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5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7/796

  “小将侍卫步军司神虎军,领二指挥吴俊伯拜见经略相公。”
  宋通议大夫、龙图阁学士、秦凤路经略安抚使李三坚及其随行之人前往秦凤路,路过潼关之时,潼关守将吴俊伯便开关迎接。
  彩旗招展、吹吹打打的,显得较为隆重。
  李三坚瞥了一眼吴俊伯,连马都没下,直接催马走进了潼关之内,随行之人山魁、许彪、燕四、费景阳等人也同样如此,骑马簇拥着李三坚进入了关内。
  “这...这...”吴俊伯见李三坚满脸不悦之色,于是连忙拉住了种彦崇问道:“种哥儿,经略相公这是...?”
  吴俊伯是识得种彦崇的。
  将门之家,种氏家族,是名震西北,吴俊伯又岂能不认识?西北之人又有几个不认识?
  “瞧瞧你干的好事...”种彦崇闻言摇摇头后说道:“勒索百姓过路钱,你也不看看时候?这笔账,经略相公可是与你记下了。”
  种彦崇说罢,也催马追上李三坚进入了关内,种佩竹也是如此,不过是回头看了吴俊伯一眼,满脸鄙夷之色。
  “我...我...这...”吴俊伯闻言顿时脸露惊惶之色,呆了片刻后,连马也没骑,连忙步行追入关内大声说道:“经略相公,经略相公一路劳顿,小将已备下酒宴,为相公接风洗尘。”
  吴俊伯不过是个小小的潼关守将,武臣寄禄官为从九品的承节郎,被朝廷正四品的官员惦记上了,李三坚还是一路之长吏,如此还能有他什么好?
  “本官无碍...”李三坚听到吴俊伯的呼喊,拨转马头,看着一眼跑得气喘吁吁的吴俊伯后,指着仍是被阻于关前的众百姓说道:“他们才辛苦,放那些个百姓入关吧。”
  “这...经略相公,这些人之中也许有西戎的细作呢...冒然放他们入关,生出了变故,小将可担待不起啊。”事情到了此时,吴俊伯仍是不死心,仍是想继续敲诈、勒索百姓钱财。
  “放屁!”李三坚大怒,暴了句粗口,将众人吓了一跳,。
  李三坚指着众百姓问向吴俊伯道:“也许?我来问你,此时可是战时?”
  吴俊伯闻言摇了摇头。
  此时宋与西夏之间,暂时没有战事。
  “既然不是战时,而潼关又不是沿边,为何要断了百姓们的生路?”李三坚怒道:“就算他们之中有西戎的细作,难道你潼关千余兵马还怕区区数名细作不成?命其不可在关内久留,立刻通关而去便是。”
  关内有两指挥的人马,也是关内有两营人马,一营有五百人马上下,两营至少就有一千人以上。
  李三坚此时此刻还不想立即拿下吴俊伯治罪或者将其免职。
  现在的李三坚人生地不熟的,连西北之地的详细情况还没搞清楚,是不会行冒失之举的。况且潼关险要之地,也不能轻易换将的。
  “经略相公,你也许还不太了解,关内虽有两营人马,可实际却只有七八百人上下啊,小将肩负守关之责,不敢有丝毫懈怠啊。”
吴俊伯说道。
  缺编?李三坚盯着吴俊伯心中暗道。
  缺编又称“阙额”,顾名思义,就是军队编制达不到标准,如宋一营之人马的编制当为五百人上下,可实际上却是远远达不到的,潼关守军一营人马只有三、四百人上下,这其中还有许多老弱病残。
  李三坚自进入潼关之后,便留意到了,一些老卒裹着军衣不像军衣,又不似百姓衣服的破皮袄,缩在一旁看热闹,一些老卒甚至连刀枪都拿不动了。
  潼关如此险要之地,当使精兵把守,可这些老弱病残之兵能顶什么事?只怕敌军来到,先会乱了阵脚,甚至还会影响武勇之人的战心。
  “尔等手中的刀枪是摆设吗?”李三坚瞪着吴俊伯半响之后,悻悻的说道:“就算只有七八百人,用刀枪令他们通关而去便是。”
  “诺,小将遵经略相公之命便是了。”吴俊伯有些口是心非的应道。
  “驾...”半响之后,李三坚面呈无奈之色,愤愤的催促着胯下“啸风”驰出关外。
  李三坚本打算在关内停留稍许,打尖之后再赶路,前往凤翔府。可现在却没心情了,只想早日赶到凤翔府,再由凤翔府转道前往秦州。
  吴俊伯及其麾下兵马虽是西军,但却也是宋“三衙”之中侍卫步军司的兵马,是受朝廷直接管辖的,听命于侍卫步军司。
  也就是吴俊伯及其麾下兵马有两个指挥,西军将帅可以指挥他们,朝廷“三衙”之一,侍卫步军司也可指挥他们。
  吴俊伯及其麾下兵马可以听命于西北将帅,可也听命于朝廷侍卫步军司。
  吴俊伯及其麾下兵马听命于朝廷侍卫步军司,那么就是大宋精锐禁军了,当然就是嚣张跋扈了,当然可以肆无忌惮的盘剥、勒索过关百姓了。
  精锐?精锐个屁!指挥混乱,又是阙额,定然也是虚报粮饷,从而军中大小将校便从其中中饱私囊,如此之军旅,还有何战斗力?如此之军旅还精锐,精锐个屁啊!李三坚一边纵马疾驰,一边心中大骂道。
  经略相公愤怒得纵马而去,费景阳、山魁、许彪、燕四、蔡樱雪、一众弟子等人当然也是无奈只好紧随着李三坚纵马疾驰,忍饥挨饿的,却又无人敢吭声,除了蔡樱雪。
  “喂,我饿了...”李三坚马快,一骑绝尘的,蔡樱雪胯下战马为一般的马匹,可追不上李三坚,只好大声呼喊道。
  可李三坚似乎是没听见一般或者是压根就没听见,很快就跑到前面去了,变成了一个黑点。
  “夫人,我那里有肉脯、肉干,你需要吗?”种佩竹不知何时奔到了蔡樱雪的身边,并且忽然带着讨好的神情问道。
  “嗯?小妹妹,不必称呼夫人,不好听,就叫我姐姐吧。”蔡樱雪转头看着种佩竹微笑道:“我不吃肉脯、肉干的,有果子吗?再有些清水就更好了。”
  此前的些许不愉快,蔡樱雪早就忘了,一些小孩子的斗气之举,蔡樱雪又何必与她计较?
  种佩竹容貌极为乖巧美貌,不但男子喜欢,女人也是喜欢的。
  “有,有,小妹这就给姐姐去取。”种佩竹大喜,自手下女卒取过一些水果、山泉水递给了蔡樱雪后笑道:“姐姐请慢用。”
  蔡樱雪点头致谢,喝了口清凉的山泉水,再吃了一个水果,顿感舒服多了。
  “姐姐,你这一身的功夫是什么功夫啊?”种佩竹也取出一个小肉干,边啃边问道:“姐姐发功之时,小妹怎么感到一阵寒冷啊?天就像一下子就冷了下来一般呢。”
  “什么什么功夫啊?没...什么功夫啊,那是你的错觉呢。”蔡樱雪含糊其辞。
  “哦,姐姐,小妹一向对武艺高强之人是深为敬佩的。”种佩竹仍是不死心,不依不饶的问道:“姐姐又长得如此漂亮,就如天上的仙子一般...姐姐,小妹想师从姐姐,学些功夫,不知姐姐可否不吝赐教?”
  “啊?想学功夫?当然可以啊,可是姐姐这门功夫,可要先抛去七情六欲呢。”种佩竹将蔡樱雪夸得天花乱坠的,蔡樱雪有心拒绝,但却又说不出口。
  “当然可以啊,没问题。”种佩竹大喜,连连点头道,就如小鸡啄米一般。
  “姐姐,小妹还是有个疑问...”种佩竹想了想后问道。
  “什么疑问,既然你我姐妹相称,直说就是呀。”蔡樱雪点头道。
  “姐姐说学功夫要先抛去七情六欲,可姐姐为何还嫁给了李经略啊?嘻嘻...”
种佩竹忍不住笑出了声。
  “.........”蔡樱雪先是无言以对,随后说道:“讨厌,不教了,不教了。”
  “啊?小妹失言,无心之过,姐姐见谅啊。”种佩竹闻言顿时急得连连说道:“姐姐,你就忍心见小妹功夫平庸,天天被人欺负吗?”
  “...........................”
  “好了,好了,姐姐教你便是,不过...嗯?先将你手中的小肉干扔了,今后只许吃果子、喝山泉水。”蔡樱雪指着种佩竹手中的小肉干说道。
  “啊?哦哦...”种佩竹闻言慌忙将手中的小肉干扔到了一边,差点砸在其侄种彦崇的脸上。
  小姑这是怎么了?这些小肉干可是她娘亲手做的,味道甘美可口,平日里谁要敢抢她的小肉干,她能与其拼命...种彦崇心中暗暗纳闷道。
  “雪山之巅,澜沧之源。风姿万千,秘境囊谦...”蔡樱雪一边骑马飞驰,一边传授着本门武功。
  种佩竹也是拍马赶上,生怕漏掉了一个字。
  众人纵马疾驰,半空望去,地面之上卷起了一道道的黄沙,黄沙漫漫,遮蔽住了地面之上的所有一切。
  有诗为证,烽火渐遥云渐远,神威依旧振边关。驰骋三十年疆场,纵横八百里秦川。
第一百二十三章
遗憾之事
  凤翔府古称雍州,李唐之时号西京,与成都、京兆、河南、太原合称五京。
  凤翔府南镇守陈仓,西北控制千陇、平凉、庆阳之要道。夏代曾是陕西西府州、府的所在地,更是历来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
  雍州之所以要改名为凤翔府,乃是其中有个美丽的传说,相传秦穆公有个女儿叫弄玉,被世人称为玉女,她喜欢吹笙,尤其擅长吹奏凤凰鸣这支曲,有一日,忽然有个名叫萧史的家伙,骑着凤凰,吹着玉箫,冒着从凤凰背上掉下来的危险,冒着被秦穆公斩为肉酱的风险,拉风的来到了弄玉面前,骚首弄姿,于是两人就王八看绿豆了,结为了神仙眷侣。
  从此之后,弄玉吹箫的传说就广为流传,而雍州也就取“凤鸣于岐,翔于雍”之意,定名为凤翔府。
  宋仁宗朝嘉佑六年,李三坚的恩师,二十四的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直至四年后,方才回到京师。
  李三坚被赵佶擢为秦凤路经略安抚使,知秦州事,秦州即为凤翔府的治所,而凤翔府为秦凤路的次府。不过凤翔府虽为秦凤路的次府,但其重要程度却与秦州不相上下的。
  凤翔府为秦凤路重要州府,究其原因就是粮饷等军需物资的转运。
  宋西北三路或称沿边三路,就是陕西路、河北路、河东路,此三路或与西夏接壤,或与辽接壤。
  而秦凤路原属陕西路,宋神宗朝熙宁五年分陕西路西部置秦凤路,元丰元年又并入陕西路,此时又从陕西路分离出来了...,秦凤路与鄜延路、环庆路、泾原路、熙河路、永兴军路并称为陕西六路。
  三路之中的陕西路尤为重要,原因是不言而喻的,就是常年与西夏的战事。
  同时也是因为宋与西夏战事的影响,使得陕西路人口减少,田地多荒芜,商业多凋零,岁入甚少,产粮也极少,而陕西路沿边驻军又非常多,因此陕西路的粮饷、马料、军械等物资供应均是或由朝廷直接拨给或由他地转运而来,如自川蜀等地转运而来,再拨付给各地的驻军,其中秦凤路就是个异常重要的中转之地。
  一旦与西夏的战事再起,粮饷、马料、军械等物资转运就变得更加困难,且是入不敷出的。
  随军转运还经常受到夏军的袭扰,常使转运之人死伤无数,粮饷、马料、军械也损失无数。
  李三坚自进入永兴军路之后,就发现此地与宋其他路是完全不同的,土地荒芜、商业凋零、人烟稀少等等。
  李三坚曾任泉州知州、福建路安抚使,而福建路也是宋一个较为偏僻的路,经济等也较为落后,可与陕西路相比的,却是小巫见大巫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7/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