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驯养计划(校对)第1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2/136

  听他平淡话语里隐藏不住的沮丧失落,梅望舒无奈低头凑过去,用最大的力气狠咬了他手腕一口。
  “嘶——”
  手腕吃痛,不受控制地往回一缩。
  洛信原的呼吸却猛地沉重兴奋起来,幽亮眸光在夜色里灼灼闪耀,亮若晨星。
  梅望舒松了口,对着结实手腕处的一圈深深牙印,正啼笑皆非地抬袖去擦,那只骨节有力的手掌却伸过来,托着她小巧白皙的下颌往上抬起。
  洛信原的视线灼灼闪亮,盯着面前惊讶微张的鲜妍唇瓣,高大身形站在廊下,借着夜色遮掩,指腹亲昵地摩挲了几下,渐渐俯身下去……
  “住口!”
  梅老员外提着灯笼站在三步外,眉心细微抽搐,手指着沉声大喝。
  怕引来周围路过的小厮婆子窥探,梅老员外急忙扔了手里灯笼,赶上几步,自己的身形也融入廊下黯淡夜色里。
  “好哇,好一个多年好友!”梅老员外气得手指都在抽搐,“若不是老夫出来探查动静,竟不知……竟不知你们……”
  被老父亲抓了个正着的梅望舒,转过身来,神色倒是镇定得很。
  “之前多有隐瞒,还请父亲见谅。”
  “孩儿和信原在京城多年,彼此知根知底,孩儿隐瞒身份之事,老家并无妹妹之事,信原早知道了。”
  洛信原把她护在身后,转身过来,从容颔首,“不错。梅伯父的难处,梅家的难处,小侄都知道。”
  在梅老员外的瞪视眼神里,洛信原走近两步,以子侄之礼行长揖礼,镇定自若道,
  “小侄资质普通,家世平平,但做梅家的上门女婿,小侄觉得可以胜任。刚才出来和雪卿商议了一番,雪卿同意了。”
  梅老员外猝不及防,天上掉下来一个上门女婿,衣袖下的手微微发抖,声音也隐约发颤,
  “你……你要做我梅家的上门女婿?你不是在京城有自家产业么?”
  洛信原淡淡道,“自家产业不打算要了。只求梅伯父和雪卿不嫌弃,让小侄入梅家的门。”
  梅老员外站在原地,几个深呼吸,平缓下来,又去问梅望舒,“你们……多久了?”
  梅望舒默然算了算,“这次返京后的事……两三个月罢。”
  洛信原纠正,“两个月又三天。”
  旁边跟着老爷过来的常伯叹气,“原公子说得准。”
  梅老员外神色震惊,“常安,连你、你也知道他们的事?”他忽然若有所悟,问常伯,“难不成四月里你写信说的大事,就是这个?”
  常伯默默拱手行礼。
  梅老员外在昏暗的廊下来回踱步沉思,踱了百十来步,脚步突然一停,抬手点点洛信原,“你随我进来。”
  又点点梅望舒,“你不许进来。”
  灯光明亮的花厅里,宾主二度落座。
  梅老员外这回在灯下打量的眼神仔细慎重百倍。
  默不作声,上下左右打量了足足半刻钟,看得满意了,这才捧着茶盏,郑重开口,
  “原贤侄,再详细说说你家里情况。你身上可有功名?家里人呢?”
  洛信原镇定道,“小侄身上并无任何功名,乃是一介白身。家里的情况刚才已经说了,母亲卷了大半家产远走,两个叔叔一个哥哥下了狱,过阵子就要流放关外……”
  “行了行了。”梅老员外听得头疼,摆摆手,“也难怪你要做上门女婿,这样的家族不要也罢。我梅氏身家亿万,不会打你剩下那些家产的主意。你既然决意入赘,京城家产就当做是你倒插门进来的陪嫁,你留着自己打理。”
  谈妥了琐碎细节,梅老员外提起最关健的事,
  “虽说是上门女婿,也是两家正经成婚。老夫算是梅家长辈;你原家没了父亲,母亲又远走……两家交换庚帖定亲时,你家可有长辈出面?”
  洛信原早有准备,“有的。我家里有位嫡亲叔祖,可为证婚长辈。”
  梅老员外满意了。
  花厅里的烛火亮到后半夜。
  两边商议好,定亲的日子定在七月。
  梅望舒的母亲赶不及过来,因此京城这边只打算简单操办定亲宴,等回临泉老家再大办婚宴。
  梅老员外心情舒畅,这回灯下看佳婿,越看越顺心,亲自起身把人送出去门外。
  傍晚见面时还是客客气气的‘原贤侄’。
  出门时已经一口一个亲热的‘信原’。
  “他家父母怎么取的名字。”提着灯笼慢步走回来时,梅老员外跟梅望舒嘀咕,
  “原信原,名字起得就不合常理,果然是对这个儿子不上心。”
  梅望舒提灯前行,耳听着梅老员外念叨了几遍,这才答道,
  “信原是他的字。他父亲在世时,给他起了个极冷僻的单名。”
  “哦,原来如此。”梅老员外走出几步,又喃喃地道,“定亲的大日子定在七月初十。似乎是个好日子,七月初十,怎么听起来这么耳熟。”
  梅望舒赞同,“确实是个大好的吉日。七月初十是北魏国使者进京入贡的日子。”
  梅老员外大惊,“哎哟。我儿是不是和为父说过,使节进京入贡当日,你需要一大早登楼伴驾,陪同圣上观看使节进城?是个大好的吉日也不行,撞上了!”
  “父亲不必担忧,”梅望舒淡定道,“信原那边当日也忙。婚者,古为‘昏’也。父亲把两家定亲的时辰定在日暮黄昏时分吧。”
第81章
正文完结(上)
  七月初十这日,京城万家空巷,百姓齐聚街头。
  巍峨城门左右敞开,静候十年未至的北魏国朝贡使节队伍入京。
  圣驾午门观礼的时辰,定在旭日初升的辰时。
  鸿胪寺卿俞光宗在御前提出异议,历来使节入京、圣驾登楼观礼,时辰定的都是正午,为何这次挪到了清晨,不合旧制。
  政事堂内,元和帝一句话便打了回去。
  “七月天气太热,午时顶着烈日头观礼,只怕有年老体弱的官员晕倒在众目睽睽之下,朕于心难安。”
  政事堂里的重臣们,半殿老臣,半殿体弱文臣,各个哑然无言。
  登楼观礼的时辰便定在了早上辰时。
  北魏国这次觐见的使节队伍改为半夜起身,清晨入京,在清晨的夏风里穿过御街。
  前头铜锣仪仗开道,驷马车驾,象队巡街。
  中间车队满载进贡贺礼。
  后面跟满了看热闹的京城百姓。
  一路喧哗热闹,队伍直奔午门而去。
  梅望舒这天早起穿了全套朝服,头戴沉重大冠,白花罗中单衬里,交领朱衣大带,金章紫绶,脚下黑履,腰佩玉剑,叮叮当当地一路过去,还没登上午门城楼,人已经累得汗湿重衣。
  御前随侍的苏怀忠看见了,赶紧叮嘱小桂圆跑过来,送上冰镇梅子汤,擦汗手巾,传天子口谕赐座。
  赐座位置也巧,正好在叶昌阁身侧的下首位。
  梅望舒过去给老师问安。
  叶昌阁也刚到不久,在喧天锣鼓声响里一边擦汗一边感慨着,
  “圣上英明哪。如此酷热天气,观礼时辰确实还是改到早上为佳。”
  他欣慰道,“望舒,看你气色不错,可是近日在别院调养得好?何时打算回京长居,为朝堂效力?”
  梅望舒不置可否地笑了笑,转开话题,“听说林师兄六月底复职了?有他给老师帮手,学生也可以安心养病。”
  叶昌阁听出话外明显的敷衍,无奈摇头,“你啊。”
  午门区域算是皇城禁地,禁止寻常百姓出入,但京官家眷允许出席观礼。
  今日在午门两侧,临时搭建了两座朵楼,旁边的宽敞庭院又搭建起众多彩棚,供文武官员的家眷分男女场地入席。
  此时从午门往下望去,黑压压一片人头。
  梅老员外今天也来了。作为朝廷亲赐的三等宁昌伯,此刻就在西朵楼上观礼,可惜距离太远,看不清人在何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2/1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