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5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1/796

  “经略相公说的是。”韩队将心中是极为赞同的,于是连连点头道。
  “小的等多谢相公大恩大德。”
  “相公大恩,小的等无以为报,今后相公一句话,小的等定当水里、火里的。”
  “相公就如小人等的再生父母啊!”
  此时此刻,诸待斩蕃兵怎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怎能不知道他们已经是死里逃生了,于是诸蕃兵纷纷跪倒在了李三坚面前,大哭着拜道。
  “尔等先别忙着谢本官。”李三坚对诸蕃兵温言说道:“既然触犯了军法,当受军法处之。所谓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因目前为用人之际,因此可免刺配,但身受杖刑,是免不了的,尔等可甘愿受刑?”
  “小人等甘愿受刑,就算打死打残废了,小的等也是心甘情愿的,多谢相公大恩了。”诸蕃兵大喜,纷纷一边磕头一边谢道。
  就如诸蕃兵所言,真的死于脊杖之下,也比一刀两断强百倍,最起码能落个全尸的。尸身不全,可无法转世托生的。
  “本官已经说过了,当下是用人之际,怎能将你们打死打残?”李三坚微微一笑后,转头问向韩队将道:“韩队将,你说是吗?”
  “相公说是怎样,就是怎样。”韩队将闻言顿时翻了白眼后道。
  李三坚点点头,又问向面前的一名身体异常强壮的蕃人道:“你叫什么名字?何族人?”
  “小的无姓,他们称小的为丹木,为青唐吐蕃人。”丹木闻言答道。
  丹木年约二十余岁,下身一条粗布裤子,腰间扎着一条很宽的布带,上身赤裸,发达的肌肉在肩膀和两臂棱棱地突起,肩头上被粗麻绳勒了几道红印子,圆盘脸,发茬是又粗又黑,圆脸盘,宽宽的浓眉,开口答话之时,露出了一口白白的牙齿。
  “丹木?本官方才见到就属你闹得最厉害,什么做了鬼也不肯放过他们,呵呵,就你吧,你来说说为何擅离军营?难道是在军中吃不饱、穿不暖吗?”李三坚和颜悦色的问向丹木道。
  “还行吧,勉强能够填饱肚子的。”丹木犹豫片刻后,支支吾吾说道:“小人家中发生...了...些事情,因此着急赶回家中。”
  “勉强?家中有事?为何不请示上官?丹木,有何话就照实说吧,今天无论你说什么,本官均可恕你无罪。”李三坚问道。
  “大老爷,小的家中为堆穷户,为绒巴人。不久前家中传信,说小人的爹爹被头人老爷关进了地牢。小的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就想回家看看,于是就去求军中上官,可无论小人如何哀求,上官老爷就是不肯放小人等回家,因此...”
丹木闻言答道。
  “因此你就喊上十数同乡,欲赶回家中?你们想干什么?搭救你的父亲,还是杀了头人?”李三坚闻言摇头道:“以你一己之力或几个同乡,是万万不妥的。”
  “老爷,小的没想杀头人老爷,小的只想回家问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可军中上官就是不放啊。”
丹木闻言惶恐的说道。
  “哦,这是为何?为何不放?若是放你们回去,你们就不能算是逃军了。”李三坚沉吟道。
  “大老爷,他们是在要钱呢,给了钱,就任由你自去,随便你去多久,想什么时候回来就什么时候回来。”
丹木的一名同乡愤愤的插嘴道。
  “小人等饭都吃不饱,哪里有钱啊?”丹木随后苦笑道。
  “原来如此...”李三坚闻言愠怒道:“敲诈勒索居然敲到军中来了?这胆子也太大了吧?简直是狗胆包天啊。”
  李三坚此一路之上,见到的均是军中军纪涣散,行强买强卖、敲诈勒索、盘剥百姓等事,此刻军队内部居然也有这种事情。
  西军之精锐,到底精锐在哪里,李三坚迄今为止,却是半点没看出来,看到的均是西军一盘散沙的模样。
  如此军队,如何堪战?平日里欺负欺负百姓还可以,一旦上阵厮杀,必将会是一败涂地,最起码不能遇到强敌,一旦与强敌对阵,就是后果难料了。
  “犯了军法,就必须承受惩罚,无论是何原因。”李三坚呆了半响后说道。
  “韩队将!”李三坚随后唤韩队将道。
  “小将在,相公有事请吩咐。”韩队将躬身应道。
  “执行军法吧。”李三坚又是想了想后吩咐道:“依禁军之中的军法执刑。”
  “小将遵令!”韩队将接令后,大声说道:“诸军逃走捉获者斩!七日内减一等,首身者仗一百。逃军以丹木为首,当仗一百,余者递减...”
  “且慢!”正在此时,忽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同时有人出声大声喝道。
  这他奶奶的是哪个王八蛋东施效颦?李三坚闻言诧异的转头看去,只见秦州城门口忽然冲出数百骑兵,骑兵纵马急驰,卷起了铺天盖地的尘土。
  数百骑兵个个神情剽悍,纵马急驰之时,身形挺拔,控马之术也是极为娴熟,显得较为精锐。难道终于遇到了一支精锐西军?李三坚心中暗暗纳闷道。
  为首的是两员六十余岁的老将,一胖一瘦的,而开口喝住韩队将的老将身材较瘦,不过他身材虽瘦,个头却不矮,且声音洪亮,就如洪钟一般。
  “小将等叩见老刘太尉、小刘太尉。”韩队将等人见两名老将下马之后,面带怒色的走了过来,于是慌忙施礼道。
  两名老将均是姓刘,不过二人并非是亲兄弟,天下姓刘之人多矣,并非个个都有血脉关系的。
  瘦高个的老将年龄较小,因此被称作“小刘太尉”,而矮胖矮胖的老将年龄较大,因此被人称作“老刘太尉”。
  两人均是沙场老将,李三坚老远就隐隐感到一阵血雨腥风扑面而来,此非百战之士所不能具备的。
  “啪!”小刘太尉一马鞭抽到了韩队将的身上,鞭声异常清脆,且极为有力道,将韩队将身上的一个甲片给抽了下来。
  “杀才,敢不遵将令?”小刘太尉边打边骂道,手中的鞭子如狂风骤雨般的抽向韩队将。
  老刘太尉似乎是没看到一身紫色官袍,站在一旁的李三坚般的,或者说是视若不见...
  “我...太尉...他...”韩队将慌忙躲避着鞭子,看了看小刘太尉,又看了看李三坚,口中也是支支吾吾的。
  “你什么你?他什么他?”小刘太尉闻言怒道:“枉老夫如此看重于你,提拨你为监斩官,可你个杀才居然违背将令,竟敢私纵逃军?”
  “住手!”尴尬了许久的李三坚,此时脸色异常难看,忍不住开口呵斥道:“何人私纵了逃军?人不都在这里吗?况且此事与韩队将无关,乃是本官之命。”
  李三坚虽然在羞恼之下,开口呵斥,但却是离得远远的,生怕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个老疯子没准在急怒之下,连自己一起揍了,李三坚心中暗道。
  堂堂大宋四品官员在此,这个老疯子居然视若不见?并且明着痛骂韩队将等人,其实是耳光一个接一个甩在李三坚脸上的,这让李三坚情何以堪?堂堂大宋通议大夫、龙图阁学士、秦凤路经略安抚使、知秦州军州事之颜面何在?简直是荡然无存了...
  自李三坚入陕西境内以来,无论是表面之上还是诚心诚意的,只要李三坚亮明了身份,诸人均是恭恭敬敬,执礼甚恭,就连大名鼎鼎的种师道也是如此。
  可此人居然无礼,简直太不将自己放在眼中了,李三坚心中羞怒道。
  他到底是何人啊?居然如此的嚣张跋扈,李三坚心中又是暗道。
第一百二十八章
莽撞了
  “哎,秉刚,上官面前,怎能如此无礼啊?有话好好说嘛。”送秦凤路秦州城门之前,身材较为矮胖的老刘太尉见小刘太尉与李三坚大眼瞪小眼的,场面是尴尬之极,于是慌忙劝了一句话后,转身向着李三坚躬身施礼道:“老夫泸川军节度使、提举明道宫刘仲武拜见李经略。”
  刘仲武?李三坚闻言目光顿时就转向了他。
  “呵呵,原来你就是刘太尉?刘太尉沙场宿将,征战西北经年,是屡立战功啊,刘太尉之名,是名闻天下。本官虽远居京师,但却也是如雷贯耳也!”李三坚“亲切”的拉着刘仲武笑道。
  刘仲武,字子文,秦州本州人。宋神宗皇帝熙宁中,试射殿庭异等,也就是武举出身,后补官。数从军,累转礼宾使,为泾原将。
  刘仲武也是员沙场老将、宿将,一生之中几乎都是在西北渡过的,是在与西夏作战当中渡过的。
  刘仲武长期戍守西北边陲,招纳降王,抚定塞外,奋击党项、吐蕃等,是屡立战功,为宋朝廷所倚重。
  刘仲武本为侍卫亲军步军司副都指挥使、秦凤路经略安抚使,也就是李三坚的前任,领兵驻防在秦州。此时刘仲武已年近七旬,已快到致仕之年了,且多年征战,身上老伤新伤的,是伤痕累累,再加上岁数确实老了,因此就由李三坚接任秦凤路经略安抚使、秦州知州。
  刘仲武只等与李三坚交接之后,便返回京师,觐见皇帝,之后就在京城养老了。
  泸川军节度使、提举明道宫皆为闲职,而非差遣。
  费景阳、燕四、许彪等人李三坚对刘仲武如此亲热,心中均是万般不解,脸上也是露出了疑惑之色,山魁则是面无表情。
  陕西为四战之地,常年累月的与西夏、吐蕃等作战,自然诞生了一批名将、宿将,所谓时势造英雄,就是这个道理。名将、宿将当然值得世人尊敬、敬仰,但也不至于像李三坚如此这般的吧?尊敬、敬仰得几乎就是讨好了...
  你李大相公同样也是天下闻名,为世人所敬仰,并且这些个名将、宿将当中的许多人可以说是你李大相公的麾下、部曲,再不济也是平起平坐的,你李大相公至于如此的低声下气吗?
  诸人心中皆是万般不解。
  “在李经略面前,老夫不敢称‘太尉’二字。”刘仲武善谋,不像小刘太尉刘法那样,上阵厮杀是无比勇猛,性子也极为刚烈,但却是不善于阿谀逢迎,经常性的与上官顶撞,年逾六旬仍是如此。
  “李经略年少有为,声名远播,秦州、秦凤路交给李经略,老夫也放心了。”刘仲武随后呵呵笑道。
  所谓花花轿子人抬人,李三坚如此的谦逊有礼,对刘仲武执立有加,刘仲武也没有必要与其如仇寇般的。
  刘仲武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自己的儿孙考虑的。
  刘仲武共有三子,长子平庸,二子年十八岁,三子尚幼,此刻刘仲武致仕,正是刘氏家门青黄不接之时。
  其实刘仲武对于朝廷诏令李三坚接任秦凤路经略安抚司、秦州知州一事,是极为不以为然,是万般不理解朝廷为何使一名“乳臭未干”之人前来驻守边关?
  边关可不比内地州府,就算是一名平庸无能的官员,也是能够安安稳稳的呆上几年,然后迁官走人。而秦州如此极边之地,稍有差池,必将会令西贼趁虚而入,若是秦州、秦凤路有失,将会影响全局,是一发而动全身。
  而李三坚虽曾为福建路经略安抚使、福州知州,也曾经掌一路之军、政事,但福建路岂能与秦凤路相提并论?极边之地,战事频繁,警报频传,至于福建路的匪患,与秦凤路的边事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不可同日而语。
  “呵呵,刘太尉谬赞也!”李三坚闻言笑道:“李某毕竟年轻,毕竟未历边事,今后还需仰仗诸位前辈。”
  “老夫不日将返...”刘仲武微笑道。
  “算你有自知之明...”刘仲武话音未落,便被小刘太尉刘法打断:“可你李经略为何初来乍到,就为如此荒谬之举?”
  李三坚闻言顿时大怒,一次又一次,这还有完没完了?
  在整个秦凤路,李三坚为最大的大宋官员,可面前的这个老疯子一次又一次的让李三坚在属下面前下不来台,一次又一次的或间接或当面指责李三坚,如此不禁令李三坚羞恼异常。
  李三坚敬刘法为一员老将,可刘法却如此的倚老卖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1/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