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7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8/796

  在宋朝廷大规模巡幸江南之前,李三坚早已命人晓瑜应天府等地的人,在金军未抵达之前,愿意去江南的,就尽快迁往江南,特别是应天府国子监,李三坚早已命他们全部迁往江南,可今日居然还有千余太学生没走。
  “太后、陛下、李相国,你们真的要舍我等而去吗?”
  “邦昌欲割地,尚不知三关、四镇,为何朝廷要弃河北、河东等地啊?”
  “弃河北、河东等地,朝廷能复故土乎?”
  “弃河北、河东等地,朝廷岂能迎回二圣?”
  “陛下若以臣为未足取信,试御楼一耆一问之,呼军民一问之,呼行道商旅一问之,必皆言:河北、河东等地不可弃!”
  “我等头可夺,我节不可夺,惟愿竭死王事,而决不弃地而逃!”
  “在廷之臣,奋勇不顾、以身任天下之重者,李纲是也,所谓社稷之臣也;李三坚者,名宋室宰执,实为蔡京、童贯之辈,所谓社稷之贼也...”
  “..................”
  太学生陈东、欧阳澈、方允武等千余太学生拦在了李三坚的马前,边拜边慷概激昂的陈述己见,一些太学生甚至指着李三坚鼻子痛骂,是越骂声音越大,越骂越不客气,越骂越难听。
  “沧浪!”山魁等千余虎卫顿时大怒,一起拔刀出鞘,直欲将这些人砍为肉酱。
  要知道李三坚在黑旗军当中的威望是无与伦比的,众黑旗军将士均是将李三坚视作是神,可这些只知高谈阔论的文人士子太学生居然当众痛骂李三坚,如此不禁令众黑旗军将士是异常愤怒,只等李三坚一声令下,便上前将这些人全部斩尽杀绝。
  众黑旗军虽也不理解李三坚的决定,但他们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或者说是军规,那就是军令如山,只要下了军令,无论对错,他们都必须执行,就算前方是刀山火海,他们也必须跳下去。
  “作甚么?快将刀收回去。”李三坚横了山魁等人一眼后斥责道。
  山魁等千余虎卫闻言方才悻悻收刀,不过仍是簇拥在李三坚的周围。
  李三坚随后催马缓缓走上前去。
  陈东、欧阳澈、方允武等太学生居然将自己与张邦昌、董卓等相提并论,李三坚其实心中已经大怒。
  汪伯彦、黄潜善等人曾经建言,言陈东、欧阳澈、方允武等蛊惑生事,伏阙上书,妄言朝事,为朝廷大患,应当除去,当时是李三坚将他们全部力保下来,要不然他们这些人早就被斩首示众了。
  可此时他们居然不知好歹,指着李三坚的鼻子一阵臭骂、痛骂,如此李三坚又怎能不气?
  大宋宰相居然被人如此贬低、斥责,这也是有宋以来少有之事的。
  “诸位学子。”不过李三坚仍是忍住了心中的憋屈,催马上前对太学生陈东、欧阳澈、方允武等千余太学生大声说道:“巡幸系军机重务,尔等不可阻拦,速速退下吧。”
  “为何军机重务?不过是惧敌而逃!”
  “正是,正是,你李翰韧为相,我等以为你能率全国军民抗敌,可你却与蔡京、童贯之流别无二致。”
  “..................”
  众太学生仍是吵吵嚷嚷的不肯退去,围在李三坚马前是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
  “山魁!”李三坚见状气不打一处来,于是打马而回,懒得跟他们解释了,懒得跟他们废话了。
  “末将在!”山魁于马上拱手道。
  “不可耽搁了行程,驱离!”李三坚阴沉着脸下令道。
  山魁点头,挥了挥手。
  山魁之子山寍见状领千余皇宫宿卫纵马上前,挥鞭就向众太学生打去。
  山寍今年刚满十八岁,长得是身强力壮的,与山魁相比,就似是小一号的山魁。山魁对李三坚忠心耿耿的,山寍当然也对李三坚是唯命是从。
  千余皇宫宿卫每人提着一根长鞭,鞭上带着尖刺,一鞭下去,便能将人的衣服撕破,抽在皮肤之上,便是一条条的血痕。
  千余皇宫宿卫纵马上前,一齐挥鞭抽打,顿时将众太学生打得人仰马翻的,大声哭喊着,四散而逃,不过陈东、欧阳澈、方允武等太学生仍是倔强得不肯退去,于是就被山寍等人打倒在地。
  李三坚阴沉着脸看着这一切,若是他们还是不肯退去,为了大事,李三坚也不介意杀几个人。
  “休要动粗,休要动粗。”正在此时,应天府留守张所率兵赶到,纵马冲到李三坚面前大声说道:“李相国,你带人走吧,这里交给下官就是。”
  张所麾下兵丁持刀枪上前,逼住了众太学生。
  “嗯,应天府的一切就交给你了,事若不决,可临机处断,张公,多加保重。”李三坚闻言点头道。
  “李相国保重!”张所骑在马上拱手施礼道。
  李三坚心中的委屈、憋屈只有少数人知道,而张所就是其中之一。
  李三坚点点头,挥了挥手后,命人继续前行。
  “李相国!”正在此时,新组建的御营军第九军神武军右军统制岳飞纵马上前,随后翻身下马,双手抱拳,单膝跪在了李三坚的马前。
  “鹏举,你过来作甚?难道你也想劝谏不成?”李三坚骑在马上,阴沉着脸看着岳飞问道。
  李三坚心中非常清楚,巡幸江南为冒天下之大不韪之举,自己必将背负不少骂名。
  可李三坚不得不如此,不得不背负许多骂名。
第六十八章
渡江(上)
  “李相国,陛下已登大宝,黎元有归,社援有主,已足以伐虏人之谋;而勤王之师日集,兵势渐盛。彼方谓吾素弱,未必能敌,正宜乘其怠而击之。而巡幸江南,有苟安之渐,无远大之略,恐不足以系中原之望。虽使将帅之臣戮力于外,终无成功。为今之计,莫若请车驾还京,罢三州巡幸之诏。乘二圣蒙尘未久,敌穴未固之际,李相国当亲帅六军,选通北渡,则天威所临,将帅一心,士卒作气...”
  宋应天府朝廷欲巡幸江南,以避金军兵锋,于是宋御营军第九军神武右军统制岳飞于大宋宰相李三坚马前劝道。
  “住口!”李三坚闻言大怒,不待岳飞把话说完,便拿着手中马鞭,虚挥一鞭后怒斥道:“汝小臣也,也敢越职妄言军国大事?真乃是岂有此理,着即免去岳飞神武右军统制之职,罢为军卒。神武右军暂由林邾统领。”
  李三坚盛怒之下,一句话便将岳飞罢官夺职,因而许多还想劝谏之人,均是面面相觑,再也不敢开口说话了。
  “李相国,小将请留应天府抗敌。”二十岁出头的岳飞悻悻的说道。
  “不许!”李三坚干脆的拒绝岳飞道:“命你为虎卫营一名小卒,随军巡幸江南。岳鹏举,你已是我黑旗军军中的一员,而我黑旗军军纪严明,望你不为违抗军令之事。”
  李三坚说罢,再不理岳飞,打马而去。
  如此良将,李三坚可舍不得让他留在应天府,万一哪天一不小心,岳飞被流矢所伤,岂不是糟天下之糕了?
  虽李三坚知道岳飞的命运并非是死于流矢的,但自建武元年起,历史已经改写,岳飞的命运当然也已经改变,那么岳飞被流矢所伤,也并非是不可能的。
  如此忠心且极善领军之良将,留在身边,李三坚是有大用的。
  李三坚不顾劝阻,执意巡幸江南,于是大队人马逶迤前行,向着江南东路的江宁府而去。
  ...........................
  “下官等拜见李相国!”
  “末将等拜见李相国!”
  宋建武元年十月,李三坚等人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抵达了大江,也就是长江北岸,此时大宋江南东西两路经略安抚使崔永梽等官,黑旗军武威舟师统领,宁远将军、沿海、沿江制置使章阚等将早已等候在了大江北岸,见到李三坚在山魁、山寍、济空等虎卫的簇拥之下走了过来,于是整理了一下衣冠,慌忙上前拜见道。
  崔永梽、刘安节、杨正、杨友、杨正、曾公明、章阚、郑泰、司马威、符鳞、张顺、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等人身后便是一望无际的大宋舟师战船及征调的民船。
  为了将孟太后、宋帝赵谌、宰相李三坚、尚书左丞李纲等文武百官及黑旗军各部将士运过江去,因而章阚等人安排了两千余条大小船只,此刻正密密麻麻的排列在远处江面之上。
  中小型战舰自不必多说,密密麻麻的数不胜数,而令人惊奇的便是大宋黑旗军武威舟师十艘巨舰,此十艘巨舰皆为桅帆船,共有五桅,中间一大一小两个主帆挂的是横帆,剩余三个桅杆挂的是纵桅。
  巨大的船帆如垂天之云,高达数丈,白色的船帆又如天边之云,从半空洒落人间。
  此为大宋黑旗军武威舟师的木兰级战舰,为李三坚经略江南数年费尽心血打造的最新式战舰,耗费了巨量的钱财,同时这也是李三坚制胜的本钱之一。
  木兰级战舰前低后高,前尖后宽,其后部是宽大的船舱,木兰舟船舱除了水密舱之外,共分前、中、后三个舱,前一舱作为灶与安放水柜之用,中舱分为八室,分布在两侧的是炮室,又称炮舱,剩余的舱室主要是放置军器或水师将士歇息之地,后舱高两丈有余,四壁均有透气的窗户,其上还有精美的雕花木栏。
  船首是作战指挥甲板,船尾是艉楼与舱房。
  据说木兰级战舰之上还有黑旗军最新式武器,是这个世上从未出现过的武器,当然也就鲜为人知了。
  十艘巨舰如十座小山般的,游弋在宽阔的江面之上,是威风凛凛的,从而吸引了大部分士卒、百姓的目光,均是好奇的看着这些庞然大物。
  被贬为李三坚“亲兵”的岳飞也是睁大了眼睛,好奇的看了看这些庞然大物,又看了看李三坚,心中仿佛是明白了些什么了。
  “诸君免礼...”李三坚翻身下马,微笑着对诸将说道:“诸君辛苦了。”
  “李相国安邦定国,呕心沥血,才最辛苦。”章阚等将一起拱手道。
  李三坚拥立赵谌为帝,并成为了大宋独相,独掌朝政,如此章阚等人李三坚旧部怎能不大喜过望?欢喜得一颗心仿佛要跳出来一般。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便是这个道理。
  最为关键的就是,李三坚不但长于为政,其贤名盛于天下,还善于治军,麾下黑旗军可谓是大宋唯一一支精锐之师。李三坚不但善于治军,还颇为看重章阚等武臣,颇为看重、敬重每一个黑旗军将士,并不像朝中的那些个文臣,从骨子里看不起武臣或军中将士。
  另有一处关键就是,李三坚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李三坚用将,是给与了他们极大的临机决断之权的,李三坚是只要结果,而不管过程,如此诸将才不会束手束脚的,施展不开。
  李三坚经略江南数年,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提高军中将士的地位,不断的厚待军中将士,如提高俸禄、免税、免徭役等措施,因而才使得整个黑旗军上下归心,唯李三坚之命是从。
  姚舆为一介武臣,此时居然能够上朝议政了,就是佐证,这在从前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8/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