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1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7/656

  “什么方向?”鲍坚心中一紧。
  “南昌!”把总咧嘴一笑,眉目中满是庆幸。
  “南昌?”听闻明军从丰城向南昌进军,鲍坚心头顿时一松,但他尤不放心道:“你确定明军是朝南昌去了?不会有错?”
  “鲍帅您放心,兄弟们打探的清清楚楚,再说了,从丰城出兵如打新建必须渡江,这明军未过江直接朝北,那不是去南昌还能去哪里?”
  听到这话,鲍坚终于露出了笑容,心头的一块大石也算落了下去。自明军拿下丰城后,鲍坚就一直担心明军会先来打新建,一旦攻击新建,鲍坚没有丝毫信心,到时候就算跑也是难。倒不是他不想马上就跑,可现在跑和以后跑是两回事,在九江不战而走,眼下如果他再这么做别说隆科多放不过他,就连天下都无存身之地。
  这也是鲍坚一直硬着头皮在新建的主要原因,而现在明军先攻南昌,这就给了鲍坚一个极好的借口,只要南昌那边打起来,鲍坚就能借此机会来个金蝉脱壳,从而远走高飞。
  到那时候,就算清廷那边也好以不敌明军为由搪塞,毕竟南昌、新建是两城共治,南昌一下,这刘泰难道还能跑隆科多那边告状去不成?
  “鲍帅,现在明军已朝南昌而去了,您看接下来是不是……?”把总作为鲍坚的心腹,当然早就明白鲍坚的想法,当即轻声问道。
  鲍坚想了想,摆手道:“此事不急,让你手下的兄弟给老子盯紧些,等南昌那边一打起来立即来报我!”
  “小的明白,请鲍帅放心。”把总顿时会意,连忙答道。
  明军经过一段时间休整,前锋从丰城而出,浩浩荡荡地朝着南昌而去,南昌那边很快也接都了消息。刘泰是常带兵之人,非常清楚守城不能死守的道理,而且明军火器强大,尤其还拥有不少大炮,一旦把所有部队集结在南昌城中死守,这并非上策。
  当即刘泰就决定分兵,为确保南昌并且防备周忠良,刘泰留在城中,由自己的副将另领一军在城外伺机而动。南昌周边河湖颇多,再加上还有不少山地丘陵,隐藏一支部队并不算难,一旦大战开始,或许这支部队就能派得上用处。
  此外,刘泰又让人给新建那边送去信件,要求新建的鲍坚在必要的情况下渡江攻击明军。虽然刘泰无法确保鲍坚会不会这么做,但在这种时候他这样安排也是拿死马当活马医,万一鲍坚愿意出兵,这对于防守南昌是有极大好处的,何况鲍坚不是傻瓜,一旦南昌不保,难道新建就能独善其身?
  之前说过,南昌周边地形复杂,并不利于大部队行动。所以明军的进军也是极为小心。新建至南昌并不算远,按正常行军最多也就二日可达,但由于明军为防范清军在南昌设伏,这一路走的极为小心,所以当明军抵达南昌三十里地的时候,时间已过去五日了。
  这五日中,刘泰并没闲着,不仅派出小股部队骚扰和试探明军,同时抓紧完善城防,以等待即将到来的大战。当得知明军已到南昌郊外的时候,刘泰亲自去了城门那边,巡视城防,并激励士气。
  “刘帅,贼军突然停下了。”斥侯来报道。
  “停在何处?”刘泰急忙问道。
  “这里!”斥侯指着地图一处回道。
  刘泰仔细看了看,皱起了眉头,这明军在三十里地突然停下了脚步,难道是发现了自己副将在城外的部队?按理说不应该啊,不过明军停下的地方倒离城外部队不远,刘泰一时间也不确定,连忙让人传令城外多加小心,同时密切关注明军下一步举动。
  可就在命令发出后不久,停下脚步的明军居然又动了,这一次向前推进了十多里地,然后安营扎寨,似乎在等待后续部队的到来,这使得刘泰有些纳闷,一时间搞不明白明军这样做的理由,难道明军是打算缓缓进军困住南昌?可这有些不现实,以明军的兵力攻击南昌不成问题,可要围困南昌却兵力不足。
  接下来,明军安营扎寨后又向前推进了些距离,随后开始修筑工事,还拉出了几门大炮朝着南昌方向开了几炮,由于距离较远,这大炮并未给南昌城带来什么损失,明军奇怪的举动更让刘泰一时间摸不着头脑。
第379章
将计就计
  站在城头,远望着几里外的明军,耳边隐隐约约传来明军时不时放上一炮的隆隆声,刘泰的眉头却越锁越紧,神色中似乎在思索什么,猛然间他突然大呼一声,一拳狠狠击在城墙上,突然就明白过来。
  “来人!”连忙把亲兵喊来,让他去找斥侯队的把总,很快此人就赶了过来。
  刘泰急忙先问城外的情况,包括他派出去的那支部队现在的位置,随后又追问斥侯对明军数量的估计,当他得知由于明军防备甚严,斥侯很难靠近的时候,刘泰一时间什么都明白了。
  “好一个杨勖!”刘泰终于搞清楚了,明军恐怕是打算虚击南昌,实取新建。
  首先,明军古怪的举动有违常理,如果明军真的是以南昌为目标,那么城外的明军根本不会如此拖拖拉拉。要知道杨勖可是名将,更是当初在龙门一战和蓝理这种猛人打得不分上下的名将。
  自韶关出兵后,杨勖部更是攻如火,势如风,一路高歌猛进,怎么又会在最后面对南昌的时候摆出如此拖拉的姿态?这实在违背杨勖的用兵方式。
  其次,明军防范己方斥侯,虽看起来是正常的,但防范至这样严密,更到现在都未直接开始正式登城进攻,那就表示真正的明军主力并不在南昌。
  既然如此,那么杨勖带着主力究竟哪里去了?这答案是显而易见,那就是杨勖恐怕早就偷偷过了江,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大军兵分两路,一路大张旗鼓来攻南昌,而另一路却直接去了新建。
  新建的鲍坚是什么货色,杨勖清楚,刘泰自然也清楚。如今明军明攻南昌,刘泰几日前去信让鲍坚伺机而动,联合作战。但鲍坚那边却没丝毫回音,恐怕这家伙早就存着跑路的心思了。
  如果刘泰猜的不错,现在的鲍坚估计已在准备走人,但鲍坚却万万没有想到,一旦鲍坚离开新建,那么就要直接落到早就为他准备好的网中。刘泰坚信,已渡江的明军已在新建以西等着鲍坚了,只要鲍坚一出城,就会自投罗网。
  一旦这种事真的发生,那么新建就彻底完了。没了九江镇,新建等于白白就落路明军之手。而到那时候,南昌就成了一座彻底的孤城,刘泰还拿什么去守?
  眼下,只希望鲍坚暂时还未撤出新建,那么局面尚可挽回。刘泰心急如焚,恨不能插上翅膀马上飞过江去通知鲍坚,但这又是不可能的,另外,刘泰更担心自己派人给鲍坚送信,告诉他实情后,鲍坚根本不会相信自己,甚至会以为自己使诈,故意要用这种方式留住鲍坚。
  这样一来,如何让鲍坚相信自己的判断,这是最最重要的。刘泰自己去新建根本不现实,而派手下去对方也不会相信,那么唯独只有一人也许鲍坚会信,而这人就是周忠良。
  “什么?刘总镇,本官没听错吧?你居然要放本官离开南昌?”周忠良怎么都没想到兵临城下之时,刘泰突然会找到自己,而且提出让自己出城。
  “没错!”刘泰神色凝重道,然后直接告诉周忠良他之所以放他出城是为了让周忠良去新建走一趟,到了新建后劝说鲍坚千万千万不要让城别走,因为明军已在新建西部设好了埋伏,一旦鲍坚出了新建,那等待他的就是一条不归路。
  听完了刘泰的讲述,包括他对战局的判断,周忠良的两颗眼珠顿时转个不停,他琢磨了会儿突然笑了起来:“刘总镇不会以为本官有约束鲍坚的能力吧?如果是这样的话,当初本官又怎么会来至南昌呢?鲍坚此人同本官本就不谐,让本官去劝说于他,不是笑话么?”
  “并非笑话!”刘泰正色道:“周大人和鲍总镇的矛盾我自然知道,但正是如此,周大人才是最合适的人选。只要周大人处身设想,如是你的话,又会如何?想来,鲍坚是个聪明人,只要周大人告诉他实情,他应该会信你。”
  对于这些话,周忠良心中倒是认可的,不管他和鲍坚有什么矛盾,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周忠良去了新建,那么鲍坚相信自己的可能性极大。这也是刘泰唯一能想到可以让鲍坚认同自己判断的主要原因。
  可是,周忠良却冷笑一声,说道:“刘总镇这话只是猜测而已,万一鲍坚不信呢?再说了,刘总镇就不怕本官出了南昌后逃之夭夭?你可别忘了,隆科多大人可是让你看着本官的,本官虽说是布政使,可实际上只不过是刘总镇的阶下囚罢了。”
  “呵呵……。”刘泰此时突然笑了,打量着周忠良不客气道:“既然如此,那么周大人是打算认命了?周大人聪明绝顶,自然能看出自己的未来,此战无论胜负,周大人自觉得前途渺茫?但周大人如此聪明,难道不觉得一旦能守住两城,甚至击败贼军的话,如周大人在其中发挥重大作用,你就不觉得这是将功折罪的好机会?当然,周大人自可以拒绝去新建,我也无法勉强,可是如此良机,周大人错过的话实在是可惜呀。”
  “这……。”周忠良一时间愣了愣,刘泰倒也说的没错,他如今已是进退两难,无论胜负最终自己还是会倒霉。可如果真的抓住机会将功折罪,也许还真有一线生机。想到这,周忠良顿时迟疑了起来,因为他心中暂时还下不了决心,因为他觉得就算去了新建,劝住了鲍坚,那清军真能干得过明军么?
  可思来想去,周忠良还是不愿意放弃这唯一的机会,最终还是同意了去新建走一趟。当即刘泰马上做了安排,派了一个小队人马从城北护送周忠良出城,随后直接在城北上船渡江,然后再由新建城东入城。
  南昌离新建并不远,周忠良中午上船,傍晚时就到了新建,等他到新建时果然不出所料,鲍坚已在准备跑路了,如果周忠良再晚来一天话,或许鲍坚就会趁着南昌和明军交战的机会离开新建。
  当得知周忠良突然从南昌到了新建,鲍坚惊愕不已。因为他早就得到消息,周忠良在南昌已被刘泰给控制起来了,根本就无法自由行动,那他又是如何来到新建的?难道周忠良有如此的本事,瞒着刘泰自己偷偷逃了出来?
  等见着周忠良后,鲍坚这才知道周忠良是怎么来的,更明白了他的来意。当听周忠良把刘泰的判断仔细说明,并劝说鲍坚千万不要自投罗网的时候,鲍坚一时间迟疑了,他坐在那边久久不说话,因为他要判断这事究竟是真还是假。
  鲍坚和周忠良是有矛盾,可双方也知之甚深,想来在这种情况下周忠良不会欺骗自己,再说骗自己根本没有什么好处。如果周忠良打算坑刘泰一把,完全可以见到鲍坚后让鲍坚带着他一起走,可周忠良却没这么做,那么这事的可能性就是极大的。
  但鲍坚又不敢确信,万一这仅仅只是猜测呢?为了保险起见,鲍坚考虑了许久最终决定先派出一支先头部队去探探路再说,如果真的像刘泰预测的明军已在新建以西设伏的话,那么这样做是最妥当的。
  当新建的鲍坚开始安排先头部队去探路,以搞清楚明军是否已在新建以西设下埋伏,等着自己自投罗网的时候,南昌的刘泰也在悄悄集结部队,但同鲍坚不一样,刘泰集结部队并非是要继续守城,也不是试探明军,而是打算主动出城同明军一战,以彻底扭转现在的局面。
  刘泰坚信自己的判断,他认为杨勖的明军既然声东击西,那么明军的主力如今肯定在新建,而在南昌的明军只是一部偏师而已。虽然不知道南昌城外的明军具体有多少,但以明军总兵力计算,那么南昌的明军应该数量不会太多。
  刘泰估计,南昌这里明军充其量估计也就万把人左右,因为人多了新建那边就人手不足,对付鲍坚的包围网就扎不牢,要知道九江镇可有一万多人,就算是一万头猪要抓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而一旦这里人少了,明军在南昌也做不出大张旗鼓的样子,因为这很容易被刘泰所发现。
  所以,万人上下,这是刘泰对南昌明军的判断。既然如此,以刘泰手中的兵力而言,或许可以打上一打。南昌守军加民壮在二万多人,其中精锐绿营一万四千余人,其中刘泰在南昌城外的由副将带领的机动部队近三千多人,集中全部力量和明军一战,如果赢了这仗,那么不仅南昌之局可解,就连新建那边也会好打许多。
  最重要的是,现在明军并未发现自己的举动,或许南昌城外的明军直到现在还以为自己蒙在鼓里。以有意击不备,刘泰觉得这把握还是很大的,而且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将计就计,刘泰要给在江西连战连胜的明军一点颜色瞧瞧。
第380章
敌袭!敌袭!
  刘泰判断的没错,南昌的明军只有一部,领军的是副总兵张高蓟,为吸引清军注意力,张高蓟带了一万人马北上,摆出浩浩荡荡的阵势,而杨勖的主力却在此时先从丰城南下,避开清军耳目后悄悄渡江,随后昼伏夜出,神不知鬼不觉地绕到了新建以北,在奉新一带设下埋伏,就等着鲍坚自投罗网了。
  这也是张高蓟一路北上走的不快的原因,为给主力争取时间,避免提前吓跑了鲍坚,张高蓟二天的路走了足足五日,而到达南昌后还拖延了些时间,至今未正式展开攻击。
  “新建那边可有消息?”当日深夜,张高蓟的大帐依旧灯火通明。
  “回副帅,暂时还未有消息传来,不过按时间来算大帅应该到新建了。”
  张高蓟点了点头,由于兵分两路,虽出发前各自交代好了,可是为确保无误,张高蓟还是打算稍等一等。如果南昌这里打的早了,新建那边却未能全部到位,那么全歼鲍坚的九江镇计划就会出问题。
  这也是无奈,两地相距百多里,再加上又有江水之隔,传递消息极为不便。正如部下所说,按时间来算主力应该已在新建了,可张高蓟依旧不放心,一直等着消息的落实。
  “副帅,依末将看,这南昌之战不能再拖了,夜长梦多,一旦拖久了恐怕适得其反。”一位游击在旁说道,众人同时点头称是。
  按理说,明军抵达南昌从兵法上来讲就将展开攻击,至少也要摆出一副不拿下南昌誓不罢休的架势。可到现在,明军只是试探性地朝着南昌打了几炮,真正实质性的攻击并未进行。
  这种情况是比较反常的,虽然大家都清楚原因是什么,可同时又担心南昌那边,故此不由得劝说起张高蓟来。
  张高蓟作为此地主将,他不是无能之辈,当然也清楚这点。可是,做事沉稳的他还是想力求稳妥,在先得到新建方面的确认后再进行下一步。所以张高蓟并未同意部下的建议,依旧等待的。
  实际上,张高蓟的心中也有些焦虑,这也是他半夜召集众人的主要原因。他心中迟疑着,考虑着是否等明日就正式展开进攻,可似乎心里又有一个声音在告诉他,如果南昌打早了,新建那边却路上耽搁了时间,这不就坏了大事么?
  正当张高蓟犹豫不决的时候,突然间一人急急进了帐,随后就向张高蓟禀报道:“副帅,大帅那边有消息了!”
  “来消息了?”张高蓟猛然站起,急不可待地追问道:“主力可到达新建了?”
  “回副帅,昨日大帅主力就已在新建,如今已扎好了网,就等着新建的鲍坚自投罗网了……。”来人连忙回道,同时从怀中取出一份东西递了过去。
  接过一看,的确没错,主力早就到位,新建那边无忧了。当即张高蓟的愁容尽去,哈哈大笑几声,随后神色一正,大声道:“各将听令!”
  “末将在!”
  “传令下去,大军五更埋锅造饭,辰时准备出击,诸位!南昌之战重要性我就不多说了,大家心里都清楚,全给老子打起精神,拿下南昌、新建两城,江西就在我等手中!”
  “遵命!”
  众将大声回道,所有人神色飞扬,心中澎湃,抱拳行礼后各自离开,抓紧休息和安排去了。
  漫漫长夜很快过去,当东方泛起白肚皮的时候,明军的大营已热闹非凡,各营将士正在抓紧用饭,同时做着战前准备。按照张高蓟的命令,再过一个多时辰明军就将对南昌展开攻击,南昌之战就将真正打响。
  “六哥,吃饭去了!”靠近前营这,一营明军正在忙碌着,一个年轻的明军对一个年约三十的队正招呼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7/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