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6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1/796

  此刻种佩竹感到李三坚的怀抱是如此的温暖,不禁令种佩竹是极为不舍,只想永远伏在他怀里。
  “好,好,回家,回家...”李三坚软玉温香抱在怀里,有些心虚,又有些脸红看了看刘安节,看了看黑旗军众将众将士。
  堂堂大宋范阳子爵、正奉大夫、观文殿学士、领兵部尚书衔、陕西、河东、河北宣抚副使,于光天化日、大庭广众之下,居然与一名未出阁的年轻女子搂搂抱抱的,成何体统?
  心情激动之下也不行的。
  看来翰韧兄好色之徒这个恶名是一辈子都跑不掉的了,刘安节见状心中暗暗摇头道,大军之中,夏境之内,居然还有一名美小娘?此名美小娘居然还与大宋黑旗军统帅李三坚纠缠不清的,如此不禁令刘安节哭笑不得的。
  他这些日子过得也并非太差嘛,刘安节心中暗道。
  若是刘安节知道此女为老种相公之女,定会是惊掉了下巴...同时也会挥刀与李三坚火并...
  天下如此之多的美貌女子居然都落入了他?中了...
  “好了,好了...”李三坚虽心中有些不舍,但还是将种佩竹抱在一边后说道:“我...还要安排他事呢。”
  种佩竹见众人的目光都射了过来,也是感到异常羞涩,看了李三坚一眼,慌忙躲到了一边。
  种佩竹目光之中,有羞涩之意,也有一丝幽怨。
  “姚舆、燕四、戴宗等将何在?”李三坚随后尴尬的咳嗽一声后说道。
  “末将在!”姚舆、燕四、戴宗等将闻言,慌忙拼命收敛脸上的笑意,正色大声应道。
  “大军返程在即,但也不能松懈,需时刻留意夏军的动向,有何异动,立即禀报。同时命全军做好厮杀准备,不得有一丝懈怠。”李三坚大声下令道。
  “末将等遵令!”姚舆、燕四、戴宗等将大声接令道。
  “笑什么笑?还笑个没完没了了?竟敢取笑本官?该当何罪?”李三坚随后见刘安节一副忍俊不禁的模样,于是“大怒”,一把将刘安节揪过来后说道:“今日陪老子好好喝两盅,就恕你无罪。”
  刘安节身材远比李三坚矮小,而此刻的李三坚早已成为了一员久经沙场的“虎将”,因此刘安节就如小鸡被老鹰捉住了一般,被李三坚揪了过来。
  “哎哟,休得动粗,君子岂能动粗?快放开我。翰韧兄啊,你此时说话为何如此粗俗了?还状元郎呢...”刘安节大叫大嚷道。
  ...........................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一路之上,多谢晋王关照,在下宋人李三坚就此与晋王道别了。”
  宋、夏边界一处名为“青岗峡”之前,骑在马上的李三坚拱手对夏晋王李察哥说道。
  青岗峡为环灵大道必经处。环灵大道是唐末、五代和宋代长安通往灵州,也就是兴庆府的交通要道,是灵州道重要组成部分。
  过了青岗峡就到了宋军控制的堡寨了,也就是进入了宋境了。
  夏晋王李察哥倒也信守诺言,亲提千余夏军精锐“护送”黑旗军来到了青岗峡。
  一路之上,李察哥与李三坚谈笑风生,淡然自若的,可李三坚却是提心吊胆的,直至到了此刻,到了青岗峡。不但李三坚如此,整个黑旗军都是如此,一路之上是高度戒备,提防夏军突袭。
  不过却是半点事情都没有,非但如此,有了夏晋王李察哥“保驾护航”的,李三坚及黑旗军路过夏的各处关隘是异常顺利,畅通无阻的。
  为此,李三坚还是对李察哥心存感激的。
  “李相公何必如此性急?”李察哥骑在马上还了一礼后,用马鞭指了指挥周围笑道:“此处山清水秀的,不如本王与你再抚琴一曲,畅谈一番如何?”
  一路之上,两人勾心斗角之间,也是谈了不少事情,甚至还有相谈甚欢之感。
  山清水秀个屁啊,李三坚心中暗道,黄土高坡之上光秃秃的,只少许沙棘、冬青、沙拐枣等野生灌木,如此怎能算是山清水秀?
  “这...”李三坚正在想托词之际,李察哥又是开口说道:“本王就如此的令人厌烦吗?本王欲与你再最后相谈一次,而你却是拒人于千里之外?”
  “翰韧兄,吾皇翘首以望,我等还需加紧赶路。”刘安节给李三坚使了个眼色后说道。
  “主人,尚未脱离险境,小心埋伏。”山魁说得更是直接。
  “住口,晋王是什么人?岂能为此小人勾当?”李三坚看了一眼昏暗的天空后说道:“天色已晚,不如就此扎营,待明日再赶路吧。”
  “晋王,此地实非详谈之处,不如另寻他处如何?”李三坚随后对李察哥说道。
  夏晋王李察哥欲引兵突袭,加害李三坚,加害黑旗军,什么时候不比现在的时机好啊?又何必等到现在?
  现在李察哥手下只千余兵马,而黑旗军可是有两千余兵马,同时此地为宋、夏交界处,因此除非李察哥得了失心疯,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为难黑旗军。
  既然如此,李三坚又何必显得太小家子气了?从而令其小觑了大宋好儿郎,不如干脆大方些,他想最后详谈一次,就陪他抵足长谈一夜又如何?
  夏晋王李察哥虽年龄不大,但他实为风云人物,是颇有见识的,李三坚也愿意跟他长谈。
  “好,李相公果然为豪爽之人也。”李察哥闻言赞了一句后对李三坚说道:“前面不远处,有处堡寨,名曰‘永平寨’,不如请李相公前往此处歇脚如何?”
  永平寨是位于宋、夏交界之处的一个堡寨,既无宋军驻防,也无夏军驻防,其特殊之处就在于其中有个博易场,为宋、夏双方贸易之地。
  宋与西夏打打停停的,战时当然就关闭了博易场或榷场,双方言和之时,又重新开启。
  宋主要是以帛、罗、绢、丝绸、瓷器、茶叶、药、瓷漆器、姜桂等物易西夏之骆驼、牛羊、玉、毡毯、甘草,易蜜蜡、爵脐、毛褐、鞭羚角、姻砂、柴胡、从蓉、红花、翎毛等物。
  博易场或榷场当中,由官府主持进行大宗货物交易。博易场或榷场有固定的场址,以便稽查出入货物,征收商税,有专门官吏主持,承担实际贸易事务,还有牙人评定货色等级,兜揽承交等等。
  博易场或榷场不过是宋、夏双方各取所需而已,不过一些重要的战略物资,如马匹、铁器等等一般是不会出现在博易场或榷场当中的。
  此时宋、夏又罢兵言和,于是永平镇之中就零零星星有了些宋或夏的商人。
  “永平永平,永远和平。”李三坚闻言点头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但愿你我两家能够永远的如此和平下去。”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何解?”李察哥闻言细细的品味着李三坚的这句话。
  “王朝之兴,必大兴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苦。如秦之兴起时,筑长城,开驰道,造官室,劳役繁重,百姓受尽了苦。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连祸结,不论兴还是亡受苦受难的永远都是百姓。”李三坚答道。
  “李相公果然为大才也,足下区区一言,便道尽了人间疾苦,道尽了李相公忧国忧民之情怀呢。”李察哥闻言叹道。
  哪里是我说的?不过是抄袭而已,李三坚闻言心中嘀咕道。
第二百零四章
永平寨(中)
  “李相公请!”
  “夏晋王请!”
  宋、夏交界之处,一处名曰永平寨的堡寨之内,李察哥将李三坚请入了一处院落。
  院落不大,只几间小屋,但却是错落有致,显得较为雅致。小院为永平寨富商落脚之处,此时被夏晋王李察哥征用了。
  “你们几个守在外面,无本王之命,不得擅自进来。”李察哥随后吩咐手下数名护卫道。
  李察哥只带了数名护卫进入了永平寨,其余兵马均驻扎在了寨外。
  李三坚也向山魁、济空等数名护卫点了点头。
  李察哥如此,李三坚也不能显得过于紧张,因而也只带了山魁、济空等数名护卫进入了永平寨,黑旗军其余兵马也是在寨外安营扎寨。
  “奴婢等见过晋王殿下。”李察哥与李三坚进入了小院之后,院中的一些西夏女奴一起拜见李察哥道,顿将李三坚吓了一跳。
  当然不是这区区女奴吓着了李三坚,而是李三坚只考虑了院外,而未考虑院内。
  若是院中埋伏一些刀斧手...不需要多少,只需四、五名就能要了李三坚的性命。
  于是李三坚紧握腰间吴王剑,有些紧张的看了看四周。
  “李相公咤叱风云,纵横沙场,难道还惧这区区数名女奴吗?”李察哥见李三坚一副紧张的模样,不由得感到好笑,于是轻笑着调侃李三坚道。
  “遇到夏晋王如此人物,李某不得不小心在意呢。”李三坚脸上微微一红后说道。
  李察哥为夏之晋王,夏大军之统帅,别看一副温文尔雅的模样,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但其必定是有些本事的或者说是有些手段的,否则就无法统领大军的。
  笑里藏刀,大概说的就是此人吧?李三坚心中暗道,从其手下对他是异常敬畏,就能够窥视一二的。
  “本王可是手无寸铁呢,而你却是剑不离身的,你又何惧之有?”李察哥见将手中折扇在手心之中敲了一记后笑道。
  李察哥今日穿了件淡紫色锦袍,除了手中一柄折扇及腰间的一块玉佩之外,就别无他物了,确实是手无寸铁,而李三坚却是腰悬吴王剑,全身披挂...
  “哦,是李某...那啥了哈...”李三坚闻言犹豫片刻后,还是解下腰间吴王剑,递给了门口的女奴,随后跟随李察哥进入了屋内。
  如果真的有埋伏,仅凭一口吴王剑,根本就是无济于事的,既然如此,李三坚又何必执剑而入,使得李察哥小觑了自己。
  屋内夕阳斜照入内,桌椅摆放有序不染丝毫尘埃,案上的茶碗此时正腾腾冒着热气。若不加以细看或还以为只是江南哪家书香小院,而非西北苦寒之地的小屋。
  “来人,服侍李相公沐浴更衣。”今日雅致小屋之后,李察哥开口吩咐女奴道。
  两名女奴闻言就碎步走到了李三坚的身前,伸手就去解李三坚身上的衣甲。
  “且慢!”李三坚伸手挡开了两名女奴,随后诧异的问道:“沐浴更衣?”
  自进入这个小小的院落之后,李三坚总是感觉哪里不得劲,好像什么事情都是安排好了似的,似乎是总是被李察哥牵着鼻子走?
  此刻又是解下吴王剑,又是卸甲的,他想干什么?李三坚是满腹狐疑,万般不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1/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