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5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5/796

  “好了,李郎中。”宋生辰正使、右司员外郎陈过庭明白原委,知道李三坚为何如此愤怒的原因之后,于是劝道:“朝堂之上奸佞当道,吾等也是无可奈何啊,哎,奈何,奈何哉!翰韧啊,天色不早了,就此过河如何?”
  什么奸佞当道?李三坚闻言心中极为不以为然的,如今的世道是君昏臣佞。赵佶贤明,如何能用蔡京、朱勔等人?如何是这副模样?是尽贬贤臣、良臣,身边皆为阿谀奉承之流。此时的赵佶完全不是当年初登九五至尊宝座的,那个欲有一番作为的赵佶了,那个欲荡涤海内污秽,还朝政以清爽的那个赵佶了,完全不是那个欲革故鼎新,“建中靖国”时期的赵佶了,变得令李三坚几乎就不认识了。
  李三坚心中明白最关键的人物就是宋帝赵佶,同时与李三坚有同样观点的有识之士也是大有人在的,可却是万般无奈,连提都不敢提及此事的,除非是活腻味了...
  李三坚身为大宋臣子,当然也是概莫能外的。
  “宾王兄所言甚是。”李三坚点点头后,就与陈过庭并骑向停泊在白沟河渡口的一艘船只走去。
  渡河船只是驻扎在白沟河附近的宋边军准备的。边军护送大宋使节到了此处,就不敢继续前行了,原因是不言而喻的,过了这条白沟河便进入了辽境,就是契丹人的地盘了,大宋使节当然就转给契丹军护送了。
  陈过庭、李三坚等人甚是能够隐隐约约的看见对岸站着一些人,这些人应当是迎候大宋使节的契丹兵马。
  此时的李三坚心中倒是有了些小期待,想瞅瞅契丹人到底是何模样...
  石头,也就是耶律石,也是契丹人,但耶律石除了身上带着一丝彪悍之气外,其余均有汉人差不了多少的,李三坚想瞅瞅真正的契丹武士,契丹铁骑。
  两艘宋边军准备的船只很快就将陈过庭、李三坚等使节及携带的马匹、礼品等等运过了河。
  李三坚牵着“啸风”刚刚下了船只,还未上马,前来迎接大宋使臣的契丹人便纵马奔驰而至,卷起来铺天盖地的尘土。
  “太无礼了。”陈过庭用手扇了扇面前的尘土后不悦的说道。
  “北人善骑,南人善橹。不过是想炫耀其骑术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李三坚微笑道。
  契丹人奔至两名手持信节的宋使面前后,一起翻身下马,一名将领模样的契丹人走到陈过庭、李三坚面前,双手交叉放在胸前施礼:“燕人,燕京控鹤军张明举拜见两位大使。”
  汉人?此名军将一口流利的汉语再加上其姓名,使得李三坚是大为惊讶,李三坚原本以为此人是个契丹人,可没料到此人居然是个汉人?
  燕云十六州为汉人聚居之地,出现汉人并非奇事,甚至出现汉军或汉官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情的。
  可面前的这个自称为辽南京控鹤军张明举之人,其模样、穿戴哪里像个汉人?
  张明举头上剪去了颅顶部分头发,剪短四周部分,在颅侧部位,蓄两绺长发,垂于耳侧,头上光溜溜的,露出了惨白惨白的头皮。
  肩上披了一件用锦貂皮制成的披肩,名曰“贾哈”,脚下是一双红虎皮靴,革面光滑铮亮,能够照出人的影子,此靴名曰“徐吕皮”,也是极具特色的契丹服饰。
  髡发虏服,为契丹人的特色。
  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此为辽太宗皇帝耶律德光入主燕云十六州后,出于统治汉族聚集地的需要,所制定的国策,与之对应的便是辽的礼仪之制与衣冠之制,北班国制,南班汉制,各从其便焉。
  同时,契丹族、奚人、渤海人与汉人相融,所行礼仪便是唐、宋之制,并且曾经规定,太后与蕃官皆国服,帝与汉官即汉服,如此既保留了契丹风俗、服饰,又习汉俗、着汉服。
  因此在辽境内,是有不少契丹人是着汉服的,当然也有不少汉人是着契丹服饰,髡发虏服的,与契丹人实难分辨。
  辽之汉官、汉将髡发虏服之目的基本上有两个,其一是表明自己已经为辽臣,已经忘了自己为汉人身份,其二便是谄媚于契丹人。
  这是个什么头型?跟他娘的癞子一般,恶心之极,李三坚随后看着张明举的髡发,心中暗暗不齿道。
  辽差人前来迎接、护送,陈过庭、李三坚两位大宋使臣也不能失礼的,于是陈过庭还了一礼,点头应了一声,而李三坚还礼毕,却是开口对张明举笑道:“阉人张明举?你为汉人?”
  阉、燕两字读音相近,李三坚又是说得模模糊糊的,使人以为李三坚说的是燕人...
  “是燕人。”张明成闻言答道:“小将祖祖辈辈居于幽州,祖祖辈辈皆为燕人。”
  燕人他也是汉人,李三坚闻言心中暗道,此人自称燕人却不自称为汉人,看来是个数典忘祖之辈。
  关键是这个数典忘祖之辈,一副契丹人的模样,还得意洋洋的,在宋使面前炫耀其马术,因而使得李三坚心中有些恼怒。
  “哦,乃祖张飞张翼德也为燕人,呵呵,当然是燕人了。”李三坚随后笑道:“燕人张飞张翼德,断桥三喝,喝退曹操百万雄军,端的是勇猛无比。张翼德据水断桥、义释严颜、大破张郃,武都之战与曹洪、曹休、曹真、张既等人血战厮杀,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耳!飞雄壮威猛,仅亚于关羽,有万夫不当之勇。飞一生昭烈啑血秉义,夙定君臣之分,期复汉室,百折兴王,官至车骑将军、西乡侯,实乃我汉家虎臣、良臣、忠臣也。”
  三国之时,刘备刘玄德所建立的政权,史书之上被称之为“蜀”或“蜀汉”,其实刘备是以“汉”为其国号的,国号之中并没有“蜀”字的。
  “我...”张明举闻言脸色微微一红,支支吾吾的说道:“大使,张某祖上并非是张飞张翼德啊。”
  “哦,非张翼德之后,难道是张子房之后?”李三坚闻言又是笑道:“张良张子房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策谋奇妙。镇国家,抚百姓,为大汉立不世之功勋,是为大汉元勋之首冠也。”
  李三坚此言一出,陈过庭等宋使均是不由得笑了起来,可当着诸辽人的面,又不能太过失礼,于是个个拼命憋住了笑,脸上是涨得通红。
  “我...你...你...你...”张明举闻言脸上也是涨得通红,有些生气的说道:“小将也并非张良之后啊。”
  李三坚不断的将历史名人作为张明举的祖上,对于一般人来说,当然是脸上有光,蓬荜生辉的,可张明举为何人?为辽治下的汉将,如此岂不是在当众羞辱张明举吗?
  “哦,原来如此。”李三坚闻言看着张明举问道:“你妈贵姓?”
  “噗!”
  “噗!噗!噗!”
  周围宋出使之人闻言实在是在憋不住了,不断发出“噗噗噗”的笑声。
  前来迎接宋使的一干辽人脸色顿时也是变得异常难看,这其中也是有不少汉人的。
  “我...我...你...你...你...”张明举拼命忍住了想挥拳砸在李三坚脸上的冲动,结结巴巴的连话都说不完整了。
  老娘的姓氏可不能告诉他,张明举完全被李三坚气晕了,心中暗暗想到,若被李三坚知道老娘的姓氏,说不定又被他找出什么典故,从而羞辱自己。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更何况此时的宋、辽之间并未交兵,已经维持了数十年的和平局面了,因此若是张明举此时忍不住暴揍李三坚一顿,说不定会引起两国之间的纠纷的,辽朝廷怪罪下来,可不是区区一名汉将所能够承受的。
  “大使可是南朝李三坚李状元吗?呵呵,果然口才了得啊!啧啧啧,状元郎雄辩之才,今日我等算是领教了,只不过张部将乃是个武臣,李状元是否有些胜之不武?”此时一名名叫潘志儒的汉官开口讥讽李三坚道。
  潘志儒倒是未着契丹服饰,而是一身的汉官袍服,与李唐文官官袍相近。
  李三坚羞辱了张明举,也使在场的所有辽之汉官、汉将感到脸上无光,均是灰头土面的,异常的难受。
  以往的宋使有谦逊、和气的,也有倨傲的,对这些辽迎接之人是爱理不搭的,可却无人像李三坚如此这般的,当众折辱辽汉官、汉将。
  宋朝廷此次遣使,派了个什么玩意儿过来?诸辽人不约而同的一齐心中暗道。
  “正是本使。”面对潘志儒的讥讽,李三坚倒也没生气,只是笑吟吟的说道:“雄辩?此处有辩论吗?本使不过是在引经据典,说些历史典故而已。”
  李三坚早已将张明举说得半句话都说不出来了,哪里还有辩论之说?
  “引经据典、历史典故?”潘志儒闻言微微一笑道:“据某所知,李状元之母乃是黎人,在南朝便是夷狄之人,而李状元此时却为南朝高官,是为汉官,对此李状元又有何解释?论数典忘祖,且要先论你李状元呢。”
  尹莫川为辽科举出身,为一名文臣。
第八十章
直趋燕京
  宋政和四年,右司员外郎陈过庭与礼部郎中李三坚奉旨出使辽,过了宋、辽之界白沟河之后,早已得到消息的辽迎奉使在白沟河北岸迎接,远远看去,双方聚在了一起,似乎是在相互寒暄,显得较为亲热。
  可实际情况却是,宋使过河之后,双方便开始了唇枪舌战...
  李三坚见辽使又以自己母亲的族群说事,此事在宋也不止一回两回了,于是不慌不忙的对辽使潘志儒说道:“本使不知你是如何得知此事的,不错,本使母亲大人确为黎人,不过本使父亲大人乃是地地道道的的汉人,你也许又该说本使最多是个半夷半汉之人,这也是没错的,不过本使为半夷半汉之人,也不忘记本使乃是汉祠之裔,也不忘,本使祖先乃是汉人,也思报效汉庭,也不忘忠于汉庭。”
  宋太祖赵匡胤为涿郡人氏,也是燕人,是为汉人,宋太祖赵匡胤的发妻,孝惠皇后贺氏出身为江东大族会稽贺氏,也是地地道道的汉人,因此宋是汉家正统,这是毋庸置疑的,宋室也可称作汉室的。
  李三坚此言一出,顿使前来迎接的辽诸汉官、汉将脸上是更加红了。
  李三坚为半夷半汉之人,也不忘祖宗乃是汉人,不忘忠于汉庭,可他们之中的纯粹汉人却居契丹人之下,令辽诸汉官、汉将无法开口反驳。
  只不过李三坚生在宋地,是为宋人,其后在宋朝廷为官,这不是顺理成章之事吗?他们生在辽地,在辽朝廷为官当然也是顺理成章之事啊。
  况且此事乃是宋没本事,克复不了燕云十六州,又与他们有何关系?
  于是辽诸汉官、汉将欲开口与李三坚辩驳,但其中的一名契丹人叽里咕噜的说了几句契丹话后,诸人就不再说话了,均是沉默不语。
  不过再接着辩论此事,也不一定是这个伶牙俐齿的大宋使臣的对手的,说不定还会更受折辱的,诸辽人心中均是暗道。
  “好了,汉夷之争,说起来话就长了。”陈过庭随后开口道:“辽使,天色不早了,可否继续赶路?”
  张明举等人闻言如蒙大赦,慌忙应道:“大使所言甚是,就请上车吧,小将前面领路。”
  考虑到有些宋使是不善骑马的,因此辽使除了带了一些马匹之外,还有数辆马车。
  “多谢!”陈过庭是不善骑马的,早已被马鞍膈得屁股生疼,浑身上下像散了架一般,于是也就不推辞了,拱了拱手之后,就钻入了马车。
  “李大使,你...是骑马还是坐车?”张明举随后问向李三坚道。
  “本使不喜车辆,还是继续骑马吧。”李三坚单手持着信节,翻身上了“啸风”马背,身手是灵动之极,不禁令诸辽人心中暗暗喝了一声彩。
  虽诸辽人此刻想活活掐死这个当众折辱他们的宋使,但李三坚身形雄伟、挺拔,面目俊朗,上马动作也是一气呵成,潇洒不凡,同时李三坚胯下骏马可谓是匹神驹,如此神驹在北地都是较为少见的,真不知他是从哪里获得的?
  这一人一马,果然是人中龙凤、马中赤兔,令人不禁刮目相看、肃然起敬,令人实在生不出厌恶之意的。
  于是辽使在前,宋使在后,逶迤前行。
  “且慢!这是去哪里?”众人走了一阵之后,骑在马上的李三坚忽然发现辽人领的路方向不对,于是开口问道。
  前往辽京,中京大定府是往东北而行的,可这些个辽人却领着陈过庭、李三坚等人往西而行,如此不禁使李三坚感到疑惑不解。
  李三坚再怎么不认识路,也是分得清东南西北的,同时辽中京大定府是在白河沟西北面,这也是常识,李三坚又如何不知?
  陈过庭一直坐在马车中的,并放下了车帘,此时听到李三坚说话,于是就掀开车帘,看了看方向,也是疑惑的看着张明举等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5/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