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6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4/796

  “依目前状况,陆路之师扩兵至五、六万人,舟师扩兵二万余。”早已深思熟虑过的李三坚随即答道。
  “加起来不过七八万,师叔,是否太少了?”姚舆闻言又问道。
  依姚舆的意思,扩个二三十万大军,随后一口气打过江去。
  “你跟了我这么些日子了,难道还不知兵贵精而不贵多的道理吗?”李三坚答道。
  “这是极限了,不可再多了。”费景阳也道。
  按照李三坚要将黑旗军武装到牙齿的设想,一个兵至少五人供养,而八万人就需至少四五十万百姓供养,再多将会令江南百姓无力承担。
  江南才经方腊之乱,是百废待兴,而朝廷虽目前减免了一些江南赋税,但朝廷早晚会令江南加倍“偿还”,毕竟江南为大宋赋税重地,挥军北进、西北边事等等哪样不需要江南财税支撑?
  当然李三坚也可以行方腊之举,那就是对百姓横征暴敛,或行劫掠之事,或胁迫百姓从军等等,但这样做只能图一时之快,而非长久之计。方腊迅速落败,就是李三坚的前车之鉴。
  只是其一,其二就是李三坚、费景阳还要做全盘考虑,那就是必须考虑宋朝廷,必须考虑宋帝赵佶。
  剿个贼,你招募了数十万大军,就是居心叵测了,就是图谋不轨。
  “叔兴,对付北虏强大的,来去如风的骑兵,你可有什么好办法?”李三坚随后问向姚舆道。
  女真人强大的骑兵,这是李三坚最头疼,也是最担心的事情。
  “师叔啊,除了以骑制骑、以攻为守之外,就别无他法了。”姚舆闻言考虑半响后说道:“用骑有十利,一曰迎敌始至,突袭是骑兵最擅长的,在军队初至,军心未稳、天色已晚、前后脱节等情况下,对敌发起突袭。二曰乘虚背敌,三曰追散乱击,四曰迎敌击后,五曰遮其粮草,绝其军道,六曰败其关津,发其桥梁,七曰掩其不备,卒击其未振旅,八曰攻其懈怠,出其不意,九曰烧其积聚,虚其市里,十曰掠其田野,系累其子弟。一言以蔽之,就是用骑以出奇,取其神速也,利用骑兵的速度、机动灵活,设法包抄敌军后路、断其粮道、扰乱其后方,使敌不战而溃或一触即溃。”
  姚舆喝了口水后接着说道:“若是在江南与骑军作战还好些,江南水网纵横,限制了铁骑机动,我等才有机会与其一决高下,可越往北去,就越是被动啊。”
  “长枪阵、弓弩阵可御骑军。”崔虎臣开口说道。
  “长枪阵、弓弩阵等等固然可御骑军,不过此均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长枪弓弩阵,甚至车阵,难道从前就没有尝试过吗?不仅尝试过,且我西北大军长期以来几乎就是以步卒迎战西戎铁骑,可结果如何?区区弹丸之地的西戎,国小民弱,却耗尽了我大宋国力。”姚舆闻言说道。
  “叔兴言之有理。”李三坚闻言点头赞同道:“西戎之事,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以步敌骑,也是重要的原因。”
  当年黑旗军能够以区区数千人,能够纵横西夏腹地数千里,与李三坚、姚舆等人充分发挥骑兵的优势,是有很大关系的。目前宋军之中骑兵其实也有不少,但还是以步卒为主。
  “叔兴兄只说了用骑十利,并未说用骑八害,以步制骑,也不是没有过。”章阚开口道:“用骑八害,最主要的就是利用地形,击败骑兵,如树木丛茂之地、沼泽难行之地、涧谷山阜之地、沟坑坎坷之地等,均是骑兵的败地、死地,这也就是刚才叔兴兄所说的那样,到了江南水网之地,铁骑就很难发挥其优势了,如此往往可以利用地形击败金军,不过过了江之后,事情就难办了。”
  众人闻言均是沉默不语,此等骑兵战术,浅显易懂,骑兵对付步卒就是这些战术,可明明知道,却一时之间,没有办法。
  “做什么?都垂头丧气的作甚?”李三坚随后笑道:“车到山前必有路,活人岂能被一泡尿憋死?”
  “你...这么粗俗。”种佩竹于一旁正听得津津有味的,李三坚忽然暴了句粗口,不禁令种佩竹面红耳赤的,推了李三坚一把嗔道。
  众人也是哈哈大笑,一扫刚才沮丧的神情。
  “呵呵,淼儿,去准备些酒菜,今日李某就与众家兄弟畅所欲言,不醉不归。”李三坚笑道。
  “嗯...”种佩竹点头起身,就打算去准备酒菜了。
  “小...李夫人...多准备些酒菜啊,俺老许可是个饭桶、酒桶呢。”许彪列个大嘴笑道。
  杭州条件艰苦,众人是很久没有吃酒了,此时枢密院大相公相请,众人当然是异常欢喜兴奋。
  “哈哈哈哈!”众人闻言又是一阵大笑。
  “放心吧,许大哥,就凭你,可吃不穷我李家呢。”种佩竹瞪了许彪一眼后说道。
  不知不觉之中,种佩竹已经以李门种氏自居了。
第二百五十六章
不能有失
  “依俺说,管他甚么马啊、驴啊,一斧头下去,一样断为两截,难道他不是肉做的?”李三坚府邸之中,许彪咬着块肥肉,含含糊糊的嚷嚷道。
  “夯汉,酒肉都堵不住你的嘴?主人正在商量大事,你少插嘴。”山魁怼了许彪一把道。
  “呵呵...”李姚舆闻言笑道:“许彪所言也并非没有道理,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个臭皮匠,总要赛过诸葛亮的。对付骑兵的办法其实有很多的,关键是要看如何应用,如滚刀,专砍马蹄...”
  “梁山之中可有善此道者?”姚舆说到这里,李三坚就转头问向一旁的花荣道。
  “有...”花荣闻言答道:“不过非滚刀,而是钩镰枪,金枪手徐宁,善使钩镰枪,可破骑阵。”
  “善!”李三坚闻言大喜道:“可命徐宁为长兵营教头,嗯,长兵营扩军为神策左军。”
  李三坚看了一眼许彪道:“许彪为神策左军统制,姜屠为副统制,命徐宁为神策左军教头,专门教授钩镰枪法。”
  “多谢三郎。”许彪闻言慌忙谢道。
  “你先别忙着谢我,贪酒嗜杀的毛病你得改改了。”李三坚看着许彪说道:“出了纰漏,李某认识你,可军法却是无情。”
  “嘿嘿,三郎你就放心罢,俺老许心中跟明镜儿似的,什么当为,什么不当为,俺心中有数着呢。”许彪闻言笑道。
  “相公,徐宁可不在此地。”花荣对李三坚说道。
  “嗯?你是说此人在张叔夜手中?这好办,李某使人去张公那里要人便是。”李三坚点头道。
  凭目前自己的权势,向张叔夜要个把人,也并非难事,李三坚心中暗道,大不了再给他些军械、铠甲等。
  “相公,钩镰枪于水战之中,亦有用处。”章阚提醒李三坚道。
  “哦?那么要了此人之后,就命他为我黑旗军教头吧。”李三坚闻言点头道。
  “诸位兄弟...”李三坚随后对众人说道:“以步制骑,其实办法有很多,如钩镰枪、滚刀、长枪、弓弩等,还有火,也就是火器,另就是‘特种’作战。”
  “特种作战?何谓特种作战啊?”姚舆、章阚等人闻言一起问道。
  “集精锐之士,行一切非常规作战,如收集情报、扰敌、破坏、袭扰、突袭、断粮道等等,秦之锐士、汉之陷阵营、唐之玄甲军等,他们所为之事,便是特种作战。”李三坚说罢,自怀中取出一本书册,推到姚舆、章阚、花荣等人面前后说道:“这本书你们拿起好好看看吧。”
  《论特种作战之敌后作战》书册封面之上写着这十个字。
  这是李三坚第一次将系统化的特种作战理论带到了这个世上。
  “师叔,你真乃是神人也!”姚舆拿起书册,刚翻了几页,便如获至宝,连连夸赞道。
  神人?你才是神人,你全家都是神人,李三坚闻言心中暗暗嘀咕道,你师叔我神奇的地方还多着呢,今后你知道了。
  “无论是制敌还是制海、制陆、制骑。”李三坚随后微微一笑道:“终归是离不开‘力’字,打仗打的就是国力,打的是人口、钱粮、军器,甚至打的是士气、人心向背等等,因此恢复江南百业,恢复江南生产,令江南百姓富裕,国富而民强,如此才能自百姓当中出一支强兵,才能令百姓始终与我黑旗军站在一起。北方将乱,而江南之地将成为我大宋的大后方,因此江南极为重要,而江南之要,首在大江,这也就是李某欲大力兴建舟师的原因。”
  “相公所言大是。”一场大战就在不久之后,众人恐惧者少,兴奋者多,同时也发现李三坚也是有些兴奋?
  “强军,以应天下之变,汤顺,你应当知道该做什么了吧?”李三坚随后问向汤顺道。
  “恩师,军无辎重则亡,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弟子一直牢记恩师的教诲。”汤顺拱手道。
  “嗯,弓弩、坚铠等重要性,我就不多说了。”李三坚闻言点头道:“另外爷雷等火器之威力,想必你们都已领教,因此需大力发展火器,炸药及投射炸药之器,目前投射炸药之器是投石机、旋风炮等,而依李某看来,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李三坚随后又取出一本书册递给了汤顺后说道:“此为为师耗费数月时间画出来的图纸及其说明,你先拿去看看,有何疑惑,为师与你一同斟酌。”
  “恩师真乃神人也!”汤顺才翻了几页,又是兴奋得大叫道,随后饭也不吃了,酒也不喝了,抱着书册,就跑到一边去了,自顾自的研究去了。
  你才是神人,你全家都是神人,李三坚望着汤顺的背影,心中莞尔道。
  “庭举,那件大事怎样了?”李三坚随后问向费景阳道。
  “相公,已经有眉目了。”费景阳答道。
  “嗯,这件事情需要加紧。”李三坚点头道。
  ........................
  杭州共有五座水门,分别是保安水门、南水门、北水门、天宗门、余杭门。
  此日风和日丽,天气晴朗,江面之上风平浪静,杭州保安水门之外的江面上,密密麻麻的停泊着许多艘船只,等待入城或者下货。
  “山魁,今日来船不少啊。”李三坚与山魁、济空站在杭州保安水门码头之上,看着往来的商船,满意的点头道。
  随后李三坚一系列安民、宽民、抚民之策令的推出,杭州也逐渐恢复了往日的气象,特别是市舶司贸易,杭州恢复了平定、安定,宋各地的商人、海外的蕃商、胡商等就愿意前来杭州做买卖了,杭州码头也就越来越热闹了。
  商人经商必须逐利,同时眼光也需敏锐,否则还如何做买卖?早就亏得是一塌糊涂了。
  李三坚一系列安民、宽民、抚民之策令刚刚推出,此刻正是在杭州,在江南之地创业之良机,特别是以往在杭州本就有买卖、产业的商人,此刻更是一窝蜂的回到了杭州。
  方腊起兵,摧毁了他们的买卖,而此时朝廷已经平定了方腊之乱,因此此刻为恢复的良机。
  “主人,来船是一日多过一日啊,就是不知老夫人、夫人们的船到没到啊?”山魁手按腰刀,看着远处江面说道。
  山魁可不管什么前来做买卖商人的船只,只关心符二娘的船只到没到杭州。
  山魁是个孤儿,早已将符二娘视作亲娘。
  “说是何时到嘛?”李三坚瞪了山魁一眼后问道。
  “说是今日到杭州,可为何现在还不到啊?”山魁继续望着江面答道。
  “也许是路上耽搁了?”李三坚闻言不禁有些担心的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4/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