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7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6/796

  “呼啦”一声巨响,正在金军人喊马嘶的渡河之时,河中心忽然发出一声巨响,为深坑塌陷发出的声音,随后河中出现了一条沟壑,就如一个张开血盆大口的巨人般的,不断的吞噬着河水与落入深坑的金军及其马匹。
  黑旗军不知用什么方法,居然在河中掘了深深的陷马坑,并且算准了金军渡河的地点。
  因金军渡河速度较慢,并未纵马疾驰,因而不幸中的万幸,并没有多少人马落入河中深坑之中,其余金军均是被惊得勒住了胯下战马,或抛出绳索,搭救落入深坑的金军,或惊得聚在河中看着正在水中挣扎救命的同伴,或环顾四周,观察着周围动静。
  金军不敢肯定这深坑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也许为宋军布下的陷阱,但也有可能是这条河流中间有松软之处,从而被金军马蹄踩塌。
  “嗖”的一声响,正在此时,一支羽箭忽然腾空而起,带着长长的啸声,急速飞向正乱成一锅粥的金军。
  羽箭速度极快,如电闪雷鸣般的,且力道极大,准头还异常的精准,“噗”的一声,插在了一名金将的胸口,直没至羽,直接将这名金将射下了战马,“扑通”一声落入河中,溅起了些许水花。
  这名金将跌下马鞍,落入水中,胸口与口中鲜血喷涌而出,眼见是不能活了,其胯下战马也是被惊得发出“咴溜溜”一声嘶鸣,双蹄腾空,人立了起来。
  “啊?!!!!”
  “不好,有南兵!”
  金军人群顿时发出一阵惊呼,或纷纷取下弓箭、兵器等,或拨转马头,一旦形势不对,就打算暂时退却。
  “好箭法!何人如此神箭?”
  羽箭是从魏益勇等人身后射出的,距离金军约有二百步的距离,如此之远的距离,准头还如此的精准,力道还如此之大,不禁令魏益勇等人是目瞪口呆的。
  魏益勇等人可从未见过如此神箭的。
  “啪!”黑旗军武射军队将周吉用一支羽箭,在魏益勇头上兜盔之上轻轻的敲了一记后呵斥道:“发什么愣啊?此为花统制的神箭,花统制之箭就是号令,上好箭镞,准备发射!”
  魏益勇等人闻言才慌忙取出箭镞,卡在霸王弩之上后,用力搬动绞轮,拉紧了弓弦,端着霸王弩,紧张得注视着前方,等待号令。
  周吉队中有许多人为新卒,使用霸王弩还不太熟练,因而有人在搬动绞轮,拉紧弓弦之时,弹伤了自己,甚至有人还未等到发射的号令,箭镞便自行射了出去,顿将周吉得得大声怒骂,并协助未上好箭镞的手下。
  好不容易周吉队中五十人均将箭镞推上霸王弩之后,便端着霸王弩,半蹲在地上,等待将令。
  周吉队为宋军第三波射箭的弓弩手,前两波弓弩手已经搬动弩机,开弓射箭了。
  箭镞密密麻麻的飞在了半空之中,就如升起一朵朵乌云般的,遮天蔽日的,随后急速落下,如一根根黑线般的,插向地面。
  “噼啪...噼啪...噼啪...”
  “噗噗噗!”
  密密麻麻的箭镞或落入水中,激起了一朵朵小小的浪花,就如雨点落入水中一般,不断发出一阵又一阵“噼噼啪啪”的声音,而插在人身上,就是一连串的沉闷的入肉之声。
  半空落下的箭镞,速度惊人,闪耀着寒光的箭头夹着动能急速落下,力道极大,非坚甲重铠所能够抵挡得住的,金军身上的皮甲、兽甲、薄甲等如同虚设。只要被箭镞击中,便透甲而入,刺入人体。刺入要害,便一命呜呼,未中要害者,也是发出一阵又一阵凄厉、痛苦的惨叫声。不断有金军大声惨叫着跌落马下,落入水中,金军骑兵阵型大乱,浅浅的河滩之中是铺满了人与马的尸体,未中箭的金军也是乱成了一锅粥,人喊马嘶、哭爹喊娘的。
  “后退,后退,速速退却!”一名金军千户见沱河南岸有宋军埋伏,正开弓放箭,且是无比犀利,己方猝不及防,不断有人中箭,于是慌忙下令退却。
  这倒不是金军不够悍勇,一击便退的,而是前方敌情不明,且水下情况也是不明,因而只有暂退,另寻对策。
  以往在平地作战之时,金军一般是利用其骑兵的速度及无以伦比的冲击力,冒着对方箭雨冲锋,只要突破对方的陷马坑、拒马等障碍物,骑兵便可杀入对方阵中,只要与宋军纠缠在一起厮杀,那么宋军举世无双的弓弩便会基本失去了作用。若是直接冲入宋军弓弩手的阵营当中,那么宋军弓弩手就会成为待宰的羔羊。
  若是宋军正面防御过于强大,那么金军就会采取两翼包抄的战术,用弓箭等袭扰宋军,并使其崩溃,这是金铁骑屡试不爽的战术,也是金军万年不变的战术。
  “第三队放箭!”一名宋军将领见金军想跑,于是挥舞着手中长刀大声下令道。
  周吉小队五十余人接到号令之后,端着已上好弦的霸王弩,背着箭壶,跟随着武射军第三队弓弩手,冲了上去,随后半跪在地上,手中霸王弩指向了半空中。
  “放!”
  随着宋军将领的一声令下,无数羽箭又飞向了半空之中,羽箭随后落下,又将一些欲逃跑的金军射落马下。金军也是惊得拼命打马狂奔,很快就远离了宋军弓箭所覆盖的范围,只留下了一河滩的人与马的尸首及受伤跌落马下正痛苦挣扎的金人。
  这一切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的。
  “痛快!哈哈!痛快!”魏益勇大声吼道。
  魏益勇目力极佳,虽无千里眼,但也能清晰的看见自己射出的羽箭插在了一名金军的身上,并将其射死在了马下。
  一种复仇的痛快感觉在魏益勇心中油然而生。
  “吼!吼!吼!”
  大宋黑旗军武射军三轮箭雨便击退了金军前锋,金军死伤者无数,不禁令众武射军士气大振,纷纷高举兵刃大声怒吼。
  当然这得益于武射军所占据的有利地形及大宋黑旗军举世无双、无比犀利的弓弩。
  “军主有令,命三、五、六营上前收拾战场,清剿残敌,其余诸部就地休整,不得妄动,等候将令!”此时,十余名武射军传令官骑在马上,纵马疾驰,大声传达着武射军统帅花荣的将令。
  “百四、焕喜,我等上!”
  魏益勇见状对魏百四、魏焕喜等同乡大吼了一声,背着霸王弩,提着一柄长枪便跃出了战壕,冲了上去。
  魏益勇亲手射死了一名金军,尤感不足,非要手刃仇敌,方解心头之恨。
  魏百四、魏焕喜等同乡大声应了一声,便紧跟着魏益勇冲了上去。
  金军使得魏村家破人亡,家园被毁,他们也同样痛恨金人。
  “啊?哎,哎,我说你们几个毛躁小子,俺们可是第七营,快快给老子回来啊...”周吉见状大急,连忙大声呼喊道,可魏益勇等人早已是跑了上去。
  “你们几个谁要不许乱动。”陈吉无奈之下,只好叮嘱了其他手下一句后,也是提刀赶了上去。
  有时候收拾残军比上阵厮杀还要凶险,原因就是也许有受伤的金军,冷不丁的来个偷袭什么的,就可要了魏益勇等人的性命,在这些方面,魏益勇等人可没有半点经验。
  同时花荣所下的将令是命三、五、六营上去收拾战场,而非陈吉、魏益勇等人所在的第七营,因此是魏益勇等人违了将令,他们将会受到军法重处,而陈吉也上去的话,就能替他们承担大部分违令之责的。
  “魏益勇、魏百四、魏焕喜你们几个毛躁小子,地上的虏贼尸体无论死活,都给俺先杀上几刀,再收拾...小心虏贼诈尸啊!”陈吉飞奔上去,提着一柄砍刀,气喘吁吁的追上了魏益勇等人大声喊道。
  “头儿你怎么来了?”魏益勇等人正在纳闷三、五、六营的黑旗军将士跑到沱河之中后,并非立即收拾马匹、箭镞、兵器等等,而是不断的拿着刀枪或砍或刺那些躺在河中的金军尸体,见陈吉上来后,惊喜的问道。
  “回头再找你们算账。”陈吉瞪了魏益勇等人一眼,先挥刀将一名尸体的首级切下,让这具尸体死得不能再死了。
  魏益勇等人闻言挥舞着刀枪不停的砍杀着河中的尸体。
  “头儿,不捉活口了?”魏百四一边砍杀,一边诧异的问道。
  “要什么活口?”陈吉瞪了魏百四一眼后说道:“待俺们取得大胜之后再说。”
  战争就是如此残酷,自是无法用言语表述。
第九十章
楚泗之战(三)
  “花军主,虏军吃了个大亏,不如我军见好就收,就此退军如何?”
  灵璧县沱河南岸,武射军都虞候张永任看着远方,不无担忧的对统制花荣说道。
  张永任也是李三坚的弟子,表字世昌,主修兵事,跟随李三坚,跟随黑旗军南征北战多年了,朝廷,目前李三坚完全把持住了大宋朝政,因而也可以说是宰相李三坚赐张永任武进士出身,并擢其为御营军第二军武射军的都虞候,参赞军机,相当于参军一职,同时也有监军之责。
  张永任虽为李三坚的弟子,但李三坚不会将其作为一军之主将,原因就是张永任还年轻,火候欠佳,是不能够总责一军之兵事的。不过监军一职,也算是委以重任了。
  李三坚目前门人弟子、心腹党羽遍布朝堂,遍布军中...
  李三坚会待今后视其的本事,再酌情考虑。
  “世昌...”武射军统制花荣正拿着千里眼细细观察着战场上的一切,闻言放下千里眼,对张永任说道:“相国的脾气难道你还不了解吗?相国命我等于泗州阻击金军,不但要保泗州不失,还要尽量力保一方之百姓。金军铁骑南下,速度极快,而百姓拖家带口的,行动迟缓,因此我等于此地阻挡金军多一时,就会有更多的百姓逃离此地,迁往南面。”
  花荣原本为水泊梁山之人,为一名贼盗,为草莽之人,毫无前程可言,若是不归顺李三坚,那么等待花荣的必将会是一个暗淡的归宿。
  花荣归顺李三坚之后,李三坚看重花荣,并委以重任,不但委以重任,还赐花荣官爵,擢为大宋黑旗军,也就是御营军第二军之统帅,说是光宗耀祖也丝毫不为过的。
  在梁山泊聚义替天行道,可是远远比不上此刻率军与悍然南侵的虏寇作战,如入侵的金军作战,是为大义,两者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因此花荣必须打好这一仗,以报李三坚的知遇之恩,就算是战死,也必须完成李三坚之嘱托。
  同时花荣为一名降将,被李三坚破格提拔,当然会引起许多人的不满或妒忌,至少明面上是如此,因为这个缘故,花荣也必须打好这一仗。
  “花军主...”张永任闻言点头道:“话虽如此,可我等毕竟势单力薄,孤军奋战,因此...”
  宋军编制,一般是五十人为一队,十队为一营,五营为一军,十军为一厢,也就说一军只两千五百人上下,一厢之军约两万五千人上下。不过军中人数并非就是固定死了,不得有半分逾越,可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一些军编制甚至增加到了一万余人以上,当然因人数增加过多,从而会引起朝廷猜忌,就另当别论了。
  宋、金大战,李三坚许诸部扩军,因而武射军扩军至万余人上下,足足扩充了四倍有余。
  李三坚不会猜忌,目前的情势也容不得李三坚猜忌,否则如何与金军作战?上下离心、相互猜忌是为用人、用兵大忌,为取败之道,李三坚是深谙这个道理的。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但李三坚不猜忌或者说不容猜忌,并非就是说他没有任何防备,李三坚向主力各军派遣了监军,皆为李三坚的心腹亲信,甚至诸部之中还有无数皇城司的探子,作为眼线,时刻替李三坚盯着诸部将领,只不过诸部将领不知或者说不知为何人而已。
  武射军万余兵马,还绝大多数为步卒,却要抵挡数万金军铁骑,其困难就可想而知了。
  “兵贵精而不贵多...”花荣闻言微微笑了笑后说道:“只要用兵得当,也并非抵挡不住虏军。况且我部并非是孤军奋战,而是有援军的。”
  “援军何在?”张永任诧异的问道。
  “在此处,是由此人领军。”花荣用树枝在地上画了画后答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6/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