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米仙缘(校对)第1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4/1656

  “不错,我是思贤的同窗,当初在山阳学院读书是,大家同睡一床铺,一块饼子掰成两半吃!”
  冠子清哈哈笑道,“听思贤说,他遇到一位奇僧,还在书信中,说了你和历险的诸多往事,让我好生羡慕!”
  “我比思贤运气好,前几届便高中,一直在京城墨林院候差,直到前些天才补了本县空缺。”
  “听说前任县令多为不法,还是你出面揭发的?”
  方斗点了点头,“不错,只是我虽然短发,却不是僧人!”
  “那也无妨,在家出家,皆是修行!”
  县令和方斗攀谈起来,或许是有了严思贤这层关系,他在方斗面前,也不端着架子。
  当夜,二人促膝长谈,期间剪了七八次灯花,直至灯油燃尽,方觉天色已启明。
  天边启明星高高挂起,县衙不远处的民居,响起一声鸡鸣声。
  “不知不觉,竟然谈了一夜!”
  冠子清看着方斗,眼神带着嘉许,“方斗,可以看得出,你心向名学,读书时善于琢磨。”
  “你所在寺庙,靠近深山,想必没什么书籍。”
  “今后,你若是想读书,可以来县城这边,我若不在,直接找书童来借便是!”
  他是两榜高中的进士,学问又比严思贤扎实,对方斗起了爱才之心,鼓励他多读书。
  方斗这段时间,苦苦修炼名教养气法门,神态沉稳、气韵内敛,是以让县令见了心生好感。
  “那就多谢县令大人了!”
  冠子清点了点头,“对了,听说你的寺庙年久失修,门匾早已失落多时。”
  “不错,我新近取了个名字,叫鸡鸣寺!”
  “鸡鸣起舞,寓意不错!”
  冠子清沉吟片刻,“只是有一样不好!”
  “寺庙寺庙,实则有区别!”
  “寺者,即为官署名称,也是僧侣供佛之地。”
  “庙者,才是供奉鬼神的场所。”
  “听闻你的殿内,供奉了儒生‘杞子’,心向名教,这是好事!”
  “我替你改个字,就叫鸡鸣庙如何?”
  冠子清进士出身,一手书法扎实,起码在墨林院,抄写了好几年官方文书。
  除了‘鸡鸣庙’三个大字,还赠送一副对联。
  上联‘三更灯火五更醒’,下联‘雄鸡一唱天下白’,横批‘闻鸡起舞’。
  “献丑了!”
  冠子清搁下笔墨,取出私章在角落一盖,红泥小印出现了。
  方斗越看越是满意,拱手答谢,“多谢县令大人!”
第0167章
突发异变
  县令的墨宝,还要送去专门的店铺,做成牌匾。
  方斗选了红木底子、金漆面、如意花纹的规格,一副牌匾加上对联,足足用了五百两银子。
  好贵,但是值得!
  接下来,方斗又逛了大半个县城,采买了海量货物。
  随着修为渐长,他外出的时间变少,消耗也越来越大,所以一次性将物资储备充足。
  “在这样下去,就要请人照顾了!”
  方斗原本,也看不惯福元寺的和尚,住大院高床、穿绫罗绸缎,身边还有名为弟子、实为奴仆的和尚伺候。
  但现在才知道,真要一心修行,俗事越多,干扰越多。
  “先这么的吧!”
  趁这次做牌匾,方斗也请木匠师傅,去寺庙师弟考察,根据规格将木窗、破门都换一遍,顺便打造些配套的家具。
  这样下来,三四千两银子又没了。
  过日子、置家私,就是要花钱嘛!
  回到鸡鸣寺后,方斗花了几十天时间,在法坛帮助下,将山鬼符召勾勒而成。
  这张符召呈黑白二色,墨色勾勒出符文,俨然一头俯首待命的雄壮山鬼,头生双角、脚踩虎豹,身后是茂林高山。
  “山鬼符召!”
  方斗手腕抖动,往内输入一丝法力。
  刹那间,面前深山微微一颤,似乎方斗手中符召是一枚钥匙,打开某扇大门。
  “嗯!”
  方斗瞬间感悟到,手中符召的作用。
  古人崇拜山鬼,认为深山茂林当中,由于年代久远自有灵性,是以诞生出精怪‘山鬼’。
  山鬼力大无穷,能御使虎豹猛兽,身兼各种神通。
  久而久之,便有了‘山鬼符召’。
  这门符召,能聚拢山川精气,凭空生出一头‘山鬼’听命。
  方斗靠法坛凝聚符召,但若是使用,自身的法力支撑不了多久。
  “适当时候,做个杀手锏!”
  县城采买的货物,陆续送到寺庙前。
  东西太多,也不能露天摆放,方斗不得不收拾南殿,将东西搬进去。
  上次炼制火器,还剩下少部分材料。
  方斗为了不占地方,将材料用完,炼制满满一葫芦‘赤焰沙’。
  然后,木匠们陆续到了,将蒙着红布的牌匾,安放在寺庙大门上方,对联也钉在门楹两边,同样用红布裹好。
  “这红布……”
  方斗心生奇怪,询问木匠缘由。
  “小师傅,牌匾揭晓这是大事,要请来德高望重的宾客,放鞭炮、拉红布呀!”
  方斗眨眨眼睛,还有这个流程?
  对了,牌匾是县令手书的墨宝,揭红布时,应该请他来观礼。
  只是,他刚上任,不知是否有空?
  “县令大人,真是好官啊!”
  “上任后,立刻下令青楼赌坊停歇,搜查有无逼良为娼、骗赌破家的恶事,打击县城内部的不法之徒!”
  “劝课农桑、开垦水利,劝说本县乡绅降低租子。”
  “他还亲自下乡,探查有无溺婴、弃老、私刑等事情,还下令严查之,一旦发现,乡老有罪!”
  木匠们做活时,提及县令冠子清,赞不绝口。
  官员好不好,老百姓心里清楚,冠子清上任后,日夜翻查卷宗,理清县内的痼疾,然后亲身下乡,带人处理问题。
  不像前任县令,终日高坐县衙大堂,不食人间烟火。
  方斗心中欣慰,尤其是听到最后一句,知道肯定严思贤和他提及,路程上遇到的三件恶习。
  冠子清上任后,同样在本县清查打击。
  既然这样,那就等县令忙完了,再邀请他上门揭红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4/1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