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1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1/656

  之前的火绳枪顾名思义是以火绳点燃药池进行击发,如今新军使用的隧发枪虽然已取代火绳,使得击发速度和可靠性增强许多,但要知道在使用前装步枪的情况下,潮湿和雨水依旧是限制步枪击发的最大因素,那怕新军的步枪装有药盖可以防止受潮。
  在这种情况下,步枪的击发概率只有正常一半,而第二次击发的概率更会降低至10%,至于第三次击发究竟能有多少成功率,这只能看天意了。毕竟火枪在第一次击发时,子弹和药池都是预先填装的,只要使用中小心谨慎,不让水进入药盖,成功率还是有一定保证。
  可第一次击发完毕后,当步枪兵进行再次装药时必然会打开药盖进行装填,而这时没有任何遮掩的药盖就将受潮,一旦进水受潮,那么要打响是根本不可能的。
  雨越下越大,进行大比的两军已排好了队列,开始按着操列想前推进,而在其后,作为支援火炮的佛朗机、小六子也开始开炮射击,当然打的都是空炮,根据大比规则,自然有军部专门裁判人员进行对炮击和交战过程中的情况进行判断结果。
  无论是对手还是张昭,他们所使用的方式基本相等,指挥其部队当抵达一定位置后,双方开始进行交战。这种战术,不仅要看各自的勇气,更重要的在于排兵步阵和阵形转换。前者先不去说他,仅从后者来讲,虽说雨天给双方都带来了一定难度,但从表面上来看却做的不错,至少看起来并未有什么问题。
  可当交战射击开始后,雨水所带来的后果异常明显地就显示出来,第一次各列射击,双方的击发率勉强保持在八成,这个比例从现场情况来看是非常高的了。第一次各列击发完成,在各自指挥官的命令下开始装填弹药,这时候双方都采取了用携带的油纸遮挡进行装填的方式,以保证药池不被雨水浸湿。
  可就算这样,第二次各列射击的成功率大减,用油纸遮挡装填非但无法确保药池不受潮,反而因为这种方式导致装填速度缓慢,从而影响到了整体保持连续射击的步骤。
  更重要的是,击发成功率已降至了三成,七成步枪根本就打不响,同第一次击发相比,枪声变的稀稀落落。除此之外,泥泞的地面也给双方带来极大麻烦,队列的变换需要士兵前后移动,地面的湿滑使得有些士兵一不小心跌到在地,手中的步枪直接摔进地上的水坑,这一下步枪除进行清理干燥,要不就根本无法使用。
  “前队退后,后队上前,放!”现场指挥官大声命令道,雨越下越大,雨水把士兵全身都打湿了,就连脸上也都挂满水珠,再加上风吹雨点噼里啪啦地砸下来,就算抬头看前方都有些勉强。
  命令下达,张昭的部队立即进行变阵,但此时此刻后排的装填却还没完成,可在命令之下,步枪兵依旧握着枪到了预定位置,按照程序扣动板机。可这一次,整排步枪中打响的仅只有三支而且,如此结果令总指挥的张昭脸色难看之极。
  “这样下去不行,根本就无法作战。”张昭用手抹了一把脸,向对面望去,而他的对手也比他好不哪里去,对方的枪声同样只有二三下,双方所遇到的问题是一样的。
  再这样下去,这场大比就成了儿戏了,张昭心中焦虑万分,为了拿下这场大比,他这些日子不知费了多少心血,而他的部下也不知掉了多少汗水,难道所有的辛苦最后就在这场看似闹剧的大比中结束么?
  张昭是绝对不甘心的,一时间他狠狠一咬牙,立即命令后方炮队快速上前,在雨中,大炮的使用要比步枪好上许多,毕竟大炮的结构和装填方式相比步枪来讲具有良好的防水性,既然步枪无法使用,必须赢得大比的张昭就要另想办法,他的办法就是用大炮抵近射击,从而替代步枪攻阵。
  张昭这一手的确见效,当他的炮队快速推进,开始攻击对方阵营的时候,对方一瞬间慌乱起来。不过对手也不是傻瓜,在短暂的慌乱中,对方马上也依葫芦画瓢,开始调动后方的炮队。
  但张昭早就防着这一手了,战争的胜负都在一瞬间,哪里有等待对方扭转劣势的可能性?在调动炮队的时候,炮队中的几门小六子已设定好了诸元,几声炮响,对手的炮队还未到位,就判被张昭部所击中,从而退出了战场。
  除了利用炮队挽回步枪面临的问题外,张昭同时已下令其部弃枪进行白刃战。新军的步枪兵全都装备着腰刀,这也是新军中对步枪兵用来进行最后白刃战的最后准备。
  原本,新军的步枪是要求安装刺刀的,但因为目前刺刀的结构和强度并不可靠,再加上安装的问题未有解决,以目前科技还未能达到实战的效果,对于这点科学研究所那边还在继续改进,所以暂时配备腰刀以替代刺刀,这就成了步枪兵的第二装备。
  张昭的炮队在其指挥下采取了递次进攻的战术,由近至远不断开火,而他的步枪兵在平日里也经过严格的白刃战训练,虽然比不上各团的刀盾兵那么精锐,可在此时却发挥出了极大作用。
  转瞬间,步枪兵就成了普通步兵,在炮火的掩护下开始冲锋,同时发出震天的喊杀声。而他们的对手,刚刚才报销了炮队,又在张昭的炮火攻击下“损失惨重”被打的晕头转向,当见张昭的士兵挥舞着腰刀冲上来的时候,众人这才慌忙反应过来,有的急忙丢下手中步枪抽出腰刀迎敌,而有的直接拿着步枪进行抵挡,甚至有人惊慌失措呆立当场,最后直接被判阵亡。
  一时间,对方阵营一片混乱,其部更是在打击下节节后退,任凭对方指挥官如何喝骂大喊都无济于事……。
  “可以了,让他们都停下来吧。”当看到这时,董大山开口说道。
  再看下去已经没有必要了,此时此刻胜负已分,取得胜利的是张昭团,虽然这不是一场火器对火器的漂亮大比,甚至可以说在这场大比中状况百出,大雨对于步枪的影响导致了最后这场大比的尴尬,而且无论对阵双方都显露出在这种情况下作战的弱点。
  此外,新军对于这种环境作战中并未有预案,也未有应急的战术。这些都是新军未来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要知道,打仗可不是玩家家,在残酷的战争中一切所有可能性都会发生,无论是大风还是大雨,对手可不会因为这些就同你放弃作战,火器部队虽然拥有它同其他部队无法比拟的优势,可同样也有着其弱点,只有彻底明白自己的弱点在哪里,并且进行不断完善和修正,这样才能在复杂的情况下应付全天侯的战争需要。
  不过,董大山也在此次中看到了闪光点,尤其是张昭果断改变战术使得最终赢得了胜利。作为战场指挥官,快速适应战场,对战局判断敏锐,更要具有赢得战争的勇气和必胜决心,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这些,就是董大山执意要在这种情况下继续进行的主要原因,而其结果虽有些不如意之处,但同时也让他在新军中看到了他想看到的一切。
  当最终裁判判断张昭团赢得这场大比,成为第一的时候,在场中早就成了泥猴的张昭团上下顿时发出了欢呼声,至于他们的对手,虽然输了这场大比,但此时此刻也未有丝毫恼羞成怒,反而极有风度地上前祝贺,这更让董大山微微点头。
  大比结束,董大山在军中又留了一日,同林建章详谈良久,这才离开崇明回京,在回京的船上已把他在新军中的所见所闻,包括大比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等等写了一份详细的奏折,一到南京,董大山立即进宫求见朱怡成,把这份奏折交于朱怡成手中。
  朱怡成拿到奏折并未马上看,反而把它先放到了一旁,详细询问起董大山此行的情况。
  面对朱怡成的询问,董大山没有丝毫隐瞒,一五一十说出了自己这次巡视的见闻和细节。朱怡成问的仔细,董大山答的认真,双方的对答持续了半日时间,等董大山最后说完后,朱怡成开口问了他一句话,这让董大山一时间沉默起来。
第388章
北海圈地
  “回皇爷,这个臣不易回答。”董大山沉默良久,如此说了一句话。
  也就是董大山能在朱怡成面前说这种话,要是换个人恐怕早就顺着朱怡成的意思大拍马屁了,这也是朱怡成信任董大山的原因。
  朱怡成并未在意董大山的直接,反而微笑着问:“直言无妨,朕只是想听听你的意见,此并非殿前奏对,你怎么想就怎么讲就是。”
  董大山思索一番,这才道:“新军训练有素,士气高昂,战力颇强,再加上新式火器威力强大,如正面交战双方摆开阵型,枪林弹雨非普通之军能挡,不要一镇,恐怕两镇人马都拦不住。但依臣所见,新军火器既是其强处,也是其弱处,一旦发生意外,火器无法使用之下其战力定大打折扣,再者新军作战迟缓,利于步步推进,如遇四面围攻再加骑兵突击,会有应接不暇之虑,由此,臣才说不易回答。”
  朱怡成听后微微点头,董大山这次去崇明对于新军情况的确摸的清楚,同样也是深入思考过的,他说的这些话都在点子上。
  新军作为火器部队,在一定情况下战斗力是无可非议的,一旦让新军在战场组成阵型,依靠火器的强大威力,以现在的部队根本就挡不住他的进攻。但新军同样也有其弱点,一是全天侯作战,目前火器受气候影响极大,一旦天气发生变化,新军战斗力顿时锐减,就如大比中发生的情况一般。
  第二,新军都是步兵,再加上火器部队依靠阵型杀敌,对阵中队列异常重要,这也注定了新军战术的局限性。
  再加上新军在其他方面,比如炮火支援等等,正面迎战威力强大,可缺乏快速机动性,这也是一个问题。
  对于这些,董大山说的一点都没错,目前的火器部队这些局限性限制了他的独立作战要求,实际上朱怡成也考虑到了这点,但在如今情况下,想从根本上进行改变是不可能的。
  火器的研制不是短时间能解决问题,目前新军火器已是大明能达到的最高技术了,除非后装步枪能够成型并且大量装备部队,那么这才能彻底解决新军战术呆板的问题。
  但这却是不可能的,至少在短时间内无法达到。朱怡成清楚历史的进展,更明白科技的发展,但他只是人不是神,所以他所能做的也只能是这些。
  董大山走后,朱怡成拿起他那份奏折仔细看着,董大山的奏折写的非常仔细,对于情况也从客观角度进行阐述和分析,这和他同朱怡成对答中的大致相等。
  这份奏折朱怡成看了许久这才放下,起身后在殿中来回笃步并思索着,过了一会儿,他让人去传张冉,半个时辰后,锦衣卫指挥使张冉急急赶来。
  “上次朕交代的事如何了?”张冉一到,朱怡成直接就问。
  张冉先是一愣,紧接着脑筋急转,朱怡成所交代的事多了去了,这劈头就问张冉也无法搞清楚究竟是那件事。当即他迟疑不决,硬着头皮询问了句。
  “穆费勒。”
  当这个名字从朱怡成口中说出时,张冉顿时反应过来,连忙道:“回皇爷,一切都在进行中,微臣已着手……。”
  “不要说这些废话!”不等他说完,朱怡成就打断了他的话,直截了当道:“朕要的是结果,你只需告诉朕什么时候能准备妥当。”
  “这……。”张冉小心谨慎道:“回皇爷,此事事关重大,准备起来颇为麻烦,微臣还需半年时间……。”
  说到这,张冉抬头看了一眼朱怡成,见朱怡成神色如常并未有变,他又道:“不过微臣会抓紧进度,还请皇爷给微臣五……不!四个月即可。”
  话说完后,张冉忐忑不安地等着朱怡成的反应,但朱怡成却没说话,反而静静坐在那边似乎在思索着什么,过了许久这才开口道:“不用四个月,朕就给你半年时间,此事你需用心做,好生做!做好了,朕重重有赏,如出了差错,你也知道是什么结果。”
  “谢皇爷恩典,微臣定尽心竭力去办,定不负皇爷交代……。”张冉终于松了口气,连忙保证道。
  微微点头,朱怡成就让张冉下去了,离开皇宫的张冉不由得抹了把冷汗,随着朱怡成在皇帝位置上越坐越久,给予张冉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锦衣卫在众人眼里可谓是威风八面,权势滔天,可实际上张冉自己心里明白的很,如今的锦衣卫和以前的锦衣卫完全不同,作为指挥使的张冉每日里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说白了他这个指挥使实际上就是朱怡成手中的一把刀而已,根本身不由己。
  自董大山去崇明回来后,朱怡成对于新军那边更为上心,不仅要求兵部抓紧对新军那边尽快满员整编,同时传旨给林建章让新军各部抓紧训练,并对之前所发生的各方面情况拿出针对方案进行改善。
  同时,庄岩的总参谋部也在朱怡成的要求下对于新军进行协助,以让新军形成真正的完善的战斗力,以作之后大用。
  除此之外,在宁波的船厂,各类战舰的建造也在抓紧进行,除了现在所竣工和在舰的战舰外,大型新式宝船的建造也如火如荼,在王东的舰队离开宁波后不久,又一艘二级战列舰正式下水,这艘战舰在近海试航后直接就编入了东海舰队服役,按照计划,接下来的几个月内,下水的战舰会逐渐增多,从而慢慢取代海军的老舰成为主力。
  而此时,在日本的王东也已拿下了北海道一地,其地在松前藩福山城以北,靠近北海道中西部,从地图上来看,也就是后世的札幌地区。
  如今的北海道,松前藩只占了南部一小块地区,至于其他大部依旧还在当地的阿伊努人手中,这些阿伊努人处在半原始社会状态下,装备简陋,战力也不强,所以大明海军在此地登陆后直接就占了原本的阿伊努几个村庄,圈了一大块地作为基地开始建城。
  起初,阿伊努人进行反抗,但在大明军力下轻而易举的就给压制下去,不过为了更好统治这里,再加上建城也需要劳力,王东对于阿伊努人采取了恩威并重的方式,很快收复了一批阿伊努人为其所用。
  新城,或者说是基地在短短半个月里已有些模样,当然这座城根本不能同正式的城相比,眼下只不过是一个军事基地的性质,作为临时点使用。要把这城完善,没有几年的时间是不可能的,但在如今却已勉强使用。
第389章
封官
  这座叫北海城的基地现占地一千亩,临海处还建有简易港口,至于原来这里存在的阿伊努人村庄早已被推平,取而代之的是由当地的石木新建起来的建筑。
  从表面来看,半个月的时间,这个基地仅仅只有初步的模样,但其发挥的作用也仅仅只能落脚而已。按照计划,这里将不断向外扩张,最终建成一座崭新的城市,从而成为大明向大洋探索的中续站。
  “大帅,您喝茶。”王东来到基地一侧,找了把椅子坐下,望着不远处忙忙碌碌正在干活的阿伊努人。
  他的亲兵为王东泡了壶茶,放在他手边的小桌上,随后站在一旁守候。
  “这些人干活还挺利索的。”基地的新建,这些阿伊努人派上了大用处,起初王东他们到达这里的时候,由于阿伊努人和日本人之间多年的矛盾,当地的阿伊努人直接把大明舰队当成了日本舰队,所以在明军登陆后就遭到了阿伊努人的攻击。
  当然,处在部落时代的阿伊努人虽然身强力壮,但他们却没有什么好武器,这种强度的攻击被明军轻易击溃,同时这里的村庄也被明军顺手直接占领。
  但当明军在此驻扎,并试图开始和阿伊努人进行交流后,对方虽依旧有所防范,可几回下来阿伊努人也发现了明军和日本人不同之处。后来,王东授意部下尝试着招揽对方,在付出一些食物和简陋的铁器、陶瓷等后,阿伊努人逐渐消除了同明军的戒心,从而开始了正常来往。
  也正是这样,随着基地的新建,阿伊努人付出劳动从明军手中换回酬劳,一来二去就成了双方合作的基础,而随着雇佣的阿伊努人日减增多,基地的新建速度也越来越快。
  “这些家伙人高马大,做力气活是没得说,就是这脑筋有些不好使,傻的很!”亲兵在一旁说道,王东听了也笑了起来,这倒也是,阿伊努人是白种人,又一直生活在北方,常年依靠狩猎和捕鱼为生,成年的阿伊努人是不错的猎手和渔民,身体素质更没话说,相比许多明军而言要强许多。但就像这亲兵所说的那样,阿伊努人的脑子不怎么样,实在是不太聪明,这也是阿伊努人一直处在部落时代的原因。
  不过这对于大明来讲算是件好事,如果阿伊努人有着灿烂的文化,并拥有自己的国家,那么征服北海道就不是那么易事了。现在的阿伊努人,在日本地方大名,也就是松前藩的侵吞中进行反抗,主要原因是松前藩做的太过了些,不仅捕获阿伊努人当努力,更大肆屠杀阿伊努人。有道是压迫越强,反抗越大,而大明却不同,使用交流的方式来吸引对方为自己所用,然后再逐渐改变这里的局面,这样一来所遭到的阻力自己就弱许多。
  为了更好的控制北海道,王东甚至还亲自去了一趟松前藩,以天朝上国的名义拉拢松前藩。
  松前藩虽说是日本大名一员,和相比其他大名来讲,小小的松前藩只是化外之地,其地位极低。要不,松前藩的历代家主也不会跑到北海道来,同阿伊努人争夺这片根本就被日本幕府所看不上的贫乏地区了。
  上国大将的到来,令松前藩当代家主诚惶诚恐,而且王东在长崎之事也通过一些渠道传到了松前藩这里,就连幕府都不敢得罪大明,何况他一个在北海道的小小大名?
  王东在长崎一开始谈的并不顺利,甚至一不小心就落到了幕府老中井上正岑的圈套中,但很快他就反应过来了,随后又得到了朱怡成从国内传来的话,思索后明白了自己应该怎么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1/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