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3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9/796

  “那么微臣就接着说了?”叶梦得见赵佶点头,于是接着说道:“最令人感到诧异的是,或者说最令人感到惊讶的是,泉州知州李三坚最后还召集所有商贩,让他们将泉州因水患积压的商货给买了回去,运往各地售卖,如此一来一去,不但使泉州各处积压商货售卖一空,他泉州州衙也是大捞了一笔啊,对此,微臣实在无言以对。。。。”
  “哈。。。”赵佶闻言又是差点大笑出声,连忙端起御案之上的香茶,猛喝了一口茶水,随即就喷了出来,淋了伺候在身边的梁师成一身。
  梁师成是稳如泰山,连眼皮子都未动一下。
  殿中诸臣闻言也是无语了,坑了人家一次不够,还要坑第二次?这哪里像个封疆大吏所为,简直像个泼皮无赖。。。
  问题的关键是那些个商贩怎又甘心被坑?
  于是乎,起居舍人范致虚出班问向叶梦得道:“某不问此事正确与否,只问叶编修,那些个商贩泉州贩米已经是亏了本钱了,为何还甘心购买泉州积压的商货?”
  范致虚,年约三十多岁,为宋元祐三年登进士第,初授官太学博士,宋帝赵佶登基之后,除官左正言,出通判郢州,不久前被召入京城,除官起居舍人等职。
  起居舍人品级并不高,但却不能小觑,原因为起居舍人职责就是记录天子言行,修撰起居注,负有“君举必书”之责,也就是说,凡举行朝会或皇帝听政,起居舍人或起居郎均要在场记录,实为天子近臣,为今后通往执政的必经之路。
  此时赵佶还有意将其拔擢为中书舍人,应该说范致虚的前程是不可限量的。
  “范舍人!”叶梦得闻言答道:“李知州是诱之以利,不但降低了泉州商货的价格,还承诺由泉州州衙出本钱,待盈利之后,再归还本息。”
  “息钱多少?”赵佶问道。
  “回禀陛下,息钱仅为一分利。”叶梦得答道。
  “才一分利?”赵佶闻言惊奇的问道:“难道李翰韧他还另有打算?”
  一分利几乎就是白借了,如此李三坚不图息钱,那么就是又其他打算,赵佶心中暗道。
  “陛下于万里之外,仍是洞若观火!”叶梦得大拍了赵佶一句马屁之后答道:“李知州亲口对微臣说过,这个世上任何事情都不能只图眼前的那点蝇头小利,眼光当放长远一些,泉州为海偶之地,较为偏僻,虽有海商,但前来泉州经商的商贩并不多,因此李知州此举为了吸引各处商贩,包括方外海商,是为了繁荣泉州商业,待泉州商业繁荣之时,泉州所收取的商税等税赋还会少吗?必将会是财源顾滚而来,因此眼前这点点息钱,李知州是看不上眼的。”
  “财源顾滚而来?”赵佶闻言又笑了起来:“朕果然没有看走眼啊,果然没有看错李翰韧啊,年纪轻轻却有如此见地,实在是不可多得也。”
  赵佶此时对李三坚是满意极了,此前福建路转运司的密奏使得赵佶心情极为恼火,可此时真相大白,李三坚一切是为了泉州,为了泉州万民,为了朝廷税赋,因此赵佶感到欣慰不已。
  无论怎样,李三坚为赵佶的潜邸之臣,是赵佶的心腹大臣,如此,赵佶怎不盼李三坚的好?
  当年两人可是称兄道弟的。
  “只有两件事情,微臣思虑再三之后,需禀明陛下。”叶梦得随后对赵佶说道。
  “卿家有话直说便是,祖宗之训,不以言获罪,朕当然也需遵从,因此卿家不必吞吞吐吐了。”赵佶微感奇怪的对叶梦得说道。
  “陛下!”虽然如此,叶梦得仍是犹豫半响之后对赵佶说道:“泉州李知州有两件事情,使臣不得不禀明陛下,其一就是李知州之师苏轼病逝于常州,于是李知州弃泉州万事于不顾,千里奔丧,一来一去的耽搁了一月有余;其二就是李知州。。。李知州纳了门小妾。。。”
  “嗯?纳妾?”赵佶闻言顿时就“兴趣盎然”的问道。
  纳妾之事,在这个世上为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据赵佶所知,李三坚目前只一妻一妾,如此再纳几门妾,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也不是什么令人感到意外的事情,那么此时为何叶梦得还专门提出此事?使得赵佶感到有些好奇。
  要知道朝廷之中绝大部分官员家中何止一妻一妾啊,一些官员妻妾成群,还不包括侍姬、歌姬、舞姬、侍女等等。
  “陛下,是纳妾!”叶梦得闻言答道:“按说微臣不该提起李知州的家务事,但李知州他。。。他所纳之妾原为他人所定之亲。。。,李知州之妾还姓李。。。。为开封府李记金银铺之女,私奔到了泉州之后,被李知州纳为小妾。”
  叶梦得今年也就才二十余岁,即被赵佶任命为抚谕使,巡察泉州。
  因此叶梦得对赵佶是感激涕零,既然如此,叶梦得为抚谕使巡视之事当然就尽心尽责。
  叶梦得在泉州足足呆了两月有余,将泉州之事大部分都了解到了,就连李三坚小妾是何身份之人,也居然被他了解到了。
  此时叶梦得不顾与李三坚同窗之谊,将李三坚的丑事据实上奏,就是为了报答朝廷,报答赵佶的知遇、新任之恩。
  同时叶梦得为绍圣四年进士及第,而李三坚绍圣四年贡举是下第的,元符三年方才榜上有名。
  李三坚算是后进之人,而后进之人官品还在叶梦得之上,还为泉州一州之长吏,掌一州之军、政之事,因此叶梦得多少还是有些妒忌与眼热的。
  此时叶梦得据实上奏,也并不是问心有愧。
  作为一名监察官员,据实上奏是为最基本的。
  啥?李三坚的小妾为私奔之人?还姓李?此时殿中众臣闻言均是惊得目瞪口呆的,一些老臣甚至摇摇摆摆的,是摇摇欲坠的,几乎要晕了过去。。。
  简直太骇人听闻了吧?此为大宋前所未有之事啊,一名朝廷六品大员居然抢了别人的老婆,还是私奔的?还是同姓?万一再是同宗,岂不是犯了宋律,违了国法了吗?
  “此女相貌如何?”赵佶的反应是与众不同,饶有兴致的问向叶梦得道。
  “微。。。臣。。。在京师之时,倒是见过此女的容貌,有羞花闭月之容。。。陛。。。下。。。你这是何意啊?”叶梦得结结巴巴的答道。
  人言赵信宠信李三坚,现在看来果然如此,赵佶听说后居然不大发雷霆,斥责李三坚,还询问此女的相貌。。。?
  难道长得如花似玉的,就可以行此举吗?
  此时殿中众臣头顶之上均是隐隐约约的出现了一根黑线。。。。
第九十三章
稍许褒奖
  泉州知州李三坚治理有方,迅速的平息了泉州水患,使得泉州时局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百业逐渐恢复,并初显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李三坚为赵佶潜邸之臣,且李三坚泉州为官,也是赵佶一力拔擢的,因此赵佶较为欣慰,于是赵佶有意再次拔擢李三坚。
  可此时李三坚居然出了此等丑事,抢了他人的妻,并纳私奔之人为小妾。。。
  因此赵佶稍一露出拔擢李三坚之意,即招致众臣的反对,反对的理由无非就是千里奔丧为擅离职守、不分主次,命泉州全城戴孝为违制之举,纳私奔之人为小妾有失官德等理由。
  当然也有人支持赵佶的意思。
  “散朝!”在众臣争论不休之时,赵佶心情郁闷的挥手道。
  。。。。。。。。。。。。。。。。。。。
  “圣境三千岁,仙花始一开。如何金箓会,并奉列真来。”
  赵佶回到后宫之后,挥毫泼墨,写下了一首五言绝句。
  赵佶幼重文史,好丹青,其书法亦是出众,并独树一帜。
  赵佶汲取前人书体之精华,融汇百家珍品之神韵,再加上长期研习的颇多感悟,从而独出己意,创造出独树一帜的“瘦金体”,其书体的内在风韵,虽劲瘦,却不失挺拔的气势。
  此时赵佶挥毫泼墨,当然就引起了周围近臣、内臣一片喝彩之声,众人是绞尽脑汁、变着花样的大声称赞。
  可赵佶仍是一副闷闷不乐的模样。
  “官家,可是为泉州李三坚一事烦恼?”内臣梁师成见赵佶一副闷闷不乐的模样,于是轻声问道。
  赵佶点了点头后说道:“朕为一国之君,拔擢个把人为何如此之难?”
  就如赵佶所言,赵佶此时虽已牢牢的坐稳了江山,是为九五之尊,但也不是为所欲为的,赵佶有什么决定还需征求宰、执等、两府大臣、朝廷重臣等人的意见,若他们一致反对的话,赵佶也不便强行施行,否则就会招致来自各方面的劝谏或弹劾,将会使赵佶不胜烦恼。
  “哎,官家啊,这叫奴婢怎样说呢?”梁师成想了想后说道:“此乃官家宽仁恭俭、从谏如流、天性仁恕,颇具先帝仁宗皇帝之德,神似先帝神宗皇帝,否则的话。。。”
  梁师成说的也颇具道理,若是赵佶不顾一切,一意孤行的话,也无人能将他怎样,也无人能够阻止,毕竟赵佶为一国之君,天下共主。
  梁师成将赵佶比作仁宗、神宗皇帝,先是大肆恭维了一番,将赵佶恭维得心情有些好转,看着梁师成连连点头赞许,于是梁师成趁热打铁接着说道:“按说奴婢为内臣,是不能插嘴朝廷之事的,不过天下自有公理,奴婢就来说说这个公理。”
  “你有何公理?但说无妨。”赵佶和颜悦色的对梁师成说道。
  “官家!”梁师成亲自捧了一碗贡茶,放在赵佶面前后说道:“泉州知州李三坚到任后迅速平息水患,并使百姓安居乐业,百业俱兴,而人又如此年轻,实乃是年轻有为,是为我圣朝年轻俊杰,如此之人,当堪重任,岂能因此一些小节而弃之不用?再者说,天地君亲师,师者与天地、与君、与父母同。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李知州之师苏公病逝于常州,李知州悲痛欲绝,千里奔丧,并令全州戴孝,此何错之有?若李知州不如此,那么他就是个无君无父、无师无长之人,是为大不孝之人,如此之人,陛下敢用吗?”
  “无君无父、无师无长?朕怎能用如此之人?梁卿家此言大善!”赵佶闻言连连点头道。
  梁师成得赵佶夸奖,顿时精神一振,于是接着说道:“李三坚纳私奔之人为妾,此确实为有失官德,为世人所诟病,但这些均为小节,陛下当效祖宗,用人当尽其才,而不应拘其小节也。”
  赵佶闻言不置可否,沉吟片刻后,转头看着梁师成问道:“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陛下!”梁师成见赵佶脸色微变,顿时被吓得魂不附体,“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结结巴巴的说道:“奴。。。婢,奴婢不敢?奴婢。。。奴婢自幼长在宫中,视陛下如。。。如父母亲人啊,因此才多嘴,奴婢该死,奴婢该死,请陛下恕罪。。。”
  梁师成一时得意忘形,说出了“当”、“应”之类的话,这已经是犯了大忌了。
  不过幸好赵佶是宽厚之人,是厚待下人的,若换做其他皇帝,仅凭这几句话也就有可能落个身首两处的下场。。。
  可即便如此,伴君如伴虎,梁师成也被吓得魂不附体,大冷天的,背上的冷汗已经将衣衫打湿。
  “起来吧!”赵佶盯着梁师成半响之后问道:“苏子瞻为汝父吧?”
  梁师成刚刚从地上爬起来,被赵佶的这句问话又吓得跪了下来,连连磕头道:“是。。。不是。。。是,官家。。。”
  “这也是人之常情。”赵佶微微一笑道:“朕又岂能不知用人当尽其才、不拘小节的道理,今日朕就实话告诉你吧,目前国事艰难,朝廷是入不敷出,因此以李翰韧之才,朕还打算将他召回朝廷,任户部侍郎呢,以解朝廷之困,可李翰韧他毕竟太年轻了。”
  毕竟李三坚太年轻了,这也是赵佶在朝堂之上没有坚持自己意思的原因之一。
  赵佶对李三坚纳私奔之人为妾是不在意的,甚至有些感到好笑,笑李三坚是饥不择食,天下美貌女子如此之多,他就为何看上一名私奔之人?
  李三坚如此之举,为极不稳重的表现,因此赵佶在朝堂之上没有坚持自己的意思。
  赵佶不在意的是,如此之举不过是少年好色的表现,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若李三坚为一名“圣人”,那么也许赵佶反倒会是在意的。
  “范舍人,你以为如何?”赵佶随后问向一直伺立在一旁的起居舍人范致虚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9/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