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5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9/796

  “任槽使,这也太寒酸了吧?”种师道不答,看着一桌子肉夹馍说道:“此非我西北待客之道,李经略远道而来,当品尝我西北特色菜肴。李经略,不如前往敝处,也让老夫尽尽地主之谊,如何?”
  “呵呵,饭菜不在于好坏,只要能吃饱就行了。”李三坚闻言点头道:“不过能与老种相公促膝长谈,李某当然是求之不得的。”
  “如此,李经略请,任槽使,你也请。”种师道点头道。
  ...........................
  “多谢老种相公了。”
  凤翔府,种师道一处住宅之中,饭菜摆上了之后,李三坚谢道。
  菜肴是黄河鲶鱼汤、酱菜、鸭片汤、牛肉煮馍等等关中特色菜,皆为关中普通菜肴,但却比任谅的肉夹馍就羊杂汤好到哪里去了。
  其实李三坚肉夹馍就羊杂汤,早已是吃饱了,不过为了能有机会与种师道畅谈,还是耐着性子再吃喝一番。
  “淼儿,与李经略将酒满上。”种师道点头吩咐其女种佩竹道。
  淼儿为种佩竹的小名。
  一般这种场合,是由使女侍候的,种佩竹为种师道的嫡女,如何能做这些事情?因此种佩竹有些不满,有些不乐的将酒端了过来,撅着嘴走到了李三坚的面前。
  还有个原因就是,种佩竹打算师从蔡樱雪,一门心思的学些功夫,此时哪里还有闲工夫侍候这个讨厌之人喝酒?
  不过种佩竹不得不遵从父命。
  “哎,怎劳公之千金如此?折煞李某了。”李三坚仍是谦逊有礼的谢道。
  “呵呵...”种师道捻须笑道:“小女顽劣,得罪了李经略,只当淼儿她与你赔礼了。”
  “爹爹...”李三坚尚未说话,种佩竹闻言跺脚不依道。
  “怎么?难道爹爹说错了吗?”种师道训斥道:“一天到晚领着你手下那些人四处招惹是非,还号称为士卒,她们是士卒吗?小儿的把戏而已,明日就给我解散了她们。”
  “解散?为何要解散?”李三坚闻言插嘴道。
第一百二十五章
话不投机
  “周边有女卒。”种师道的住宅当中,种师道欲解散其女种佩竹手下的女卒,于是李三坚表示反对,对种师道说道:“《尚书》有云,采集果实以佐军食,且缝纫之事,亦令为之。周有女卒,汉亦有之。自古便有女卒,这些女卒虽大都不是上阵厮杀,但其在战争之中所起的作用,却是不容小觑的,如可建立一支女子救伤营...”
  “原来你是不反对女子从军的呀!”种佩竹听入了神,忍不住插嘴道:“李相公,何为女子救伤营啊?”
  “我何时反对女子从军的?”李三坚闻言笑道:“我只是反对女子上阵厮杀,女子毕竟在力量、体能等方面是远不及男子的。女子从军除了上阵厮杀,还能做许多事情呢,如救死扶伤...”
  种佩竹听到此处,脸上不由得微微一红,当时她就是因为这句话与李三坚起了冲突,还差点令手下女卒将李三坚射成一支刺猬...
  “所谓女子救伤营就是行救死扶伤之事,而其妙处便是...”李三坚接着说道。
  女子救伤营专门负责战场救助,伤病护理等等。
  李三坚自进入陕西之后,见到陕西因战乱而变得人口凋零,便萌生了如此想法。见到种佩竹手下的女卒后,更是有了如此想法。
  同时陕西因战乱,男子战死,留下了无数遗孀、遗孤,生活无着,孤苦伶仃的,因此让她们从军,就给了她们一口气饭吃。
  朝廷对战死将士家眷当然是有抚恤的,但却是杯水车薪。因此李三坚不但欲使她们从军,以解决官府与她们自己的燃眉之急。李三坚不但欲使她们从军,还打算放开对她们的约束,使她们成为恢复陕西商业、农业的主力军,使陕西百业复兴的主力军。
  至于男女授受不亲,女子不能抛头露面的那一套,事急从权,李三坚可以不必理会。
  当然陕西六路并非是李三坚说了算,但李三坚可以在自己辖区之内这么干,无论何人也不能干涉,除非有朝廷旨意强加制止。
  “一个伤员在受伤的时候最开始最需要的不是怎么救助,而是心灵的慰藉,这时候还有什么人比女子更适合?”李三坚接着娓娓道来:“试想一个士卒在负伤的时候身边都是须发男儿,都是须发男儿一手提刀,一手在擦拭伤口,这是什么感觉?只怕会死得更快。女人是细心的,是温柔的,这是女子心理、生理条件所决定的,若女子在救助一个伤员时,李某相信这个伤员不管有多疼、多难、多痛苦都能挺过去,都能渡过难关,这样一来,将极大的提高战场生存可能。而伤员得到很好的救治,将会是极大提振军中士气的。”
  “噗哧...”李三坚的话既详细,又诙谐,不禁令种佩竹笑出了声。
  不就是女子从军吗?居然被他说出这么多的道理来。种佩竹心中暗道。
  “这...不能如此...”种师道听完之后,与任谅对视一眼后说道:“新立一军,可是需要大量钱财的,目前陕西六路边事艰难,岁入微薄,哪里有多的钱财立新军?”
  财政吃紧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种师道等人根深蒂固的对军营之中女子的忌讳或禁忌,不是李三坚几句话就能够得到改变的。
  种师道为大宋名将、宿将,名闻天下,当然明白李三坚所说的道理,不就是如何提振军中士气一事吗?而提振军中士气,是有很多办法的,用女子救死扶伤来提振士气,种师道认为是得不偿失的。
  士气少衰而鼓不起者,何也?军中岂有女子乎?女子软弱不任守,军中有女,士气不扬等等等等。
  若是军中士卒再与女卒之间发生点什么事情,岂不是反倒会乱了军心?种师道心中暗道。
  “老种相公言之有理。”郑谅也是万般不理解李三坚的想法,只是不便当面驳斥他,于是说道:“陕西诸路禁军有三百余指,约计二十万人马,这还未包括厢军、乡兵、蕃兵、弓手等等,这些人可是个个要吃饭的,边戍益多,廪粟益广。陕西经济凋敝,而欲使百姓安乐,军食丰足,需下官等多方筹措啊。李经略,当下实在是无法顾及他处的。”
  两个老顽固,李三坚心中明白他们两个在顾左右而言他,大谈陕西诸路的财政困难。
  某种观念一旦根深蒂固了,仅凭几句话,在短期之内是无法得到改变的,李三坚当然明白如此道理。
  话不投机半句多,李三坚本想与种师道、郑谅二人好好的促膝长谈一番,可此时却是沉默不语。
  此刻三人均是不说话了,默默的想着自己的心事,种佩竹见状感到异常诧异,刚刚不是热热闹闹的的吗?怎么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老种相公、任公,李某今日叨扰诸位了,就此告辞。”半响之后,李三坚起身告辞道。
  “李经略,请稍候。”种师道见状微微一笑道。
  种师道随后命下人取来一个小包袱,递给了李三坚。
  “老种相公,你这是...?”李三坚拿着小包袱提了提后纳闷的问道。
  小包袱不重,绝不是金银珠宝之类的,应该是几本书,李三坚心中暗道。
  “李经略拿回去看看就明白了。”种师道闻言捻须微笑道。
  ........................
  宋秦凤路秦州
  秦州为西北疆域的极边之地,与西夏直接接壤,为诸羌杂处之地,为四塞之地,被山带渭,天府之国也。东有关河,南有汉中,西有巴蜀,北有代马,故自古帝王都会于此。其地东扼陇坻,西停天门,形势之胜,隐然关内,而自汉以来当为用武之地。秦州实为宋西北边地之战略要地,扼守着陇右通往关中、蜀中的咽喉,也是历代的军事重镇。
  秦州山脉纵横,河流交错,地形十分复杂。秦州以北便是六盘山,而横山是脉起六盘山的,翻过六盘山,便可进入西夏境内。
  此时夏据横山险地,将宋秦凤路、欢庆路等路直接置于眼下,并且夏兵锋常至秦州,秦州也时常处于危险之境地。
  “杀人了,杀人了!”
  “杀什么人啊?”
  “听说是杀一些蕃兵。”
  “蕃兵?为何要杀啊?”
  “定是犯了军纪啊,还能为何?”
  “犯了什么军纪啊?”
  “谁知道啊?”
  “出来了,出来了,人押出来了。”
  “真是可怜啊!”
  宋通议大夫、龙图阁学士、秦凤路经略安抚使、知秦州军州事李三坚此日与随行之人费景阳、山魁、许彪等人来到秦州南门之外,忽然看到城门口围了一大群百姓,百姓议论纷纷,面带兴奋之色讨论着今日杀人之事。
  须臾,十数名蕃兵五花大绑的被上百名军汉押了出来。
  这十数名蕃兵均是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想必在狱中是受到了不少折磨。
  所谓蕃兵,即为乡兵当中的一种。
  蕃兵者,具籍塞下内属诸部落,团结以为藩篱之兵,其后分队伍、给旗帜、缮营垒、备器械,一律以乡兵之制。蕃兵也可以称为“部族兵”,也就是由宋西北各族之人组成的,一般是由吐蕃、羌之“熟户”之中的壮勇组成。
  “相公刚刚上任,就遇到这种事情,非吉兆啊。”燕四舔了一下嘴唇后说道。
  李三坚瞪了燕四一眼,与费景阳、山魁、许彪等人交换了一下眼神后说道:“先去看看再说吧。”
  秦州为宋西北疆域极边之地,当然定是有不少宋驻军的,而宋军之中龙蛇混杂的,一些士卒犯了军纪,从而被斩首示众,这也并非什么新鲜事,因此李三坚倒是不觉得有何意外或者不吉利的。
  身处边关,也许天天会遇到杀人之事的,这又有何吉利不吉利的?李三坚心中暗道。
  李三坚一边想着,一边与费景阳、山魁、许彪、燕四等人靠近了城门口。
  “韩队将,现在开斩?”城门口百余宋军当中,一名军中小校问向一名骑在马上的韩姓队将道。
  韩队将看了看日头,又看了看待斩十数名蕃兵后道:“午时三刻再动手吧。”
  韩队将年约二十余岁,不到三十的模样,脸如雕刻般的,五官分明、有棱有角,头发乌黑,浓密的眉毛叛逆地稍稍向上扬起,削薄轻抿的唇,棱角分明的轮廓。身材高大魁梧。
  “诺!”数名军中士卒一起应道。
  不过军卒们虽口中无异议,可心中却是不以为然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9/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