书信倒是可以瞧一瞧,仔细看过书信后,朱怡成还算满意,因为他派王东前去的目的基本都达到了,这书信中也未留有其他手尾。
  看完书信,朱怡成把这书信直接交给了邓秉,日本方面的一些安排就由通事处出面,同时王樊进行协助,借商贸名义一方面扩大和日本之间的贸易,另一方面通事处借此机会把触角伸入日本,徐徐图之。
  见邓秉接过那份信,在一旁的张冉心头是一片火热,同时也有些黯然。要知道之前所有的情报都是由锦衣卫负责,张冉可以说是大明最大的踏特务头子,但在一年前,朱怡成把部分锦衣卫拆分,从而建立通事处后,这对于外番的所有情报就再也和锦衣卫没有瓜葛了。
  如今,通事处的规模越来越大,而且随着大明的触角向外扩张,通事处的地位也逐渐提升,这让张冉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却又无可奈何。
  半低着头,微抬着的眼深深看了一眼邓秉,张冉暗暗告诫自己锦衣卫必须为大明做出些拿出份量的事来了,要不然再这样下去,一旦朱怡成觉得锦衣卫不如通事处,弄不好他这个指挥使就做到了头。
  至于北海道那边,之前兵部已有安排,所以王东在汇报中主要侧重于当地的情况,以供董大山等人参考,还有对于松前藩的任命,这也是朱怡成早就做了安排的,如今由王东仔细讲述,让大家都清楚这件事,以好对于后续的计划有所把握。
  “此次试航虽有波折,但总体还算干的不错。”等王东一一说完,朱怡成最终总结道。
  “臣不敢居功,还多亏了皇爷指点。”王东连忙行礼道,这句话倒是他出自内心,在日本和幕府交涉时差一点儿上了对方的当,如不是朱怡成点醒他哪里还有后面的顺当?
  摆摆手,朱怡成也不再说什么,而是对在场众人道:“如此,琉球已在我大明囊中,日本大门也被我大明打开,再加上北海城已建,大明可以说在日本已占了主动,接下来各部各司其职,按之前商量的做就是了。”
  众人顿时起身,表示尊旨而行。
  不过,之后王东又提了一件事,就是他的舰队返回时从朝鲜海峡通过所见。
  “皇爷,依臣看来,朝鲜之所原本就是我大明属国,如今琉球、日本和南海诸国已归顺我大明,但朝鲜却一直未有来朝,其心可诛!不如由臣东海舰队直接去一趟朝鲜,向其国问罪如何?”
  王东慷慨激昂道,自清军的水师主力被大明歼灭后,南海一战虽起初受到严重损失,但最后依旧获得全胜。
  如今的大明,海军力量不断增强,再加上现在控制了琉球并压服了日本,就连南海诸国中的欧洲几国也在大明的控制下,依造大明在周边设置的规矩进行贸易。可以说,目前大明海军已成了远东的巨无霸,再无对手。
  不仅如此,在朱怡成的关注下,大明海军还在不断增强,新下水的战舰进一步使得大明海军称霸远东。作为海军最高指挥官,王东一直在羡慕董大山这些陆军,毕竟眼下陆军在大陆和清军交战,仗是不愁打的,可海军却无所事事,这实在是憋坏了王东。
  如果不是这次去琉球和日本,朱怡成早就事先有安排的话,王东甚至想带舰队和对方干上几仗了。所以,他趁此机会就特意提起了回程路过朝鲜海峡的事来,就如他所说的那样,朝鲜一向是大明属国,可大明复国到现在朝鲜却没任何反应,作为堂堂大明,中华正统,借此机会给朝鲜一点颜色看看不是正好么?
  王东突然提到朝鲜,倒是引起了众人的愤慨。的确如此,朝鲜直到现在依旧靠向清廷,对于大明没有丝毫表示。虽然大明复国后,同朝鲜之间的商贸没有短断续,甚至还比以前增加了不少,可朝鲜王国上下如同视而不见一般,迟迟未做出反应。
  “皇爷,依臣看来,朝鲜国乃是忘恩负义之辈,想当年我万历朝时如不是我大明出兵,替朝鲜击退日本,恐怕朝鲜王一族早就国破身亡了,但自毅宗朝后,朝鲜王先是出卖我大明投靠了北酋,丝毫不感我大明对其恩义,反而为北酋收集粮草,派征民夫乃至军队同我大明作战。如此之国,实乃中山狼也!臣同意王帅之见,发兵朝鲜,压服其国!”
  廖焕之平日里一向稳重,而此时却第一个站出来表示赞同王东的意见,而的他话也句句说到了点子上,令众人表示赞同。
  “臣也赞同!”第二个起身的居然是王樊,只听王樊说道:“臣掌管户部,同时兼顾商贸,曾得知朝鲜国内虽继续延用我大明之历,可实际上却依旧同清廷之间眉来眼去,不仅对我大明商人多有不公之事,甚至还有通过我大明船队为清廷收集物资之举。”
  “还有此事?”朱怡成听得一愣,顿时脸色沉道:“此事为何不见上报?”
  “回皇爷,此事仅是商会那边传来的消息,在不久前朝鲜那边有人来接触,说是想要从大明求购些火器之类,皇爷您也知道,我大明火器并无有向外出售之例,所以此事被商行之人拒绝了,可随后对方又找了过来,言语中不仅提起了可以重金求购的说法,甚至还想让商行那边给朝鲜送些火器工匠过去,这事让商行那边大为疑惑,要知道朝鲜小国一向不重视这些,如何突然有此举动,所以就探了探其真意,得知其背后似乎另有其人。”
  “这背后人是清廷?”
  王樊摇摇头:“这倒不知,但此事蹊跷,以臣之见十有八九是清廷那边搞鬼,由于此消息传来不久再加暂时无法确定,所以臣才未能正式上报,还请皇爷恕臣之罪。”
  “罢了……。”朱怡成冷冷道,王樊知道这事时间也不长,而且他本来就是掌管户部,再加他只是商人出身,对于情报迟钝也情有可原,不过这事引起了朱怡成的注意,朱怡成当即就对张冉和邓秉吩咐了几句,让他们两部携手尽快查清此事。
  “皇爷!”
  “哦,邬先生有何高见?”
  只见邬思道坐在椅中,对朱怡成道:“诸位大人之言句句在理,朝鲜之国如此狼子野心,为惩其国,并扬威我大明于四海,皇爷或可适当向北用兵。”
  朱怡成听到这话顿时明白了些什么,微微点了点头,既然如此,这朝鲜打一打也是好的,那就找机会打一下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3/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