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7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3/796

  王中孚心中惊疑,转身欲靠近看个仔细之时,却上来了数名虎卫,脸色极为凝重,杀气腾腾的。
  若是王中孚再靠近,必将会被当场斩杀!
  王中孚无奈之下只好一步三回头的下了山...
  ...........................
  “老夫于此地恭候多时了,晋王殿下可否下车相叙?”李三坚见马车靠近崇真宫只好,于是立于马车之前说道。
  “噗呲!”王中孚所料不差,车中果然是女子,且是名西夏女子,西夏女子整理了一下交领右衽云肩宽袖锦面上襦,拉了一下肩上贾哈,牵着一名不足十岁的小儿的手,走下了马车,对李三坚笑道:“到了现在,你还称呼我为晋王?”
  来人正是夏晋王李察哥之妹,李三坚与她一别十年,今日方才再次相见,两人均感唏嘘不已。
  他看起来还是如此的年轻,起码未见一丝老相,却自称为“老夫”,不禁使“李察哥”感到暗暗好笑。
  “嗯,里面请!”李三坚闻言点头对“李察哥”说道。
  “嗯,来人,伺候殿下于四周游玩吧,小心点,不要跑远了。”“李察哥”闻言也是点头吩咐左右道。
  西夏王妃携来的夏王子虽不足十岁,但却是身高臂长的,面容也是颇为俊秀。
  “是,宸妃娘子。”众西夏武士齐声应道。
  于是李三坚便与西夏王妃并肩走进了崇真宫。
  ...........................
  “是不应该称呼你为晋王殿下,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李某该称你为夏王妃。”崇真宫之内,李三坚面带欣喜、不舍、鄙夷、不屑、羞愧、不甘等等复杂神色对西夏王妃说道。
  “夏王妃?”西夏王妃李筱冰看了李三坚一眼后,摇头苦笑,有些赌气的说道:“随便你称呼什么吧。”
  当年宋出兵攻打西夏,李筱冰之兄,夏晋王李察哥病重,李筱冰替兄出征,与李三坚杀了个天昏地暗的,可到了两人却有了一段露水姻缘...
  可露水姻缘毕竟就是露水姻缘,两人根本就是无法长久厮守在一起的,当时的宋、夏两国交兵,互为仇寇,而李三坚为朝廷高官,领兵出征,此刻更为大宋宰相,李筱冰为夏晋王李察哥之妹,为夏人,此时更为西夏王妃,因而两人从前无法长相厮守,此时就更无可能了。
  李三坚中意的女子或者与其有姻缘的女子,基本被李三坚囊获其中了...除了面前的这名夏女,李三坚虽贵为大宋宰相,却也是无可奈何的。
  “筱冰,一路之上可遇到了危险?”李三坚心中长叹了口气后问道。
  李三坚关切之意溢于言表,使得李筱冰心中烦闷之气稍减,轻轻说道:“多谢李相国关爱,南下之路我比你熟悉,放心吧,没有什么危险的。”
  一时之间,两人相对无语,均是默默的想着自己的心事,良久之后,两人一起开口问道:“何事?”
  “嘻嘻!”李筱冰不禁笑出了声:“你使人传信,你倒问我何事?”
  “宋、夏盟约之事。”李三坚也不藏着掖着了,开门见山的说道。
  横扫天下,一统江山,李三坚如何不想?这也是整个大宋自上到下的企盼,可李三坚并未狂妄到与天下所有邦国为敌的地步,远交近攻,各个击破,为上上之策,因此李三坚又重提宋、夏之盟。
  “盟约?我大夏为何要与你南朝结盟?”李筱冰冷哼了一声后问道。
  “两国宣和年间的盟约还未作废吧?”李三坚反问道。
  “是又怎样?”李筱冰面无表情的说道:“不过为一纸空文而已,还是你南朝逼迫我大夏签订的。”
  “行,宣和之盟,就算是一纸空文,李某今日重提此事如何?”李三坚淡淡的说道。
  “重提结盟之事?”李筱冰闻言冷笑道:“你南朝已经到了如此境地,还欲重提结盟之事?不过为欲借我大夏兵马,夹击金军而已。李相国,我大夏国小兵微,可不能同时与金、宋为敌,目前我大夏上策乃是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李相国,你觉得怎样?”
  “妙,妙策!”李三坚闻言大声质问道:“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果然为妙策,妙不可言也!你西夏不但是这么想了,还这么做了,趁我大宋与金大战之际,窃取天德、云内、武州及河东八馆等地,还有震武城。又攻占西安州、麟州建宁砦、怀德军、天都寨等大片我大宋国土,这就是你西戎的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吗?”
  “李三坚,休得口出羞辱之言。”李筱冰闻言也是有些生气,但看着李三坚如电般的眼神,不禁有些气馁,低头美目低垂说道:“换做你也会这么做的,况且上述州府、堡寨等许多也是从前双方争执不下之地的。”
  “无论怎样,是你西夏趁我大宋处于劣势,不思扶辽,却转事金人,趁机夺我大宋土地,杀掠我大宋百姓,嫖掠财物等,此仇可谓是深仇大恨也!国仇家恨,不可不报,你可能认为我大宋目前自顾不暇,无暇顾及你西夏?错了,你们完全错了。”李三坚大声说道:“如今天下大势已变,我大宋王师已击败金军,克复了两河、京畿、燕云等地的大片故土,靖康之事再不会重演!此事你不会不知道吧?”
  辽将灭亡之际,而唇亡齿寒,西夏开始还援救辽,可辽却是烂泥扶不上墙,于是西夏扶辽不成,就转投金了。
  “嘻嘻,李相国的殊勋茂绩,功标青史的,我又如何不知?”李三坚声音越说越大,几乎要掀翻了崇真宫殿顶了,不过李筱冰倒也没生气,只是嬉笑着说道:“可陕西五路之事,你李相国又是何解?”
第一百六十四章
忍辱负重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李三坚为了谋取对金战争的胜利,为了联夏克金,可谓是煞费苦心,将夏王妃李筱冰自兴庆府千里迢迢的请来。
  宋、夏两家打打停停的,纠缠在一起厮杀了近百年,互相仇视也是近百年,仇恨似乎是无法化解,不过李三坚始终相信一句话,那就是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只要有共同的利益,双方便可化干戈为玉帛。
  “胜败乃兵家常事也!”李筱冰以陕西五路失守之事刺激李三坚,李三坚可不能着了她的道儿,于是平复了一下自己心情后说道:“失去的总会夺回来的,两淮如此,京东、京西如此,河东如此,河北亦如此,燕云者,固若泰山,也被我王师一鼓而下,陕西五路被我王师收复,只是旦夕与长久之分。”
  “只是旦夕与长久之分?那你去收复好了,寻我来作甚么?”李筱冰闻言冷笑道。
  李三坚伶牙俐齿,善于辩驳,李筱冰何尝不是如此?李三坚被李筱冰噎得沉吟片刻后说道:“李某是为你西夏着想。”
  “哦?为我大夏着想?我倒是想听听你到底是怎样的为大夏着想?”李筱冰闻言大奇。
  说大话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李筱冰心中暗暗感到好笑,李三坚请李筱冰前来商讨宋、夏结盟之事,明明就是为了利用夏兵马,两面夹击金军,从而达到其收复陕西五路的目的,这是明摆的事情,可到了他嘴里,倒成为为西夏考虑?
  古之苏秦、张仪等说客的本事,巧舌如簧的,如此本事,已尽为此人所得,李筱冰心中又道。
  “唇亡齿寒,想必你们也明白这个道理吧?”李三坚微微一笑后说道:“金人坐稳了陕西五路,待局势大定,定会转过头来对付你们的。”
  “呵呵...”李筱冰闻言不禁笑道:“金人是否对付大夏,就不劳你李大相国操心了。也罢,今日我就实话告诉你吧,金朝廷已将辽西北一带许给了我等,如此,还是唇亡齿寒吗?”
  李筱冰当然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也知金人贪婪无比,割地不过是其权宜之计而已,但仅仅因为这样,就与金人反目成仇,刀兵相见?对于西夏来说,是得不偿失的。
  “哈哈,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李三坚闻言亦是大笑,笑声几乎刺破了殿顶。
  李三坚大笑道:“宋、金之战无非有三种结局,宋胜,一也,若宋胜,我大宋全体臣民焉能不报尔等落井下石之仇?宋败,二也,汝国位于金侧背,金如芒在背,岂能容你?最后就是宋、金之间不胜不败,就这么永远的消耗下去,这大概是你西夏最希望的吧?”
  “是又怎样?难道你李大相国还有办法改变如此情形吗?”李筱冰反问道。
  “当然有,并且不止一策。”李三坚闻言冷笑道:“宋胜,我大宋必将伐夏;金胜,必不会容尔等长久的居于其侧后;不胜不败,你以为你西夏就安然无恙了吗?谬也,大谬也!若是不胜不败,李某将与金讲和,甚至与金结盟,到了那个时候,你西夏是否是岌岌可危?”
  李三坚当然不会与金主动讲和,此言不过是在恐吓李筱冰而已,恐吓李筱冰,就是恐吓夏朝廷,否则夏帝李乾顺也不会允许李筱冰前来会面的。
  “你...你...你...危言耸听!”李筱冰闻言结结巴巴的说道:“讲和?结盟?没那么容易!你以为与金结盟,金朝廷就会同意吗?你南朝军民会同意吗?伐夏?陕西五路皆在金人手中,你南朝从何处伐夏?我虽为妇道人家,但绝非可欺之辈!”
  宋陕西五路丢了之后,宋与夏几乎就不接壤了,不过李筱冰忘了一处地方,那就是燕云。
  “绝非危言耸听!”李三坚微微摇头,继续巧舌如簧道:“在这个世上,无永远的敌人,也无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宋、金大战多年,双方互有胜败,均已是疲惫不堪,此时此刻,双方议和罢兵,并非没有可能,这种可能性极大。双方议和罢兵之时,李某必会提出结盟共击你西夏,瓜分了夏地,也许金人会欣然从之。”
  李三坚恐吓李筱冰的言外之意就是,你西夏不同意结盟,共抗金人,那么宋就与金结盟,共击西夏...
  “我...你...你...你...”李筱冰早已知道李三坚是个能言善辩之士,心中早已有所准备了,但不知不觉之间,就跟着李三坚的节奏走了,脑壳嗡嗡的,几乎就快失去了思考的能力了。
  这就要归功于《鬼谷子兵法十三篇》了。
  “我怎么了?”李三坚微微一笑道:“至于自何处伐夏,除了陕西五路之外,你可能还忘了,燕云已落入我手,我大军可西出大同,一样可以讨伐你西夏。”
  “没那么容易...”李筱冰又是狠狠的白了李三坚一眼,恨恨的说道:“西边皆荒漠,你大军需先通过荒漠才行。”
  按照李三坚的说法,此时的夏真的是处于危险之境地了,与宋结仇,金再不容夏,可谓是两面受敌了,李筱冰心中暗道。
  特别是现在的宋军,特别是大宋黑旗军,特别是由李三坚统帅的大宋黑旗军,李筱冰心中又道,若是在以往,南朝朝廷但凡有任何大臣说这些话,李筱冰等必然是嗤之以鼻的,你南朝自顾不暇,还想伐夏?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可现在南朝确实不一样了,大破金军于江南,歼灭金军数十万,大宋可谓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举扭转了颓势,取得了先机,如此,李三坚所言击败金军,或者伐夏,并非是无稽之谈的,似乎也并非是危言耸听?
  “一切皆有可能!”李三坚微笑道:“李某之父为贬官,李某之母为黎人,李某生于琼台儋州一个穷渔村之中,出身微贱,可谁人又能料到许多年过后,李某能够执掌大权?建武年间,金军大兵压境,世人借言我大宋江山社稷将会不复存在,可谁人又能料到我大宋江山社稷稳如泰山,何人能够料到金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会被我打破?”
  “何人可以料到你堂堂大宋宰执会在一名女子面前自吹自擂的?”李筱冰说罢,自己先忍不住笑了起来。
  李筱冰笑靥如花,使得李三坚怔了一怔,这么年过去了,她还是如此的貌美如花。
  “战胜当前之敌,克复陕西五路,对于李某来说,就如探囊取物一般。”李三坚稳定了一下心神,继续说道:“所费者,不过是金钱、军械、时日等,还有就是我大宋将士的性命。筱冰,虽说战争总要死人的,所谓慈不掌兵,义不经商,仁不当政,一将功成万骨枯等等等等,然李某心中实在不忍,都是爹生娘养的,何故丧命在这西北漫漫黄沙之中?因此筱冰,今日李某就厚着脸皮,请夏与我大宋结盟,共抗虏贼,以早日结束这场战争,这场战争越早结束,天下太平,对于宋、夏两家百姓来说,方为一件大善事。天下大乱,受苦受难的总是普通的百姓。”
  “相国忧国忧民,小女子虽为夏人,但对于相国如此胸怀,亦是异常敬佩。”李三坚的一席话,不禁令李筱冰肃然起敬,颇有些感动的说道。
  李筱冰随后说道:“你南朝将士的命是命,我大夏将士的命也是命,出兵作战也是要死人的,粮秣、军械等也将耗费无数,可我大夏又能得到什么?”
  要好处?李三坚闻言心中暗喜,怕就怕夏无所求,只要有所求,就会给李三坚可乘之机,只要给够足够的好处,不怕他西夏不从。
  “冤冤相报何时了?”李三坚沉吟片刻后说道:“夏趁我无暇相顾之际,夺我土地,掠我财物,杀我臣民,只要夏与我结盟,对于以上这些种种恶行,我天朝可以不计前嫌,并杀马盟誓!永为兄弟之邦,这难道不是益处?宋与夏缠斗百年,从此弭兵息战,这难道不是益处?丝绸之路,这难道不是益处?”
  要知道夏李元昊立国,可从未得到宋的承认,一直认为夏是僭越称帝,杀马盟誓,李三坚言外之意,就是正式承认夏主李乾顺为帝。
  承认夏帝,是一件大事,当于朝堂之上细细商量,可此刻事态紧急,容不得李三坚等人细细商议,因而李三坚是乾坤独断。
  李三坚此举实为忍辱负重之举!
  大宋当前之敌是金,必须合盟所有抗金的势力,竭尽全力击败金,
如此大宋江山社稷才会转危为安,如此大宋在这个世上才有立足之地。况且西夏立国,你承不承认,人家已经立国了,且立国近百年了,这已是既成事实,无法改变,此时李三坚所能够做的,就是不计前嫌,先击败金军再说,先将金灭国再说,至于西夏,金灭,西夏又能存活多久?早晚李三坚会与西夏算这笔总账的。
  这就是李三坚联夏攻金之计!
  “丝绸之路?怎讲?”李筱冰闻言心中也是暗喜,于是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3/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