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4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8/796

  泉州建舟师、练新军日子也不短了,此事福建路何人不知,何人不晓?独独他黄知州不知道。。。
  泉州距离漳州较近,同时有泉州舟师,因此漳州欲抵挡海贼的袭扰,非求救于泉州不可。
  并且此事要快,万不能犹豫不决的,否则被海寇攻入漳州,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黄知州,我等当然可向广南路、附近州府等地求援,但只有泉州有舟师,若是顺风,泉州舟师一日可至漳州,只不过小将唯一担心的是,泉州会拒绝派船前来漳州。”漳州将领耐心的解释道。
  “哦。。。那好。。。”黄行惠话一出口,就觉得不对头,于是怒道:“漳、泉州二州同为闽越重镇,漳州有难,他泉州为何不来相救?若是泉州不遣船来。本官定当上书朝廷,上书福州帅司,弹劾他泉州李三坚。。。”
  漳州将领闻言又是无语了。。。。。
  漳州有漳州的难处,可泉州也有他的难处,泉州是没有义务援助漳州的。若是泉州也被海寇袭扰,那么泉州必将是自顾不暇的,哪有功夫派遣泉州舟师南下,救援漳州?
  “呼。。。呼。。。。。”
  “投石机抛射石块!”
  “飞石,黄知州小心!”
  正在此时,城墙之上的宋军发出一阵惊恐的呼喊声,随后空中出现了数个黑乎乎的石头,向着漳州城头砸来。
  其中一颗巨石直向黄行惠所在的城门楼落下。
  “噗。。。”的一声巨响,顷刻间,还未等黄行惠等人反应过来之时,巨石落下,将城门楼砸垮了半边,木屑飞溅,尘土飞扬,砖瓦稀里哇啦的掉了下来,将黄行惠等人埋在了砖瓦之下。
  漳州将领反应快,抢先一步跳出了城楼,回身连忙招呼众宋军将黄行惠等人挖了出来。
  “出。。。什么。。。事情了?”灰头土脸的漳州知州黄行惠被两人架出来之后,惊魂不定的问道。
  “是贼船投石机抛石。”漳州将领答道。
  “贼船上还有投石机?”黄行惠胆都快被吓破了,于是惊惧的说道:“陈监押,此。。。处就交给你了。。。本官。。。本官回衙门上书。。。朝廷,本官再令人前往泉州求援。。。。”
  黄行惠说罢,不待漳州将领答应,就慌慌张张的命人将自己扶下城墙。
  “报。。。。。长泰县被贼寇攻破,长泰县知县邱呈祥被贼所杀,军、民死伤无数。”
  黄行惠还未走下城墙,就接到了长泰县被海寇攻破的消息,于是更是将黄行惠惊了个魂不附体。
  是夜,漳州知州黄行惠连夜收拾细软,携带家人,弃城而走,逃之夭夭。而漳州群龙无首,顿时陷入了一片混乱当中,被不多的海寇趁机攻入漳州。
  其后待宋军援军赶到漳州之时,海寇们早已烧杀掳掠一番后,扬长而去,只留下了浪迹不堪的漳州城池。
  。。。。。。。。。。。。。。。。。。。。。。
  泉州石湖水寨
  石湖水寨始建于南唐,是泉州历朝历代上建寨最早,规模较大的寨城。
  石虎水寨扼泉州湾之形胜,为航路及海防要冲,乃历代军事要地、海防重镇。
  宋熙宁元年,就在此建防海巡检寨,名石湖井。以石湖村为晋江、南安、同安、惠安四县陆路总要地,置寨戍守。
  泉州海上巡检司在石湖水寨驻兵三百,由泉州海上巡检司一名名叫冯魁的将领任知寨,统领石湖水寨的三百兵马。
  冯魁是名老卒,已经五十余岁了,年轻之时做过“西军”,也就是他曾经在宋西北诸军当中服过役,后因年龄偏大及其在与西夏作战当中负伤,因此转迁至闽南,为宋海上巡检司当中的一名将领。
  此刻冯魁正领人在石湖水寨女墙之上巡视。
  “冯知寨,哨船回来了。”正在此时,一名宋军士卒前来禀报道。
  哨船又称水斥候,是一些驾驶小船在水面探查的斥候,冯魁此前早已派出许多水斥候用以探查泉州附近的情形。
  冯魁多年的军旅生涯早已练就了无比敏锐的嗅觉,冯魁敏锐的感觉到了近日泉州的气氛是不同以往的,而作为泉州的前哨,若遇到事情,是首当其冲的,因此冯魁近日是异常的谨慎,不断的派出哨船,以加强马湖水寨的戒备。
  “冯知寨,外海发现了许多大船。”一名水斥候回来后面带钦佩之色说道。
  当初冯魁派出他们的时候,他们还有些不以为然,认为班耿忠有些太敏感了,以为不会有什么意外,不过现在看来班耿忠是对的,水斥候们果然发现了一些异常情形。
  “是什么人的船只?是我黑旗军舟师吗?”冯魁急问道。
  “似乎不是啊。”水斥候答道。
  “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何为似乎?”冯魁脸色一沉后问道。
  “不是。”水斥候想了想后答道:“若是舟师在此地公干,必然会与我等知会一声,可他们鬼鬼祟祟的停在外海,定然是欲对我寨不利。”
  “这就是了,定为贼子的船只。”冯魁点头赞同道:“有多少条船?”
  “约有三十余条,其中还有大船。”水斥候答道。
  水斥候分析得很对,既然不是黑旗军舟师的战船,那么这些船只无论是什么人的,肯定是不怀好意的。
  民船、商船就更不可能了,民船、商船不会这么深更半夜、鬼鬼祟祟的停在外海的。
  “来人,令寨中所有人做好准备,准备痛歼贼寇。”冯魁随后斩钉截铁的下令道。
  “冯知寨,要鸣锣、点烽火吗?”一名军卒问道。
  冯魁摇头道:“鸣锣、点烽火岂不是告诉他们我等已经做好准备了吗?本将让他们先吃些苦头再说。”
  “一旦与敌接战,就立即点燃烽火,与泉州示警。”冯魁随后吩咐手下道:“现在立即遣快马至泉州,将此处之事报于州衙。”
  石湖水寨与泉州之间每隔五里都有一个烽火台,用以报警,烽火台预备了许多柴草、羊粪等狼烟之物。
  不过这些烽火台是许久未被点燃了,原因就是泉州承平久矣,平日里小股贼寇袭扰是不需要点燃这些烽火台的。
  “你领二十名刀斧手守在寨门之前,没有我的将令,任何人不得打开寨门,违令者斩!”为求万无一失,为了防止贼寇与寨中之人里应外合,于是冯魁吩咐手下一名将领道。
  石湖水寨之中除了宋军士卒之外,还有许多民夫的,这些人鱼龙混杂的,谁要不敢保证他们之中不会有贼寇的内应,甚至军中也许都有贼寇之内应的。
  冯魁手下将领低声接令后,挑选了二十名身强力壮的士卒,扛着大刀,赶到寨门附近去了。
  刹那间,石湖水寨一下子气氛变得紧张起来,众宋军士卒、寨中民夫悄悄的将滚木礌石、羽箭、石块等物搬上了寨墙。
  待一切布置妥当之后,众人偃旗息鼓,静静的伏在寨墙之后,等待知寨冯魁的号令。
  他们之中的许多人手心、背上皆为汗水,胸膛也如打鼓一般,心脏是剧烈跳动。
  要知道他们之中的许多人皆为土兵、乡兵,是从来未经历过大的战争,从来未经历过上阵厮杀。
  上阵血腥搏杀与平日里捉贼是完全不同的,是大相径庭!
第一百六十四章
烽烟四起(三)
  夜战,顾名思义,即为夜间展开的战斗。
  军队常在夜幕掩护下,以肃静的行动秘密接敌,乘敌不备,实施偷袭,摸营劫寨,以达到令敌猝不及防的效果。
  夜黑风高杀人夜!
  不过夜战虽也许能够收到奇效,但也有其弊处,那就是容易造成混乱。
  深夜之中,在混乱之中,是无法分辨敌我的,死在自己人乱刀之下的情况并不比死在敌方手上少,并且夜战容易引起营啸,一旦军营之中发生了营啸,就会不战而溃、相互践踏。
  在沉沉的夜色之中,能够照明的无非是灯笼、火把等物,但这些照明之物照射的距离很短,也就是身前方寸之地,甚至当你点燃火把等物之时,就会成为了对方的活靶子。
  因此夜战是无论是何人,都是极力避免之事,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采取这种战法的,
  宋崇宁二年九月某日,东海海寇却采取了深夜偷袭石湖水寨的战法,原因有二,其一就是东海海寇对这一带较为熟悉,地形等等早已摸查清楚了;其二就是石湖水寨就立在那里,只要将船驶在其周围,然后将石块、箭矢等等往里面丢便是,待宋军猝不及防、溃不成军之时,再一鼓作气拿下石湖水寨。
  只要石湖水寨被海寇攻取,那么泉州就门户大开了。
  不过东海海寇却万没料到,石湖水寨已经察觉了此事,并已做好了防备措施。
  围攻石湖水寨是铜山寨五头领廖汉、六头领水野川带领的上千海贼,此时郑广两兄弟率领三十余艘海船慢慢靠近了水寨。
  廖汉为泉州舟师指挥使章阚故意纵之,因此回到山寨之后为人所猜忌,为了表明心迹,于是就主动请缨担任攻打泉州的先锋。
  铜山寨六头领水野川为日本人,因常年剽掠宋地,因此对宋较为熟悉。
  此时的日本是仰慕宋的,可谓是推崇备至,不过日本仰慕宋,不代表日本所有人都仰慕宋,更何况日本海贼?日本国海贼水野川不但劫掠宋地,也会劫掠日本、高丽等地的。
  “六弟,真是妙哉,难道这是座空寨?”廖汉对水野川说道。
  廖汉、水野川两人率人来到石湖水寨之时,水寨周围是静悄悄的,没有一丝动静,寨墙之上也是没有一丝亮光,似乎是座空寨。
  “五哥,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宋人实在太狡猾了,还是小心为妙啊。”水野川闻言沉吟道。
  石湖水寨的情况廖汉等人早就打听过了,平日里戒备森严的,盘查的也是非常仔细的,为何现在却是空无一人的样子?水野川感到非常诧异,事出反常,定有问题。
  水野川不但汉话说得好,就连宋人的秉性都较为熟悉。
  “六弟,你在担心什么?担心有埋伏?就算是有埋伏,就宋军那些腌攒货色,还怕什么?”廖汉不以为然的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8/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