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6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3/796

  耽搁了这么久了,李三坚是归心似箭,同时李三坚也想尽早逃离此地...
  “遵军帅将令!”姚舆也是奇怪的看了李三坚一眼后,大声接令道。
  于是黑旗军营地便是一片人喊马嘶的,是一片忙碌,众黑旗军将士纷纷拔营,准备返京。
  “你昨日去了哪里?”种师道之女种佩竹忽然催马走到了李三坚身边,看着李三坚问道。
  “什么去了哪里?你...你们不是知道了吗?昨日李某与西贼那个什么晋王长谈了一宿啊。今早方归,你难道没看见吗?”李三坚神色自若的答道。
  “哦,是吗?”种佩竹狐疑的看了李三坚一眼,琼鼻用力嗅了嗅后说道:“我怎么闻到一股胭脂味道?你还沐浴过了?哼,昨日定是没干好事。”
  “你...”李三坚闻言慌忙掩饰道:“你擦过胭脂吗?还胭脂?一天到晚的,小脑袋里瞎琢磨什么?”
  李三坚无法继续镇定自若了,神色之中露出了一丝慌张。
  “我是未擦过胭脂,可本姑娘岂能不知胭脂为何物?你慌什么?难道你是...做贼心虚?”种佩竹闻言怒道。
  “军士种佩竹!”李三坚恼羞成怒,大声说道。
  “干什么?”种佩竹白了李三坚一眼道。
  “去去,一边去,准备拔营起行!”李三坚瞪着种佩竹下令道。
  “哼,知道了。”种佩竹是又白了李三坚一眼。
  “六月襄山道,三星汉水边。求凰应不远,去马剩须鞭。野店愁中雨,江城梦里蝉。襄阳多故事,为我访先贤。名花开处千山艳,好客来时四座春。
春花春月春天景,名酒名诗名士风。柳暗花明春正半,桃红李灿朋初圆。笑脸连同桃花放,欢声引动酒杯倾。满堂花烛迎淑女,一派春光映通帘。鸾鸣翠柳新开画卷,凤落高梧喜报春晖。
春暖花朝彩鸾对箅,风和月丽红杏添妆。”
  黑旗军大军开拔之时,不远处忽然传来一阵若有如无的琴音,琴音渺渺,令人心醉。
  “《凤求凰》?咦...!”种佩竹打了个寒颤,感到身上忽然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第二百零六章
大戏园子
  开封府位于汴水南岸,北临黄河,离济水也不远。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没有山地,便于驰骋,利攻不利守,谓之“四战之地”。
  开封府地当要害,西峙嵩岳,东接青齐,北据燕赵,南控江淮,谓“四方所凑,天下之枢,可以临制四海,四通八达之郊,兵法所称是也。”
  当取天下者,河南在所必争!
  开封府附近的主要河流就是汴河,即隋炀帝所开挖的通济渠。自其开通之日起就发挥着南北交通的干道作用。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同时也是开封府赖以为都的生命线。
  宋东京开封府有四河以通漕运,一曰汴河;二曰黄河;三曰惠明河;四曰广济河,其中也是汴河所漕运为多,唯汴水横亘中国,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
  开封府城池之内水道较多,汴河沿线舟船、客商是络绎不绝的。除此之外,开封府城池之内还有河市与水戏。
  宋宣和二年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天贶端午节与夏至,开封府的士庶百姓,包粽子、吃粽子、写端午贴词、挂占命缕、系朱丝辟兵、喝菖蒲酒等,并上河市赶集、卖货、买货、踏青、上坟等等,当然也有许多士庶百姓观看水戏。
  所谓水戏,亦称水嬉,是源远流长的各种水上游戏活动。届时,水上歌舞、龙舟竞渡、水秋千、水傀儡、踏混木、水百戏、水上泛舟、水上抢金瓯等等各种弄潮及弄潮之戏争相在开封府表演。
  而宋宣和二年五月开封府最大、最热闹的水戏就在金明池锣鼓喧天的上演了。
  “万岁!万岁!万岁!”
  当宋帝赵佶与皇后、太子、诸嫔妃、皇子、帝姬、诸王、两府大臣、辅臣、三司使、学士、尚书、侍郎、御史中丞等文武百官登上建于金明池之上的殿宇之时,数万禁卫禁军及无数士庶百姓顿时就爆发出了一阵又一阵的山呼“万岁”之声。
  金明池两岸,前来赏玩的士庶百姓是摩肩接踵、人山人海的,池中靠近水榭处停泊着百余艘大小舟船。
  金明池为宋太宗皇帝赵光义朝所营建,又名“灵沼”、“灵池”、“大池”、“天池”等等,宋太宗皇帝营建金明池的目的就是为了阅习水战。
  金明池有水心五殿,南有飞梁,引数百步,属琼林苑。每岁三月初,命禁军教舟楫,习水嬉。西有教场亭殿,亦或幸阅炮石壮弩。
  金明池大可通战船,可以想象金明池的宏伟巨大。
  金明池周长九里三十步,池形方整,四周有围墙,设门多座,西北角为进水口,池北后门外,即汴河西水门。正南门为棂星门,南与琼林苑的宝津楼相对,门内彩楼对峙。在其门内自南岸至池中心,有一巨型拱桥,名曰仙桥,长数百步,桥面宽阔。桥有三拱“朱漆栏盾,下排雁柱”,中央隆起,如飞虹状,称为“骆驼虹”。
  金明池之中的殿宇本就不少,而宋帝赵佶又在此基础之上是大兴土木,又营建了不少殿宇楼阁,以便观瞻。
  于是金明池就失去了教习舟师之效,完全成为了皇家踏青与观看水戏之地了。
  “朕是演武、看戏两不误也!今日朕与民同乐!”赵佶登台而观,看着台下数万衣甲鲜明、盔袍灿烂的禁卫雄军,不由得满意的笑道。
  “宋兴八世,隆在宣和,外攘夷狄,内脩法度,古之明君也难及也!”
  “陛下才质高妙,有崇先广统之规,故即位而开发大志,考合古今模范,获前圣代故事,建正朔,定制度,招选俊杰,奋扬威怒,文武四加,所征者服也!”
  “规矩万世之业,固后世之基地。内修文学,外耀武威,以延天下之士,先王之风粲然可考者矣!”
  “陛下实为千古一帝也!”
  “..................”
  周围蔡京、梁师成、王黼、童贯、李彦、朱勔、李邦彦、高俅等诸臣顿时谀词如潮,直至将赵佶夸成了“千古一帝”...
  所谓演武,又称阅武或讲武,是朝廷为了检阅练兵效果、整肃军队和鼓舞士气,从而由皇帝主持举行的讲武阅兵之举,为一种朝廷礼仪。
  宋不断推行“崇文抑武”,尚武之气便日渐消退,阅武操演之举也是日益减少,自宋神宗皇帝赵顼之后,宋朝廷再无大型阅武之举了,直至到了宋帝赵佶这里,就将阅武与看戏合二为一了...
  “起!”待宋帝赵佶与皇后、太子、诸嫔妃、皇子、帝姬、诸王、两府大臣、辅臣、三司使、学士、尚书、侍郎、御史中丞等诸臣坐定之后,殿帅高俅便走到水榭之前,取出一面小旗,用力挥舞了一下。
  “嗵...嗵...嗵...”
  “呜...呜...呜...”
  随着高俅一声令下,金明池之内便是鼓号齐鸣,千余禁卫禁军军卒便分坐数十条大船,驶至池心之后,就停了下来。
  大船之上立有秋千,于是千余禁军爬上了秋千,一声号令,千余禁军翻起筋斗便掷身入水,此谓之“水秋千”。
  “噗通,噗通”之声是一阵接着一阵,禁军军卒入水之声是接连响起,千余禁军军卒一起掷身入水,场面是蔚为壮观,引得众人是纷纷高声喝彩,吵吵嚷嚷的,金明池是异常的热闹。
  只不过千余禁军军卒“水秋千”之技实在是参差不齐的,有的入水姿势极为优美,一跃入水,就如一条条白鱼般的;有的入水姿势却是极为难看,四仰八叉的落入水中,激起了一朵朵的水花;甚至有人直接落在了船只甲板之上,摔了个七晕八素的,一些人甚至被摔昏死了过去...金明池池中也是噼里啪啦的,就如下饺子一般。
  直娘贼,贼配军,看老子回头如何收拾你们?殿帅高俅见状顿时脸色是异常难看,同时心中也是有些恐慌,慌忙微微回头看了一眼坐在高台之上的宋帝赵佶。
  不过好在赵佶似乎是并不在意,反倒被众“水秋千”禁军引得是哈哈大笑,赵佶身边的众人也是忍俊不禁的。
  高俅见状心中才放下了心,又挥舞了一下手中的小旗。
  于是乎,大旗、狮豹、棹刀、蛮牌、神鬼、杂剧、水上歌舞、龙舟竞渡、水秋千、水傀儡、踏混木、水百戏、水上泛舟、水上抢金瓯等诸军百戏,是一出接着一出,接连在金明池中上演,令赵佶等人看得是目眩神摇、目酣神醉的,金明池周围的禁军军卒、士庶百姓也是大声鼓噪喝彩。
  此刻的金明池就如一座大戏园子一般,表演者就是大宋禁卫禁军,而观众为赵佶等人及众多士庶百姓。
  “嗵...嗵...嗵...”
  “呜...呜...呜...”
  正在此时,金明池之外忽然响起了一阵震天的鼓号声,在震天的鼓号声中,还夹杂着大军开进之时发出的整齐的脚步声。
  忽然前来金明池的大军绝非高俅所领的开封府大内殿前亲军,于是赵佶、高俅等人顿时惊讶万分,纷纷侧目看着大军开来的方向。
  高俅更是紧张万分,若是在开封府城池之内,皇帝陛下面前发生了什么变故,那么他这个殿前司都指挥使将会是难逃其罪。
  “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
  “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
  “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
  “赴水火兮,敢迟留!”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
  “杀尽敌寇兮,觅个封侯。”
  “黑旗军!”
  “万胜!万胜!万胜!”
  宋帝赵佶听到歌声之后,特别是听到“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这句歌声之后,心中顿时是大为欢喜欣慰,高俅听到歌声之后也是暗暗欢喜。
  而蔡京、童贯、王黼、朱勔等人听到歌声之后,脸色却是异常的难看。李三坚三夫人徐婷婷之兄,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承旨李邦彦却是满脸愧色。
  “李中书,发生了何事?”太子赵桓见状有所不解,于是转头看着李邦彦道。
  “回太子殿下...”李邦彦闻言躬身拱手,有些支支吾吾的答道:“是李...李三坚回来了。”
  “李三坚李状元?他不是远在西北边塞之地吗?”
赵桓闻言诧异的问道。
  “李三坚他不但远在西北边塞,还引军深入西贼腹地,与敌作战。此刻当奉旨回到了京师。”李邦彦答道。
  李三坚及黑旗军孤军深入西夏腹地,此事在东京开封府之中早已是闹得沸沸扬扬的,可太子赵桓对于此事居然浑然不知,活得个浑浑噩噩的,如此不禁令李邦彦心中是颇为蔑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3/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