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5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6/796

  “真的无碍,兄长放心便是。”刘安节拖着李三坚就往一处酒肆走去。
  “你去告知浑家,说我与翰韧兄前方小酌片刻,让她们自行回府便是,不用理会我等了。”刘安节随后吩咐一名随从道。
  “是,相公。”随从应了一声,就转身跑开了。
  “翰韧兄,请!”刘安节对李三坚说道。
  “只三碗酒,多了可不行。”李三坚仍是不放心的说道。
  “知道了,真是的,十年未见,倒也越来越啰嗦了。”刘安节闻言笑道。
  于是两人步入了一家酒肆。
  这是家较为热闹的二层楼高的酒肆,人来人往的,酒客较多,甚至还能听到楼上楼下酒客吃酒划拳的吵闹之声。
  两人在二楼寻了一处酒桌坐了下来,并点了一些酒菜,周围也有数桌酒客,甚至还有一些酒娘卖酒陪酒。
第六十六章
书生误国
  “乾德三年正月,北路军突破剑门险要,大败蜀军,俘王昭远,继占领剑州。东路刘廷让军突破巴东咽喉夔州,连克万州、开州、忠州、遂州等地。两路直逼成都,孟昶举城投降,后蜀灭亡...”
  宋之酒肆或酒楼,只要客官掏钱,便可以请酒娘陪酒,只要客官掏钱,也可请舞娘歌舞助兴,除了酒娘、舞娘之外,酒肆或酒楼之中还有说书、唱戏、杂耍等人。
  李三坚与挚友刘安节携家人开封府游玩,两人便寻了一家酒肆,一边喝酒一边听一名说书人说书,说的便是宋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平南之事。
  “我太祖皇帝受天明命,抚有大宝,当是之时,战士不过数万,北御契丹,西捍河东;以其馀威,开荆楚,包湖湘,卷五岭,吞巴蜀,扫江南,服吴越。而四方次第平定,藩镇拱手以趋约束,使列郡各得自达于京师。”刘安节叹道:“太祖皇帝,文韬武略,顺天应人,统一海宇,祚延百载余,天下文明。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我等生不逢时,若生于太祖皇帝之时,说不定能创一番丰功伟业呢。”
  “丰功伟业?”李三坚闻言微微摇头轻笑道:“太祖皇帝伐南汉、克西蜀,无不望风披靡、稽首来廷。偏师北指,刘钧丧胆;舟师南下,李煜归命。非但如此,太祖皇帝还余下了‘千里送京娘’之美谈呢,大丈夫当如是也,只可惜惟余幽云十六州之憾啊。”
  两人谈古论今,说说本朝之事,只要不是大逆不道之言,就算被皇城司的探子听去,也无甚大事。
  “翰韧兄所言甚是。”刘安节闻言点头称是道:“后周显德六年,周世宗柴荣举兵伐辽,以图收复幽云,只用四十二天,兵不血刃收复了瀛、莫、定等三关三州,兵势大盛,兵威已振,收复幽云是指日可待,只可惜周世宗柴荣征战途中身染重疾,不得不班师回朝,周世宗柴荣不久后便病死了,可谓是功败垂成,只余千古遗恨也!”
  若是周世宗柴荣活奔乱跳的,活了个结结实实的,就没赵匡胤什么事了,李三坚点点头心中暗道,若是周世宗柴荣在世,赵匡胤又岂敢欺负周世宗柴荣留下的孤儿寡母?
  “太平兴国四年,我太宗皇帝挟灭北汉之余威,乘胜北进伐辽,以图一举收复幽云十六州。”刘安节接着说道:“我大军兵多将广,一路之上是势如破竹,如摧枯,如拉朽,契丹之易、涿、顺、蓟四洲顷刻间即被我大军克复。幽州城南,太宗皇帝亲自领军,大败辽军,兵围幽州城池,幽州指日可复,只可惜高粱河一战,我大军不敌辽援军,又是功败垂成,真乃是可恨可叹也!雍熙三年,太宗皇帝再次兴兵北伐,欲克复幽云十六州,然数战皆败,又一次的无功而返,只余千古遗恨也!”
  自此,宋再也没有大规模的兴兵北伐了,宋收复幽云十六州,一统天下的宏愿便成为泡影。
  宋太宗皇帝赵光义此战之中还身受箭伤,一直都未完全痊愈,数年后便郁郁而终。
  “翰韧兄!”刘安节随后问向李三坚道:“愚弟愚笨,一直不太明白,幽云十六州就必然克复吗?既然必须克复,为何我大宋立国之初,不立即克复?待带平复南面之后,方才挥军北上?”
  “嗯,此事李某也是不太清楚的,不过李某始终以为最为关键的是就是一个字,那就是‘马’。”李三坚点点头后答道:“北虏以骑兵为主,而骑兵不外乎就是一个‘马’字,北虏多骑军,而我大宋之军是以步卒为主的。”
  李三坚随后在桌上倒了一些酒水,用手沾着了酒水在桌上简单的画了画后说道:“元承,你先看看这幽云十六州的地势。幽云十六州北负山险,南窥中原,囊括雄伟险峻的燕山山脉,西部河东路北部地区,该地区多山地,地形复杂,具高屋建瓴之势,又有云州、幽州之险,易守难攻的,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幽云十六州实为中原大地一道门户,一道抵御西北、北部虏骑之门户。幽云既失,整个北部便无险可守,是门户洞开,虏骑便可长驱直入,由此中原大地便随时处于虏骑的攻掠与威胁之下。”
  宋集重兵,几乎是集大宋所有精锐兵马于京师开封府附近,就是为了防止辽骑兵南下攻略,可如此防守,是始终处于被动之中的,千万里防线,契丹骑兵只需攻破一点,防线就将会被摧毁,宋军也必将会一溃千里,到时候只怕是京师不保。
  了解这种情况之人绝不止李三坚一人,有识之人是大有人在的,可此刻宋帝赵佶等满朝文武大多数是醉生梦死的,以为仍是四海靖平、太平盛世,却不知大祸将要临头了。
  两人借酒谈古论今,声音是越来越大,引起了旁桌喝酒的数名一身皮袍,似乎是西北汉子的注意,同时他们停止谈论,专心听着二人说话。
  “彦崇,他是何人啊?”一名身材较为瘦小的西北汉子低声问向身旁的一名长相粗豪的汉子道。
  瘦小的西北汉子皮帽压得低低的,只露出了一张光滑白嫩的下巴。
  “我哪里知道啊?”
长相粗豪的汉子啃着一块肥肉,边啃边答道:“不过是一介迂腐书生而已,谈何兵事?”
  这个儒生打扮的书生,长相还行,较为英武,身体看起来也是壮壮的,倒也不似个南方小个汉子,倒像个北方大汉,瘦小西北汉子低头抿着酒盅,心中暗道。
  “店家,再来两壶酒。”刘安节是越说越有兴致,连连呼叫店中小厮道。
  “客官请稍候。”酒肆之中的小厮闻言慌忙应道。
  李三坚与刘安节虽着便装,可两人均是气度不凡的,当为朝廷官员,因而酒肆之人是不敢怠慢的。
  “我圣朝立国之前。”李三坚猛灌了一碗酒后,接着说道:“契丹骑兵数次南下饮马,攻打后晋,后晋也因此亡于契丹之手,如此,虏骑不断的攻掠,北地之民是民不聊生,生活困苦,同时百业俱废,无法复兴,因此幽云十六州是必须克复,否则,这始终是悬于中原头上的一柄利剑,我大宋也无时无刻不处于北虏的威胁之中。”
  宋辽澶渊之盟确实使宋辽百年间无大的战事,宋也就可以修生养息了,可澶渊之盟不过是一纸盟约,说撕毁就撕毁,一旦一方有了扑灭对方的实力或机会,那么这是一纸盟约就与一张废纸差不了多少的。
  “彦崇,他说的很对啊,小...我看并非是迂腐之言啊。”旁桌的瘦小西北汉子又是低声问向粗豪汉子道。
  “迂腐书生只知高谈阔论,真正上阵厮杀,定会尿了裤子,吓破了胆。”粗豪汉子不以为然的答道。
  “彦崇你,这么粗俗,你小声点,别让他们听见了。”瘦小西北汉子推了粗豪汉子一把后嗔道。
  瘦小汉子声音较低,可粗豪汉子声音较大,就被李三坚、刘安节听到了,但两人并未听清楚他们在说什么,于是李三坚侧头看了这数名西北汉子一眼后,接着对刘安节说道:“克复幽云十六州就是关上了大门,就能够据险而守,抵御北虏骑兵大举南下,我圣朝太祖、太宗皇帝是深知此番道理的,深知欲一统天下,必取幽云十六州的道理。”
  “可太祖皇帝却为何定下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之策啊?平定了南方,方才兵锋直指北面?”刘安节深以为然,连连点头问道。
  “李某以为,还是两个字。”李三坚又喝了一大口酒后答道。
  “何字?”刘安节问道。
  “惧北。”李三坚答道。
  “惧北?”刘安节诧异的问道:“愿闻其详。”
  “正是,说到底就是惧北。”李三坚点头道:“辽师之威,天下文明,惧北便是畏辽,我大宋自...当年太祖皇帝朝满朝文武均有畏辽之意,李某查看史书,当年太祖皇帝问计于赵忠献,问先南还是先北之事,赵忠献答曰,太原当西北二面,太原攻下,西北二面便由我们独立去抵挡,不如暂且等到诸国平定,太原弹丸之地,怎能逃出我们的手掌呢?侧榻之旁,岂容他人安睡?由此定下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之策。彼时南国不堪为虑,如一盘散沙,如南汉,号‘阉宦之国’,朝廷重要官职皆是宦官担任,其君主从第一代开始就喜欢研究酷刑,杀人取乐。想当年中原王朝犹如猛虎下山,南方就要全部退散了。君不见当年李存勖灭蜀后天下三分而有其二,南方各国无不颤栗。更不说割让了幽云十六州的石敬瑭依然可以把当时号称南方国力最强的南唐打的毫无脾气。如此,当年若太祖皇帝破釜沉舟,以雷霆万钧之力,在辽室最衰之际,横戈一击,廓清北疆,其后再挥师南下,必将会是摧枯拉朽,一统天下。可赵忠献劝太祖皇帝先行平定南方,这岂不是书生的迂腐之言吗?书生误国也。”
  其实李三坚想说的是宋太祖赵匡胤畏敌,害怕辽国,害怕契丹铁骑,从而定下“先南后北”之计,可这种话如何说得出口?
  “噗呲!”李三坚此言一出,邻座的瘦小西北汉子顿时就笑出了声。
  书生骂书生迂腐,倒也新鲜...
第六十七章
谈古论今
  “翰韧兄,此言差矣。”宋东京开封府一家酒肆之中,刘安节听闻李三坚之言后说道:“敌有强弱之分,既然北强南弱,为何就不应先平南再图北?若是强行北伐,若是与周世宗柴荣、太祖皇帝一般落败而归,岂不是新立王朝会岌岌可危?”
  “元承说的在理。”李三坚闻言点头道:“军国大事当谨慎万分,这是毋庸置疑的,可在一定时候,又何尝不是一场豪赌或冒险?任何事情都瞻前顾后的,畏畏缩缩的,如此还打什么仗?图什么天下归心?”
  赵普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之策直到目前为止,仍是争论不休,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无法有个定论。
  不过李三坚始终认为,当年大宋立国之初,南方小国多年已经被打残打怕,而赵匡胤的军队几乎就是周世宗柴荣军队的原班人马,兵势强劲,兵锋犀利,因此先解除了北患,再挥军南指,没有北疆威胁后来解决不迟,可赵普“先南后北”、“先易后难”之策虽平定了南面了,却也给大宋永远的留下了一个百年之患,至今无法解决。
  要知道当时辽国可是睡王昏庸,幽燕主帅萧思温无能怯战,为契丹最衰弱的时期,如此千载难逢之良久,却被宋耽搁了十年之久,待到宋军平南之后,再图幽云十六州,就大势已去,悔之晚矣。
  要知道当时幽云有血性的义士是大有人在,燕云之地仍然民心所向。燕云本汉人之地,很多汉将守城,当地百姓也多数是汉人,像张藏英在燕云做刺史的汉将带领上万军民回归中原,可知多少汉人汉将正等着中原大军呢。
  辽主昏聩、将帅无能,燕云之地,军心、民心所向,大宋再集重兵北进,必将传檄而定,势如破竹,将幽云十六州紧紧的握在自己手中。
  如此,就算耽搁了平南之策,使得平南变得艰难起来,但燕云之地为养马之地,大宋只需耗费数年时间,便能组建一支强大的骑军,再挥师南下,必将能够平定南面。
  任何一个朝代都需要一个攻击型的君王的,以攻为守,狂飙突进,势如破竹,鼎定天下,然后其后代再转入防守,也相对容易的多。
  如秦王嬴政,汉之武帝,唐之李世民,无不抱着破釜沉舟之念,开疆拓土、鼎定天下。
  而赵匡胤、赵普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之策去耽搁了整整十年,在此十年间,幽云十六州的许多有心归宋的汉将早已老死,而幽云血性汉人再等十年等的是心灰意冷。
  同时待宋军打算克复幽云十六州之时,辽嗜睡如命、嗜杀成性、嗜酒如命的辽皇帝耶律璟已经被盥人花哥、辛古等人杀了,辽景宗耶律贤继位。
  而辽景宗耶律贤及皇后萧绰均是颇有作为的,对内是厉行变革,平反冤狱,网罗人才,安抚皇室,关心朝政、孜孜求治,对外是加强武备,特别是燕云之地的戒备,以防当时是实力最强的大宋攻击,同时辽同化了燕云之地的汉人。
  这也就是宋太宗皇帝攻打幽云十六州失败的重要原因。
  在这个世上,有些机会错过了,就会永远失去,再也回不来了。
  “敢赌上全部身家性命?这世上有此胆魄的,我看除了你李翰韧之外,就无旁人了。”刘安节仍是不赞同李三坚的观点,摇头笑道。
  “呵呵,元承贤弟。”李三坚闻言也笑了起来:“这种事情说起容易,可做起来难。可以想象当时太祖皇帝及臣下对于如此决定,是多么的艰难,你说某有胆魄,却也是不一定的。若是李某也生在那个时候,太祖皇帝征询李某的意思,李某也说不定与赵忠献一致呢。”
  既然如此,你还说那么多作甚?刘安节闻言白了李三坚一眼后,心中暗道。
  “吃酒,吃酒,你我兄弟二人今日只管吃酒便是,陈年往事了,说那么多作甚?”李三坚见状对刘安节笑道。
  刘安节点头称是,端起酒盅,与李三坚连喝了数盅。
  “翰韧兄,你刚才说北虏骑兵,北虏是以骑兵为其长,此为天下皆知之事,我大宋是以步卒为主,此也是为天下人所知,以步敌骑,当真是无任何办法吗?”刘安节随后又是忍不住开口问道。
  李三坚闻言端起酒盅,轻轻摇晃,看着盅中酒水,沉吟半响后缓缓的说道:“以步制骑,就如水中花、镜中月,断无无任何制胜的可能。”
  “这怎么可能?”刘安节闻言惊讶道:“以步敌骑,也有不少的取胜战例啊,其中还有些是辉煌战例啊。如南朝刘裕以‘却月阵’,以步卒为主的军队大破北魏数万精骑;东晋名将谢玄率北府兵数次大破前秦骑兵等等,如何就是无任何制胜的可能?”
  “诚如元承所言。”李三坚微微一笑后答道:“历朝历代是有不少以步敌骑,并取得胜利的辉煌战例,这是确实有的。自古到今,为了对付游牧骑兵,无数有识之士,想出了无数的办法,用以对付骑兵,如利用地形、地势,利用山川河流,利用险要沟壑,以各种阵法,以弓弩等等对付骑兵等等诸多办法,但依李某之愚见,如此等等,绝非解决虏骑之患的根本办法。南人长于舟橹,北人善骑,最起码在北地无山川险要河流之地,以步军是无法对付骑兵的。我中原大地历朝历代饱受虏骑之苦,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的愿望罢了。胡人对中原大地的侵扰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始皇帝劳民伤财,修筑长城,就是为了抵御北边胡骑的侵袭,可抵御住了吗?千里万里防线,胡人只需破其一处,便可长驱直入,便会使万里防线毁于一旦。大汉初立,匈奴也曾数次入侵汉朝的疆域,百姓也因此遭受到了巨大的灾难。然而,刚平定中原正志得意满的汉高祖刘邦,怎能容忍匈奴人的无无理进犯和大肆掠夺呢?于是起兵数十万,欲逐匈奴于塞北,可惜却被困白登山,差点做了匈奴的俘虏。”
  李三坚长篇大论的,说得口干舌燥的,于是喝了一大口酒后接着说道:“汉之武帝雄才大略,数次大破匈奴,逐匈奴于漠北,将匈奴打得几乎灭族,可仍是无法根本解决胡骑之患。我中原大地稍有松懈或内乱,胡骑便是卷土重来,西晋‘八王之乱’后,晋室分裂,国力空虚,民生凋敝,胡人趁机起兵,虏骑南下,侵扰中原,中原大乱,是为‘五胡乱华’,自此华夏汉人是深受其害,胡人将我汉人视作猪狗,是大肆屠戮,汉人也几乎灭族,其后‘衣冠南渡’方保留了汉家宗祠,胡骑之患,可见一斑也。”
  李三坚借酒谈古论今,说的是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顿使周围的酒客均是不知不觉的停箸倾听,就连唱曲的、说书的也停了下来,原因就是他们说的、唱的可没李三坚精彩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6/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