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6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2/796

  “老种相公定能大败金军啊!”
  大宋勤王之师靠近城门之外,众人只见当先两面大旗,一面上书“奉旨勤王”四个黑色大字,一面上书“检校少保种”五个黑色大字。
  到了此时,众百姓如何不知是大宋勤王之师已经到了?到了还是大宋能征惯战的名将种师道,于是众百姓顿时发出一阵又一阵的欢呼之声,众百姓均感苦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以往富庶、舒适的生活将会回来。
  此刻整个开封府西门附近没有一个金军。
  童贯领军伐辽,大败而归,将罪责推到了种师道身上,于是种师道被朝廷,被赵佶,被王黼责令致仕。
  刘延庆十万大军于卢沟河大败之后,赵佶等又想起了种师道,于是又起用种师道为宪州、环州知州,不过不久之后,赵佶等又令种师道以保静军节度使致仕...
  金人大举南下,赵佶、赵桓是大惊失色,于是又想起了种师道...命其为检校少保、静难军节度使、京畿河北制置使,有权自行征兵征粮。
  正在西北南山豹林谷隐居的种师道得到赵佶、赵桓的旨意之后,便赶往宋将姚平仲处,随后与姚平仲一同领步骑不足一万余,不足两万人马,星夜赶往京师开封府勤王。
  种师道、姚平仲也只能凑齐这区区足一万余,不足两万人马的西军,原因是不言而喻的,十五万的精锐西军已经被童贯等人折腾得差不多了。
  种师道引军至洛阳之后,有人劝他,此刻金军大军已经兵临开封府城下,由金军大将完颜宗望统率,而种师道、姚平仲所部兵少,因此劝种师道不可冒进,暂时引军至汜水,待其他勤王军到了之后,再一同进军。
  可京师危急,刻不容缓,于是种师道命人沿路张贴告示,对外宣称西兵百余万来援,并需设旌旗,是大张旗鼓、虚张声势的来到了开封府。
  事情果如种师道所料,完颜宗望等金人不知种师道大军虚实,且惧种师道之名及麾下“百万雄师”,于是勒兵后退,退至开封府北面牟驼冈安营扎寨,构筑工事,不但不敢再行攻城之举,还约束游骑,再也不敢出外劫掠了,生怕中了种师道大军的埋伏。
  “下官拜见种少保!”李纲引人立在城门之外,见种师道大旗到了之后,李纲躬身施礼道。
  其实李纲目前的官职也不小,且李纲为文臣,而种师道为武臣,因而李纲大可不必以下自居的,大可不必如此卑微。
  可种师道成名已久,其威名名扬天下,且种师道又是李三坚的泰山老大人,虽种师道心中一直膈应此事...因此李纲态度异常谦恭的拜见种师道。
  而令李纲等人感到有些惊讶的便是,一生都在战马背上渡过的种师道此刻居然没有骑马,而是坐在一乘软轿之内。
  “李侍郎不必多礼。”种师道掀开轿帘,看了李纲一眼后说道:“老夫重病缠身,就不见礼了,李侍郎见谅。”
  种师道说罢,就放下了轿帘,命手下扈从将他直接抬往皇宫。
  种师道确实是生病了,且病情还不轻。
  此时的种师道早已过了古稀之年,本来是在南山豹林谷隐居,养病养老,可赵佶、赵桓的一纸诏书,再加上种师道心忧国事,因此种师道不得不重新出山。
  勤王的路上自是异常艰辛,一路之上,种师道还心忧国事,因而种师道引军到了开封府之后,根本是无法骑马了,只能乘轿,被手下扈从抬进了开封府。
  同时种师道是不赞同李纲守城的种种举措的,颇有些不以为然的。
  守城不是这么守的,城门紧闭,不行一人出城,这是在敌军在绝对优势之下,是敌军将城池死死围困,不得以的情况之下才行封城之举的。
  封城之举的恶果便是城中米粮、油、盐等日用之物是一日少过一日,是日渐短缺,而开封府之人多达一百余万,米粮、油、盐等日用之物日益短缺,时间一久,就会引起城中百姓不安,甚至引起骚乱都有可能。
  此时金军人数并不多,仅六万余人,其中真正的女直人也不多,大都为渤海人、契丹人或燕地汉人。
  在如此情形之下,就没有必要封城了,而是可以命宋军一部驻扎在城外,与城中宋军互成犄角之势,与金军对峙,然后可允许百姓在宋军的保护之下,自由出入开封府。
  若是金军细作因此混入城中或者金人突入城内,也是不惧的,城中如此之多的宋军及百姓,还怕区区一些金人吗?
  不过李纲一介满腹经纶的文臣,未习兵事,能够谏君王,振军心,鼓民心,将开封府守得如同铁桶一般,也真是难为他了,种师道心中转念想到。
  李纲闻言心中颇为感动,这么大年龄了,还亲自率军勤王,重病缠身,仍是心忧国事。
  李纲心存感动,扶着轿子就与种师道一同进入了城中。
  .....................
  宋帝赵桓得知种师道亲自引军前来,顿时大喜,命大开宫门,并允许种师道乘轿入内,并亲自迎候在了宫门。
  赵桓命人赐坐、奉茶,寒暄几句后就急迫的问道:“今日之事,卿以为如何?”
  “陛下...”种师道闻言,沉吟片刻后答道:“金人人数较少,仅六万余人,也敢孤军深入?蛮夷之人,实不知兵法也!陛下,我大宋军民何止千万,当断其后路,劫其粮道,待勤王之师汇集,定能使金人有来无回。”
  种师道并非是轻敌,反倒是异常重视金军。
  宋军四十万伐辽,却被辽残军打了个落花流水的,而金军击辽,如摧古拉朽一般,很快就轻取燕赵等地,如此一比较,若是正面野战,宋军如何是金军的对手?
  此时最好的策略就是,据开封府城池与金军对峙,带金军粮尽,劫无可劫,金人自然就会思归,宋军就可以大举掩杀,从而将金人击败或驱逐出境。
  种师道此言不过是在安慰赵桓而已,并使其坚定抗金之心。
  “哈哈,彩,彩,彩!”赵桓闻言果然大喜,同时也是大为放心,连喝了三声彩之后,又是愁眉苦脸的问向种师道道:“可目前已经与金人议和了...”
  赵桓已经答应了金人的全部条件,并命赵构与张邦昌入了金营为质。
  可赵桓毕竟为堂堂一国之君,受此屈辱,心中总是不甘与羞怒的,此刻种师道的宽慰之言,顿使赵桓心中是悔恨不已。
  “臣以军旅之事事奉陛下,其他不是我所敢知道的。”种师道对曰。
  朝中之事,过于错综复杂,因此种师道虽也不满以赵桓为首的“议和派”,但也不想得罪他们。
  赵桓点点头,当即下诏,擢种师道为检校少傅,同知枢密院、京畿两河宣抚使,节制各路勤王之师,并擢姚平仲为都统制。
  于是宋东京开封府附近的宋军兵马,就分成了两大块,城外的由种师道节制,而城内的却由李纲节制。
  李纲或种师道均是认为应该统一指挥,可赵桓不允,原因大概是宋皇帝的老毛病又犯了,就是害怕一家独大。
第九章
屡战屡败
  子夜过后,开封府郊外是静悄悄的,浑然大地融入了一片墨色之中,满天星斗闪烁着光芒,像无数银珠,密密麻麻镶嵌在深黑色的夜幕上。
  与天上繁星相映的便是地上金军大营之前的灯光。
  金军大营立在了开封府北郊,孟阳河北岸,牟驼岗之上。
  牟驼岗原为宋牧养之所,内有战马两万余匹,粮草等无数,后金军攻取牟驼岗之后,不但获得了大量战马与粮草,还因牟驼岗地势较高,因而金军立大营于此地。
  横贯东西的孟阳河也为金军大营提供了水源。
  “天助我也!”子夜过后,宋军劫营大军先锋范琼领两千余精骑悄悄行至金军大营之前后,发现金营防备不是很严密,许多金军士卒均是抱着兵刃于营前打瞌睡,于是大喜,挥刀下令麾下两千余精骑掩杀。
  “杀!杀!杀!”两千宋军骑兵发出一阵如天崩地裂般的喊杀声,手握缰绳,一提战马,战马便越过了壕沟,向着金军营寨杀去。
  随着金军围城日久,聚集在开封府附近的大宋勤王之师是越开越多,此时已多达二十余万人马,数量已经远甚金军。
  可宋勤王之师虽人数众多,但真正能够上阵厮杀的却是要大打折扣的,其中几乎只有西军能战,而蜀、闽、浙、江、京东、京西之军皆羸弱不可战,而江、浙李三坚麾下精锐黑旗军却一个都没来。
  二十余万勤王之师也并非都是宋禁军,其中有许多厢军、乡兵、保甲兵等等,甚至还有许多普通百姓,如此之兵,如何能战?况且还有许多勤王军畏敌不前,还有许多勤王军被金军围城打援,被阻于京师之外。
  可如此情形却被宋帝赵桓,宋尚书右丞、东京留守李纲,宣抚司都统制姚平仲等人忽略了,只知人数众多,从而平添了不少战胜金军,一雪前耻之信心。
  大宋朝廷也就由“议和论”迅速演变成为了“速战速胜论”,从而忽略或抛弃了种师道的“缓战”。
  特别是宋帝赵桓,委曲求全的答应了金人的所有要求,一国之君是受尽了凌辱,可金军仍是掳掠城北,屠戮如故,而城外后妃、皇子、帝姬等陵墓,均被金人发掘殆尽。
  这可是对整个大宋皇室,对整个大宋的公开羞辱,赵桓等又怎不羞愤异常?赵桓又怎能无动于衷?
  于是在安抚司都统制姚平仲等人的“杀金人如魔贼”、“擒宗望,奉康王以归”等豪言壮语之下,宋帝赵桓等就很快做出了夜袭金营,捉拿完颜宗望的决定,赵桓并许,若事成,许姚平仲以节钺,李纲也是深以为然,是大力支持的。
  宋朝廷君臣上下也因此由惧敌惧战迅速变成了轻敌浪战。
  “杀!杀!杀!”
  此战关系到大宋存亡,关系到宋军转败为胜的一战。宋、金自开战以来,宋军还从未主动进攻过,且连战连败,未尝一胜,因此范琼等宋军两千死士又怎不奋力向前?怎不渴望立下如此不世之功,一雪大宋前耻?
  劫营先锋范琼一马当先,冲进金军大营之中,一刀劈翻了一名金军,众宋军也是将一个个金军劈倒在了营寨之中,可令人万分诧异与恐惧的是这些金军倒下,却不见流出一滴鲜血,同时感觉这些金军的身子均是轻飘飘的。
  草人!!!?
  “不好,虏寇有备,中计了!”范琼见状,是大惊失色,慌忙回顾左右道:“速速退军!”
  众宋军闻言慌忙拨转马头,打算原路返回,可事情到了此时,金军岂容来袭宋军从容退却?
  众军只听一声梆子响,无数箭镞便从黑夜之中飞来,羽箭如雨点般的,将一个个宋军骑兵射落马下,或者连人带马的射死在了营寨之内。
  宋军骑兵顿时发出一阵惊呼声与惨叫声,人仰马翻的,是混乱不堪。
  早已严阵以待的金军弓弩手发射的羽箭从四面八方,无任何死角的向冲入营寨的宋军射去,另有投石机抛射的石块也纷纷向着宋军砸去,矢石如雨,将宋军成片成片的砸倒、射倒在地。
  冲入金军营寨的宋军死士,连一个金军人影都没看见,便倒下了一大片。
  天亡我也!
  宋军付出大批的伤亡,拼死冲出金军营寨之后,方琼等宋军只见营寨之外立着无数金军铁骑,黑压压的,就如同一个个树木般的,聚在一起,就成为了一片铁骑森林,压得宋军几乎喘不过气来。
  众宋军顿感一阵绝望!
  “某乃燕山郭药师也,宋将还不快快下马归降?”须臾,金军点燃了无数火把,将黑夜照射得如同白昼,在明亮的火光中,一名长须金将越阵而出,用长柄大刀指着范琼喝道。
  “事情到了此时,我等已无生路,惟死战突出重围,众将士,随某杀出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2/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