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1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656

  “真是老了,想当年老夫可是几日不睡还能上战场拼杀的……。”蓝理自嘲地摇摇头,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精神是一日不如一日,原本以为自己这辈子再也不会上战场了,可谁想还有跃马驰骋的日子,也许作为一个武将,马革裹尸是最好的结局,自己这把老骨头就算丢在战场上也不亏戎马一生了。
  想到这,蓝理不由得苦笑,这种念头如果是从前绝不会有,但现在不知道为什么总会在脑海中徘徊,也许是自己真的老了的缘故吧。
  “大帅!”
  就在这时,一个亲兵急急求见。
  “什么!抓到了反贼探子?人呢?”蓝理一听顿时站起,急问。
  “对方反抗激烈,已死了……。”亲兵脸色难看道。
  蓝理脸上的表情瞬间不断变化,如今他的大军离龙门仅仅只有一日路程,却遇上了对方的探子。按蓝理对明军的了解,对方绝对不会仅仅派一个探子出来也许这个死战而亡的只不过是对方殿后的人。
  既然如此,那么也就表示自己的大军已被明军发现了,这对蓝理可不是一件好事。原本蓝理是准备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的,可现在已失去了隐蔽性,这仗就更难打了。
  想到这,蓝理顿时下令:“传令全军三更起身,五更出发,明日午时前赶到龙门,不得有误!”
  “是!”
  命令下达后,蓝理根本就睡不着,在营帐中来回笃步,等三更天后,大军开始收拾,草草用了饭五更前借着夜色就出发了,出发后不久,这东边就露出了白色,天渐渐开始亮了。
  龙门向西三十里地,这里是一片平原,也是杨勖所选择的战场。
  此战,除去驻守龙门的部队外,杨勖的三万大军已严阵以待,等着蓝理过来了。
  之所以选择这为战场,杨勖考虑的有几点。第一,这是一场几乎决定广东命运的大战,而非普通之战,此战无论胜负将代表广东最终属于谁手。第二,龙门是小县,根本无法依城而战,而且根据情报得知蓝理大军有三万以上,最多四万人,两军如围绕龙门展开大战非但使己方无法发挥火器的优势,更可能使蓝理趁明军守龙门失去机动获得优势。第三,杨勖对自己的部队有信心,虽说从兵力而言明军稍少,但拥有火器装备的明军战斗力更强,在这种地形也更适合进行决战。
  由此而来,杨勖决心在这和蓝理展开决战,以一战决定胜负。
  天色渐渐亮了起来,明军已摆开了阵型,居中的是由火炮、步军和火枪手组成的大阵,而在两翼由步兵和火枪手组成的四个小阵,至于后军约有一万人,作为预备队使用。随着太阳越升越高,气温也渐渐上升,明军队列中的士兵却纹丝不动,静静等待敌人出现。
第276章
火枪
  明军摆开阵型,蓝理的前锋不久后就和明军的斥侯碰上了,双方稍一交手,明军斥侯就快速撤退。当得知这情况后,之前心急如焚的蓝理倒不急了,因为他知道明军很有可能在前面等着自己。
  命令队伍暂时停止前进,蓝理派出斥侯打探四周,同时休整部队。不一会儿,当得知前面的明军已摆好阵形等着自己过去时,蓝理当即冷笑起来。
  “好!居然有如此胆量,就让老夫会一会这位杨大帅!”
  无论是之前在浙江的守城还是后来在福建的交手,杨勖和蓝理之间并不陌生,不过正面对决却是头一回。作为老将,蓝理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既然杨勖已等着自己,那就打吧,看看究竟是谁才是真正的胜利者。
  休整完毕,大军继续出发,过了前方不久就远远看见了明军大阵的旌旗招展。
  抬起手,蓝理命令全军整军,仅仅半个时辰都不到,蓝理的大军也摆开了阵形,两军间隔十里左右,遥遥而对,一片肃穆。
  “不愧是蓝理,居然用兵如此。”眺望着远处,杨勖不由得赞叹道,而在他身后,一个巨大的热汽球已升了起来。
  热汽球,这是宁波方面刚研制出来不久的器具,它的原理并不难,中国人古就有之的孔明灯和热汽球的原理是一模一样的,只不过大小不同而已。不过虽然知道原理,但要制作出合格的热汽球并不容易,为了这个玩意宁波方面花费了足足大半年时间,并伤亡不少人后才研制出来。
  而现在,这种热汽球也未达到真正能自由飞行的目的,充其量只能用来作为两军交战的观察和传令需求。而这次大战,由于双方都投入重兵,为保证对战场态势的全面掌控,杨勖这才使用了这个设备。
  现在正是正午时分,两军对垒,气氛压抑之极,除了马儿嘶叫的声音外,也只有风吹旗帜的哗哗声。
  “前军出动!”杨勖善守,但他同样能攻,眯着眼看着远处,果断下达了攻击的军令。
  随着他的令下,一声沉闷的鼓声打破了这宁静,排列整齐的明军开始动了。
  先是步军,紧接着就是火炮和火枪手,按照队列火炮向前推去,步军在其中掩护,而火枪手在后随时做好准备。
  十里地,并不远。如果是守城大炮的话,一炮就能直接打到这个距离。但杨勖的野战炮最远也只能打到一半,如果说有效射程的话就更近了。
  “大帅,反贼的部队动了!”在清军这边,当明军刚一动,蓝理就瞧见了。看着明军开始缓缓向前推进,蓝理同样下达了进军的命令。
  两军快速接近,当接近到一定距离时,双方似乎有默契一般同时停了下来。
  “火炮最大角度……瞄准……开炮!”
  随着明军的火炮开始响起,大战终于开始。一颗颗炮弹呼啸着划过天际向清军那边飞去,而同时,清军的火炮也开始射击,但相比明军的野战炮,清军的火炮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都有不如,双方的炮战一开始,清军就落入下风,十数颗炮子落进清军阵形中,瞬间就带起一片腥风血雨,到处都是伤亡的清军呼喊声。
  “步军上前,火枪手随后,快速出击,冲过去!”蓝理皱皱眉,他没想到明军的炮火会如此激烈,虽然他的火炮也打到了明军队列中,但伤亡却比自己这边少得许多。
  如果继续这样打下去,吃亏的是自己,所以蓝理直接下达冲阵的命令。
  为这一次大战,战前蓝理做了不少准备,不仅携带了数十门野战小炮,还把自己唯一的火枪部队也拉了出来,目的就是要和明军的火器所对抗。
  一见清军开始出击,明军的炮手把火炮往后交叉移动,在交叉移动的同时继续保持对清军的炮击。与此同时,明军的火枪手和步军开始接替火炮原先的位置,各指挥官各司其职,不住在军中来回穿梭,大声呼喊着。
  “弟兄们!跟老子上啊!报效朝廷的机会到了!只要冲过去砍下反贼的脑袋,升官发财就在眼前!”
  领军冲锋的游击将军大声呼喊着,手中操着一把厚背大刀,光着膀子带着嗷嗷直叫的清军拼命向前冲。
  不时,天下的炮弹飞落下来,每时每刻都带走一条或数条人命,血肉横飞中却无法阻止他们的冲锋,而看着自己这方如此士气高昂,清军的炮手也越打越准,明军这边的伤亡也开始渐渐增加。
  五百米……四百米……三百米……。
  双方的距离在飞速接近,明军这边的火枪手已做好了随时射击的准备。这些火枪手中有老兵,但也有不少新兵,看着那些猛冲过来,凶神恶煞的清军的面目越来越清晰,虽然火枪手都曾经过严格训练,但这样的直面决战却还是头一次,一些火枪手不由得开始紧张起来。
  “稳住!给老子稳住!慌什么!等到了射程再开枪!谁特么的先开枪小心老子直接砍了他的脑袋!”指挥官不断大喊着,同时在心中计算着清军的距离。
  这时代的火枪射程并不远,理论上可以打100米左右,但实际上100的命中率是零。以清军的火枪有效射程是30米,有时候甚至只有20米左右。明军的火枪制造精良,火药也经过提纯,威力和射程更强,但基本也要在50米内才能开火。
  50米的距离,如果一个普通人拼命奔跑的话也仅仅只是十几秒钟的样子,这么短的时间火枪手只来得及开一枪,虽然明军有三段射击,但三段射击也不是万能的,排枪覆盖肯定有遗漏,所以明军是火枪手和步军混遍,一旦敌军接近就由步军上前挡住敌人。
  一百米……九十米……八十米……。
  就将清军即将冲到射程内的时候,不知道那个火枪手忍受不住这个压力突然间开了枪。枪声响起,其他火枪手下意识地扣动了扳机,一排枪过去,对面的清军寥寥无几只躺到了三五个人,这结果气得火枪指挥官火冒三丈,却又顾不上追究责任,急急大喊着让第二排火枪手提前做准备。
第277章
冲阵
  “开火!”
  第二排火枪手迅速上前替换了提前射击的战友,此时清军已冲到射程,指挥官立即下达了开火的命令。
  随着一阵整齐的枪声响起,冲在前头的清军如被一把无形的镣刀割倒的麦子似的,从空中向下望去,瞬时之间最前方冲锋的清军倒下一大片,还有些子弹穿过前列射中了后面的清军,被射中的清军有的一声不吭就倒地而亡,还有的一时未死的在地上惨叫大呼。
  明军火枪的威力让冲锋的清军势头为之一滞,领军的游击将军顿时急呼:“反贼火枪临阵只有一发!兄弟们!冲啊!冲过去他们就没用了!”
  “杀啊!”
  “冲啊……!”
  清军发出震耳欲聋的喊杀声,踏着倒下士兵的尸体继续朝前冲,明军这边,火枪指挥官已列好了第三列火枪手,而退回的第一列火枪手正在抓紧时间重新上弹。
  “预备……开火!”
  又是一声令下,随着枪声的响起,已冲到近尺的清军瞬间扫倒一片,但由于第一列的开火意外提前导致三列射击并未形成最好的打击状态,从而使得清军依旧有不少已冲到了跟前。
  50米的距离,也就短短十几秒钟,这么些时间可以说是转瞬而过。当清军已冲到最后十来米的地方,而这时明军的火枪手已无法再进行连续打击了,清军大喜过望,呼喊着就杀了过来。
  “火枪手后退,步军上前!”明军指挥官迅速作出反应,撤下火枪手在后重新整列,而早就做好准备的步军迅速补上火枪手的位置,直接正面迎敌,两支大军一瞬间就狠狠撞在了一起,双方展开了残酷的厮杀。
  一开战,从双方情况来看,严阵以待的明军占了不少便宜,由于火炮和火枪的运用给主动发起冲锋的清军予猛烈打击,但是当具体战情从观察战况的热汽球传到杨勖处时,杨勖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训练归训练,但真正在战场要做到令禁行止却不是那么容易的,火枪的提前发射就证明了这点。虽说后两列的表现算是正常,可由于第一列的过早击发导致原本应该形成持续打击的火枪队列过早地开始后撤。
  而因为这个原因,使得明军步军提前介入了战场,和清军进行正面厮杀,这样的情况是杨勖不想看到的。
  不过话说回来,面临泰山崩而不改色,这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到的,一直以来,明军和清军的作战经常是在掌握优势的状态,或者是直接进行围绕城墙的攻防战进行,像今天这样的大规模野战,可以说并不多。
  再加上杨勖手下明军中火枪手中新兵不少,这些新兵虽然在训练中没有问题,但缺乏实际交战经验,所以才会导致这样的情况发生,如果早知如此,杨勖就会调整火枪战列,避免这种情况,但如今说这些已经晚了。
  “传令!让火炮切断清军中部并向后延伸,步军且战且退,火枪在后重新整列!”
  杨勖的命令迅速下达,明军的火炮迅速调整了炮击位置,直接攻击清军中部,以切断接近明军的清军对列,使之首尾不能呼应。同时,火枪手后撤一定距离,重新开始整列,同清军厮杀的明军也开始有意地向后慢慢退去,给后面的战友争取机会。
  但这些变化刚刚开始,对面的清军同时也改变了战术,除了继续向前冲锋,死死咬住明军步军的清军外,蓝理同时派出一支部队向左侧进行迂回,试图直接进行战场穿插,避开明军火炮攻击,直攻明军后撤的火器部队。
  清军的变化立即就被杨勖得知,杨勖果断下令让左右两翼的部队压上去,其中右翼的部队压制住穿插的清军,绝不能让对方成功靠近后撤的火器部队,同时左翼的明军配合中军进行牵制。
  蓝理不愧是蓝理,杨勖的左右两翼刚一动,他的部队迅速就做出了反应,除去中央突破的清军和穿插的清军外,蓝理的近万大军以雷霆万钧之势直击明军左翼,而且随之攻击的居然还有一支千人左右的骑兵,这顿时让杨勖大吃一惊。
  “告诉左翼,给我死死挡住!不得后退半步,如有后退者,杀无赦!”
  命令下达,杨勖有些坐不住了,他没想到蓝理从一开始就根本没把正面当成主战场,而是把真正的目标放到了左翼。这老家伙不愧是打了一辈子仗的将军,在交战之前就知道两军的优势和劣势。
  和明军相比,清军虽然人多,但在火器上却比不上明军,而且此战要紧,如果战败那么广东就守不住了。为此,蓝理一开战就使出了全力,接连两招吸引住明军,而他真正的杀手锏是早就摆在右翼的主力部队。
  这支部队是蓝理最为精锐的部队,不仅有他的起家部队,还有他的亲兵,尤其是那一千骑兵更是蓝理的宝贝,在福建战场上,直到最后都未舍得动用。而现在,蓝理眼都不眨地把这支部队给摆了上去,并用骑兵的速度力图一举冲破明军左翼,只要明军左翼一垮,那么战场胜负的天平就在蓝理这边,蓝理完全可以就此突破,直接分割包围明军,从而一战定胜负。
  蓝理骑兵的出现使得明军左翼根本就没来得及反应,当火枪手慌忙组成战列迎战时,清军骑兵已以雷霆万钧之势冲到眼前了,火枪手只来得及射出一轮,清军骑兵就冲进了阵中,顿时明军一片混乱,冲入阵的清军骑兵马踏飞奔,手中马刀挥舞,不要说那些火枪手了,就连仓促迎战的步军都被杀了个人仰马翻,步步后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