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7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4/796

  “刘正彦...”半响之后,李三坚长叹了口气后对刘正彦说道:“汝父法,执干戈以卫社稷,援枹鼔而死边陲,是为以身许国的好男儿,若是你为其他大罪,本相均能免你一死,惟谋逆作乱之罪,断不能免。不过本相念汝父以身许国的份上,就赐你全尸,且你的家人不会因为此事而受到牵连。另外,汝父法,本相定会为他洗冤,其牌位迁入庙社,以告慰汝父的在天之灵,以受万世之香火。”
  李三坚说罢就起身打算离去,山魁冷冷的看了刘正彦一眼后,也跟随着李三坚转身离去。
  丹木、潘见鬼连忙跟了出去。
  “多谢李相国了!”李三坚出牢房之际,刘正彦忽然跪下向着李三坚重重磕头道。
  李三坚不为所动,没有丝毫停顿就离开了牢房。
  就如李三坚所言,刘正彦的其他任何罪行都可以免其一死,可独独此等谋逆大罪,是不能免的。
  稍有异议,便起兵作乱,如此行径,必当严惩,必须杀一儆百,以儆效尤。
  是夜,刘正彦暴毙于狱中,苗傅、廖汉等或腰斩于市,或磔于市,其家人、部曲等因牵连或被处死,或流放檄边之地编管,永世为奴,只刘正彦家人得免。
  ...........................
  “本相真的是挟天子而令诸侯吗?”走出皇城司诏狱之后,李三坚似乎是自言自语,又似乎是问向丹木、潘见鬼二人道。
  “恩相...”丹木与潘见鬼对视片刻后,便弯腰弓背的说道:“不要说挟天子而令诸侯了,恩相就算是足登大宝,也是军心、民心所向啊!”
  “住口!”李三坚闻言脸色一沉后说道:“此言当诛!”
  李三坚说罢便不理丹木、潘见鬼,与山魁等扬长而去。
  “丹木提点,你这是...?”李三坚等人走后,潘见鬼见丹木一副得意洋洋的模样,于是诧异的问道。
  李三坚严厉斥责丹木,丹木却如奉纶音,不禁令潘见鬼感到万分诧异。
  “我怎么了?”丹木得意的微笑道:“你以为恩相在斥责我吗?”
  “不然了?”潘见鬼反问道。
  “斥责归斥责,可并未拿我怎样啊,潘老鬼,跟你说啊,不久之后,某还会升官呢,你信吗?”丹木笑道。
  “信...如何不信?丹木提点乃是相国心腹之人,升官发财还不是迟早的事情?”潘见鬼恭维道。
  ...........................
  春去夏来,秋深冬至,冬去春来,时间很快就到了建武四年。
  宋建武四年六月幽州
  燕云十六州,又名幽云十六州或幽蓟十六州,即幽州、蓟州、瀛洲、莫州、涿州、檀州、顺州、云州、儒州、妫州、武州、新州、蔚州、应州、寰州、朔州,共计十六个州。
  其中幽州、蓟州、瀛洲、莫州、涿州、檀州、顺州位于东南部分,其地势多为平原,谓之“山前七州”;
而云州、儒州、妫州、武州、新州、蔚州、应州、寰州、朔州则处西北,多属山地,谓之“山后九州”。
  北限大山,重峦复岭中有五关,居庸可以行大车,通运粮饷,松亭、金坡、古北口只通人马,不可行车,外有十八小路,尽兔径鸟道,止能通人,不可走马。
雁门以北,幽州管内十六州,其地东北有卢龙塞,西北有居庸关,中国恃此以界限北狄。
  盖天地所以限华戎,而绝内外也!
  燕云十六州战略位置如此重要,可谓是中原之门户,宋历代君王当然是竭尽全力的欲克复燕云十六州,太祖皇帝赵匡胤“先南后北”之策,从而错失克复燕云十六州之良机;太宗皇帝赵光义两次北伐,均以失败而告终;神宗皇帝赵顼甚至许下重诺,何人克复燕云,便以王爵赐之,童贯童大王也因此加以王爵,被赵佶敕封为广阳郡王。不过赵佶、童贯收复燕云,就是一场闹剧,是贻笑大方,数十万大军被辽数万残军杀得大败而逃,其后无奈之下,又在金人手中“买”了燕云部分州府回来,如此,岂不贻笑大方?让天下人笑掉了大牙...天下人当然不是欢喜的笑,而是讥讽、嘲笑。
  靖康年间,金军以张觉之事为借口,大举挥军南下,燕云守将郭药师降金,金便不费吹灰之力,复得燕云。
  至此,距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已近百年,中原失去燕云十六州屏障也近百年。
  燕云的百姓是以汉人为主的,但百年沧桑,许多人早已不以汉人自居了,更不会以宋人自居,而是以辽人等自居,现在以金人自居。
  只要能够安居乐业,是不会理会为什么人的,这是大多数燕云百姓的想法。
第一百五十二章
故技重施
  辽太宗耶律德光于会同元年将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被称作燕京,是为辽的陪都。
  燕京为一处重镇,战略位置极为重要,金朝廷又岂能不知?金取下燕京之后,在加强燕京防御的同时,于一处名为“直沽”的地方,修建水寨、港口,原因就是欲于此地连通南方漕运,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治理刚刚取下的宋地。
  直沽水寨地处潞河与卫河汇流注入海河的三岔河口,然后流向东南直趋渤海。
  也就是说从渤海大船直接可以开到直沽水寨。
  直沽水寨附近是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金燕都等地所需的粮、盐、丝帛等物均仰仗河东、京东等地供给。
  金人谋划是没有错的,毕竟在这世上,最快最便捷的运输便是水路、海路,可怎料直沽水寨或直沽港刚刚建好,完颜宗翰、完颜宗弼等部大军便大败于大宋黑旗军。
  江南一战,金军大败,损兵折将的,是损失惨重,再加上宋军密州登陆,数路大军截断了金军归路,因此逃回金地的金军是寥寥无几,数十万大军几乎折损殆尽,完颜宗翰、高庆裔等逃回会宁府便被下了大狱,完颜宗弼戴罪立功。
  金军一溃千里,靖康年间所攻取的大宋土地,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得而复失。
  可金的悲惨命运还远不及此,宋军大胜,军威大振,并乘胜追击,一举打过了黄河,攻取了涿州等地,大军兵临燕京城下。
  自有宋以来,大宋克复燕云十六州第四次尝试,也就开始了。
  金以骑兵为主,其铁骑名闻天下,于是金朝廷命完颜宗弼等领四万余精锐铁骑,共分三路,驰援燕京,妄图故技重施,利用骑兵的优势,截断宋军粮道,截断宋军后路,使宋军不战自乱。
  可怎料李三坚也是故伎重演,命大宋黑旗军武威舟师,直沽登陆,不但运输了大量人马登陆,还沿海建立了无数中转站,以供给大军军械、粮草等等。
  如此金军的图谋就不攻自破,沿海有大宋无敌舟师的接应或保护,金军切断宋军补给线的图谋就化为乌有了。
  如此战法,金朝廷是万万没有料到,是打破脑袋也想不到,宋人之中居然有李三坚这号人,居然想出了如此战法,使得金军是头痛之极。
  当然大宋臣民均是将李三坚视作神人,为大宋活神仙...
  金朝廷刚刚修好的直沽水寨、港口也就为宋军做了嫁衣,成为大宋黑旗军克复燕云十六州的中转站与补给站。
  至于金军那点孱弱的舟师,在大宋强大舟师的不断攻击之下,早已是土崩瓦解,此刻金已经是片船都下不了海了,除非是能够熬到冬季,港口结冰,武威舟师就无法登陆或运送补给了。
  但大宋黑旗军会给金军机会吗?
  “吾等叩见相国,相国万福钧安!”
  此日一艘木兰级巨大战舰在无数战舰的护卫之下,缓缓的靠上了直沽港,姚舆、费景阳、岳飞、花荣、韩世忠、翟进、闵武炎、许彪、姜屠、索超、黄元庆、索满仓、崔虎臣、骨勒海、罗布瑞、呼延烈、戴宗、丁伟元、刘宗毅、张永任等人早已等候在了码头,见巨舰靠岸,大宋此时实际上的主宰,大宋宰相李三坚走下跳板之后,一起躬身施礼,大声唱喏道。
  李纲并不在其中,东京开封府被大宋黑旗军收复之后,李纲被李三坚任命为东京开封府留守,开封府的烂摊子就交给李纲收拾了...
  燕京之战,尤为关键,因此李三坚亲自坐船前来燕京督战,力图一举攻取燕云十六州。
  燕京之战,宋、金双方陈兵数十万,大战一触即发,大宋黑旗军的精兵猛将也是几乎皆云集于此地。
  “大战之际,何来如此多的缛节?”李三坚走下众人面前挥手道:“诸君免礼吧。”
  “谢相国!”
  诸将闻言一起拱手大声谢道。
  李三坚谦逊,可诸将却不敢在他面前托大,皆恭恭敬敬的,且脸上均是露出了一副敬仰之色。
  李三坚受命于危难之中,大破金军于大江南北,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一举扭转了大宋颓势,立下匡扶社稷之大节元勋,如此之人,是值得大宋所有人景仰的。
  同时李三坚把持大宋朝政,军权也是牢牢的握在手中,大宋黑旗军之中掌军之人几乎皆为他的心腹,若是一个不小心得罪了他,岂不是大事去矣?岂不是一切都堪忧了?
  “直沽港还需扩建,直至能容下十数大船同时进出。”李三坚看了一眼直沽港后说道。
  众将闻言一起翻了个白眼...
  这燕京还在金人的手中,城中还驻有金重兵,就谈扩建直沽港的事情了?这也太性急了,太不靠谱了吧?众将心中一起暗道,最起码需攻取燕京后再说吧?
  不过神仙的心思岂是常人所能够度之的?说不定人家李大相国心中早有攻燕之良策了呢,众将心中又是一起暗道。
  “这...那个...师叔啊,这扩建之事,今后再说嘛,师叔刚到,不如先歇息歇息,明日末将向师叔禀报军情。”黑旗军主帅姚舆开口对李三坚说道。
  “军情似火,刻不容缓,就今日吧。”李三坚说罢,翻身上马,当先就向军营走去。
  山魁、济空、杨再兴领千余骑兵紧紧跟随,姚舆等将也簇拥着李三坚走向军营。
  大宋名医许叔微出手,救下了冯湛、拓跋魁、杨志、杨再兴等人,杨再兴也很快养好了伤,并被李三坚招至身边,为亲兵虎卫之中的一名将领。
  李三坚心中清楚杨再兴的命运,同时异常喜欢这名酷似三国吕奉先的骁将,因此将他招到了身边,以防万一。
  ...........................
  “师叔...”大宋黑旗军军营之中,李三坚、费景阳、姚舆等聚集在巨大的沙盘之前,姚舆指着沙盘说道:“末将等早已探得,幽州城中有金军八万人上下,主将为王伯龙。”
  “王伯龙?”李三坚闻言沉吟道。
  “相国,此人原为辽渤海双城人,辽末,聚党为盗。金天辅二年,率众二万及其辎重降金,授世袭猛安等官职。靖康年间,虏军南侵,此人为虏酋斡离不先锋,立下了无数战功。”费景阳开口对李三坚说道:“王伯龙此人骁勇善战,作战极为勇猛,号金第一猛将。”
  “骁勇善战?第一猛将?败在我黑旗军手下的金猛将还少了吗?死了的也有不少,此人不足道哉。”李三坚冷笑一声后继续问道:“近日战况如何?”
  “近日并无大的战事,双方以相互对峙为主。”姚舆闻言答道:“前些日子,城中虏军出城突袭,末将布阵、据寨抵敌,虏军骑兵厉害,我军弓弩、火器犀利,双方互有胜败。不过,近段日子,虏军倒也老实了,并未出城突袭,只是死守城池。师叔,另有一件怪事。”
  “嗯?有何怪事?”李三坚看着沙盘问道。
  “金将兀术等三路人马,四万余精骑,一直未动,末将等实在不太清楚他们到底有何用意。”姚舆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4/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