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5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9/796

  人可是是假的,可官牌却假不了的,假冒官牌可是死罪。
  “怎么?不像吗?”李三坚将官牌揣入怀中后问道。
  “小将等拜见李龙图,小的们冒犯了,请李龙图恕罪一二。”西北粗豪汉子等人吃惊之后,居然一起躬身施礼道。
  西北粗豪汉子等人的衣物湿漉漉的,挥袖抱拳施礼,河水便甩了李三坚一脸一身...
  “好说,好说,免礼,所谓不打不相识,不如我等另寻一处,再吃几碗酒细谈如何?”李三坚倒也未与这些莽夫计较,拱手还礼道。
  话说冒犯李三坚的并非眼前这几名粗鲁关中大汉,反倒是自己将他们揍入了河中...
  而将李三坚揣入河中的是一旁的那个关中美貌小娘子...
  李三坚想到此处,不由得回头看了一眼也是惊得花容失色的关中美貌小娘子一眼。
  这些个西北关中人前倨后恭的,也令李三坚感动异常纳闷,难道自己的名头此时真的有如此之大了吗?随便报出姓名,便震慑住了他们?
  同时李三坚对这些大宋西军之人感到异常好奇,欲一探究竟,于是就主动出言相邀。
  大宋西军可是整个大宋最精锐的兵马。
  明面之上,驻扎在京师的宋禁军是最精锐的兵马,无论哪方面来讲,都是远超西军的,可李三坚心中明白,京师禁军远超西军是表象、假象,实际情况却是京师之中的禁军是远不如大宋西军的。
  原因只一条,那就是宋西军数十年以来,一直在与西夏作战,战场经验极为丰富,是久经沙场之军,而驻扎宋京师开封府到禁军之中的大多数却数十年未经历过战火,就算将他们武装到牙齿,也远非西军对手。
  西军久经沙场,再加上西北民风彪悍,岂是开封府这些老爷、少爷军卒并所能够比拟的?
  此前李三坚故意贬低西军,只不过是话赶话赶上了,同时也有故意激怒这些关中汉子之意,其实李三坚内心里还是颇为敬重西军的。
  “李相公如此盛情,小将等岂敢不从?”西北粗豪汉子闻言大喜,慌忙应道。
  堂堂大宋礼部郎中相邀,他们顿有受宠若惊之感,同时李三坚拱手还礼,显得彬彬有礼的,也使他们感到欢喜,此前的迂腐书生的印象随着李三坚身份的转变,早已是荡然无存了...
  一般来说,朝中大臣,特别是文臣,特别是官阶高的文臣,见到这些低阶武臣,就只剩下鼻孔里出气了,哪里像李三坚这般?显得颇为敬重武臣或军中士卒。
  “小姑,要不你先回客栈歇息?”
西北粗豪汉子欣欣然的打算跟随李三坚饮酒之时,问向关中美貌小娘子道。
  “不,我不,我也去,我也去。”于是关中美貌小娘子也是跟着李三坚等人而去。
  天呐,我干了些什么呀?居然将大宋堂堂状元郎、名闻天下的李龙图踢入了河中...
  关中美貌小娘子一边看着李三坚屁股上一个小巧玲珑的足印,一边心中暗暗懊恼道。
第七十一章
五代将门
  “啪!”开封府一处酒肆当中,李三坚将酒碗在桌上重重的顿了一顿后怒道:“奸佞误国,奸佞误国也!真乃是岂有此理!他娘的,这件事情李某管定了,尽在李某身上便是。”
  酒碗顿在酒桌之上,顿时酒水四溅,将西北诸人均是吓了一跳。
  这下算是找对人了,随后西北粗豪汉子、关中美貌小娘子等人闻言顿时大喜道。
  同时李三坚暴怒之下暴了句粗口,也使关中诸武夫顿生亲切之感,感觉李三坚似乎是为他们的同道中人...
  西北粗豪汉子姓种名彦崇,为种浩之子,而种浩为宋西军名将种师道之长子,关中美貌小娘子为种师道之幼女,姓种名佩竹。
  种佩竹为种师道中年所得之女,当然就是种彦崇的嫡亲小姑了...
  种氏家族为宋将门之家,加上种彦崇这一代,就可以说是五代将门了。
  种姓本仲氏,以避难改载仲为种,家族主要聚居在洛阳或关中一带。
  种仁诩为宋吏部令史,后调补长安县主簿,为一名小官,生子种昭衍、种放、种汶,其中种放为宋之大儒。
  种昭衍生子种世衡、种世材,种世衡生八子,分别为种诂、种诊、种谘、种咏、种谔、种所、种记、种谊。其中种诂、种诊、种谔战功显赫,关中百姓称其为“三种”。
  种师道便为种世衡第七子种记之子。
  种师道的祖父种世衡,也为宋之名将,常年领西军在西北与西夏作战,并且是战功赫赫。
  种世衡虽为宋之名将,但其却并非武臣出身,乃是一名文臣。种世衡原为大理寺丞签书定国军节度判官,后献策朝廷,建议筑清涧城以抵御西夏军的侵扰,后清涧城筑成,朝廷便敕封其为内殿承制知清涧城。
  而内殿承制是为当时武臣“使臣”官阶之中最高一级,自此种世衡便从文官改涉兵事,与宋景泰、张元等人出身类似,都是早年习文,后习兵事。
  宋军之中的统帅一般是由文臣担任的,如范仲淹、韩琦、庞籍、尹洙、孙沔等等,均是以文人知兵事的,但范仲淹等人基本上就没上过战场,最起码从未亲冒矢石、上阵冲锋、战阵厮杀,故不能算是武臣。
  因此,所谓武臣或武将,并不是说就必须有一身的武艺或者相貌威武、身形高大魁梧、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等等,只要你能够亲率大军冲锋陷阵、上阵厮杀,均可被称为武臣或武将。
  种世衡便是如此,不但能够统领全军,运筹帷幄,同时还亲自率军冲杀,与敌血战,是为大宋名将。
  关中兵官惟种世衡、狄青、王信材勇,可战可守。
  种师道也是如此,并非是武艺超群、弓马娴熟的武臣,而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文臣。
  种师道早年师从大儒张载,后得祖荫补三班奉职,科举后,任熙州推官原州通判、提举秦凤常平等官。
  种师道后也是从文官改涉兵事,也是立下了屡立战功。
  种氏一族几乎各代几乎都有从军之人,都习兵事,领军作战等等,因此世人就将种氏所统之军,称为“种家军”。
  可坏就坏在“种家军”三个字,也因此就引起了朝廷的猜忌。
  种师道因妄议蔡京的变革,并拒绝执行蔡京制定的徭役法等法,再加上种师道得罪了此时的西军统帅童贯,因此蔡京、童贯等人就进谗言,将种师道是一贬再贬,最后罢官免职,最后种师道与李三坚恩师苏轼一样,被列入了“元祐奸党”名单,名列“元祐党人碑”之上...
  种师道这一罢官返乡,便是十年之久,而此时宋帝赵佶已于崇宁五年下诏大赦天下,除“元祐党人”一切之禁,碑石也被毁弃。
  朝中许多“元佑党人”及其门生弟子、子弟也因此复职,可复来复去的,却没种师道什么事,于是种家就有些着急了,使人前来京师开封府寻寻路子。
  可种氏家族为关中人,再加上种师道得罪了蔡京、童贯等人,因此他们还有什么路子可寻?
  于是乎,李三坚闪亮登场,并满口答应替种师道美言几句。
  李三坚是什么人?宋帝赵佶的潜邸之臣,亲信大臣,大宋状元郎,年纪轻轻便为一州、一路之长吏,现在为大宋礼部五品郎中,仅就赵佶的信任程度而言,是与蔡京、童贯等人是不相上下的,最起码外人是这么认为的。
  最为关键的就是,李三坚并非与蔡京、童贯之流是一路人的,曾经数次得罪蔡京等人,数次与蔡京等人相争。
  崇宁元年,李三坚的三道奏疏,替师鸣冤,替元祐皇后孟氏抱不平等等,是震惊天下,同时也是名闻天下,如此,种氏家族之人又岂能不知?
  过后李三坚不但毫发无伤,还升了官进了爵...
  此次李三坚涉嫌谋逆事件也是如此,正当所有人以为李三坚难逃一劫之时,李三坚却又是毫发无损,并再一次的加官晋爵。
  宋帝赵佶对李三坚的宠信,便可见一斑。
  因此此时李三坚满口答应,种氏诸人无不相信。
  李三坚当然知道种氏家族,老种经略相公与小种经略相公不就是种师道与其弟种师中吗?
  当世良将,李三坚当然要保之,找个机会在赵佶面前美言几句便是,而此时赵佶等人又有了用兵西北之一,正是用人之际,因此李三坚才敢豪爽的答应种氏所求的。
  “多谢,多谢,多谢大官人了!”李三坚满口答应,顿使种彦崇咧开了大嘴,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啪,啪!”种彦崇随后左右开弓,抽了自己两嘴巴子后说道:“小将方才得罪了李大官人,真乃是瞎了狗眼,李大官人请恕罪啊!”
  种彦崇、种佩竹等人来到开封府,正愁不知该如何打听此时,正愁寻不到门路,正愁不知该如何是好之时,万没料到居然出门便遇到了贵人,还与他打了一架...
  “哈哈,所谓不打不相识,你不必如此。”李三坚倒也有些喜欢这个憨直的关中汉子了,于是笑着说道“‘老种’之名,李某是如雷贯耳也。李某虽未与你祖父谋面,但心中亦是颇为敬重的,因此当不得一个谢字。”
  李三坚如此说,更使种彦崇感到欢喜万分,只知咧开了大嘴傻笑。
  “李大官人口称奸佞误国,这奸佞是指蔡京吧?”种佩竹倒是没这么高兴,歪着小脑袋,忽然想起一事问向李三坚道:“你不是蔡京的上门女婿吗?”
  女婿?还上门?李三坚闻言不由得笑道:“这位姑娘,此言差矣,李某之妻乃是蔡持正之女,李某也是他的女婿,蔡京只不过未李某之妻的假父而已。”
  “蔡持正?是何人啊?”种佩竹闻言纳闷的问道。
  “蔡持正就是蔡确啊,他已去世...”李三坚闻言看了种佩竹一眼后,细细的将蔡确、蔡京及自己、蔡绒雪之事说了一遍。
  这些事情李三坚不知都解释了多少遍了,但种佩竹相询,李三坚还是据实告知。
  “哦,原来是这样的。”种佩竹听完点点后又问道:“尊夫人漂亮吗?”
  “小姑,你...问这些作甚嘛?”种佩竹打破砂锅般的,似乎是对李三坚之事很感兴趣,于是种彦崇慌忙说道。
  李三坚之妻漂不漂亮,又与你何干?万一她长得跟钟无艳般的模样,岂不是会令李三坚尴尬或恼羞成怒?如此就坏了大事了,种彦崇心中暗道。
  “呵呵,无碍,无碍,小妮子好奇心重,人之常情嘛。”李三坚见状呵呵笑道:“李某之妻蔡氏美若天仙呢,且人也是异常的温柔贤惠的。”
  李三坚想起了自己的爱妻,嘴角不由得露出了一丝笑容。
  李三坚不但想起了蔡绒雪,还想起了母亲符二娘,爱妾王雯、徐婷婷、蓝瑶瑶,特别是两个仍是不知道是男还是女的孩儿。
  赵佶令人去接符二娘等人,这时候应该快到了吧?李三坚心中是颇为期待的。
  李三坚家人口稀少,又舍不得与她们分开,因此以往之时,李三坚去哪里,她们就跟向哪里,可此时母亲符二娘年龄已经四十余岁了,因此就打算安家落户了,就在东京开封府安家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9/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