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5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3/796

  “做买卖?官人可是李青天呢,是名闻天下的清官、廉吏呢,做买卖合适吗?”徐婷婷闻言转头看着李三坚诧异的问道。
  “这有什么不合适的?”李三坚将徐婷婷抱入怀中后说道:“从前又不是没做过,只不过当时心思不在买卖上面而已,现在礼部当差,每日里就是点卯,点卯过后几乎就是无事可做,整日里无所事事的,正好做些个买卖。还有就是,你官人我从未想过做什么清官、廉吏,况且清官、廉吏也要吃饭穿衣啊,也要孝敬父母,养育儿女呢,你们跟着我李某,也不能让你们跟着我受苦不是?”
  “官人说的是,那么你想做何买卖啊?珠宝行的买卖可是做不下去了呢。”徐婷婷伏在李三坚怀里,轻轻的抚摸着李三坚长满胡须的下巴问道。
  “翠轩居”之事,徐婷婷已经知道了,心中也是异常的愤愤不平的。
  他们将事情做得也太绝了,简直不留一点余地,徐婷婷心中暗恨道。
  “这就要问你了。”李三坚紧了紧胳臂,在徐婷婷脸上轻轻的亲了一口问道:“你官人我在这方面可是个门外汉呢,还是你深谙此道的,你说做什么买卖好?或者说做什么买卖赚钱?”
  李三坚上有母亲符二娘,下有六名妻妾,外加刚出生的两个孩子,等等许多负担,仅凭俸禄就有些捉襟见肘了,而这些问题对于蔡京、朱勔等人来说就不是个事儿,家财万贯,钱、粮等等是堆积如山,美宅良田更是数不胜数,家中养个数百上千号人是不在话下的。
  李三坚却不同了,福建路为官之时,不欲攫民财而肥了自己,因此家无余财,现在为朝廷礼部郎中就更不可能了,就算是想攫财却是无从攫取,原因是不言而喻,礼部就是个清水衙门,无财可攫,也无人向礼部官员送官敬钱,在这方面,是远不如一州之太守,一路之帅臣的,甚至不如李三坚当年为推官、判官之时。
  而李三坚不明白的是,就算是清水衙门,也并非无敛财的办法的,一些礼部官员就算是皇帝赐宴,他也能够从宴席之上扣几盘菜下来...迎奉外邦使臣,他也能够刮些下来的,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大概就是如此道理。
  “做什么买卖呢?”徐婷婷闻言考虑片刻后问道:“官人,你觉得这个世上什么人的钱好赚啊?”
  “当然是有钱人的钱好赚啊!”李三坚闻言笑道。
  “这倒是不一定的。”徐婷婷白了李三坚一眼道:“一些有钱人可是守财奴呢,你想赚他的钱,就跟在他身上剜块肉似的。”
  “哈哈,有理,有理。”李三坚笑道。
  “官人,你从前不是常说京中奢侈之风盛行吗?”徐婷婷想了想后说道:“京中高官显爵、豪商大贾之人甚多,而高官显爵、豪商大贾家中的女子就更多了,她们这些人整日里也无事可做,就喜欢攀比,而攀比起来是视钱财如粪土,是一掷千金的,生怕被别人比下去了。”
  “哈哈,彩!”李三坚被徐婷婷点醒了,于是喝了声彩后问道:“你的意思是...女人的钱好赚?哎,婉婷,你真不愧为久居商场之人啊,果然一语中的。”
  “嘻嘻,官人。”徐婷婷闻言伏在李三坚怀里笑道:“女子的钱虽然好赚,但还是要看你做什么买卖的,一些凡间俗物,那些个贵妇人可是瞧不起的。”
  “那么做什么买卖呢?”李三坚点点头,自言自语道。
第七十六章
说干就干
  久别胜新婚,李三坚与自己的诸位妻妾阔别近一年,此时相见,照理当流连忘返、乐不思蜀,与妻妾们缠缠绵绵的,可李三坚一大清早便将自己的弟子丁伟元、许镇、刘宗毅、韩宁政、汤顺,五人一齐召集到了自己面前。
  师父李三坚欲考校诸位弟子,这是昨日提前打好招呼的,诸弟子并不感到意外。
  诸弟子感到意外的是,李三坚为何如此之早?天刚蒙蒙亮,李三坚便将诸弟子叫到了自己面前,似乎是有些性急?
  昨天诸弟子旅途劳顿,再加上喝了些酒,此时尚未睡醒呢,一个个睡眼惺忪的,却一个个打起精神,看着李三坚,等着李三坚训诫。
  李三坚见诸弟子懵懵懂懂的模样,不由得微微一笑道:“昨日喝的酒如何?”
  “喝好了,弟子喝得今日差点起不来床呢。”丁伟元稀里糊涂的答道。
  诸弟子闻言均是笑了起来。
  “啪!”李三坚用手中的一个戒尺敲了一下丁伟元的脑壳后笑道:“我不是问你喝酒喝得怎样,而是问的是京中美酒如何?”
  “啊...酒是好酒啊,弟子从未喝过如此美味的美酒啊,乃是天上琼浆玉液也,闽地可无如此美酒呢。”丁伟元被李三坚似乎是敲醒了,舔了舔嘴唇后答道。
  “美酒是如何酿成的?”李三坚瞪了丁伟元一眼又问道。
  “禀恩师。”韩宁政闻言答道:“酿酒无非就是发酵法,需经制曲、煮米、煎浆、合酵、上槽等等工序,还需讲究曲、料搭配,一般的酿酒作坊均能酿出美酒,只不过朝廷...”
  “朝廷的榷酒之制?”李三坚看着韩宁政问道。
  “正是!”韩宁政点头道:“恩师所言甚是,国初便有酒务,官既自榷,亦许民般酤,即官给要契,许酤于二十里外,岁输其直,今坊场课利钱是也。”
  诸弟子此时感到异常的纳闷,恩师忽然问起酿酒、卖酒之事,难道他想开办酒楼卖酒或酿酒作坊?
  酿酒或卖酒并非难事,一般家庭都可以为此事的,可在宋,不是你想卖酒或酿酒,就能够行得通的,必须得到官府的准许才行。
  一般来说,大的城池,如开封府、杭州府、洛阳等城池,即诸州城内设置酒务实行官酿官卖,实行的是一种完全专卖或专酿之制,而在县镇乡闾许民酿卖,实行不完全专卖之制。
  在京师之地,实行榷曲,有官府曲院造酒,任酒户买曲酿酒贩卖,但没有允许,不得造曲。
  而得到允许,是可以造曲的,如韩宁政所言的“官给要契”就是许酒户酿酒卖酒,只不过要酒户要缴纳官府一定的钱财,如“榷酒买扑”,或曰“争到曰扑”或“手相搏曰扑”。
  “榷酒买扑”基本上是一种租赁承包经营模式。
  买扑者,所得酒利就是售酒的总价减去缴纳官府的“扑钱”、酒税、曲钱、酿酒所费等等,因此若是经营不善,买扑之后也许亏本,有些酒户甚至亏得倾家荡产都有可能。
  因此在宋酿酒、卖酒不是那么容易的,其中要担不小风险的。
  不过以恩师的本事,以恩师所受的皇帝恩宠,想要去酿酒、卖酒也不是难事,诸弟子不约而同的一起心中暗道,只不过诸弟子心中感到异常纳闷的是,李三坚为何看起来像是忽然转性了?
  以往在福建路之时,对于做买卖的事情,李三坚是不会亲自去做的,最多指使家里人去经商的。
  “嗯,算你过关了。”李三坚果然点点头后说道:“酿酒之中是一种...”
  “化学反应。”李三坚话未说完,善制火药的汤顺开口道:“恩师曾言,酿酒过程也是一种化学反应的过程。”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为何火药一直成为不了炸药,难道还差什么化学反应或差些什么...?”汤顺随后喃喃自语道,并且很快就陷入了沉思。
  “啪!”李三坚用戒尺在汤顺的脑门上轻轻的拍了一记后笑道:“是化学反应,算你过关了,可今日所说的是酿酒之事,非火药、炸药,今后为师再与你细谈此事。”
  “多谢师父!”汤顺闻言,顿时喜得抓耳挠腮的,恨不得立即就与李三坚讨论火药、炸药之事。
  “酒为何物?”李三坚随后说道:“高粱、玉米、大麦、小麦、大米、碗豆等粮食经浸、煮、蒸、合酵、酒曲、酴米、酸浆、压榨、澄清、煮酒等工艺,其中发成了化学反应,便形成了酒。酒为何深受世人所喜爱?无非便是酒之特性,酒可以改变人的性情,也能给原有的性情添火浇油,李白醉酒诗百篇;酒壮英雄胆;酒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民间俚语,小快活,顺墙摸;大快活,顺地拖;无酒不成宴席,等等等等无非就是酒的影响。酒以其‘水的形,火的性’,征服了千千万万的人。寻常百姓家,浊酒一碗,舒筋活血、去忧解乏,其作用与功效自不必说,在颇有眼光或颇有生活情趣的文人墨客笔下,更给酒添上了神秘的色彩,使酒不单单是口舌之享受,更成了精神寄托之寓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李三坚随后看着愈加疑惑的诸弟子,微微一笑后说道:“可目前市面基本上是低烈度酒,也就是百姓常说的劲儿不够,往往喝上一斛酒或数碗酒,方才有了些酒意,因此酒之味道当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酒劲儿。唐之大诗人白居易曾有诗云‘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光’,这其中的烧酒便是高烈度酒,由此可见,高烈度酒,至少为烈度较高的烧酒,自李唐就有了,可为何如今却很少?甚至没有。”
  “师父,烧酒之事,弟子也是听说过,烧酒味道较为苦涩,喝起来是远不如当今美酒甘美,这也许是目前市面之上鲜有烧酒的缘故吧?”刘宗毅闻言问道。
  “难道师父欲酿制烧酒?”弟子许镇问道。
  “酿制烧酒是自饮还是贩卖啊?”弟子丁伟元也问道。
  “非也!”李三坚闻言摇头一一解答道:“真正的好酒,不但酒性较烈,且味道一样甘美无比,如今市面之上鲜有烧酒,无非是酿制不得法而已。许镇与丁伟元你二人所问酿制烧酒是自饮还是贩卖,这就是你们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了。”
  李三坚顿了一顿后接着对众弟子说道:“你们只知酒能喝,喝之令人心旷神怡,但却不知酒还有其他用途的,酒除了饮用之外,除了婚丧喜庆酬宾客之外,除了喜相逢、藉酒助兴之外,还另有其他用途的,那就是去污除秽,灭...消毒等用途,其用于行医之上,也是大有其用途的,甚至还可用于兵事,当然,用于行医或兵事的酒,是另有其名的,名曰‘酒精’,这种酒是不能够饮用的,只能使用。”
  “酒精?”无名弟子闻言不约而同的喃喃自语道。
  诸弟子闻言顿时就兴致盎然的,他们没想到酒居然还有如此之多的用途。
  “师父有制作烧酒或酒精之法?”丁伟元随后问向李三坚道。
  “聪明!”李三坚赞了一句后微笑道:“不过为师这里只有酿制烧酒之法,对于酒精却暂时却不得其法。”
  “你们来看。”李三坚随后取出一张白纸,铺开后对诸弟子说道。
  白纸上画着两个圆柱形的物体,不知道是火炉还是什么,两个圆柱形物体中间还有一些竹管相连。
  白纸之上还写着“锅、蒸桶、冷水、热水、冷管、火炉”等字。
  “师父,这是什么啊?”善机关之术的许镇见了后顿时就来了兴致,一边细细的看着,一边问道。
  “此物名曰‘蒸馏器’。”李三坚闻言答道:“据此物便可制出高烈度的酒,只不过为师对此也是一知半解的,因此只是画了个大概图形,具体还需你们多加研究,方可制出酿制烈酒的‘蒸馏器’。”
  李三坚随后将“蒸馏器”的大概原理说了一遍。
  李三坚努力回忆,方才画出了这个所谓的“蒸馏器”,若是按李三坚所画的制造的话,定是个不伦不类的怪物,可自己的弟子们总是有这方面的兴趣或天赋的,如善机关之术的许镇,只要他们肯专研,不久之后,必然能够制出一个真正的“蒸馏器”的。
  “师父,此事交给弟子了。”果然许镇见到图纸之后,顿时大喜,抱着图纸就跟抱了个宝贝似的。
  “师父,此物真的能制出烈酒吗?”汤顺仍是半信半疑的问道。
  “哈哈,不但能制出烈酒。”李三坚闻言笑道:“还能制出其他的呢,如‘香水’。你们的四师娘说过,这个世上最好赚的钱为女子的钱,而要研习这个世上一些特殊技艺,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金钱的,你们的师父乃是个穷师父,因此我们就必须先赚钱,先制出‘香水’,先赚一笔钱再说...”
  “天生我材必有用!”李三坚最后说道:“你们所学,世人皆是认为是旁门左道、奇巧淫技,可他们不知道的却是,你们及你们所学的知识,早晚会为世人所敬仰,必将会是傲立于天地之间。因此只要你们肯专研,为师将为你们提供一切便利,为师将倾其所有,而在所不惜。”
第七十七章
千里使辽
  通古近中原,初阳生旧年。欣欣林动色,漠漠野浮烟。鸣稚飞朝日,新芽发暖泉。
  又有诗云,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还有诗云,镜湖清浅越山寒,好倚秋云刮眼看。万里尘沙卷飞雪,却持汉节使呼韩。
  “过了这白沟河,便到了契丹境内咯。”
  “过了这白沟河,幽州将至咯。”
  宋政和四年某日,宋、辽界河白沟河南岸出现了一行七八人,其中两人为大宋使臣,一名年约四十岁上下,一名年约三十岁上下,两名使臣均是手持信节,并骑立在白沟河南岸,看着白沟河的滔滔河水一起感叹道。
  白沟河发源于太行山,从河东路一直连绵到了河北东路的保定,最后汇入了华北明珠白洋淀之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3/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