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1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656

  因为这时代的信息传递所致,当这消息传到南京的时候,离许昌大战过去已半个多月了,如今河南的局势究竟如何谁都不清楚。但从清军如此气势和许昌之战的情况来看,祝建才已明显处下风,如果他无法有效遏制清军南下,恐怕用不了多久祝建才部就会被机动力极强的清军分割围剿,到那时候整个河南就将全部重归敌手。
  作为总参谋长,庄岩向在座的人讲述了河南局势,等他说完后,董大山开口道:“如果情况如此下去,祝建才的确挡不住清军,但清军想要快速占据河南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毕竟河南是祝建才的老巢,除了许昌的兵力外,祝建才手上应该还有近十万人,先不说这些人马战斗力如何,但想来抵抗些时日应该不成问题,再说祝建才此人阴险狡诈,不会不留后手。”
  “董将军说的是。”廖焕之点头道:“祝建才又不是傻瓜,据说王致清之前意图由河南出川,只不过祝建才此人防备心理很强一直没答应。依老夫看,此时祝建才极有可能采取驱虎吞狼之策,主动放开道路引白莲教入河南联手对付清军。假如是这样的话,那么河南之战最终会是如何结果谁都无法预料。”
  廖焕之这话说到点子上了,王致清占据四川后千方百计想出川,但他要出川只有两条路,一条就是进河南,第二条是入湖北。根据情报得知,湖北方面主要是高进部,但因为清军在湖北和江西的反应迅速,导致高进迟迟无法打开通往湖北的道路。而王致清却一直是想从河南直接进入中原,随后一路向北入河北同清廷争夺天下,不过祝建才为防备王致清鸠占鹊巢,并未答应王致清的请求,反而封锁了两省交界处。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在如今情况下,以祝建才的性格绝对不会坐以待毙,祸水东引或者如廖焕之所说的驱虎吞狼是极有可能的。不要忘记,当初祝建才和袁奇部合作的时候就使过这一招,着实把袁奇给坑的不浅,如今故伎重演也是正常不过的事。
  众人点点头,对于廖焕之提出的可能大家心里都认同,而且此时王致清就算知道祝建才的用意也无法拒绝,因为一旦他不从河南出兵的话,如果祝建才就此覆灭,那么出川的道路就被清军给死死堵住了,等到那时候就算王致清占据全川又如何?清军完全可以关门打狗慢慢收拾他,王致清不是没眼光的,他只所以多次和祝建才交涉也是因为看到了这点。
  “中原之战可以暂放一边,我看这场混战没半年分不出结果。”这时候,邬思道突然说道,见众人向他望来,邬思道笑笑道:“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尽快拿下广东,不知福建那边马将军准备的如何。”
  之前根据局势变化,大明最终还是选择了从福建进攻广东的策略。不过这战略同之前稍有变动,之前是以两广为目标,而现在仅限于广东一省。这样做主要出自于广西的特殊地理环境和当地复杂的势力考虑,广西贫乏多山,当地少数民族地方势力不弱,大明如要一口气拿下广西的话以现在的兵力来讲有些吃力,而且一旦在广西作战陷入焦灼状态,那么非但达不到战略目标,反而会使大明的有生力量陷入困境。
  因为这点,最终只把目标定在广东。只要拿下广东,那么东南沿海各省基本都在大明的控制范围,至于清军如能在广东彻底解决那是最好,就算不能解决直接把广东的清军先赶入广西,以广西一地清军是根本就养不起那么多兵力的,再加上广西的复杂性,南方的清军一旦窜入广西,时间长了必然会和当地势力发生冲突,等大明有一举定广西的能力时再入广西也不迟。
  “马将军那边早就巴不得开打了,之前让蓝理和年羹尧侥幸跑了,他们一直耿耿于怀呢。”庄岩如此说道,听到这句话众人忍不住笑了起来,就连朱怡成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既然如此,那就通知马功成吧,另外让王东的舰队出动后直接攻击广州,如能从广州登陆切断清军后路是再好不过。你等参谋部立即做出方案,让前线准备实施。”朱怡成想了想后说道,庄岩连忙起身领命。
  “皇爷,在下有一建议。”这时,董大山开口道。
  “说!”
  “在下觉得,我大明可适当向西进军,以压迫江西清军,摆出大军由长江而上直取九江姿态。”
  “董将军这是想试一试清军在江西的军力,同时为中原大战的祝建才部减轻负担?”邬思道问。
  董大山点点头,他说道:“如今我大明势力已达池州府,向西就是安庆,一旦拿下安庆,依托长江,水师到九江可谓朝发夕至。自袁奇部在九江兵败后,这江西就被清廷所占,而现在清廷调集各路兵马围攻中原,江西的隆科多已同湖北兵力汇合,此时适当地向西打一下在下觉得正是机会。”
  “董将军觉得需调动多少兵力?你可别忘了广东之战迫在眉睫,我大明两线开战恐怕这兵力有些……。”廖焕之并不反对打,但是他考虑到兵力问题。如今大明和清廷划江对峙,一半的兵力现在都在福建,而另一半的兵力需防守江南,一旦董大山抽调兵力过多,那么江南防御就将削弱。虽说大明的水师力量强大,再有长江天险在手,可南京毕竟是首都,一旦江北清军蠢蠢欲动,因兵力空虚导致江南震动可不是小事。
  “不需多,只需陆军二万再加上五千水师足以。”董大山胸有成竹道。
  如果只是这些兵力,以大明现在的力量应该不成问题,关键在于打江西是实打还是虚打。如是虚打,只是以占据安庆为目标,并摆出攻击九江的姿态,这样的战略目标是可行的,怕就怕虚打最后打成了实打,清廷在江西的力量不弱,一旦打出了大场面就得不偿失了。
  似乎是看出了朱怡成的犹豫,董大山当即保证攻江西为虚,主要目标只是拿下安庆作桥头堡。作为大将,他绝对不会拿国家前途当儿戏,何况广东那边马上就要开打,董大山很清楚那边才是主攻。
  另外,拿下安庆对于大明也是有好处的,安庆位于长江中游,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而且还是向江北突出的一个区域。一旦安庆在手,等拿下广东后,大明就能掉头向北,直接以安庆作为突破口,向西可直接攻入江西,向北又能直接入湖北和安徽腹地,以为将来北伐做好准备。
第250章
选妃
  如今的大明可以说蒸蒸日上,无论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势力都在不断增长,可就算是这样,朱怡成也越发小心,大明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样也存在着许多危机,尤其是相比清廷,大明还未有一统天下的决定性力量,在这种时候一旦决策失误,导致根基动摇的话,那么如今所拥有的一切就将全成泡影。
  朱怡成不是朱元璋,他没有朱元璋的雄才大略,手上的将领、谋士也远比不上朱元璋人才济济。朱怡成拥有的优势是他远超这时代的眼光,因为他知道历史未来发展的方向,可这也不是万能的,朱怡成一步步走到现在更深知其中之难。
  这也是朱怡成没有选择冒险,而是选择稳扎稳打的原因。能力的不足只能依靠实力,并且谨慎从事,就像这一次清军同祝建才在河南大打出手,大明却选择了攻击广东的战略,就是避免一些不确定的因素。拿下广东,大明就拥有了中国东南沿海的全部控制权,然后依托所占地区的人力、资源、科技等各项优势再逐步蚕食清廷地盘,等到力量对比有十足把握之后再一举平定天下。
  不过,董大山提出攻击偏师进攻安庆,趁此机会把势力从安庆伸向江北,并遏制江西清军水陆要道,同时以这种方式使清军无法集中所有力量对付祝建才和王致清、高进等部的建议倒也打动了朱怡成,相对选择稳妥的朱怡成来讲,董大山等将领却更有攻击性,对于这点朱怡成并不想压制他们,毕竟作为军事将领拥有攻击性是一件好事,所以在慎重考虑后,朱怡成还是答应了董大山建议,在发起广东战役的同时,明军水陆大军同时向西攻击,拿下安庆。
  会议结束,朱怡成回到后宫,直接向李娟儿那边去。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娟儿的肚子逐渐大了许多,再过几月就是他的孩子出身的日子了。一个新的生命,尤其是自己血脉延续的生命即将诞生,这让朱怡成心中有着兴奋和期待,这些日子他再怎么忙都会抽时间去看看李娟儿,陪她说说话什么的。
  “皇爷!”到了宫门,正好碰上一个小宫女,小宫女见是朱怡成来了连忙行礼。
  “皇后在里面?”
  “回皇爷,娘娘觉得有些乏刚睡下。”小宫女低头回道。
  “知道了,你忙去吧,朕自己进去。”朱怡成点点头,迈步进了门,随后放轻脚步向寝宫内走去。
  如今近临初夏,天气舒适不暖不热,寝宫内静悄悄地,当见到朱怡成到来,在李娟儿门外守着的另一个小宫女正要慌忙起身行礼却被他拦住了,朱怡成摆摆手让她继续做自己的事,而他轻轻掀开帘子进了内室,一眼就看见李娟儿斜躺在塌上,身上盖着薄被,手中还拿着一卷书,不过那卷书是虚握着,见她这样子应该是看书累了才睡着的。
  看着酣睡的李娟儿,朱怡成眼中满是柔和,他轻轻在一旁坐下,并未打搅她,随手从边上的塌上拿起本册子翻看着,初一翻开朱怡成就哑然失笑,因为这册子是一本为自己选妃的名册。
  早在几月前,李娟儿就已开始为自己选妃了,在她看来平常富贵人家都要讲究个三妻四妾的,何况是皇家?如今朱怡成贵为大明天子,后宫却仅仅只有她一个皇后,这说出去实在是不像话。朱怡成子女繁茂,同样也代表着大明气象,再说李娟儿也不想自己落一个嫉妒和专宠之名,所以对这件事她是异常上心。
  不过,李娟儿提了几次都被朱怡成以各种理由推脱了,但随着时间越久,朱怡成也看出李娟儿对这事一直牵挂着,甚至因为有孕在身影响到了她的心情,孕妇的心情不好,这可是大事,所以朱怡成也一直有些为难。
  “皇爷,您怎么来了?”正当朱怡成愣愣想着此事的时候,李娟儿醒了,见到朱怡成坐在一边,她连忙试图从塌上坐起。
  “都这么大的肚子了,躺着躺着。”朱怡成连忙阻拦住,同时向外喊了一声,门外侯着的小宫女听到动静急忙进来,上前帮李娟儿在塌上坐起,随后收拾了一下。
  “您瞧我,臣妾这个样子实在是失礼了。”因为刚睡过,李娟儿的容装有些乱,她很是不好意思道。
  朱怡成不以为然:“何必如此生分,再说了如今你怀着龙种,贪睡也是自然的,只有休息好了,这肚子里的孩子才能长的快。对了,今天感觉怎么样?一切可好?”
  “他今天在肚子里翻了个身,还踢了我一脚,力气可不小,看来等出生后一定和皇爷一样是个英武不凡的孩子。”摸着肚子,李娟儿说道。
  朱怡成哈哈大笑,看着孩子在李娟儿的肚子里一天天长大,再想到再几个月就能呱呱落地,然后会说话,会走路,再慢慢成长,朱怡成心里就特别高兴,甚至能把所有的烦恼都抛之脑后。
  坐在李娟儿身边,朱怡成和她说了些话,无非就是些平常事和孩子的事,就和普通人家的夫妻没什么两样,不过两人的性质都很不错,而且在这时候更觉得这些才是最重要的,说说笑笑了好一会儿,李娟儿又提起了为朱怡成选妃的事,听到这事朱怡成正要习惯性的推脱,可谁想这一次李娟儿难得固执。
  “皇爷,这些日子皇爷后宫无人,臣妾一直忧心。臣妾受皇爷恩重得皇后位,可臣妾一不想皇爷因独宠臣妾以至子嗣稀少,虽说我朝有孝宗之例,但皇爷不要忘记武宗之事,皇爷子嗣繁茂这才是天下之福啊!”
  李娟儿诚恳道,同时又说:“二来,臣妾也有私心,臣妾如今贵为皇后,并怀上龙子,又得皇爷如此厚爱,可以说这辈子已无遗憾,但臣妾不想在天下人口中落一个嫉妒之名,所以还请皇爷恩准臣妾,如何?”
  看着李娟儿望向自己的目光,还有那目光中的期待和坚定,朱怡成都到嘴边的推脱话一时间说不出来了。的确,他之前曾经把孝宗的故事拿出来当挡箭牌,但李娟儿今天也直接挑明了此事,正是因为孝宗独宠皇后一人,导致孝宗只有武宗一个儿子,而武宗又未留子而崩,最终孝宗一脉断绝,从而才有了嘉靖及位的事发生。
  这些话李娟儿应该是藏在心里好些日子了,今天憋不住终于直接说了出来。面对这种情况,朱怡成如果再拒绝的话,恐怕李娟儿会因此留下心病,一旦有个三长两短如何是好。
  沉咛片刻,朱怡成无奈长叹一声:“娟儿,你的意思朕明白了,朕本想等皇子诞下后再考虑此事,可谁想你是如此想的,如此……罢了,这事就按你的意思来办吧。”
  听到朱怡成终于答应了此事,李娟儿欣喜非常,对于选妃一事她早就准备许久了,当即把刚才朱怡成在看的那本册子取来,从上面挑出几个她已看中的女子一一讲解。见她如此举动,朱怡成只能依了她,只要她开心一切就按她想法来就是。
  几日之后,朱怡成选妃一事就正式定了下来,不过朱怡成虽然答应了却也有言在先要严格限制人数和等级,不得大肆张扬并骚扰民间,所以最终安排是选嫔二人,姬四人,以充后宫。
  除了李娟儿为朱怡成所挑选的人选外,明廷也做了些安排,最终有三十六人入选,然后再在这三十六人中选出六人来。最终的名单确认是李娟儿和朱怡成一切定下来。
  弄完这些事后,马功成的大军已经由福建而出向广东进军,同时新组建的南海海军,没错!如今大明水师已重新进行了划分,分别为东海海军、南海海军两大支海军,此外还有在筹建的北海海军,本来是想叫北洋、东洋和南洋海军的,但朱怡成觉得这几个名字别扭不说还不吉利直接给改了。
  除这两大海军外,台湾又建立了台湾分舰队直属新成立的海军部统帅,战时按战区划分再进行调遣。至于长江水师分离出来,单独成军,以完成从传统水师到正式海军的转变。按照朱怡成的计划,未来海军的建设会是重中之重,如今只是第一步而已。
  南海海军由王东统帅,直接按计划从海上进攻广州,同时海军方面还第一次采取了大规模登陆战的战术,除南海海军战舰外,南海海军调配了百多艘运输船,直接把陆军运至广州西南地区登陆,并且直接封锁了南澳,并占领香港岛作为前进基地,由广州湾登陆北上。
  清军在福州丢失后就对两广进行了大肆募兵和训练,以防止明军南攻,但清军没想到这一次南攻明军并未采取陆路为主海军为辅的传统战术,而是以海军为主力直接进行登陆作战。当明军海军战舰拿下香港岛,后续陆军随运输船直接在广州进行登陆,短短时间内明军就大军兵临城下时,广州的清军一时间顿时慌乱不堪,急忙从东北地区调集兵力回防,可这时马功成的陆军趁机逼近,在清军忙于后撤的时候突然发起攻击,打得清军溃不成军,一路势如破竹。
第251章
坐守孤城
  这次广东战役,马功成的主力直接由南海海军运至广州一带登陆,所以陆军自福建而出反而成了偏师。
  带领偏师的将领是杨勖,杨勖由漳州府出兵向潮州府进军,绕开府城直取程乡县。驻守潮州府以北程乡方向的正是年羹尧,自福建丢失后,他这个闽浙总督已再无可治之地,只能暂时寄人篱下在程乡落脚。
  考虑到年羹尧并未被直接撤去总督职务,如今还是戴罪立功的情况,两广总督赵弘灿,广州将军管源忠等暂时就把程乡划给他以作驻兵,同样也是想让年羹尧手下的福建绿营替广东方面进行防御。
  年羹尧在程乡的日子并不好过,虽然他从福建撤至广东手上还有二万左右的兵力,可是先丢了浙江,后又丢了福建,跑到广东的年羹尧如今已同丧家之犬没什么两样。虽说脑袋上的脑子暂时还没给康熙摘掉,可对于这个闽浙总督,广东官场上下根本就不鸟他。
  在程乡的年羹尧现在只是两广文武用来发挥防守广东的一颗棋子罢了,把程乡交给他驻防这就是主要原因。年羹尧自己心里也清楚的很,虽说他心中不愤,但又无可奈何,只能呆在程乡靠从福建带来的物资勉强度日。
  这次大明对广东发起攻击,采取了广州登陆直取要害的战术,接到命令后的广东驻军急忙后撤,以确保首府安全。而年羹尧那边却并未有人去通知,直到明军绕开潮州府,趁着清军后撤的机会发动猛攻,一口气就打到了程乡附近,这时候在程乡附近驻扎的年羹耀部根本就没反应过来,被突然出现的明军一下子打得溃不成军,当消息传到年羹尧处,他这才如梦初醒。
  杨勖和年羹尧是老对手老冤家了,一直以来,杨勖无时无刻不想亲手砍下年羹尧的狗头,为自己也为冤死的同僚报仇。可几次大战都未能如愿,现在攻击广东,杨勖同其部下早就憋着一团火了,当得知驻守程乡的就是年羹尧时,这支明军上下均是兴奋得嗷嗷直叫,偏师直接打出了主力的效果。
  年羹尧的部队在程乡被打得措手不及,损失惨重。亏得年羹尧反应快,急忙下令把在外的兵力全部撤至城内,准备依托程乡县城进行防守。可这时候,大军惨败之下能撤回的兵力已不多了,除原本驻扎在程乡内的五千绿营外和二千督标外,最终撤至城内的兵力仅只有三千五百余人,也就是说年羹尧的一半兵力在没反应过来之时就被杨勖给一口吞掉了。
  “一群混蛋!”程乡城内,当年羹尧收拢部下残兵,清点损失后,心中更是怒火中烧,当即破口大骂。
  赵弘灿等人后撤军队居然不通知他,而且主动放开通往程乡的关口,导致他在程乡遭受如此惨重损失。仅仅两日时间,他好不容易从福建带出来的人马就丢了一半,甚至连自己都来不及反应被困在了程乡。想到这,年羹尧是气得咬牙切齿,如果赵弘灿现在站在他面前的话,年羹尧甚至能抽出剑来一剑砍了他。
  真是落毛的凤凰不如鸡啊!想他年羹尧再怎么说也是堂堂闽浙总督,封疆大吏,如今却被人如此不待见甚至欺凌,赵弘灿分明是拿自己当诱饵直接丢给了明军,借机争取时间,把广东的兵力向广州地区集中,以保广州重地。
  真是好算计!年羹尧心里很清楚他是被赵弘灿给卖了,当时把自己安顿在程乡恐怕这老小子早就打着这算盘了,而今更做出出卖友军的事来,令年羹尧气得火冒三丈。
  “大帅!城外明军已围住了东、西、南三处,独留北边,这分明就是围三缺一的战法啊!”正当年羹尧气的不行的时候,部下急急来报,如今程乡的东、西、南三面都有明军逼近,至于北面却未有动静。年羹尧心中顿时一沉,什么话都没说直接带人上了城墙,到了城墙一看果然如此,城外的明军旌旗招展,军容壮盛,尤其当他看见那杨字大旗的时候,更是神色凝重。
  “又是杨勖……。”当年的同僚如今却成了对手,也不知此时此刻年羹尧心里究竟是什么滋味,如果他早一点能算到今天这步的话,当时在奉化城是否还会做那样的决定呢?
  “大帅,是否速速派人向蓝帅求援?”边上,副将焦虑异常地询问,都是行家,如何会看不出明军围三缺一的战法?程乡只是一个中等县城,城不大,城墙的防御结构也只是普通,更无守城大炮。
  再加上年羹尧部已损失大半,军心不稳,而城外的明军无论是军力还是装备远超城中清军,依托城墙防御,程乡陷落只是早晚的事。如今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就是突围,另一条是固守待援。
  突围,这不现实。城外的明军摆出了围三缺一的战法,分明就是引诱年羹尧突围。再说了,杨勖的本事年羹尧是最清楚不过的,杨勖善攻更善守,他既然已经来了,怎么会让年羹尧轻易逃出程乡呢?
  固守待援,向广州方面求援是不可能的了,无论是两广总督赵弘灿还是广州将军管源忠,如果他们会来援救自己那也不会连招呼都不打一声就把他年羹尧如何坑到这程度。
  归根结底,如今面临的困局就是他们导致的,不仅是年羹尧心里清楚,就连他身边的副将也是心知肚明,所以他才会提到向蓝理求援,而并非是向两广总督求援。
  至少,年羹尧部和蓝理在福建并肩战斗算是有些交情,虽然蓝理狂妄自大,一向看不起年羹尧,不过蓝理这人并非小人,也分得清轻重缓急,以蓝理的为人更不会做如此下作的事。不过,就算能把消息递出去,这蓝理就会来救他么?想到这年羹尧却默默摇了摇头。
  两广总督赵弘灿或广州将军管源忠不是傻瓜,他年羹尧再怎么说名义还是闽浙总督,他们居然不顾自己安危直接把部队撤回,甚至不惜抛出自己当诱饵,那么广州方面一定是遇上了大麻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