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796

  一些学子甚至倒毙在了赴京途中。。。
  李三坚在画中暗讽世道不公。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短短时间,李三坚也画不出多么精致的画卷,不过寥寥几笔却画出了世间百态。
  不过李三坚此幅画卷并未使用“生画”的技法,只是一般的图画。
  “收尽穿帘数叹曰,孤听清峭有离别。旬前漏永去无回。夕涨风节人不见,鸟隔小市犯寒威,著时绛蕊谢将军。”
  李三坚最后还借着酒兴,赋词一阙。
  “。。。鸟隔小市犯寒威,著时绛蕊谢将军。。。”本次桂州解试主试官之一的徐斌微闭双目回味着李三坚所作之词,开口说道:“好一阙浣溪沙,不愧为解元也。”
  李三坚词中除了表达了赴京赶考的艰辛,还有对此次桂州官府解试的公平公正的赞许之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李三坚如此“大拍马屁”,顿时使得桂州诸官人人是心中大喜,纷纷开口夸赞李三坚文采出众,是当之无愧的解首。
  黄万庆等不久前对李三坚不满的学子,此时脸色是异常难看,特别是黄万庆悻悻的坐了下来,低头不语。
  赋词难于做诗,做诗,无非就是五言、七言,再就是押个韵而已,很随意。但写词却要严格按照词牌子来写,随意性特别小。只要稍不符合词牌子,基本上就算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了。。。
  所以赋词更难于做诗,这是很浅显的道理,众人均是读书之人,岂能不明白这个道理?
  关键是李三坚的词意,使得黄万庆在心中大骂李三坚是个不折不扣的马屁精。
  李三坚词画双绝,技惊四座!
  。。。。。。。。
  “翰韧兄,你打算何时赶赴京师?”官府赐宴结束后,曾公明问道。
  “我打算叩谢恩师之后,随后赶赴京师,东林是否愿意一同前往?”曾公明明显想与李三坚一同赴京省试,因而就先开口问道。
  曾公明为人较为直爽,对待友人较为心诚,因而李三坚也喜欢这个小胖子。
  “如此甚好。”曾公明果然大喜道:“如此我就先返回横州,四十日之后,我返回此地等你,一同赴京,翰韧兄,不见不散啊。”
  “翰韧兄师从哪位高人?”曾公明一直未听说李三坚说过自己的师门,于是好奇的问道。
  “恩师名号是东坡先生。”李三坚也不隐瞒,点头答道。
  应该说李三坚目前的师父除了苏轼之外,灵山县县学的诸科学官也是李三坚的师父,因而李三坚打算先回灵山县拜谢黄涣等人一年多以来的教导之恩,再返回儋州见苏轼,叩谢师恩。
  这个世上是极为尊师重教的,师即是父,无论你师从多久,无论你今后能够达到何种地步,你必须尊师若父,不可违逆。
  除非师父将你开革出师门。甚至一些人因各种原因被开革出师门,但仍是感念师恩。
  李三坚发解试取得了不错的名次,列解试第一,此时叩谢师恩也是人之常情,李三坚岂能不明白这个道理?
  不过李三坚得动作快些了,此时是六月下旬,距离明年春闱大比只有五个月左右时间了,因而李三坚必须抓紧时间了,否则就会错过省试的。
  “什么?你师父乃是苏公?”曾公明闻言吃了一惊道:“怪不得,怪不得啊。”
  苏轼大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岭南荒蛮之地同样是如雷贯耳。
  “怪不得什么?”李三坚推了曾公明一把笑道:“还不快走?否则真的赶不及了。”
  “哈哈哈”曾公明拱手作别道:“翰韧兄,后会有期。”
  “张真人,走吧。”曾公明随后对张道士说到。
  张道士一时半会也无处可去,只好先跟着曾公明去横州,今后再做打算就是。
  三人拱手作别后,李三坚忽然发现桌上留了一个小包袱,于是李三坚疑惑的打开包袱,只见包袱之中有一些银钱,还有一张白纸,白纸之上写着一些字。
  “翰韧兄,弟知道你不肯接受他人的馈赠,不过你我二人乃是兄弟,兄弟是不分彼此的,非他人也。若翰韧兄仍不肯接受,你就当此区区薄财是弟借于你的,今后。。。。哈哈哈哈。”上面粗粗的字就如同曾公明一般,是曾公明亲笔所书。
  最后还打哈哈?李三坚看了之后,简直是哭笑不得的,曾公民此举使得李三坚太为难了。
  李三坚目前确实需要钱,一个半月之内是不能靠两条腿自桂州到儋州走个来回的,不过乘船或坐车就另当别论了,乘船或坐车是要花费银钱的,目前李三坚已得桂州府衙资助,路费是足够了,不过这笔钱还要负担不久之后上京赶考所费的,如此,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符二娘不允许李三坚无故接受他人的馈赠,因而李三坚感到有些左右为难。
  管他的,李三坚摇了摇头,曾公明的好意,李三坚总不能将其扔了吧?不行就依曾公明所言,就当是李三坚暂借于他,今后有机会加倍奉还就是,不过前提是李三坚有钱归还。。。
  难道我这辈子就一直会如此的穷困潦倒吗?李三坚心中暗道。
  “山魁,走吧。”良久之后,李三坚对山魁说道。
  “嗯。。。”山魁点头背着行李就跟随着李三坚向桂州城门方向走去。
  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李三坚最后看了一眼奇峰罗列的山峰,怪石嶙峋的异石,清澈的漓江江水,看着桂州如画般的山山水水,心中暗暗感叹不已。
  这些日子简直像做梦一般,莫名其妙来到这个世上,师从于苏轼,求学于灵山县学,参加桂州发解试,随后一举夺魁,然后就要马上参加朝廷省试了,马上就要见识到大宋京师了,此使得李三坚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就像是梦中一般。
  人生如梦,梦里不知身是客!
  做梦总是要醒的,李三坚不知道梦醒时分是个什么样的状况。
  此时的李三坚心中对未卜的前途、莫测的命运充满了茫然与担忧。
  。。。。。。。。
  宋东京开封府
  “不行,不行,不行。”王府之中的俊美小王爷将手中画笔扔到一边,连呼三声“不行”。
  沾满了颜料的金笔落在金色的大方砖之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五颜六色的颜料涂满了一地。
  王府宅老尚扈瞧了一眼用金粉磨成的颜料,开口问道:“王爷,你这是。。。?”
  “不行啊。”小王爷又道了一声不行,随后叹道:“模仿不来,模仿不来。”
  胡文海将李三坚的“生画”送给了小王爷之后,小王爷如获至宝,每日里均拿出来观赏,观赏之余就欲模仿李三坚绘画,只可惜,小王爷根本无法模仿,根本无法画出李三坚的“生画”,此使得小王爷是郁闷不已。
  “你去封书信,让胡判官将那人给本王送来。”小王爷想了想后吩咐尚扈道。
  小王爷此时不服气不行了,“生画”不是你想画就能够画出来的,其中还是要有一定的技巧的。于是小王爷就欲将李三坚“捉”到面前,让李三坚现场作画,自己也好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同时小王爷也很好奇这个灵山县县学生徒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居然会画出如此神仙一般的画卷?小王爷心中暗道。
  “这。。。”王府宅老尚扈有些哭笑不得的答道:“王爷,天高地远的,如此不太方便啊,况且小的听说此人已中了解元,不日就要赶赴京师了,等他到了京师,小人使人将他唤来就是。”
  “哦?解元?”王小王爷闻言沉吟片刻后说道:“看了此人的本事还不小嘛,如此,就依你所言吧。”
  解元?小王爷此时对李三坚是越来越好奇了。
第五十二章
父子解元
  “这是什么破车啊?”李三坚坐在马车之中,全身似乎是要被颠散架了,并且马车晃动得厉害,晃得李三坚昏昏欲睡的。
  李三坚返回灵山县雇的是一辆马车,一般来说马车速度比牛车、驴车等车辆要快,因而价格也要贵得多,不过李三坚运气好,马车车主是个钦州商人,正好要返回钦州,于是就顺路捎上了李三坚、山魁,只是收了李三坚稍许路费。
  “呵呵,马车都这样的,习惯就好了。小郎君是钦州人氏吗?”车主是个三十余岁的周姓汉子,黑黝黝的脸,矮矮的个子,乍一看完全是个农夫模样。
  岭南日照时间长,本地土人长得相对皮肤较黑,像李三坚这种皮肤白皙之人,几乎就是异类了。
  李三坚此时完全是读书士子打扮,同时面如冠玉,相貌俊美,身材欣长,因而周姓汉子对李三坚好感倍增,一路之上对李三坚照顾有加。
  李三坚闻言摇头道:“非也,我是儋州人氏。”
  “儋州人氏?是黎人吗?小郎君去灵山县何干?”周姓汉子问道。
  琼台儋州是汉、黎等族杂居之地,其中以黎人为主,故而周姓汉子有此一问。
  李三坚看了周姓汉子一眼,看他那模样,一副吃惊的样子,不就是黎人吗?至于吗?李三坚心中暗暗有些气愤。
  不过李三坚脸上并为表现出生气的模样,只是淡淡的答道:“我正是黎人,并且是土生土长的黎人,前往灵山县只为求学。”
  族群是随父的,虽李三坚母亲是个黎人,可李三坚应该是汉人。李三坚具状之上也写明了是汉人,可李三坚此时偏要自称黎人,李三坚并未觉得作为黎人有什么丢脸的。
  “哦,原来如此。”周姓汉子说罢又看了李三坚几眼,怎么看也不像是黎人啊?黎人还有读书士子?周姓汉子心中暗暗嘀咕。
  夷狄之人在世人的眼中一般是脸上涂满了油彩或纹面、刺青,穿着兽皮、挥舞着大刀片子。。。
  “快到啦。”周姓汉子随后说道:“咦?前面为何那么多人?”
  李三坚闻言从四处漏风的车篷向外望去,只见灵山县城门附近聚集了数百人,其中还有一些身穿官袍之人。
  随着马车靠近城门,李三坚终于看清楚了,原来是灵山县县学学官黄涣等人带着灵山县县学生徒站在城门口,似乎是在等什么人,其中还有一些李三坚并不认识的官吏。
  他们在等什么人?难道有朝廷大员前来巡视?李三坚心中暗暗纳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