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7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8/796

  万马奔腾,卷起了铺天盖地的尘土,蹄声阵阵,如天边之雷。
  宋建武四年七月某日,大宋黑旗军攻陷幽州城池,金将王伯龙率部死战,怎奈是大势已去,无论王伯龙如何勇猛善战,也无法挽救幽州城池陷落的结果,无奈之下,只好率残部退守居庸关。
  金将完颜宗弼部闻讯,欲待来救,却被黑旗军岳飞等部阻于高粱河一带,同时骠骑军统制官闵武炎率部出击,拦腰切断了完颜宗弼所部与王伯龙部的联系,也就切断了完颜宗弼来援之路,并隐隐有包抄完颜宗弼之势,不禁令完颜宗弼心怯,无奈之下,只好放弃幽州,引军后撤。
  岳飞、闵武炎等部见完颜宗弼部后撤,趁势掩杀,但并未相逼太紧,只是将他们向北驱赶。
  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
  “黑旗军!”
  “万胜!万胜!万胜!”
  “跪者免死,立者杀!”
  “相国有令,黑旗军不杀、不扰、不夺百姓,抛去武器,跪地请降!”
  “相国有令,燕人、契丹人、渤海人等皆华夏之人,皆吾骨肉同胞!”
  “胆敢抗拒天兵者,诛其满门全族!”
  攻击幽州城内,并非就是完全占领了幽州,还需攻占幽州宫城,才能算是攻占幽州城池。
  大宋黑旗军攻破幽州外城之后紧接着就是与金残敌巷战,不过虽金将王伯龙早已准备了内壕、陷阱,并筑有栅门、高墙,同时王伯龙组织了大量燕民,利用熟悉城内地形地物,并以墙头屋顶为垣垛,以窗口壁缝为悬眼,以砖头瓦块为矢石,与黑旗军展开了疯狂的巷战,可金军大势已去,防守城墙的金军都已成鸟兽散,就连王伯龙都弃城而逃,还能指望这些燕民能够抵挡住黑旗军的凶猛进攻吗?
  “杀!杀!杀!”
  “万胜!万胜!万胜!”
  在一片万胜声中,杀进幽州城内的黑旗军各部一路之上势如破竹,士气高昂,气势如虹,斩首金军无数,并很快杀到了宫城之前,在神威大炮、冲车、抛石机与攻城吕公车等的攻击之下,很快就杀进了幽州宫城。
  “跪下免死,立者杀!”
  “黑旗军不杀、不扰、不夺百姓,抛去武器,跪地请降!”
  “吾等乃大宋黑旗军,奉旨讨逆,敢于顽抗者杀无赦!”
  一路上不断有大嗓门的黑旗军将士大声呼喊着,无双被吓破胆的金军或燕民抛去了兵刃,跪在地上恐惧的看着这些如龙似虎的黑衣甲士。
  一群又一群青铜被面的黑衣甲士拿着各种锋利的兵刃,不顾如同稻穗般的跪在地上的金军或燕民,向着幽州城最后一道防线,宫城奔去,此时宫城防线已经形同虚设,金军士卒士气已经瓦解,一个个均是想着如何才能逃得性命,均是抱头鼠窜,并脱下军衣,混在百姓之中,看看能否蒙混过关。
  ...........................
  “万胜!万胜!万胜!”
  大宋宰相李三坚,黑旗军主帅姚舆在众将的簇拥之下,在一片“万胜”声中,登上了幽州宫城之内的一处角楼,站在此处角楼之上,幽州城池是一览无余。
  “蓟也好,幽州也好,燕京也好,燕都府也好,燕山府也好,至今日始,已入吾手!”
  全身披挂的李三坚走上角楼,注视着硝烟弥漫的幽州城池良久之后,开口说道。
  此刻天已经大亮,数缕阳光穿过云层,洒落在幽州宫城之上,金碧辉煌的,阳光落在金盔金甲、大红披风的李三坚身上,将其照射得宛如天神一般。
  “万岁!万岁!万岁!”
  众黑旗军将领及黑旗军将士看着李三坚,一起挥戈大声欢呼。
  李三坚只是大宋宰相,虽执掌大宋朝政、军政,但也只是一名臣下,而三军高呼“万岁”是不合时宜的,甚至有谋逆之嫌,但此时此刻,众军又顾得了这么许多?
  况且在众黑旗军将士心中,李三坚早已成为他们的唯一的主人,就算是李三坚此刻立即登基称帝,也会得到几乎全军将士的拥趸的。
  靖康年间,庙社坍塌,国事渐微,没有李三坚,没有李三坚领大宋全体臣民与金军血战、苦战数年,何来今天?
  幽州落入胡虏已近百余年,中原失去屏障也近百年,中原百姓受胡虏蹂躏亦是近百姓,此刻终于回到了大宋手中,将士们如何不狂喜异常?想必大宋臣民闻讯,定也是狂喜异常,必定是弹冠相庆,幸哉,幸哉,与有荣焉。并且此次李三坚、姚舆领大军克复幽州,可不是赵佶、童贯那次,千求万告的,方才自金人手中“买”回燕云部分州府。求告得到的州府,总是不如以强大的武力得到的。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李三坚克复幽州,运筹得当,以海以水制陆,里应外合,以极小的代价,一举攻陷幽州,将士们对大宋之宰相,三军之统帅李三坚如何不敬佩万分,视作神人,万流景仰,众目俱瞻。
  姚舆更是对他这个“老叔”佩服得五体投地,没有幽州城内明义社的里应外合,大宋黑旗军也不是那么容易攻取幽州城池的。
  神兵神将,天兵天将果然如期而至,姚舆心中大是感叹。
  “传令下去,擅伤百姓者斩!擅取民财者斩!擅闯民宅者斩....张贴安民告示,免燕云百姓三年赋税、徭役....诏示天下之后,若有人仍是顽固不化,试图抗拒天兵,为金贼陪葬者,杀满门灭全族,连坐不赦!”取天下易,守天下难,李三坚可不想重蹈童贯童大王之覆辙,连连颁下将令,软硬兼施。此次攻取幽州,李三坚已不是如当年攻取西凉府一般,原因是不言而喻的,当年李三坚领一支人马攻取西凉府,是不想也不能长期呆在西凉府的,因此有些纵容手下肆意劫掠,而此次攻取幽州,是将幽州纳入大宋版图,永远的纳入版图,因此李三坚及其大宋黑旗军必须秋毫不犯,以安定燕民人心。
  在李三坚软硬兼施的手段之下,大宋黑旗军很快就稳定住了燕民民心,当然此为后话,暂且不表。
  “末将等遵相国之命!”众将一起大声接令道。
  “师叔,胡虏残军已退至居庸关,欲据险关而守,当如何应对?”姚舆随后问向李三坚。
  “还能怎样应对?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李三坚看着姚舆冷笑道:“命各部乘胜追击,追歼残敌,据险关而守?在我飞当军面前,一切险关如同虚设。”
  “飞当军?师叔打算用飞当军了?”姚舆闻言大喜道。
  黑旗军之中有一支神秘人马,名曰“飞当军”,黑旗军之中除了极少数知道之外,其余人等均是不知,他们到底是做什么的。
  飞当军由李三坚的一名弟子吴季达为统制官。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三坚微微一笑道。
  “嗵...嗵...嗵...”
  正在此时,一阵鼓声响起,一行人走上幽州宫城角楼之前的石阶。
  燕云明义社统领紫贞仙君,领着一众明义社的义士走了过来。
  紫贞仙君,头戴一副凤翅兜鍪,兜鍪顶端有一缕长长的红色婴饰,两侧花纹装饰的兜架之上有两个精致的凤翅,保护颈部的顿项之下是两肩的金边披膊,肩部的绳带在胸前紧束,两肩之侧各有一副虎吞臂甲。
  披膊之下是用束带紧缚的胸甲、背甲,胸甲、背甲之下有金边甲裙,甲裙之下还有个鹘尾,边缘处被金丝包裹得严严实实的。
  身后是一件猩红色的大红哔叽缎银鼠披风,绝世容颜加上姣好的身材,一身铠甲穿在身上,显得异常的英姿飒爽的。
  “小女子明义社执事拜见大宋相国,相国万福钧安!”
  “拜见相国!”
  紫贞仙君领着明义社的大小头目,见到李三坚之后,一起拜道。
  “诸位义士快快免礼!”李三坚伸手虚托了紫贞仙君一把后微笑道:“诸君身处胡虏的淫威之下,却身在曹营心在汉,不忘先祖,真乃为忠烈之士也!本相禀明圣上后,定与厚赏,以彰显诸君忠烈之名。”
  “多谢相国了...”紫贞仙君谢道:“我等思归久矣,今日归汉,如拨开云雾见了青天。”
  “呵呵...”李三坚闻言捻须看着紫贞仙君笑道:“今日本相还有件喜事,就是本相近日打算与仙君成婚。”
  娶了紫贞仙君,就是娶了燕民之心,因此李三坚当众宣布此事。
  “你...这人真是的...”紫贞仙君闻言顿时俏脸通红,嗔道。
  “恭喜相国,恭喜仙君了!”众人闻言一起恭喜道。
  姚舆等将顿生恍然大悟之感,原来是李三坚的姘头及其手下里应外合,接应黑旗军攻取幽州城池。
  只不过姚舆等人只是不明白的是,李三坚何时勾引上了一名燕地女子?是百思不得其解。
第一百五十八章
神兵天降
  居庸落日碧云烟,遍野红枫染醉川。浩荡秋风扫劲草,徘徊雁字舞晴天。胡笳十八燕山雪,羌笛幽幽大漠烟。试问悠悠千古事,几多风雨绕城前。
  又有诗云,望断长城穷绝陉,峻嶒金柜峙雄屏。山门虽小锁遥隼,津隘不高连近星。旗架涂红关帝像,云台熏黑大王灵。居庸叠翠今如是,铁炮京畿敢耸听。
  名闻天下的险关居庸关,座落在关沟峡谷之中,而关沟峡谷是西山与军都山之交界处,中有一水,沿峡谷东侧,从北向南,蜿蜒而下,东西两山时趋时高,悬崖陡壁,时陡时缓,两侧山岗层林密布,整个峡谷,曲折幽深,处处险阻,两壁窄处仅可通单车匹马,宽阔处可建关屯兵。
  座落在关沟峡谷之中的居庸关,可谓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号“天下第一雄关”,为“天下九塞”之一,“太行八陉”之八。
  “嗵...嗵...嗵...”
  “呜...呜...呜...”
  居庸关共有两道关隘,南关与北关。此刻南关之前,震天的战鼓已经敲响,震耳的号角已经吹响,无数大宋黑旗军的将士在姚舆的统领之下,手持各种兵器,迈着令人胆寒的步伐,逐渐逼近了居庸关。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
  大宋黑旗军攻取了幽州城池,并非就是完全控制了燕云,必须将天下第一雄关握在手中,才能牢牢掌握燕云,因此金将王伯龙所部退守居庸关之后,姚舆便奉命领军直逼居庸关,并攻取居庸关。
  “上关,上关,朝廷的援军马上就到了,吾等誓与此关共存亡!陛下定有重赏。”金将王伯龙一边督促手下兵将上关防守,一边拼命鼓舞着金军已经萎靡不堪的士气。
  幽州一战,王伯龙手下八万余步骑几乎全军覆没,王伯龙仅领五千余骑冲出了重围,与居庸关两千余守军合兵一处,退守居庸关。
  王伯龙丧师失地,早已是死罪,逃回会宁府,必然是难逃一死,不过若是死守居庸关,力保居庸关不落入宋军手中,也许能够将功折罪。
  七千余金军对于居庸关如此险关来说,已经足够了,足以抵御十万大军了。只不过金军残军早已被黑旗军无比犀利的火器吓破了胆,不是居庸关如此易守难攻的险关稍壮胆魄,金军残军说不定就继续溃逃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8/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