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7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1/796

  “本相打算亲往西北。”李三坚抬手制止了姚舆、费景阳相劝之言后说道:“燕云之地就交给你二人了,本相还是那句话,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守住胜利之果,方为当下之要。”
  姚舆、费景阳闻言互相看了一眼,点了点头。
  李三坚随后看着姚舆、费景阳冷冷的说道:“力保燕云不失,就是汝等最大的功劳,本相必不吝重赏,若是再犯贪功冒进之过,本相决不轻饶!”
  李三坚对他们二人从未有过的严厉,使得姚舆、费景阳不由得打了寒颤,慌忙起身,一齐拱手道:“相国之命,我等敢不遵从?”
  “师叔放心便是。”姚舆随后用手指着自己头颅说道:“若是失去了燕云,姚某的这颗首级就亲手交于师叔手中。”
  “叔兴!”李三坚闻言才稍稍放心,伸手按下姚舆的手说道:“本相要你这颗首级有何用?燕云必须力保不失,你们还必须活着,我等还要等到功成名就的那一日,等到直驱会宁府,渴饮匈奴血的那一日。”
  “相国...”此时章阚正急匆匆的奔进了屋中,正好听到了李三坚的这一席话,三人顿时感动得热泪盈眶,一起拱手说道。
  “敢之,来的正好。”李三坚将章阚进屋之中,拉着他走到地图之前问道:“你可知道出了何事了吗?”
  “姚军主信中已经言明。”章阚答道。
  “嗯,你知道该做什么了吗?”李三坚闻言点头问道。
  “末将明白。”章阚答道:“舟师去不了陕西,可能去襄阳等地,贯通漕道,我舟师甚至能抵长安,相国放心便是。”
  “支援西北、支援燕云,舟师之事不可谓不重。”李三坚手抚地图说道。
  “为了大业,我大宋黑旗军武威舟师必当竭尽全力。”章阚坚定的说道。
第一百六十一章
再至潼关
  “你为何执意留在幽州?幽州可是四战之地啊!”
  幽州南门之外,骑在“啸风”背上的大宋宰相李三坚再次问向前来送行的紫贞仙君道。
  西北事急,新婚燕尔的李三坚连夜就要赶往西北,临行之前,就打算将她送至建康府,与母亲符二娘等人团聚,同时远离战祸。
  可紫贞仙君却执意不肯,执意留在幽州,使得李三坚颇有些无奈。
  “夫君...”紫贞仙君闻言抿嘴轻笑道:“奴奴可是在此地长大的,这么多年了,早已是习惯了。夫君也定会回来的,奴奴就在这里等你回来。”
  李三坚忽然离去,远赴西北,紫贞仙君当然是极为不舍,但她知道李三坚西北之行为军国大事,又怎能挽留?
  至于紫贞仙君为何执意留在幽州,而不肯去建康府,乃是由于她害怕的缘故。李三坚以“六礼”,也就是以妻之礼娶她进门,紫贞仙君当然对李三坚是感激不尽,可正因为如此,紫贞仙君必然会引起相府其他妻妾,甚至相府老夫人符二娘的反感,起码紫贞仙君是这么认为的,与其如此,不如留在幽州等待李三坚回来。
  幽州为紫贞仙君土生土长之地。
  “哦,你如何知道我一定再回幽州?”李三坚闻言问道。
  “奴奴在这里,夫君难道不会回来吗?”紫贞仙君答道。
  “既然如此,你多保重。”李三坚点头道。
  燕云驻有重兵,料她也没什么事,李三坚心中暗暗想到,于是大手一挥后下令道:“出发,直驱潼关歇马。”
  “遵相国令!”岳飞、花荣骑在马上一起拱手应道,随后岳飞、花荣领七千铁骑并山魁、济空所领两千余虎卫,再加上吴季达、杨再兴所领飞当军,共近两万兵马,加上种彦崇所部少许兵马簇拥着李三坚向着远方疾驰而去。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李三坚纵马疾驰,回头看了一眼夜色中的幽州城池,心中不禁感慨道。
  ...........................
  细路险与猿猴争,人间路止潼关险。
  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山高路狭,中通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往来仅容一车一马。
  潼关之险,堪比天下任何险关,潼关若失,中原危矣,对此,李三坚又岂能不知?
  靖康二年,金军挥师南下,首取的便是潼关,从而切断了宋陕西诸路兵马的来援之路,随后顺利攻取了宋东京开封府等地
  建武四年,李三坚命大军克复潼关,便在此驻有重兵,由曲家坳一战成名的大宋黑旗军神策右军冯湛部万余兵马驻守潼关,将潼关守得如铁桶一般。也正因为李三坚运筹得当,在陕西诸路失利之后,金军无法再通过潼关袭扰宋京畿路等地,袭扰已经千疮百孔的宋东京开封府。
  冯湛所部曲家坳一战后,折损过半,但战后李三坚及时的给他补充了兵马。
  “末将等拜见相国,相国万福钧安!”潼关守将,大宋黑旗军神策右军统制官冯湛,同统制官拓拔魁听闻李三坚今日将至潼关,一大早的就率诸将出关迎接,望眼欲穿的,此刻终于望见了无数骑兵疾驰而来,尘土铺天盖地的,不久之后,就见到了大宋宰相李三坚,便一起躬身行礼道。
  两万余余骑兵长途跋涉至此,虽尘土被面,显得有些疲惫,但个个神情彪悍,冯湛等人不禁感到一股杀气扑面而来。
  非百战之师,无如此气势。
  特别是两员虎将,岳飞与花荣,骑在马上,手持长枪护卫着李三坚而来,冷峻的面容,虽未说话,但却令人感到不寒而栗。
  “免礼!”李三坚策马向前,对冯湛、拓拔魁等将说道:“你冯湛、拓拔魁何时学会了这些俗礼?本相长途跋涉而来,感到有些疲惫了,快快去准备些吃食吧,记住,越快越好,越简单越好,对了,就肉夹馍吧,本相当年远赴西北为官,记忆尤为深刻的便是这大夹馍。”
  李三坚一到,关前便鼓号齐鸣,锣鼓喧天,吹吹打打的,恭迎大宋宰相。
  “相国吩咐,末将敢不遵命?”冯湛闻言连忙笑着说道:“只是这肉夹馍也太...也太...”
  冯湛是自泉州就追随李三坚的黑旗军老将了,此时李三坚大驾来到潼关,冯湛等当然准备了丰盛的酒宴,给李三坚接风洗尘,究其原因,除了李三坚的身份、地位之外,还有的就是故人之情。
  当年冯湛之父冯漳战死沙场,是李三坚怜冯漳忠勇,一手提拔了冯湛,此刻冯湛身居高官显爵,皆为李三坚拔擢之恩,冯湛对李三坚又怎不感激涕零的?
  冯湛是立有不少战功,可在大宋,立有功劳的武臣多了去了,其中未被人赏识,未被拔擢,从而郁郁不得志之人是数不胜数的。
  李三坚是有功必赏,有罪必罚,为善者日进,为恶者日止,但拔擢冯湛,多少还是有些故人之情的。
  “也太什么?”李三坚扬起手中马鞭打断了冯湛之言道:“如此乱世,能够糊口,都算是苍天开眼了,战乱多年,我大宋百姓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本相就是吃这夹馍也是难以下咽。”
  李三坚此言倒是个大实话,宋、金交战多年,兵荒马乱的,最苦的便是普通百姓,虽李三坚等虽竭力维持,但许多时候,却是有心无力的,大宋财赋已面临崩溃,朝廷尚且如此,更何况斗升百姓?大宋的许多地方,早已是饿殍遍地,民不聊生了,李三坚等赶往潼关的这一路之上,是亲眼目睹。
  必须迅速结束这场战乱,以修生养息,还百姓一个安宁的日子,此为当务之急,为迫在眉睫之事。
  李三坚早已有了与金议和之意,但还是那句话,以胜战得到的和平,才是真正的和平。
  “恩相训斥的是。”冯湛翻身上马,陪同李三坚向关内走去。
  “廖汉等已伏法,本相当时答应你,将此人交于你手,由你亲自处置,可本相却食言了,你休要有怨言。”李三坚边走边对冯湛说道。
  廖汉等叛国之人此时已于建康府被当众处死,廖汉被寸磔而死,不过廖汉被处死之时,冯湛已奉命赶往潼关了。
  “恩相说哪里话?”冯湛闻言慌忙说道:“此贼已死,末将大仇得报,感激恩相还来不及呢,怎敢有怨言?”
  当年冯湛之父冯漳就是死于廖汉之手,而廖汉随后被朝廷招安,冯湛欲报此大仇,却被李三坚拦住,此时冯湛大仇得报,当然是满心欢喜、欣慰,至于廖汉被处死之时,是否为冯湛亲自动手,是关系不大的。
  ...........................
  “相国炮轰幽州城,飞夺居庸关,末将等虽远在潼关,却也是如雷贯耳呢。相国此时亲来关陇,必大获全胜也!”
  “是,是,冯军主所言大是也,相国亲至,胡虏必定是闻风丧胆啊!”
  “娄室老儿,怎是相国对手啊?”
  “..................”
  李三坚等人大吃大喝之际,冯湛、拓拔魁等人是谀词如潮,大拍李三坚等人的马屁,只不过马屁拍得并非是天马行空,无边无际的,而是幽州一战,确实令天下人瞠目结舌的,宋人是欢欣鼓舞,金人是闻风丧胆的。李三坚亲至关陇,确实令关陇宋军上下是军心大振。
  正因为如此,李三坚才未真正气恼,而是大咬了口肉夹馍,喝了口鲫鱼汤,狠狠的瞪了冯湛、拓拔魁等人一眼后,含含糊糊的说道:“没那么容易,完颜宗辅、完颜娄室,金开国名将,岂是易于之辈?冯湛,近日潼关可有险情?”
  长途跋涉,鞍马劳顿,李三坚虽然如此,但也必须先了解宋、金西北战况。
  “险情?”冯湛闻言答道:“潼关并无如任何险情的,恩相放心便是。富平一战,我军败北,末将等得知后,却只能是望洋兴叹,无法增援,只能奉恩相之意,死守潼关,虏军倒也使了些兵马前来试探,却被末将等击退,恩相,他处末将不敢保证,可潼关末将等保证稳如泰山,虏军敢来叩关,末将等定让虏贼有来无回。”
  “虽然如此,也不可大意,潼关若有任何闪失,中原必然震动。”李三坚闻言方才稍稍放心,对冯湛等将说道:“为防患于未然,本相已命吕师囊领大军进驻朱阳、虢州、芮城一带,以策应汝等。”
  许翰、吕师囊于建武三年襄阳吃了败仗,虽最后力战不屈,将金军拖在了襄阳一带,但许翰实在是不适合领兵,因此李三坚将其贬黜,贬回了朝廷,由吕师囊统领其部。
  “相国如此安排,潼关便更是固若金汤,万无一失了。”冯湛闻言大喜道。
  “轻敌,轻敌,汝等万不可再犯轻敌之过。”李三坚闻言有些不悦的说道:“天下无任何险关是固若金汤的,固若金汤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居庸关天下雄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亦是固若金汤,还不是被我大军一鼓而下?守卫险关,当处处小心,需如履薄冰,这才是真正的固若金汤。”
  败战之道,首在轻敌,这是李三坚多年领军的经验。
  “听相国一言,胜读十年书啊,相国叮嘱,末将等谨记于心。”冯湛闻言点头道。
第一百六十二章
龙门山
  “恩相,富平我军败北之后,末将得到的消息是...”潼关之内,大宋黑旗军神策右军统制官冯湛对宰相李三坚说道:“凤翔府等地落入虏寇之手,张浚所部退守兴州、和尚原、大散关、阶州、成州等地,而虏寇乘胜而进,兵出凤翔府,此刻正攻打各处关隘。恩相,王师大溃,陕西五路悉陷,巴蜀大震啊!”
  冯湛说罢,撇了撇嘴,神情是颇为不屑。
  什么西军精锐?以众敌寡,结果被区区数万金军杀了个落花流水的,若是让黑旗军旧部打这一仗,就算是失败,也决不至于败得如此之惨。
  张浚认为决战时机已到,遂以熙河路经略使刘锡为都统制,率泾原路经略使刘锜、秦凤路经略使孙渥,及赵哲、吴玠等五路大军,步、骑十八万,对外号称四十余万大军,向地处关中平原的富平地区集结,结果却被金将完颜宗辅、完颜娄室以十万人马击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1/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