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7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1/796

  李三坚豪迈诗词则使赵明诚羞愧万分。
  ...........................
  “相爷回府!”
  当李三坚、李元瞻、山魁、济空等人回到位于江宁府府邸之时,府门口的家丁或挺胸抬头大声唱报,或慌忙进府禀报,或满脸谄色、点头哈腰的迎了上去,府中总管翟六接报后,也是慌忙带着其子翟小乙迎了出来。
  他们的主子终于成为了大宋宰相,成为了大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权倾朝野,众家丁又怎不得意洋洋的?怎不感到万分荣耀?怎不与有荣焉?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是这个道理。宰相门前七品官,这段日子以来,李府门前可是车水马龙的,每日里来访宾客无数。
  曾经的宣抚使宅邸也就变成了相国府,此时府门匾额之上写着“相国府”三个镏金大字。宋府邸一般要加上姓氏的,如某某府邸,但此时的大宋朝廷只李三坚一人为宰相,因而就将姓氏省去了,当然目的还是为了炫耀。
  目前的整个大宋除了李三坚的府邸之外,还有何人敢称“相国府”?
  “少爷、衙内回来了?”
  “相爷、衙内万福金安!”
  翟六门前拱手迎接李三坚,翟六之子翟小乙道句万福后,就牵过了李三坚胯下战马啸风。
  翟小乙今年二十出头,因翟六已老,因而征得府中老夫人、夫人同意后,就跟在翟六身边,打理府中事务,被人称作相国府“小宅老”。
  府中大门整修得较为富丽堂皇,可李三坚哪里有功夫欣赏?也没注意到府邸的变化,只是翻身下马,将马鞭甩给山魁后,一边向府内走去,一边问向翟六道:“俺娘怎样了?她老人家可好?”
  李三坚等一行人渡过大江,抵达江宁府之后,李三坚将太后孟氏、皇帝赵谌暂时安置在了江宁府行宫之后,就需布置两淮、大江防务,不过在此之前李三坚必须抽空回府一趟,看看母亲符二娘,原因就是舅父符鼎之事。
  符鼎满门被金人所害,符二娘得知之后,必然是痛苦、伤心万分,而此事李三坚也颇感懊悔、内疚,懊悔当初应当强行将符鼎一家接至江南。
  “哎,少爷,老夫人前段日子终日以泪洗脸,痛苦不堪的,不过近段日子,在夫人们相劝之下,已经好多了。”翟六边走便答道:“此刻正与陈老爷说话呢。”
  “嗯,苦了她老人家了。”李三坚点点头后诧异的问道:“哪位陈老爷啊?”
  “六娘家的啊。”翟六答道。
  陈璎珞之父陈义德?他来做什么?李三坚暗暗摇了摇头,就大踏步的向着内宅走去,三两步就甩开了翟六。
  翟六年龄已老,就是拼了老命飞奔,也是撵不上李三坚的脚步的。李三坚的长子李衙门是跑得吐出了舌头,方才跟得上他老爹的步伐...
  “官人回来了?”李三坚赶到内宅之时,蔡绒雪、王雯、徐婷婷、蔡樱雪、蓝瑶瑶、黎氏、种佩竹七位妻妾闻讯之后,均是聚集在符二娘的阁楼,见到李三坚后便一起施礼道。
  六夫人陈璎珞并不在其中,估计在陪着她爹爹内堂说话。
  莺莺燕燕、花花绿绿的一大堆,晃得李三坚眼睛有点花,同时也是心痒痒的,这一别又是数月之久,李三坚的苦行僧日子也是过了数月之久。
  听闻老娘已经好转,李三坚是心情大好,于是伸开双臂笑道:“诸位娘子免礼,来吧,一齐来抱抱吧。”
  呸,众夫人闻言顿时红了脸,一起在心中暗啐了一口,都是堂堂大宋宰执了,还这么不靠谱,简直是没个正形。
  不过李三坚内室之中的荒唐事远甚此时,众夫人早就见怪不怪了,也早就习惯了。
  同时诸夫人也是颇感欣慰,此时的李三坚虽已是大宋宰相了,可并未摆出一副宰相的官架子,还是从前她们的那个风趣、好色的夫君...
  “抱你的其他娘子去...”大夫人蔡绒雪红着脸推开李三坚伸过来的胳臂,上前先是检查了一番李元瞻后,搂着他泣道:“詹儿,詹儿,我的詹儿,你终于回来了?你没事吧?”
  “娘亲,孩儿无碍。”李元瞻稚声稚气的答道。
  蔡绒雪闻言方才放心,搂着李元瞻不肯放手,同时瞟了李三坚一眼,给了他一个感激的眼神。
  李三坚倒没注意,去搂抱其他夫人,可诸夫人纷纷躲闪开去,李三坚是一个没捞着...
  “你们先聊着,我进去拜见母亲大人。”李三坚无奈,吩咐了蔡绒雪一声后就打算走进内堂。李三坚脚刚刚迈上阶梯,忽然想起一事,于是返身捉住了八夫人种佩竹。
  “呀,你干什么呀?”种佩竹拼命挣扎,欲挣脱李三坚的怀抱,挣扎着说道:“孩儿们都在呢,你可...真是...真是的...”
  “哈哈,八娘。”李三坚紧紧留在种佩竹在她耳边轻声说道:“此次北行,为夫替你杀了不少虏贼呢。”
  “哼,没杀光就休要提及此事。”种佩竹白了李三坚一眼道。
  “哦,好好。”李三坚松开种佩竹,随口应了一声,就往里走去。
  杀光?怎么可能?谈何容易?李三坚心中暗暗摇头道,金人又不是木桩子,等着你去杀?况且军国大事,怎堪一个杀字?
  种佩竹叔父被金人所害,父亲又因此而死,西军几乎土崩瓦解,西北将门种家此时也几乎人才凋零,后继无人,因此种佩竹对金人是恨之入骨。
  李三坚走进内堂,见母亲符二娘正与陈义德交谈,不知两人在谈些什么,六夫人陈璎珞伺候在一旁。
  “娘,泰山。”李三坚进屋之后,便打了个招呼。
  “坚儿,你回来了?”符二娘淡淡的说了一句,但眼睛之中不免露出了异常欢喜的神色。
  “老朽可不敢当。”陈义德见李三坚进屋之后,慌忙离座施礼道:“老朽义德拜见李相国...”
  宋时妾为立女,妾室是无法如入族谱的,妾室的家人根本算不上什么亲戚的,妾室之父也不能称作“泰山”、“岳父”等等,陈义德当然也不敢以泰山自居的。
  况且现在陈义德面前的此人为何人?乃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宋宰相,因而从前还好些,可此时此刻陈义德却不敢过于托大了。
  “哎,泰山大人。”李三坚连忙扶着陈义德坐下后说道:“我早就说过了,家中无官,只论亲人,你为小婿泰山老大人,小婿可不敢受你一拜。”
  李三坚一如既往的才不管什么妻、妾之分的,妾也是自己的女人,妾的家人李三坚也当做是自己的家人,无论是什么身份,李三坚均是如此。
  “对,对,坚儿他说的是,亲家,你可是他长辈,给他行什么礼啊?真是的,快坐下吧。”符二娘也是说道。
  符二娘为黎家女儿,以往更是不知汉家嫡庶之分,再者说符二娘本就是李三坚之父的妾室,甚至连小妾都谈不上,最多只能算是服侍李清的一名黎家女子,因而也不会在意这些繁文缛节的。
  话说李三坚的泰山老大人就没剩几个了...
  蔡绒雪、蔡樱雪姐妹父母早死,同时因他们的母亲身份为卑贱的、不能入宗祠的姬妾,因而平日里蔡确家族并不与她们来往;王雯的父母远在天涯海角,这些年也几乎没有来往;徐婷婷家中与她断绝了一切关系,也就谈不上来往了;蓝瑶瑶的家中还好些,偶尔有人前来看望蓝瑶瑶,不过因这些年蓝瑶瑶随着李三坚东奔西跑的,因而就少有见面;黎氏的父母根本不知是何许人,也就谈不上来往了;李三坚的泰山老大人,种佩竹之父,老种相公种师道业已病故。
  目前与李家来往甚密也就是陈义德及其家族了。
  “如此,老朽就恭敬不如从命了...”陈义德闻言欢喜的说道。
  “爹爹你也真是的,快坐下吧。”陈璎珞见父亲仍是不肯坐下,于是扶着陈义德坐下后说道:“跟自家女婿客气什么?”
  “是吗,官人?”陈璎珞随后风情万种的瞟了李三坚一眼,又有些羞涩的问道。
  “娘子之言,下官岂敢有二话?”李三坚笑道。
  “哈哈...”陈义德、符二娘闻言均笑了起来,陈义德笑得是特别欢畅。
第七十一章
岂有此理
  宋江南东路江宁府大宋相国府
  “泰山大人...”相国府之中,李三坚拖了条锦凳坐在了来访的,六夫人陈璎珞之父陈义德身边,神情有些谄媚的说道:“你来的正好!”
  李三坚见到陈义德如见钱粮,如见金山银山...
  千万不能小看陈义德及其家族,陈义德及其家族为江南最大的商贾,陈家为商贾世家,家中买卖遍布宋各地,陈氏家族还是海商,家族产业可谓是遍布海内外,陈义德还是江南商会的会首,因而可以说陈氏家族身后便是江南财阀。
  李三坚目前急需钱、粮等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急需。
  新帝登基,朝廷新立,再加上金军铁骑对大宋江山的蹂躏,因而此时的大宋是百废待兴。
  大宋百废待兴固然重要,但就目前来讲,却不是为最重要的或者是最紧迫的。目前最为紧迫的乃是抗金,如何抵御金军南下才是最为紧迫之事。
  金人狼子野心,必然会再次大举南下,以攫取大宋整个江山社稷,对此,李三坚用脚丫子想,也能猜出金人的意图。
  布置两淮、长江防御,以达到李三坚的战略意图。与金军作战,表面上是招兵买马、选兵择将,上阵厮杀等等,其实打仗打得就是钱、粮、军械等等,打得就是后勤补给,对此,李三坚是心知肚明的。
  军中无粮饷、军械、犒赏之物等等,如何与敌作战?仅凭保卫家园的精神气是坚持不了多长时间的。
  因而李三坚需要大量的钱粮、军械等等。
  而大江以南诸路虽较为富庶,但要支撑如此之大的战事,要支撑大宋的半壁江山,也是异常困难的。这样以来,给李三坚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就是拼命压榨江南百姓,要么就是大举举债。
  李三坚为爱民、恤民之官,这是众所周知之事,此非李三坚所愿。同时拼命压榨百姓,必然会激起江南百姓的激烈反抗,到时候江南说不定又来个方腊起事之类的事情,到时候江南烽烟四起,还如何与金作战?内部不稳,与金作战,必将会是未战先败。
  那么就只剩下大举举债,渡过难关之后,再偿还债务。
  向何人举债?那么就非陈氏等家族莫属了...
  当然向陈氏等家族举债,他们肯定是有条件的,甚至是苛刻的条件,但李三坚为了打赢这场仗,可以付出所有,是不惜一切代价。
  不过举债之举并非是长久之计的,只能顶一时,而不能顶一世的。长久之计是修桥铺路、繁荣商业,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等等,以提高大宋朝廷的税赋。
  “来得正好?”陈义德闻言看这李三坚笑道:“看老朽像个孔方兄?”
  李三坚的德行,陈义德还不知道?只要见到自己,便伸手索要钱粮,并美其名曰“暂借”,泉州、杭州,哪一次不是如此?不过李三坚倒也讲信用,每次都是连本带利的归还。
  此次陈义德前来相国府其实主要就是为了这件事情的。李三坚成为了大宋宰相,掌握了朝政,并迁宋朝天于江宁府,陈义德不知李三坚此举为何意。
  陈义德当初猜测李三坚为了稳固自己的权势,从而将宋朝廷迁之江南,原因就是李三坚的根基就在江南,但李三坚到底为何意,只有他自己清楚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1/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