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6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5/796

  “李...中书,唤某何事?”李三坚骑在马上,斜睨着李邦彦问道。
  徐婷婷的父母恨她私奔泉州,且做了李三坚的妾室,丢了他们的脸,令他们的门第蒙羞,因此对外宣称徐婷婷已死,与李三坚、徐婷婷断绝了一切关系。
  而李邦彦只知溜须拍马、谄媚于上,也深为李三坚所不齿,因此本不欲搭理李邦彦,但不看僧面看佛面,李三坚看在徐婷婷的面上,还是停止了脚步,看看他想说什么。
  至于称呼一事,李三坚并未以家人的称呼相称,而是以李邦彦的官职相称,徐婷婷家中不想承认这门婚事,已经将事情做绝了,对于如此势利小人,李三坚又何必上杆子求着他们?
  “哎,看来你还是心存芥蒂,是颇有怨言啊...”李邦彦气喘吁吁的赶到,抬头看着李三坚叹道:“往事已矣,不提也罢。妹婿,今日你凯旋还朝,不如为兄的做东,设下酒宴,为妹婿接风洗尘如何?妹婿不会不给为兄这个面子吧?”
  李邦彦目前为朝廷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承旨,品秩虽不如李三坚,但李三坚为外臣,为边塞之臣,而李邦彦为朝臣,因此此时李邦彦可谓是居高临下的与李三坚说话。
  宋神宗皇帝元丰改制之前,中书舍人只为寄禄官,而非差遣,非实职,由知制诰及直舍人院代行中书舍人之职。
  元丰改制之后,遂废舍人院,改名为中书后省,中书舍人才为实职差遣。
  中书舍人职掌诏诰、侍从、署敕、宣旨、劳问、敷奏文表、分判省事等事,因此此时的李邦彦的实际职权是远高于李三坚的,为皇帝身边的人。
  而此时却是李三坚骑在马上居高临下的看着李邦彦,身材矮小的李邦彦不得不抬头看着李三坚...
  “大兄,李某今日看在婷婷的份上,就称呼你为大兄罢。”李三坚闻言缓缓的说道:“并非李某心存芥蒂,而是吾妻婷婷她此时的心中是异常的难过。婷婷她为你家中之人,可你们做了什么?宣称婷婷已死,断绝一切关系,婷婷此刻就在开封府,可却是有家不能回,一个原本是有娘家之人,可却是被娘家所拒,你说她心中难过不?婷婷为我李家诞下一女,可你们居然一次都未前来看过她,你说她心中难过不?她每日里均是以泪洗脸,强作欢颜,你说她心中难过不?大兄,今日李某才至开封府,见母心切,就不奉陪了,恕罪,告辞!”
  李三坚说罢,便扬鞭纵马而去,山魁、济空等护卫轻蔑的看了李邦彦一眼后,也追随着李三坚而去。
  “我...这...”战马卷起的尘土落了李邦彦一身,且李三坚声色俱厉的呵斥了他一番,可李邦彦却是一点都对李三坚恨不起来,反倒是有些愧疚。
  ...........................
  “三郎,哎,三郎,你慢点,哥哥有话要说。”李三坚骑马打算回到府中之时,于半路之上,又被人喊住了,不禁令李三坚是哭笑不得的,且是有些烦恶。
  自己不过是急于回家,见见母亲符二娘,再搂搂娇妻美妾...再抱抱自己的儿女,可为何如此的横生事端?一事接着一事,还没完没了了。
  不过来人乃是殿前司都指挥使高俅,李三坚也只好耐着性子,强作欢喜之色的问道:“哥哥你这是...?”
  高俅的官职也还罢了,李三坚可以不搭理他,可高俅是李三坚的老相识,多年的兄弟,为恩师苏轼之人,当年也曾经救过李三坚的性命。高俅发迹之后,对苏轼门人也是多加照顾,因此李三坚不得不笑脸相迎。
  “童国公,有何话,你就直接对俺家兄弟说罢。”高俅气喘吁吁的赶到李三坚面前后,有些得意的转身对身后的一群护卫说道。
  “李相公,可否借一步说话?”童贯闻言自高俅护卫当中转出来之后,拱手对李三坚说道。
  李三坚目前可是钦定大宋西军副帅,也可以说是西军的监军,关键李三坚也是宋帝赵佶的心腹大臣,因此童贯不得撂下架子,对李三坚执礼有加。
  李三坚目前在西军之中地位可谓是与童贯平起平坐了。
  “嗯,童国公,请!”李三坚闻言也是还礼道。
  刘法大军统安城之败,可谓是童贯一手造成的,是童贯急功近利、好大喜功所致,从而造成了刘法大军大败,名将刘法战死,李三坚当然深恨之,恨不得一刀劈死这个阉贼...
  但此事并非只是童贯一人造成的,而是宋帝赵佶授意的,同时也是赵佶急功近利、好大喜功所致。
  对此,李三坚又能说什么?又怎能拿下童贯治罪?童贯目前仍是西军统帅,李三坚还要与其共事,同时李三坚得罪的人够多了,也不想再得罪童贯了,否则李三坚的处境将会是异常艰难,随时有可能再次深陷大狱,甚至身首两处。
  李三坚可不想再次深陷大狱了,从而让母亲符二娘、妻妾蔡绒雪等人再为自己担惊受怕的。
  因此李三坚权衡利弊,也是对童贯执礼有加。
  “李相公,老夫多谢你了。”童贯见李三坚对自己还算是恭顺有礼,于是心中大喜,将李三坚拉到一边后谢道。
  李三坚于金明池面圣之时,赵佶并未提及刘法大军出征统安城一事,赵佶未提,李三坚也不想多说。
  李三坚与其从弟李纲不同,李纲刚直不阿,眼睛里揉不进一粒沙子,而李三坚却是刚正之中带着些许圆滑。
  “宣和元年春,用师西鄙,熙河帅刘法与其军俱歼,用事者以违节置罪之,赠典不及,予窃哀焉,作斯文以吊之。痛忠魂之谁诉兮,激壮士之愤气,惟一胜而一负兮,乃兵家之常势。奈何不得使吾君得闻兮,以边事为戒。邈九重之高深兮,岂天下之耳目,皆可以欺蔽也。”
  刘法奉童贯之命,出兵塞外,大败战死,李纲得知真相之后,深感愤慨,便做了一篇悼文,悼念刘法并替刘法鸣不平,可结果呢?结果就是朝廷根本是置之不理,赵佶根本不加理会,非但如此,李纲还被贬官。
  既然如此,李三坚又何必重提此事?重提此事,只能是砰一鼻子灰,几乎是于事无补的,同时还会令李三坚再一次的陷入险境。
  该刚正时就得刚正,该圆滑之时就得圆滑。
  李三坚在返京的路上,早已自刘安节处将此事了解清楚了。
  “童国公...”李三坚见童贯开口相谢,于是微微一笑道:“你我二人同为一殿之臣,今后也将同舟共济,谈何谢字?只不过童国公,李某乃是个重情重义之人,此次统安城大战,我大军将士可是死伤不少,留下了不少孤儿寡母,他们今后的日子将会是异常艰难。李某每每念及,便心如刀绞,因而我等当奏明朝廷,对他们厚加抚恤,以安将士之心,以告慰战死将士的在天之灵。若非如此,李某心将难安。李某素闻童国公亦是个厚待属僚之人,因而对此李某也不想多言了。”
  拿刘法当做替罪羊,你总要厚厚抚恤他的家人吧?最起码钱粮、绢帛等物你童大国公当不应吝啬吧?李三坚话里话外的也就给童贯提了个条件,那就是童贯必须给予刘法等战死将士的家眷厚重的抚恤,否则李三坚也不妨给他来个鱼死网破。
  若李纲是个理想之人,而李三坚就是个务实之人。
  先将眼前的,能够得到的抓到手再说,至于童贯陷害刘法,将刘法当做替罪羊,从而令刘法蒙受冤屈之事,李三坚可以先将这笔账记下,待今后有机会再替他昭雪平冤便是。
  “李相公所言大是也!”童贯闻言大喜,忽然执着李三坚的手笑道:“咱家岂能不知将士们之家人该当重重抚恤啊?此事就包在咱家身上便是。”
  无论怎样,此时的童贯仍是总领西北之事,权势滔天,因而此事对于童贯来说,就是太简单不过了。
  不就是要钱吗?童贯最不缺的就是钱了,同时在这个世上,能够用钱解决的事情,他就不是事情。
  素闻李三坚为一个冥顽不化之人,可现在看来还是颇为上道的,童贯心中暗道。
  “高太尉,今日咱家做东,请你兄弟二人一同赴宴如何?”事情得到圆满解决,童贯顿时心花怒放,转头对高俅说道。
  童贯重贿于高俅,此时两人的关系已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童国公,高二哥哥!”高俅尚未答话,李三坚拱手笑道:“今日才至京师,李某急着回家见母啊,还有就是...众妻妾,因此今日李某就不作陪了。改日,改日李某定当登门拜访童国公,定当与高二哥哥来个不醉不归,一醉方休。”
  “哈哈!”童贯、高俅闻言不由得一起大笑。
第二百零九章
其乐融融
  “相公回府!”
  范阳子爵、正奉大夫、观文殿学士、领兵部尚书衔、陕西、河东、河北宣抚副使李三坚终于摆脱了各种世间人情世故、请客吃酒等等,终于回到了位于昭德坊的李氏宅第。
  李三坚翻身下马,看了一眼宋帝赵佶所赐宅第,大门匾额之上的“范阳子爵李第”五个烫金大字后,又看了一眼满脸激动之色的宅邸宅老翟六后,便跨入了自家宅邸。
  李三坚目前的品秩为正三品,可家中住宅仍是不能称为“府”,最起码大门之上的匾额是不能有“府”字的,至于翟六口中所称的“府”,不过是图个好彩头或者说是翟六等人的愿望而已。
  亲王、宰相、执政的住宅方能够被称作“府”。
  亲王就不提了,李三坚估计这辈子都沾不上边了。而执政是指副宰相以及枢密院长贰官员,其被统称为“执政官”。
  宰相与执政官并称为宰、执。
  掌管政务的中书门下,或被称作“政事堂”或“东府”,其长吏就是宰相、副宰相,分别名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宋政和年间,诏令废尚书令,改侍中为左辅,中书令为右辅,皆虚其位;并改“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为“太宰”,改“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少宰。
  而枢密院又被称作“西府”,西府长吏被称作“枢密使”或“知枢密院事”,西府贰官为“枢密副使”或“同知枢密院事”或“签枢密院事”或“同签枢密院事”,元丰改制之后,便仅存“知枢密院事”与“同知枢密院事”了。
  也就是说,亲王或两府大臣的住宅方能够被称为“府”。
  因此此时的李三坚虽为朝廷三品大吏,但仍是不够格,其宅邸是不能够称为“府”的。不过朝廷执政官的迁入官主要就是吏部尚书、礼部尚书、御史中丞及学士院的翰林承旨、知制诰等,另有一些地方知州或知府也是迁入官,但知州、知府直接迁入朝廷为执政官的是极少数的。
  执政迁入官的品秩一般为从三品以上的,也就说李三坚已经达到了迁官为执政官的条件了,只差大宋皇帝一纸诏令了。
  “坚儿,坚儿,我的孩子...”早已得到消息的宅中郡夫人符二娘双目含泪,领着宅中上下人等一齐迎了出来。
  符二娘终于将诰命服穿在了身上了,是正装相迎。
  在符二娘看来,这一切的一切均是李三坚用命换来的,今日当然就要正装迎接李三坚了。
  蔡绒雪、王雯、徐婷婷、蔡樱雪、蓝瑶瑶、陈璎珞,李三坚的六名妻妾也同样如此,一身诰命服在身。
  蔡绒雪手中牵的是李三坚的长子李元瞻,徐婷婷手中牵的是李三坚的长女李淑贞,王雯怀里抱的是李三坚的次女李淑媛,而蔡樱雪不久前为李三坚诞下一女,尚在襁褓之中,蔡樱雪是在坐月子期间,也抱着李三坚的第三女迎了出来。
  此刻的李三坚已有一子三女了。
  “娘,俺的娘哟。”李三坚已将至中年了,且为朝廷三品大吏,李氏门第的男性一家之长,可却被老娘一口一个孩子叫着,于是不由得感到有些哭笑不得的,慌忙抢前几步,扶着符二娘说道:“娘,您老人家可好?”
  李三坚说着说着,眼角也是有些湿润了。
  母亲符二娘在李三坚年幼之时便寡居,母子二人自此相依为命的,这不必多说,而李三坚此次西北为官,差点就回不来了,差点命丧塞外,因而符二娘、李三坚两人均是悲喜交加的,均是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傻孩子,娘老吗?”李三坚终于平安归来,符二娘心情大好,擦了擦眼泪,居然开起了从前的玩笑。
  “哈哈!娘您不老,您貌美如花呢...”李三坚闻言也是心情大好,哈哈大笑着也是说着从前的戏言。
  “呸,没大没小的。”符二娘嗔道。
  “爹爹...”此时李三坚忽然感到腰间有些动静,于是转头看去,只见长子李元瞻正摸着李三坚腰间的吴王剑,摸了摸还不够,手还放在了剑柄之上,居然还想拔剑出鞘。
  “小子,想干什么?小心伤着你...”李三坚呵斥了一声,慌忙将吴王剑解了下来,递给了蔡绒雪。
  吴王剑削铁如泥,可不能给这小子玩耍,李三坚心中暗道。
  “爹爹...”李元瞻被李三坚呵斥,委屈的缩回了手,缩回到了蔡绒雪的身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5/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